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北京奥运会中国男排比赛 [北京奥运会中国男排进攻技战术分析及发展策略]

    北京奥运会中国男排比赛 [北京奥运会中国男排进攻技战术分析及发展策略]

    时间:2019-01-28 17:51:1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国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凭借东道主身份未经奥运会资格赛直接进入奥运会排球比赛,在本届奥运会上,经过顽强拼搏成功晋级八强,以并列第五名的成绩圆满完成了赛前“2008奥运会力争前八”的预定目标。中国队在与世界强队比赛中,进攻技战术方面暴露出许多不足以及有待于提高的地方。研究采用录像统计法对中外男排进攻技战术进行统计,再用EXCEL等电脑软件进行处理。通过对中国队与六支外国队比赛中强攻、快攻和后排进攻技战术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中国队进攻技战术发展策略。
      
      一、进攻技战术运用分析
      
      排球比赛进攻技战术分强攻、快攻、后攻和其它形式的进攻。根据对北京奥运会中外男排比赛的扣球进攻战术统计,中外男排6场比赛的进攻总次数分别为670次和651次,其中中国队强攻扣球占总进攻次数的41.34%。外国队强攻扣球总数占其进攻总次数的47.77%,比中国队多6.43%;中国队快攻扣球158次,占23.58%。外国队快攻扣球为119次,占18.28%,比中国队少5.30%;中外男排后排进攻占其进攻总次数分别是21.34%和22.27%,基本相平。在其他方面(包括两次球、探头球等),中国队运用了92次,占其进攻总次数的13.73%。外国队运用76次,占其进攻总次数的11.67%,比中国队少2.06%。从以上数据看出,中国队在强攻和后攻的运用数量上都比外国队少,而快攻比外国队多,中国队进攻特点仍然是以快攻为主。
      
      二、强攻战术运用比较分析
      
      从强攻运用效果分析,中国队强攻扣死率40.79%,外国队是51.45%,有10.66%的差距;被拦回强攻扣球总数中国队6.50%,外国队6.11%,比中国队少了1.18%;强攻被拦死率中国队11.91%,外国队5.79%,比中国队少了6.12%;中外男排强攻扣过率分别为31.41%和30.23%,相差不大;在强攻扣失方面,中外男排强攻扣失率分别为9.39%和6.43%,比中国队少了2.7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强攻扣球数量、扣死率、被拦死和扣失方面都与外国队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队强攻不强的现象仍然存在。
      从强攻分布点来观察,无论一传、防守到位与否,中国队在4号位的分配球比例和外国队相差不大,而2号位则明显少于外国队。说明中国队分配球过于集中在4号位,而外国队强攻分配球较合理,兼顾2号位。
      在扣死方面,从不同位置强攻扣死率数据可知,无论一传、防守到位与否,中国队强攻的各个位置都与外国队有明显的差距,实力相差很大,说明中国队的强攻技术手段单一,变化不多。外国队多采用高举高打,以高度和力量取胜,以美国队和保加利亚队为典型代表,中国男排主攻手施海荣常采用平拉开打法效果很好,由于速度比较快,使对方拦网和防守很不适应。这也是中国队应该继续发扬的技术之一。另外,从不同位置强攻被拦死的数据可以得出,中国队不同位置强攻的被拦死率都比外国队高,尤其是调整到2号位的强攻,十分明显,在六场的比赛中,外国队没有一次被拦死,而中国队被拦死了23次,这样的数据充分说明了可能存在的两个问题,第一,外国队的拦网技术比较好;第二,中国队的强攻扣球意图太明显,扣球技术缺少变化。
      
      三、快攻战术运用比较分析
      
      由于男排比赛防反次数不多,主要是打一攻,并且快攻主要集中在3号位短平快和近体快上,讲究实用和快速。根据这个特点,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把男排快攻战术分为3号位快攻、2号位快攻和调快三类。
      分析统计数据,中国队的快攻次数比外国队多,但扣球成功率低。被拦死率方面,中国队比外国队低。其原因主要是中国队比较注重对外国队快攻的拦网,同时也和副攻手边红敏身高、移动积极、单人拦网出色有关。
      从中外男排快攻战术分布及运用效果可以看出,中国队3号位快攻次数占其快攻进攻总次数的89.31%,外国队占84.87%;中国队2号位快攻次数占其快攻总次数的8.81%,外国队占10.92%;中国队调整快攻占其快攻进攻总次数的1.26%,外国队占4.20%。从中可以看出,中国队的快攻战术主要是以3号位进攻为主,相对于外国队缺少变化,进攻点单一。
      
      四、后攻运用情况比较分析
      
      随着排球队员身材的大型化,弹跳高度增加及拦网能力的不断提高,各国都把后排进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术内容来抓,使本队组成与前排进攻相配合的立体进攻,增加了进攻点,丰富了战术变化,提高了防反机率,同时还有效的牵制了对方的拦网队员。
      以表1统计数据分析,中外男排后攻次数差距不大;在后攻扣死率方面分别是43.36%和51.03%,比中国队高7.67%;扣失率分别是13.99%和11.72%,后攻数量和外国队基本持平,但成功率与外国队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一传、防守到位的情况下,中国队扣死的次数是50次,外国队扣死的次数是58次,后攻次数比中国队多用10次,扣死次数多8次,差距不大。把一传、防守到位与不到位两种情况合起来考虑,在扣死率方面,中国队扣死率是43.36%,外国队扣死率是51.03%,中国队比外国队少7.67%;扣失率方面,中国队比外国队高2.27%。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队扣球成功率方面还与外国队有一定的差距,后攻扣死率低,失误率高和二传球的高度偏高有一定关系。
      
      
      五、中国男排进攻技战术发展策略
      
      快攻一直是中国排球进攻技战术运用的特色,在坚持快速的基础上,应重视快攻的变化,在充分运用已有的传统快攻技战术的基础上,更要创新、发展新技术战术,把快攻分布在二传的前、后9米网长的多点上,提高快攻扣球成功率。
      强攻应充分利用网长和前排快攻的掩护作用,增加2号位强攻的分配,迫使拦网人顾此失彼,提高强攻扣球成功率。
      后排进攻应在“快”上下功夫,降低二传球的高度,使后攻速度加快,隐蔽性增强,给拦网造成困难,使后排进攻和前排进攻相互配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立体进攻,提高整体进攻战术的攻击效果,这应成为后排进攻发展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刘伟春,现代世界男排优秀队进攻战术发展运用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1997(12)
      [2]刘峰,彭杰,从第13届亚洲男排锦标赛看中国男排现状[J],辽宁体育科技,2006(3)

    相关热词搜索:男排中国北京奥运会进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