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太阳的眼泪国语_诗集《太阳的眼泪》

    太阳的眼泪国语_诗集《太阳的眼泪》

    时间:2019-02-16 05:40:2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太阳的眼泪》是刘海星步入中年后才以七载时间业余创作的一部诗集。此前,他已拥有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出生在江苏,童年在北京,后随支援三线建设的父母去了川北大巴山。七十年代末考上大学,主攻财经;毕业后当过国家干部,下过商海。在事业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又离开商场干起了摄影,获得不菲的成绩,跻身于英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在此基础上,他兴之所至,写起了诗歌。他称自己是一个“迟到的诗人”,意味着个人从生活、思想到艺术都经历了较长期的准备。应该说,这不仅是谦虚,同时也很符合事实。
      在我的感觉中,刘海星的诗确有一些不太引人注意而其内涵却较为深沉的特色。这里分几个方面说说我的零星感受。
      其一,海星似乎潜心于通过诗歌来对人生做哲理性的思考。作者自己就曾说过:“诗歌不仅仅要表达个人情感,还要表达人类的反思和对生命的礼赞。”哲理性的感悟和思考,仿佛已成为海星摄取生活、感受事物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大雁之歌》写道:“没有一寸土地/属于大雁/但它却阅尽/人间山河。”《影子》写道:“太阳和大海/都没有/影子/人类却喜欢/自己的影子。”《支点》写道:“我有鹰的视野/俯瞰/胸怀,就成了大地的胶卷。”《暗河》写道:“暗河”,“出生/就开始了流向死亡的传说”。《骄傲的飞翔》写道:“当所有的意象/都成为绝唱/伤痛/就是离别的嫁妆。”《沼泽的落日》这样描绘落日的景象:“渗血的太阳/不再灼热/微弱的垂老/依然显示/权力的紧握。”《山岩上的小树》这样写出作者的感受:“山岩上的小树/无论活着还是死亡/它一定挺立山岩之上。”在《一个老兵的故事》中,诗人与老兵同样坚信:“承载生命的飞翔/不是梦想/承载灵魂的黄土/不会荒凉。”《不死鸟》更是一首永不屈服的勇敢理想的赞歌,它“头颅昂然向上,/要划开阴沉的天幕”,“不死就飞翔”,“苟活/却变得毫无意义”。在这些诗中,构成作品灵魂和生命的,就是我们引到的上述哲理性感悟。它们体现着诗歌的审美力度和思想深度。
      其二,海星作品中具有丰富的诗的感觉和意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梦中的漓江已是那么美,作者却还特意增写了“凤尾竹/害羞的低垂/那一捧浓密的秀发/淡淡的/挽着岁月/随波荡漾”(《梦・漓江》),真令读者产生人间仙境之感。《太阳的新娘》写日食时一幅特有的景象:“太阳被爱切割成/鲜红鲜红的月牙/黑黑的月亮挤进/太阳火红的炉膛”,想象力似乎比郭沫若的《日暮的婚宴》不见得逊色。如果说把潮汐想象成为“月亮的叹息”还不算奇特的话,那么,《蜿蜒》中,“乌云裹着雷电/在蜿蜒的纵深隆隆作响/闪电/洞穿密闭的天空/宣泄激昂的不平/将这如练的蜿蜒/挂在天幕”,仿佛真有点“洞穿”神秘、“泄露”天机的味道了。
      读刘海星的诗,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给人色彩缤纷的视觉享受。那里有“怒放的白云”,“橘红的夕阳”,“绿油油的青纱帐”,“金灿灿的油菜花”,“蓝色的渔舟”和“青瓦铺盖的洞房”。不少诗都写到了光与色。作者显然是把镜头里捕捉到的风物,连同它们的色彩都写进了诗中。有的诗原本就是他所摄照片的解说词。这些颜色和光线有时还构成诗中的意象或意境,起到了画龙点睛、深化诗意的作用。例如,在《春天》这首诗里,作者用“花的嫣红草的粉绿”作为铺垫,营造了“那份翠绿(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终于在雨后/占领了这座水泥堆砌的城市”的诗意。而《高尔夫》中那个“飞行的诱惑”,却“像少妇吐出的烟圈/露出猩红/转瞬弥散”。在一首题为《寻梦》的诗中,作者写了在台北阳明山摄影时见到的一束天光,读来令人怦然心动:“那束光在转动着/那段岁月在流转着/那艘船驶向何方/我不知道/何时它已和那浓浓的绿荫/融为一体。”这几首诗中的“翠绿”、“猩红”和“光”都已成为作品的意象,有了超越于色彩的意义。看过刘海星摄影作品的观众,赞誉最多的是他的镜头仿佛带给了那些景物鲜活的灵魂。有了这些闪现着灵气的作品,刘海星成为第一个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影展的大陆人。他“带着晨光、霞蔚、迷雾和神奇的/光影”向国父和观众走去。
      其三,刘海星诗歌在风格和形式上是灵活多变的。也许因出道比较晚,写诗也并非专业,作者没有刻意去依附哪个流派或追求某种形式,钻进某个“小圈子”,而是率性写出心中想写的东西,让风格和形式自然服从内容的需要。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刘海星的诗歌中,内容的多彩带来了风格形式的多元,二者水乳交融。在本书所收进的八十首诗中,采用写实手法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诗歌以其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多彩的想象力见长。有一首《重回故乡》,类似题材已被历代诗人反复写过,而刘海星这一首,因为把亲情、乡情和故乡的景物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而别有新意:“最喜欢吃妈妈包的粽子了/绿绿的粽叶包上白白的糯米/把山的厚重和田野的芳香/装进我的胸膛/带着它我走出大山好久好远/今天又回到这里/曾经的一切/是那样的陌生和熟悉”,读来令人动容。诗集中还有充满浪漫夸张色彩的诗:“我把快乐送给星星/忧伤留下/秋风帮她梳洗/枯黄的树叶茎脉/依然清晰”(《忧伤的快乐》);“如果我在梦里/就让我睡去/如果我醒着/就让我回到梦里”(《你不要叫醒我》)。此外也有现代主义气息颇浓的朦胧诗,例如与诗集同名的最短的一首诗《太阳的眼泪》:“没有了你的讯息/太阳/就从树梢落下/点燃/我眼中咸湿的泪滴”,让人产生诸多联想。另如《纯净的风景》:“开车西行/阳光照耀我的左脸/右脸在阴影中躲藏/左右相合的太极/运行/宇宙的心情/纯净至极。”这些看似朦胧的诗句,却分明包含着对人生命运的叩问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思辨。
      丰富的经历带给作者丰富的阅历。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是历史还是现实,是乡村还是城市,包括成为当今社会热点的环保问题、腐败问题、农民工问题等,都统统纳入了作者的视野之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世间百态的风情画。在这些“画片”里,有岁月的葱郁厚重,有天地的高远博大,有河山的雄奇壮美,也有翠叶上站立的雨滴,沼泽中摇摆的芦苇,沙漠中与蜥蜴做伴的胡杨。乡村的自然风光永远是清丽而明快的,那里有“春的嫩绿,夏的清幽”,“秋的斑斓,冬的素裹”和永远的刚强、大气、宽广、多情。城市却有些变态而令人无奈,连做的梦也是疲惫的。“每个地方都在交换/煤炭交换成电力/汽油交换成马力/氟利昂交换成冷气/碳排放也成了交易。”(《城市的桑拿天》)这首诗道出了城市的起源和功能都离不开商品交换,在大学和商场积累起来的经济学知识让作者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也给他的诗歌带来了不一样的特色。在一首名曰《城市印象》的诗中,作者选取了从黄昏到夜晚的四个时刻,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城市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对市场经济大潮给城市带来物欲横流的副产品有自己清醒的认识。从乡村来到城市的农民工,自然也引起了作者的关注:一边是“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着迷人的光影”,一边是“一位农民工兄弟/拿着安全帽/坐在操场上敲击”(《坐在阴影中的农民工兄弟》)。这“好像耳熟的安塞锣鼓”的敲击声,在操场上盘旋,也经由刘海星的诗回响在读者的心间,引起深深的同情和共鸣。
      从大巴山走出来的作者,对大山有着割不断的情愫,全书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诗写到了山。大山给了他“阅尽人间山河”的眼光(《大雁之歌》),给了他“在世界的海洋里翱翔、畅游”的胸怀(《母亲,你很伟大》),也给了他不断奋进的智慧和力量,正如他在《永远的大巴山》中所写的:
      这里的辣椒很辣
      这里的花椒很麻
      这里的扁担挑过岁月
      这里的背篼背过生活
      不管你走出大山有多远
      那雄鹰盘旋的山崖上
      总有一双手在挥动
      那是告别,让你一路走好
      那是说再见
      你知道,随时可以再回首。
       祝愿作者在攀登艺术高峰的山路上,脚踏实地,再谱新篇。
      (《太阳的眼泪》,刘海星著,商务印书馆二○一一年版,定价:23.00元)

    相关热词搜索:诗集眼泪太阳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