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左传》与周礼文化 周礼文化

    《左传》与周礼文化 周礼文化

    时间:2019-01-28 17:50:0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而且《左传》作为传释《春秋》经而做的一部可信史书,大量记载了当时“礼”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礼乐文化资料,显示出当时礼乐文化所达到的卓越水平。春秋时代,鲁国一直被公认为周代礼乐文化的忠实的传承者。那么左传和周礼之间肯定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随着春秋后期宗法关系的变化、政治秩序的衰朽,中国社会逐步步入“礼崩乐坏”的时代。在我看来这个“礼”是指的周礼,而不是广泛意义上的笼统的礼。周礼的生存基础是宗法封建制及“亲亲”、“尊尊”精神。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传统所说的封建政治制,最主要的便是宗法制和封建制。周代礼制中最重要的当然也就是宗法和封建的制度,在西周社会中,宗法制、封建制以及“亲亲”、“尊尊”皆承载于“礼”中。由于客观的“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存在,以及西周强盛的国力可以是各个诸侯国诚服,于是大家对“礼”皆有一种认同,整个社会便能够在这种揖让周旋中保持和谐,周礼也就成为社会的基本规范和政治制度。但是,随着西周国力的衰落,无法在控制各个诸侯国,于是这样的礼制就流于形式化,很多人都开始漠视礼制,周礼丧失了它的社会和政治功能。
      据统计,在左传中,直接讨论“礼”就有462次之多,礼几乎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那么,这个礼就是周礼呢?还是其他意义上的礼呢?在我看来,左传里谈到的礼是在周礼基础上改革后的礼。左传通过对合乎礼义与悖乎礼义的种种事例的讨论来揭示礼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如:僖公三十三年:齐国庄子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臧文仲言於公曰:“国子为政,齐犹有礼。君其朝焉。臣闻之:服於有礼,社稷之卫也。”齐国庄子至鲁聘问,在聘礼的各个环节上表现得都十分有礼,因此赢得鲁国大夫臧文仲的赞许,认为齐国仍然是讲究礼义的国家,于是建议僖公入齐聘问,僖公听从,从而使两国紧张关系得以缓和。又如昭公二十九年,晋国铸刑鼎、著刑书,《左传》中直接引用孔子的评论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其评论说,晋国不遵守应有的法度,大概要灭亡了吧。可见,在左传中,对礼的作用是十分重视,但是此礼并不是西周时的周礼,周礼随着西周的衰败而衰败,但是人们并没有因为周礼的衰败就否定了礼在社会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当时的人们还是相当重视礼的作用的。重视礼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重视礼在国与国外交的作用,重视礼在安生立命中的作用,同时他们也在思考着,在周礼从形式到内容都遭到破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使礼发挥起作用,再怎样用礼来治国,怎样使这样的礼有其合理性,于是左传中对礼的探讨是在周礼遭到破坏,统治者或者一些贵族希望寻求一套新的适合统治的礼制。一套从形式到内容都能适合当时社会发展,适合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礼制。如,昭公二十五年子大叔述子产论礼: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日: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日:敢问何谓礼?对日: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为政事、庸力、行务,以徒四时;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以类其震曜杀戮;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喜生于好,怒生于恶。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生,好物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物,哀也。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简子日:甚哉,礼之大也!对日: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大,不亦宜乎?简子日:鞅也请终身守此言也。再如,昭公二十六年,陈氏虽无大德,而有施于民。豆、区、釜、钟之数,其取之公也薄,其施之民也厚。公厚敛焉,陈氏厚施焉,民归之矣。诗曰:“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陈氏之施,民歌舞之矣。后世若少隋,陈氏而不亡,则国其国也已。”唯礼可以已之。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JE,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以上都显示出,当时的贵族们都在探讨新的礼制,适合于当时政治统治与社会发展的礼制,从而来弥补周礼对于统治的空缺,而这些新的礼制都沿袭了周礼以礼治国的思想,而且这样的思想一直对后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综上,春秋后期,由于西周的衰败,周礼也随之衰败,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但是有志之士并没有因此而否定礼在统治中的作用,而是清楚的认识到“礼”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于是去探求一种新的礼制,使其更好的为统治阶级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周礼左传文化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