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中年情味】情味中年别

    【中年情味】情味中年别

    时间:2019-02-14 05:41:3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年是写散文的年龄”;“散文是中年情绪”――两说皆不免以偏概全之诮,但如果说,从这一辑《中外散文选萃》中读出一股中年情味,恐不致大谬吧,自然,这也还是一种纯属个人的感觉,不可作为定论的。
      若举例,则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蔡志忠的《生活笔记》,舒婷的《多情还数中年》。
      《多情还数中年》,记录了一次寻常的送别宴会――是无计数的宴会中的一次吧――以及曲终人散后的心之所感,心之所动。
      “青年时期整个覆被友情的浓荫,群鸟啁啾。热情、盲目、善良,友情一直挥霍不尽。渐渐地,就变得冷静,挑剔而且世故了。这时候交新朋友再也不能往心里去”,“情愿和老朋友翻烂芝麻,老朋友爱吹牛,有脚臭,还抠门,但就是亲切,十几二十年前早就原谅的呀。”
      中年是回首往事咀嚼往事的年龄。快乐,苦难;幸与不幸,咀嚼之下,便有了分量。故老朋友不仅仅是老朋友而已,他披着他的也披着我的人生征尘,陈谷子烂芝麻,总是一帧帧旧日的剪影。悲也好喜也好,总是抹不去的回忆,送别不过是引子,由此牵起千般愁绪,万种情怀,饶是一番“中年情味”。《世说新语》“言语”篇:“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人到中年,缠绵怀抱,古今皆然。那一位以“豪放”著声的词人,在其《稼轩长短句》中,亦多此中年况味:“中年长作东山恨”,“中年怀抱管弦声”,“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隐括王、谢之言,铸自家一腔愁闷。惟“正赖丝竹陶写”,而有了诗,有了词,有了散文。有了这一辑散文选萃中的“中年情味”。它绝少少年的热烈与浪漫,也还未臻于老境的渊穆与平和,却别见一种厚实与深沉,正是“一往有深情”。史铁生说:“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此一番“中年情味”,莫不如斯。若非人到中年,怕绝难体验。体验得来,又绝难道出。若说它是一个何等样的境界,则史铁生在疏廓的园子里听到的不知何来的唢呐声便差可比拟:它“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
      中年自然也有中年的潇洒。蔡志忠道:“常听人说:‘青春是生命的黄金时期。’步入中年发现这话有问题。年轻时精力充沛有很多理想与期许,但苦于无能力,年长之后发现愈是年长愈能行有余力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有人给自己的四十岁那年留白,辞去一切工作杂务只身逍遥游世界各地,将四十岁那年的三六五个日子印到世界的每一角落。懂生活得羡慕死人了!”
      这是中年才会有的潇洒。仍“理想”,但不“主义”;仍“浪漫”,但不“主义”,“知道办不到的办不到,办得到的办得到”。这是法国诗人伊。布鲁萨尔所描绘的境界:
      
      智慧
      藏在笑里
      神思在
      熠熠发光
      
      箱子
      有
      夹底
      
      何妨说,中年是有夹底的箱子。
      又何妨说,散文是有夹底的箱子?藏一种情思,藏一种智慧,且别寓一份幽默与韵致――如此“中年情味”,下笔处,便都是散文。“昼寝乍兴。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实谓珍羞。充腹之余。铭肌载切。”(杨凝式《韭花帖》)――戋戋小简,信笔所之,已含无限情味。当然情味不限中年亦不限韭花,一切会心处皆是散文。“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一种有智慧有情致的语言,哪里去找、又哪里找不到呢?
      只是,这里独独拈出“中年”,借以说是说非,实在并无多少道理。或者可以说,是以一般“中年情怀”,而对这一辑《选萃》别有会心罢。
      
      (《中外散文选萃》第二辑,百花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七月版,3.20元)

    相关热词搜索:中年情味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