•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命若琴弦原文 从人生视角解读《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原文 从人生视角解读《命若琴弦》

    时间:2019-02-04 05:34:4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本文从生命本身的脆弱、命运的不合理性、生命的孤独和迷茫、生命的绚丽和美妙、生存目标的重要性、生命的尊严与光彩等几个方面来阐释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意在用鲜活而别样的人生视角来解读人生命运。
      关键词: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孤独;生命的尊严;生命的绚丽;命运的不合理性;生命的责任;生命的传承;生命的抗争
      
      一、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读过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之后,深感人生命运的坎坷和生命的脆弱。生命如此脆弱,就如同那易断的琴弦,琴弦最终的结局是猝然的断裂,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死亡。生在人世,大多数人的命运都是几经坎坷波折,遭受到许多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人生之路高低起伏旅途中又难免风霜雨雪、闪电霹雳。人们艰难地走着、步履维艰,过了一关又一关。小说《命若琴弦》透过盲人师徒二人的不幸遭遇,深刻而鲜明地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为了生存、为了治疗眼疾恢复光明他们肩背六弦琴风餐露宿、走村串乡、长途跋涉、历经艰难困苦,可无情的命运之神却和他们开了一个可悲的玩笑,当师傅弹断了八百根琴弦时,打开琴盒里的药引子却如五雷轰顶――过世的老师傅留下的那张所谓的能让人眼睛恢复视力的药引子竟然是一张空白字条。历尽千辛万苦换来的是出人意料的结局,迎面而来的是无法承受的绝望和困惑。读到此处使人不禁为文中的主人公捏了一把汗,从热切希望到极度失望,情绪由顶峰到低谷产生的巨大落差使人难以应对、措手不及,接踵而来的迷茫和无奈又让人对生命的意义和命运的公正性产生怀疑。生命就如那琴弦被岁月侵蚀――由华润柔韧变得日渐毛糙脆弱,终究难逃铿然断裂的命运。斗转星移、季节交替、生命在一次一次的交错中历经凄风苦雨、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因而变得憔悴、变得苍白、变得难耐。将文章标题命名为《命若琴弦》其深层隐含意义就在于此。
      二、命运的不公正性
      人一出生就面临着命运的不合理和不公正。如人一生下来就有了家庭出身、性别、相貌美丑、智商高低、健康程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命运是不公平的,作者史铁生曾无比沉痛和悲愤地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就身体状况而言,有的人体格健壮、而有的人则生来残疾,《命若琴弦》中两个主人公:师徒两人一老一小均为盲人 ,不同的是老瞎子是天生失明,小瞎子是在三岁时失去了视力,都可谓命运不幸之人。失去光明就意味着他们不只是失去了视觉感受――丧失了欣赏优美景物的美好感受,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因此失去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他们都曾有过心仪的姑娘,但都因为双目失明被无情地剥夺了爱与被爱的机会。人生无爱将是多么无味、无趣和无望,特别是当爱降临而又被残酷地隔绝时,就如刀剜心尖一般,灵魂也随之被从肉体抽取出来,整个人沦落为行尸走肉、如同朽木。心灵受到的重创改变了小瞎子的生活,是他处于崩溃的边缘。命运对于他而言是残酷的,对爱的渴求被剥夺,生命的价值无端被鄙视,使小瞎子难以接受,无法面对现实。每个人都有对爱的向往和憧憬,更何况小瞎子正值青春年少、血气方刚;而且正因为身体残缺之故缺少爱,所以导致他对爱的渴望甚至远远超过了普通人。但残酷的现实是:正常人也许可以拥有多次爱的选择,而作为盲人的他爱的机会却很难得,所以当他心爱的姑娘嫁给他人的时侯,小瞎子发疯发狂、不吃不喝甚至丧失了求生的欲望,命运对他而言何其不幸、何其悲哀!命运对于那个老瞎子也同样不公平,他年轻时也曾遭遇过和徒弟一样的情感挫折,已将感情之事看得透彻,然而内心还坚守着对光明的无限期望。为了恢复光明成为正常人,老瞎子严格地遵循了已故师傅留下的遗言,实实在在地弹断了一千根琴弦,然后才按照师傅的吩咐打开了琴盒中治疗眼疾的药引子。但是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那被寄予极度希望的药引子竟然是一张空白字条。这富于悲剧色彩的情节安排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情感一波三折,此起彼伏。盼望已久的希望陡然间变成一场空,使老瞎子方寸大乱,茫然失措。极其复杂的情绪交织纠结:曾几何时,为了早日弹断那规定的一千根琴弦打开琴盒取出药引子,他不辞艰辛、内心坚守着目标,憧憬着光明,这信念已成为支持他活下来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他在人生旅途中埋头前行、从不敢松懈怠慢。但是那张薄薄的空白纸条却彻底粉碎了他对光明的向往和憧憬,他的精神支柱也在刹那轰然间坍塌崩溃,命运又一次残酷地捉弄了他。
      三、生命的孤独和迷茫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小说中老瞎子听信他师父的话,说是只要尽心尽力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取出琴槽里的药方,能够重见光明。于是,老瞎子说书弹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翻山越岭,不辞辛苦,挨饿受冻,风雨无阻。五十多年过去了,终于在野羊坳里弹断了第一千根琴弦。当他一心以为自己可以看一回这世界时,别人却告诉他药方是一张白纸。维系生命愉悦的力量消失了,生命的意义顿时被抽空了,“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苍白。”他绞尽脑汁想办法,费尽心机想策略,穷其一生的力量去努力,去反抗,可是,他注定是瞎子,他就是给世界砸了个洞,他也还是瞎。人世间有些事情是无从解释的,像苦难,像命运,像死亡,承担更重要,承担就好了。如何承担呢?人生在世有父母、有兄弟姐妹,还有一些要好的朋友和知己,但当人生命运又极大转折和挫折时,特别是遭受重创时,每个个体的生命却又凸显出他明显的的孤独性。每一次的心结必须由自己去打开,内心的冲突激荡也只有依靠自己来缓解平息,没有任何一个人在面临个人困境时都是孤独无依的。那些轻生自杀的人往往都是迷失了自己,迷失了奋斗的目标和航向,使自己无形中进入了一个没有出口的死胡同,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因此失去了生存的勇气。任何生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大脑必然对其所遭受的不同遭遇作出相应的自我的判断和应对措施。这思维的过程是他人不可替代的。从这个角度看,人的生存是多么孤单、多么难耐。特别是在性命攸关之时,或者在遭受重大打击之时,应对困境的第一反应都是个人作为一个独立单位作出的第一措施。在思考应对方案的过程时,这个思考过程的本身也是自我的、独立的。人类生存的过程本身就时时显示着个体的孤独性,生命在蹉跎中孤立地成长、成熟、衰老、死亡。生命个体面对死亡时更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因为生命走向完结时的极度恐惧和无可奈何都是自我独自去承受。这种感觉又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哪怕是父母兄妹,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本文中的的老瞎子在得知药引子是一张空白字条时的那种恐惧、绝望所带来的致命打击,也不难想象小瞎子失去爱情时丧失求生欲望的那些轻生举动。人生的每一个关坎都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都要自己去承受,生命竟是如此孤独。面对生命的诸多无奈也许生命原本孤独。文中当小瞎子渴望爱情和小妮子兰秀儿不断接触时,老瞎子就预言徒弟将过一段苦日子了,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事谁也替不了谁 ”,爱的历练――痛苦和甜蜜都必须自己去品味、去体验、去玩味、去承担。考证人类的命运,我们看到了宿命和虚无,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可以借鉴“过程哲学”和“宗教精神”来抵抗这种虚无和宿命。史铁生是对现实有着清醒认识的人,深察人生意义的虚无,并以血肉之躯承受着对虚无的体认。另一方面,他又在绝望中生发出反抗,在“过程哲学”和“宗教精神”中进行。
      四、生命的尊严与光彩
      人作为一种富有复杂思维、有丰富情感、有语言的高级情感动物,在生存过程中常常焕发出异样的人性光彩。本文中的老瞎子领着小瞎子克服千难万险、经历了艰难险阻走村串巷以弹琴为生,尽管他们是盲人,但同样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和尊严。残疾者不仅要求个体对自身生命的肯定而且还渴望人格尊严、平等和自由。比如,当接近村子时在背阴的山脚下找到一个泉眼,师傅对小徒弟说:“过来洗洗吧。洗洗你那身臭汗味。”“浑身都洗洗,你那样儿准像一个叫花子。”当小瞎子回应:“那您不就是个老叫花子了!”老瞎子说:“可咱们不是叫花子,咱们有手艺。”这些对话充分显示出师傅教导徒弟要活得有尊严。虽然他们作为盲人看不见自己的容貌,但却十分注重自己在外人面前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讲,人们保持整洁的外表和合体的着装也是自尊自爱的体现。也许从心理学视角看正是因为他们自身身体的缺陷,而导致他们比常人具有更强烈的自尊心理。让徒弟注重身体的清洁和着装礼仪就是给他灌输自尊自爱的意识。再如作为师傅他一再提醒徒弟不要接触男女情爱,也是出于对徒弟的爱护和关心,因为他自己已经经历过了爱情失败的挫折和苦痛,他不忍心让徒弟再重蹈覆辙――他想帮助徒弟避免因爱受创伤而失去仅有的生存尊严和体面,人活着应有尊严要保持人格的独立,任何打击和阻碍都不能成为丧失尊严的理由和原因。无尊严的人生就如同无感情的动物一般,不是真正的人生。老瞎子以他坚强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小徒弟。尽管空白的药引子曾使他灰心意冷,但作为师傅的他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他把自己的苦痛和失落深藏起来,毅然回到深山找回徒弟。几天几夜地守护着他并给予他新的生活寄托和树立新的生存目标――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就能打开琴盒取出治疗眼疾的药引子进而恢复光明。他这一举动给徒弟建立了一个美好的奋斗目标,也焕发出他生命的独特光彩。 当师傅救助徒弟的时候,他自己的生命无形中有了新的价值。帮助别人的同时那种成功和成就感也帮助自己从痛苦的深渊中解脱出来。
      五、生命的困境
      “人本困境”的文化概念指出:人类始终生存在困境中,困境陪伴人的一生,从生到死。认为人的残疾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人的广义残疾即人本的困境,残疾是一个比喻,即指人的命运的局限。残疾即残缺、限制和阻障,是人类存在的根本困境。” 由于人类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无法超越“人际困境”、“欲望困境”和“死亡困境”,所以残疾是人类无法逃脱的根本处境。而爱情是弃绝功利忘记差别,是对丑陋和残疾的拯救。史铁生的《命若琴弦》这篇寓言小说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人无法避免生存的困境,而且人类的追求常常陷于摆脱困境与重陷困境的过程之中。史铁生在小说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并为此提出了一些出路,即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过程以及借助庄禅哲学达到无欲无求、顺其自然、至美至乐的人生境界。史铁生笔下的盲琴师都处于命运的困境之中。面对令人绝望的处境,他们都没有放弃抗争和追求,而是以自己永不停息的前行脚步谱写出了高昂激越的命运交响曲。生存的困境与生命的苦难无法选择,又是无法逃避的。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是受苦的,是为前世赎罪的。这话有些绝对,也有些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道出了人的现实生存状况,遭遇苦难似乎成为了人的宿命。
      六、生命的希望
      《命若琴弦》讲的是以说书为生的老瞎子被师傅骗了,辛辛苦苦弹断了一千根琴弦,打开药匣子取出药方时,本以为可以重见光明的,结果别人却告诉他药方是张白纸。失落和绝望以后,老瞎子又把白纸封在小瞎子的琴匣内,骗自己的徒弟说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可以取出药方去抓药。善意的谎言在继续,人们不仅会问为什么。师傅这个药引子的真正目的是给小徒弟指定了一个追求的生活目标,引燃了新的生活希望。生命不能没有希望,生活不能没有目标。尽管这个目标是虚构的、不现实的、无法实现的,但却能使小徒弟向着希望坚持走下去,而且每天过的很充实。他也相信自己的徒弟在若干年以后也同样会再把这个希望传递给徒弟的徒弟,这个接力棒意味着生命的传承,意味着不灭的希望之火在星星燎原、生生不息。人活着不能没有期待,不死就不能没有梦想,尽管是虚无,也非得有不可,有了,生命的琴弦才能拉紧,生命的乐章才能奏响,可见希望对于生命的重要。由此可见,目的不是为了实现,而是为了带给你希望使让你活下去,是为了引向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美好的过程。最终,你就会发现过程就是目的,就足够了。从法国存在主义角度看,《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和他的师傅就是加缪笔下的西绪弗斯:明知重见光明无望,却仍要坚持去做。他们的人生因此便有了具有荒诞意味的悲剧性的价值和意义。从庄禅哲学的角度解读《命若琴弦》,同样可知人生本无意义。然而,庄禅哲学却以为空无即妙有,至理在自然:人生本空,所以无须患得患失自寻烦恼;饥食困睡,自然生存,这便是生命至上,自然至美的人生实践。我们就会发现设置的目的实现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目的所引出的过程,过程快乐也好痛苦也罢,但从中我们能够获得生命的充实感,抵御空虚的风暴。空虚才是致命的。他会让一个人跌入深渊,一蹶不振。销蚀着人的激情,瓦解人的信心。直至把人逼疯。活着我们就应该“永远扯紧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白纸。”
      七、生命的终极意义
      从法国存在主义角度看,《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和他的师傅就是加缪笔下的西绪弗斯:明知重见光明无望,却仍要坚持去做。他们的人生因此便有了具有荒诞意味的悲剧性的价值和意义。从庄禅哲学的角度解读《命若琴弦》,同样可知人生本无意义。然而,庄禅哲学却以为空无即妙有,至理在自然:人生本空,所以无须患得患失自寻烦恼;饥食困睡,自然生存,这便是生命至上,自然至美的人生实践。小说中的人物老瞎子和小瞎子为了实现弹断一千根琴弦的目标而奔走在重见光明的征途上。一千根琴弦只是命运为他们虚设的谎言,而通过真正弹断每一根琴弦的过程就是彰显生命价值的过程。小说一方面从自然和社会层面的表面角度描述了老瞎子和小瞎子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一方面又从哲学层面的内在角度揭示了存在于个人生命中的理想与现实,生存与死亡的矛盾,目的旨在说明接受命运的谎言是为了体验生命的意义。然而,药方是白纸,你弹断一千二,和弹断一千,八百,有什么区别呢,都是看不见。就像,人必有一死的,这是定理,谁都不例外,包括什么凯撒大帝,浪花淘尽多少英雄。死亡,消失,人是没有能力对抗的。你即使得到了你所想要的一切,你还是可悲的。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我认为面对人生的无边困境,人应该从精神上超越它,才能真正走出困境。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能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过程的美丽与悲壮。史铁生之所以能如此穷根究底地追问“生之意义”,是与他特有的人生体验息息相关的,正是因为困境人生使他产生了要在生命中发现值得活下去的意义的强烈欲望,促使他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不断的思索与发问。人生的意义的救赎就在当下,活着就铸就了意义。意义就在每一天的平常生活中,你时时刻刻经历着,真真切切体验着。记得老瞎子师傅临终时的遗言吗?那是他用一辈子换来的道理。“记住,人的命就像这根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没错,你要听的就是这六个字“弹好了就够了。”史铁生曾有过这样的两段话。“虚无主义,苦难不必再过多展示,它是一种先验存在,无法抹去的存在,怎样使人在苦难的逼视下,在困境的包围中坚强而快乐的活下去,如何击败荒谬,赋予生存之意义。”“生命的目的不在物界而在心界,在‘乘务以游心’,在人的精神步步解放,升华,实现,即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因此,一个只想是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亡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一个不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有利于你去创造精彩过程,于是绝境溃败了,它必然溃败,你立于目的的绝境,却实现着,欣赏着过程的精彩,你便把绝境送上了绝境。”这也许是人的无奈之举却带有几分悲壮,换个角度看更是人的反抗,带有几分睿智和变通。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存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怎么活。活得精彩就是意义就是价值。人生在世生死无常,接受更重要。一生走过,你留下了属于自己最美的印记,奏响了生命最辉煌的乐章,就够了,你的人生没有什么缺席和空位,因死亡而完整了。因完整而完美了。你体会到的生命的深刻与真髓,就是好好把握现在,不留遗憾。可能你活一辈子也没有这一刻这么清醒,或许你应该庆幸。过程就是目的。人生需要坦然接受并凭借坚韧的精神与苦难对抗的态度。
      八、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本文中的主人公两个盲人一老一小虽然历经磨难,但他们最终都保持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在生存的艰难与困境中,不畏命运的捉弄,勇于与逆境抗衡,表现出生命的坚忍不拔与顽强。尽管人生一路走来会遭遇许多磨难,有险阻、有逆境。前进时可能曲折迂回,也有暂时的停顿,甚至努力的结果是又回到了起点。但生命只要存在就意味着希望,就有存在的意义。我们试着去探寻那些生命个体顽强毅力的根本原因会发现责任感的重要意义:作为师父老瞎子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对徒弟有保护和引导的责任。当小瞎子向往爱情时,他曾及时地加以提醒,并暗示爱情对于他们是无望的、是一种奢望。但爱情的美妙和对爱的向往使小徒弟冲昏了头脑,在那一时刻他仿佛忘记了自己身体残疾的事实。但当他心仪的“小妮子”嫁给他人时,小徒弟痛不欲生,而与此同时的师父这时也正经受着命运的考验,但肩上的职责居然让他暂时忘却了自我的困苦从痛苦中挣扎出来毅然决然回去寻找徒弟。他的责任感唤醒了他对其他生命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赋予他更坚强的生命意志力,凸显出他的人格魅力。
      命若琴弦,尽管生命孤独而脆弱,尽管命运坎坷而不公平,但生存与责任并存。在历尽磨砺之后生命将焕发出人性的光彩和绚丽。生命的尊严与坚忍不拔都能超越这一切,生命的价值是永恒的,生存的意义就如雨后彩虹清新宜人、瑰丽夺目。
      
      作者简介:
      杨军(1968-),女,河南新乡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教学部语文教师,讲师,河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相关热词搜索:琴弦视角解读人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