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创新投入对芜湖市工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创新投入对芜湖市工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0-05-18 05:19:5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通过对影响工业增长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创新投入三个主要因素的数据处理,并以新产品产值、R&D经费内部支出和专利申请量作为创新投入的三个指标,建立相关模型,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法对工业增长与三种因素投入进行实证测度。结果表明:芜湖市工业企业对创新的投入在不断增长,创新投入对工业增长的影响也在增大,已超过纯粹的劳动投入,但工业企业对创新的沿用度不高,延续性不强,由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投入;工业增长;芜湖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源泉;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的发达程度,工业化水平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而产业创新又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结构科学合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建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芜湖市的工业比重一直在扩大,比例从2000年的42.2%增长到2010年的58.2%(不包括无为县),工业已是芜湖市的国民经济主导产业。2008年,安徽省成立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依靠自主创新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试图将合芜蚌打造成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创新型人才、企业和产业的集结地,在此背景下研究创新对芜湖市工业增长的影响十分有必要。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创新之父”熊彼得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1]。我国经济学家成思危把创新定义为从外界引入或者在内部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有益的变化,是人们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些新的举措[2]。H.Chenery等人研究发现,当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时,引领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转向技术要素的投入,科技创新开始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3]。张莉,和金生建立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方法,并以天津市医药制造业为例进行了评价分析[4]。李雪东通过对知识函数、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建立衡量高技术产业创新型的基本模型,将专利申请量、新产品产值和技术进步效率三个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衡量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性[5]。金余泉,韩东林利用制造业各行业数据,采用CPM方法并结合技术转移吸收能力指标,从产业转移的视角,着重评价了安徽省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转移吸收能力,结果显示:安徽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强,而轻纺和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此外,安徽省制造业技术转移吸收能力不强[6]。黄宗远分析了区域产业创新涌现形成与发展的机理,以我国31个省市区产业创新数据为样本,用系统模型和计量分析方法证实了区域产业创新的产出水平与创新维治理机制的三维度变量显著正相关,说明创新维治理机制是对区域产业创新涌现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7]。

    综上国内外关于创新的文献,大多是对创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和对某一行业的创新水平的衡量,而关于创新对行业影响的直接实证测度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衡量芜湖市工业创新性模型的建立,将新产品产值、R&D经费内部支出以及专利申请量三个较能代表创新水平的指标作为衡量芜湖市工业创新力的指标。分别纳入计量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工业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将创新投入的三个指标相对化,采用折线图直观表示芜湖市历年来创新投入的变化趋势。

    2 理论模型

    2.1 基本模型

    本文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沿用了其生产的要素投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并加入新的要素:创新投入。由此建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

    其中y为工业总产值,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投入,x为创新投入:包括新产品产值、 R&D经费内部支出和专利申请量;a表示综合要素;α、β、γ分别对应于资本存量、劳动投入、创新投入的产出弹性。

    2.2 指标描述与说明

    2.2.1 工业增长y的度量指标

    本文选取的工业增长的指标为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历年工业总产值,模型中的工业总产值都是经过价格指数平减后得到的不变价格折算值。

    2.2.2 资本投入k的度量指标

    关于资本存量的测算有很多种,主要有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之和、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等。本文选取的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然后按照Goldsmith[8]开创的永续盘存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2.2.3 劳动投入l的度量指标

    理论上讲,劳动投入量的度量应该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但在实际中质量这一块很难估算,因此本文选取的是工业从业人员的总数,灰色关联模型中的劳动投入选取的是工业从业人员的总数占全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作为劳动投入指标。

    2.2.4 创新投入x的度量指标

    衡量自主创新的指标有很多,主要分为创新投入指标和创新产出指标。投入指标包括R&D经费内部支出、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产品实验费、设计费、技术人员投入能力、产业技术水平、技术创新机制等;产出类指标包括产品市场占有率(国际、国内)、新产品产值率、专利、劳动生产率、出口竞争力指数等。由于创新的众多指标不易获得且不易量化,本文只选取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三个指标:新产品产值、R&D经费内部支出、专利申请量作为创新投入的度量指标。

    2.2.4.1 新产品产值

    本文选取的第一个创新指标为新产品产值,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故选用新产品产值作为衡量行业的创新水平很具代表性。本文的创新指标选取的是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在折线图分析中用的是新产品产值率,即新产品产值与行业总产值的比值。

    2.2.4.2 R&D经费内部支出

    第二个创新指标R&D经费内部支出指行业或企业用于科技活动的实际支出,包括劳务费科研业务费、科研管理费,非基建投资购建的固定资产、科研基建支出以及其他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反映该行业企业的科技投入的实际完成情况。模型中的创新解释变量选取的是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折线图选取的变量是R&D经费内部支出与工业的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比值这一相对指标,即人均R&D经费内部支出。

    2.2.4.3 专利申请量

    第三个创新指标为专利申请数,专利指经过法律保护的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据实证统计分析,专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因为专利授权量往往存在颁发周期较长,人为因素和政府行为等一系列外在因素干扰,因此专利申请量更能反应行业企业的真实创新水平,本文的创新指标选取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与工业的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比值,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2.2.5 数据说明

    本文的统计指标数据均选自于芜湖市(不含无为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数据来源于1998年至2010年的《芜湖市统计年鉴》与《安徽省统计年鉴》,所有的产值指标均以2000年为基期的芜湖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其中2004至2010年的为芜湖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因其他年份的数据缺失,2004年以前选用的是安徽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得到的不变价格折算值。

    3 图表分析与检验

    3.1 当新产品产值为创新指标时的分析与检验

    由于统计年鉴未对1998年以前的新产品产值做统计,整理近10余年来的统计数据得出图1,从中可以看出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呈波状起伏状态,在某些年份值偏高或偏低,说明工业行业运用新科技、新工艺、新方法的延续性总体不强。

    根据1998~2010年芜湖市历年工业总产值、工业资本存量、工业从业人员数和新产品产值数据(表1),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以下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的数值为各变量t检验值,*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t检验,**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t检验,***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t检验。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资本存量与R&D经费内部支出在各自的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了t检验,劳动投入依然没有通过任何显著检验。方程的拟合优度很好R■=0.98,资本存量、劳动和R&D经费内部支出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4058、

    -0.2077和0.7602,此时以R&D经费内部支出为指标创新投入对工业增长的影响是首位的,而资本投入的贡献变得次之,劳动投入与工业增长仍呈负相关,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不显著,此次回归分析中,创新投入对工业增长的影响已超过纯粹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

    从现有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十余年来,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人均R&D经费内部支出总体是持续增长的,说明政府以及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工业行业的R&D投入。

    3.3 当人均专利申请量作为创新指标时的分析与检验

    由于在2005年之前,统计年鉴未对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做统计,故只整理出2005至2010年6年间的人均专利申请量的折线图,可以看出,人均专利申请量大体是呈上升势的,说明芜湖市的工业行业的创新投入不断增长,创新产出能力不断增强。

    4 结束语

    4.1 结 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芜湖充分认识到工业化是富民强市、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通过坚持不懈地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经济实力得到极大壮大。从芜湖市目前的经济结构与工业发展态势来看,芜湖市的工业化水平较高。工业实力壮大的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也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奇瑞掌握了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的核心技术,海螺水泥、新兴铸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4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6%(2009年数据)。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芜湖的对外开放,更推动了城市化。因此研究产业创新投入对芜湖市工业的影响,对于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相关方面研究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意义。当前芜湖市工业经济的增长更多地是依靠资本投入和资金拉动,劳动投入对工业增长的影响呈负相关,而创新投入在某种程度上对工业增长的影响正在增大,已超过纯粹劳动的投入因素。

    4.2 当前的不足

    芜湖市的工业企业对创新的投入在不断倾注,从不断增长的人均R&D经费内部支出,人均专利申请率可以看出。但在运用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出方面,显得较为滞后,总体延续性不强,可能因为企业在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时,相对于传统的生产方法,暂时的生产及投入成本过高。尽管芜湖市整体工业实力有较大提升,但工业经济总量还不大,与长三角城市还有较大差距,芜湖的工业生产能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率也不高,大企业的研发费用只占销售收入的2%,与国际上衡量企业竞争力标准的5%有较大差距,企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3 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与现况,企业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改进老产品或开发新产品;企业应成为创新的主体,与芜湖市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科研的投入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政府还应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创新氛围,给予优惠的政策支持与鼓励,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基本制度环境;产业技术政策要与产业政策结合,建立鼓励企业创新的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和政策管理体系;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机制;以体制与机制创新为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自主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美)熊彼得. 经济发展理论[M]. 杜贞旭,郑丽萍,刘昱岗,译.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3-82.

    [2] 成思危. 论创新性国家的建设[J]. 中国软科学,2009(12):1-14.

    [3] H. 钱纳里.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 张莉,和金生.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例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9(7):155-156.

    [5] 李雪东.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性实证研究——基于创新指标异质性角度[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4-8.

    [6] 金余泉,韩东林. 产业转移视角下安徽省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CPM方法[J]. 工业技术经济,2011(9):110-119.

    [7] 黄宗远. 区域产业创新“涌现”与创新维治理机制研究[J]. 经济问题,2008(1):19-23.

    [8] Goldsmith Raymond W. 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C] //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 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51.

    [9] 黄永峰,任若恩,刘晓生. 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算:1952-2000[J]. 经济学,2002(1):377-396.

    相关热词搜索:芜湖市投入增长实证研究创新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