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解读诗意】白客的诗意解读

    【解读诗意】白客的诗意解读

    时间:2019-02-03 05:26:4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丰子恺先生1898年11月9日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市石门镇)。今年恰逢丰先生诞辰110周年,应编辑部之邀作此小文,以表纪念。参考丰先生对自己作品曾经做的一个主题含义上的分类,我将他一生的绘画创作分为五类,即生命诗意、童真诗意、古典诗意、民俗诗意、叙事诗意。分门别类地归纳丰子恺绘画的诗意很困难,因为诗意内涵丰富复杂,而分类难免有交叉重叠,但这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认识丰子恺的绘画艺术,故我斗胆试析于下。
      
      一、生命诗意:《生机》
      
      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一集里的《生机》,描画的是破墙的砖缝里钻出一株芽草,墙代表强大、残破和艰难多变,重重的挤压,类如佛教里的悲、苦、疾、难。而芽草是卑微柔弱的,却在拼力生长,正是墙的强大与压迫,突显弱小者的力。生命在于悲苦中的坚守,在于一种自足,在于一种萌发。
      墙是焦墨粗笔直线勾勒成方形,而芽草的用笔是细弱的曲线,尤显可怜可爱。构图简洁生动,画面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欣欣有生意”。
      生命诗意无疑是保护生命,歌颂生命,按丰子恺的理解是“护生即护心”,就是能爱人,保护和珍爱生命是一个积极的人生主题。最能代表其绘画生命诗意的是他的《护生画集》,从1929年始到1973年历时四十多年共创作450幅护生画,并配有护生文字。生命诗意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首先,内容上它是一种对生命的隐喻,如要体现生机;表现生命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是对自由生命的颂歌;生命最深厚的意味是表现出成长,虽然卑微,但有坚强不屈的精神;以及万物一体的生命整体意识等等。其次,生命诗意离不开它的表现手段,即画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如果不是艺术上的佳构,不是气韵生动,恐怕也难以传达生命诗意。
      
      二、童真诗意:《瞻瞻底梦》
      
      童心、童趣有一种纯真天然的诗意,而纯粹、本真和澄明则是其中的要素,不妨称之为童真诗意。童真诗意直接的文艺理论来源,是明代李贽(1527―1602)的“童心说”。童心讲究的是儿童视觉,无功利地看事物;讲究儿童心理,取其天然纯真的本性状态。描写儿童生活和学生生活,是丰子恺对传统绘画只描写古人的一个大胆的突破,是现实主义的创作。
      艺术创作方法上,丰子恺强调用孩子似的直接的感受力。他认为儿童看事物的眼光是非功利的,是“绝缘”的。“所谓绝缘,就是对一种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地观看。使其事物之对于外物,像不良导体的玻璃的对于电流,断绝关系,所以名为绝缘。绝缘的时候,所看见的是孤独的、纯粹的事物的本体的‘相’。”(丰子恺,《关于儿童教育》)
      丰子恺作于1926年的一组画,《瞻瞻底梦・第一夜》、《瞻瞻底梦・第二夜》、《瞻瞻底梦・第三夜》、《瞻瞻底梦・第四夜》,用梦的形式描写了儿童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构图上也很新奇,墨笔勾勒大的心形,于其内布置景物,心形之下题词,完全是儿童的口吻。童心做的梦里世界是大陈列室、大花园,儿童的话语读起来有如一首首优美的白话小诗。童心是这般有诗意!它象征了一颗艺术的心。
      
      三、古典诗意:《只是青云浮水上,教人错认作山看》
      
      丰子恺绘画中的古典诗意主要指其画中题诗、取材于古诗词及对古典图式的复与变。丰子恺曾出过专辑《画中有诗》,他在自序中说:“余读古人诗,常觉其中佳句,似为现代人生写照,或竟为我代言。盖诗言情,人情千古不变;故为诗千古常新。此即所谓不朽之作也。余每遇不朽之句,讽咏之不足,辄译之为画。不问唐宋人句,概用现代表现。”一首诗中的佳旬就是此诗的诗意,丰子恺采其诗意作画,这种创作方法实际上也是诗歌的创作手法,即“赋、比、兴”中“兴”的手法,由诗意兴起画意。又因为“画中有诗”是中国画的传统,所以将此类画的诗意称之为“古典诗意”。
      丰子恺晚年作品《只是青云浮水上,教人错认作山看》,取材自宋代郑震的《荆江口望见君山》诗意,原作于1941年,后在1943年、1945年、1963年、1972年又多次重画,收入《敝帚自珍》。作品在“文革”中被指责为“不抵抗主义”和“讽刺新中国虚空”,丰子恺感到可笑和无奈,特别重画一幅表示“抵抗”。早先的几幅,在岸边看云的是世俗的一家子或一群人或两友人,“文革”挨批后重画,他将画中人物索性改为一僧人。看云图是一个经典图式。唐代王维即有诗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诗句也被《林泉高致・画意》列入“发于佳思而可画者”例中。“看云”隐喻高洁之士超然博大之胸襟。浮云变幻不定,又可生万千意象,所以被历来文人画家不断图写。
      丰子恺的这幅画完全不用画谱中的画云法,也无意表现云的气势,云有如大山稳立在对岸,正与僧人相互问候,它对这云游的僧人怀有深切的同情,僧人如何能像云一样真正无牵无挂一身轻呢?这反映了丰子恺当时的一种心境。1967年他作有一首诗《贺新枚结婚》,末句为“胸襟须广大,世事如浮云”,可作为此图之另一层诗意。
      
      四、民俗诗意:《儿童杂事诗》插图
      
      民俗诗意最大的特点是表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情状,透视人们生活中某些本质的东西。人情交往,善恶相侵,嫁丧节日,信仰游戏,那些民俗味醇浓的生活是世俗,是大众娱乐,是人情融融,体现的是和合的哲学思想,因此虽为日常生活但已提升为一种生存诗意。
      1950年出版的《儿童杂事诗》,由周作人作诗,丰子恺插图,主要是表现浙东一带的风俗习惯。《新年一》诗题:“新年拜岁换新衣,白袜花鞋样样齐。小辫朝天红线扎,分明一只小荸荠。”画上两个孩子穿着漂亮的新衣,梳着可爱的儿童发式,正憨态可掬地朝一个衣着华丽的老年妇人磕头作揖,老人慈祥地伸手急欲扶起。《绍兴的风俗习尚》说:“元旦,大家都起得很早,……孩子们一律穿着新衣服,先向天地神马行过礼,次财神,次张神,再次灶神,最后拜祖宗的悬像,依次拜毕,家庭间自长辈起由大而小地分别拜岁。”这实际也是古典遗风的岁时习俗,因其“礼”中淳厚的人情味而在新民俗中透出浓浓诗意。传统文化和合乐观的思想是平易地依存于大众生活、民间习俗中的,不过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这就显得更加亲切自然,真正是一种诗意人生。
      
      五、叙事诗意:《阿Q正传》连续插图
      
      《漫画阿Q正传》自1939年7月由开明书店出版至1951年,先后共出过15版,可见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泛。
      《漫画阿Q正传》之“漫画”应是“以写意法来画”的意思,扬州八怪的金农、罗聘画上常题有此词,以示其画是随意遣兴之作。以笔意写出形似,由形似达于神似。从而符合中国绘画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条“气韵生动”。丰子恺的创作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所谓“骨法运笔”,他把阿Q画入骨了,“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
      连续的画面将行文的“姿态横生”形象化,有如一个生命体在特定时空中的动止行状,有故事、有情感,这故事这情感又着力于生活中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于是产生一种叙事的诗意,它既是人之常情又是艺术品内在的感染力;既是丰子恺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也是漫画阿Q的形象永不褪其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它是叙事诗意,也是生命诗意、民俗诗意、古典诗意、童真诗意,画作因而获得独立的艺术生命,产生独立的艺术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诗意解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