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从平民秀到明星秀]明星出现在平民婚礼上

    [从平民秀到明星秀]明星出现在平民婚礼上

    时间:2019-02-10 05:40:2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平民秀 明星秀 娱乐消费   摘 要:从平民秀到明星秀,《超级女声》《舞林大会》掀起电视娱乐消费新高潮,中国电视娱乐选秀节目在短短三年时间,跨越了两个阶段,本文辨析两个阶段选秀节目的内在肌理及发展动因,得出“平民化”以及“民主幻象”是选秀节目高歌猛进的受众心理的内在驱动力,更是“大众性”娱乐工业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尼尔•波兹曼在谈到美国的电视娱乐时说:“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上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就像印刷术曾统治控制着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会事务的运行方式一样,现在电视决定着一切,在法庭、教室、手术室、会议室和教堂里,甚至在飞机上,美国人不再彼此交谈,他们彼此娱乐。他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实际上不只在美国,在中国,娱乐传播同样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二��五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红遍大江南北,掀起了娱乐节目平民秀热潮,《梦醒中国》《星光大道》《加油,好男儿》等等平民秀接踵而至,真正实现了平民明星化的幻象。但在二��六年秋冬季节,平民秀好像遇到了发展上的瓶颈,全民关注度降低,收视率全线下滑,追新求异的电视人殚思竭虑,借鉴了欧美电视娱乐样式,终于开创了全新的明星秀节目,推出了明星版的《超级女声》、《舞林大会》(东方卫视)、《非常有戏》(东方卫视)、《名声大震》(湖南卫视)、《名师高徒》(江苏卫视),出人意料地掀起明星秀电视娱乐消费新高潮。
      
      一、娱乐节目具有天然的亲近性
      
      当下,从世界范围来看,娱乐已成为传媒产业的动力机制,它大大促进了传媒经济的发展。电视娱乐节目能直接吸引最广大的受众,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受众来讲,首要是解闷,然后才是解惑、解气,因此,能够解闷的娱乐节目对受众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娱乐本是人们基本的精神需求,是人们天然需要的并无师自通的一种本领,是人们精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特别是近年中国经济高度发展,有闲有钱的阶层大面积增加,这就需要适位原则的电视娱乐节目来满足观众的趣味,而且电视娱乐节目对受众来讲有着需求的普遍性,再则,电视娱乐节目较之其他节目类型在人群中有着极强的普适性,对受众心理有着最大的接近性。一九九七年,《快乐大本营》横空出世,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电视娱乐热潮,老百姓的观赏热情也经久不衰,收视率节节攀升,构建了一条可喜的电视产业价值链。
      
      二、平民化是电视娱乐节目新趋向
      
      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和生活节奏加快,电视娱乐节目作为大众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其社会需求也日益增大。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作为电视娱乐节目旗帜的《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等节目在各地收视率不断下降,而经过平民化改造的电视娱乐综艺类节目在电视收视市场迅速崛起。平民化,已经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新趋向。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人意识到,要抓住受众就必须走平民路线,营造民主氛围。《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等一批中国第一阶段娱乐节目设置了有奖竞猜、与嘉宾互动等规则满足了电视观众民主参与的要求,到后来,第二阶段娱乐节目《超级女声》《梦醒中国》《加油,好男儿》阶段,电视观众开始扮演主宰节目生杀大权的角色,短信投票、现场投票决定选手去留,电视观众被缝合进整个电视节目的环节,而且对电视内容发展有决定权,电视观众意愿受到极大尊重,电视观众情绪得到充分宣泄。现在,电视人在娱乐节目内容和形式上力争通俗,毕竟,通俗性本身就包含了民主因子。在民主氛围中参与娱乐,在轻松娱乐中感受民主,这无疑超越了娱乐本身的意义,大大提高了受众的兴奋点与参与度。
      与纯粹明星娱乐的衰退相反,平民娱乐正在不断升温。 “平民明星化”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开播,是平民化的一个典型成功的先例,它最重要的变化在规则上,对选手的参赛资格已大大放宽,已经到了“无门槛”,评委也由专家变为海量的电视观众。自然,评价标准也变得更为复杂、甚至采用不需要理由的“民间标准”。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明天的明星,像安又琪、李宇春、尚雯婕等超女的诞生就给这个新的时代造就了一批娱乐新星,她们来自我们身边的草根阶层,这就激发起普通民众的参与意识,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话语权,海选出来的明星自然博得电视观众的好感。
      
      三、明星平民化是电视娱乐节目创新良方
      
      但是随着媒体之间同质化竞争,互相模仿而懒于创新,越来越多的平民选秀节目,越来越多的“草根英雄”,观众终究会厌倦这样一种消费方式。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二��六年秋冬季节,明星选秀节目《舞林大会》的诞生无疑给了观众一个新的视觉盛宴。这是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一档娱乐节目,以跳舞比赛为核心卖点。正如《舞林大会》总导演徐向东所说:“唱歌等平民选秀太多,中国舞蹈的群众基础更为扎实,这个时候推出明星舞蹈选秀,应该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超级明星站在台上,不比已经看够了的平民唱歌选秀,比国标舞,繁华的舞台,迷人的色彩,绚丽的灯光,华丽的服装,但是此时明星已经不再是一个明星,他们就是一个个普通的比赛选手,等着评委的点评,等着观众的选择。《舞林大会》从媒体的角度上看,整体来说是很成功的,从收视率不断攀升的现象上看,它达到了一个电视节目想要实现的目的。而当铺天盖地的舆论满天飞时,它也达到了一个需要的媒体效果。
      在此之前,中国电视的舞蹈选秀早有先例,只是选手都是普通人。《舞林大会》的不同之处,在于明星云集。“明星秀”,的确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从它不断攀升的收视率来看,这档节目也在二��五年给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开创了一次娱乐革命,在《舞林大会》之前,没有任何节目能将如此多的明星摆在一起供大家评头论足。炫目的舞蹈、疯狂劲歌、出位的服饰,这档节目让观众看到明星们的别样风采,当明星们踏上PK台时,观众不难发现同样是电视竞技秀,明星PK和平民选秀的大相径庭,原本让我们感觉很熟悉的明星,展露出令人诧异的一面,不只出位地展示身材,还有别样的品行暴露―――刻苦、刻薄、攻其不备、工于心计、紧张、脆弱等等。就像平民选秀节目一样,每个人都是最真实的,观众看到了光鲜明星的另一面,自然选择了这个节目。《城市快报》的资深记者宋平,面对《舞林大会》上忘我展露别样风采的明星,观察到平日采访中未曾感受到的“明星另一面品行暴露”,比如“敬业的容祖儿。周海媚总是很友善地笑着,有点傻,但很真诚的感觉。孙兴虽被淘汰了,但赢得了媒体的心,他被淘汰大半是因认真排练时把膝盖磕伤,但他被淘汰时绝口不提受伤。再如一些明星在评委点评时都谦虚地听着,也许有不同的想法,但面对评委,则给予一种尊重。而另一些明星则咄咄逼人,如谢娜在评委点评时多次插话把自己不同的意见说出来”。明星已经不再有明星的风范,在台上或许谦虚,或许傲气,但都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不再去表演,而是去展示,就如同《超级女声》《星光大道》《梦想中国》等节目的选手一样。
      如果说《超级女声》是演绎了平民女孩变身大牌明星的现代神话,那么《舞林大会》就是将一班高高在上的明星还原成了普通人。明星们像普通参加选秀比赛的选手一样,也要经历PK、淘汰、复活等各个环节,一样要为自己在比赛中是否晋级而紧张万分,一样因为自己的侥幸过关喜极而泣。首场就遭淘汰的柯以敏告诉记者,她参加《舞林大会》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对这个节目感兴趣,觉得好玩。而《舞林大会》节目组也向记者透露,很多明星的经纪公司都看好《舞林大会》对艺人的宣传作用,经常会有经纪公司主动找到节目组推荐艺人来参加节目。
      长期以来,从《正大综艺》《综艺大观》开始,特别是一九九七年《快乐大本营》开播以来,明星一直是娱乐节目的主要参与者,在这些明星加盟的娱乐节目中,观众可以看到明星的另一面,明星们的表现放松而率真。他们在随意表演中流露出的智慧幽默的风采,不经意中营造的娱乐氛围吸引着众多的观众。直到今天的明星真人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明星的数量毕竟有限,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并不是一个无穷尽的娱乐源泉。在这种情况下,明星本身的强势资源所造成的市场卖点就显得相当有限。特别是这种明星真人秀节目,明星参加的压力越来越大,毕竟最后取胜的只有一个或一组选手,可以预计,明星选秀节目肯定会遭到一些明星的冷漠以至抵制,其次,曾经有一段时期,在各个电视台的娱乐、游戏、综艺类节目中,众明星忙于串场,频频亮相,导致的结果不仅是观众收视心理的饱和,而且会导致明星走秀频繁而演出质量低劣的恶果。
      
      四、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路径选择
      
      在《舞林大会》成功之后,明星秀得到肯定之后,我们也必须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出路。
      随着消费社会的成型,电视的娱乐功能日益突显,“娱乐至上”成为一股世界性的风潮,电视似乎完全沦为大众通俗文化的集散地。 “以直接诉诸人的感官和感性经验为特点,注重感官享受、视听感官的刺激甚至震撼”的电视娱乐之风日炽。
      从目前来看,娱乐节目过分追求形而下的“快感”,而忽视了形而上的“美感”,导致节目“人文内涵”缺乏。在当下电视娱乐节目中,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而强化和突出了的是它的感观刺激功能和游戏功能。文化被“娱乐化”了,而“娱乐”又被“商业化”了。不可否认,明星秀是一个很好的创意,《非常有戏》《名声大震》《名师高徒》应运而生。但是,它所带来的过度商业性质是不可忽视的。就像《超级女声》所带来的过度商业性质让人厌恶一样,《舞林大会》自然也让人闻到了它的“铜臭味”。它比“超女”更胜一筹就在于明星们也借此机会再度增加自己的曝光率、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已。
      当然我们肯定《舞林大会》创意是好的,它给东方卫视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这只是作为媒体作战手段而言,那么,从节目本身的传播内容来看,它又给受众带来了什么呢?“电视大众文化在物质话语僭越的当代中国社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以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稀释、消解着高雅文化的艺术性,具体表现为那些具有大众文化倾向的电视文本以商业目的的直接功利性替代着高雅文化的无功利性;以程式化、复制化、平面化、无深度感对抗着高雅文化的个性、独创性、典型性;以情感策划的虚假性拆解着高雅文化的情感判断的真实性和深沉感;以享乐性、消遣性置换着高雅文化的启蒙性、先驱性。”这一论断可以说戳破了娱乐泡沫的美丽光环,让人看到了电视娱乐的软肋与流弊所在。
      霍克海默说,“大众性从来不被大众所决定”,“大众性包含着无限制地把人们调节成娱乐工业所期望成为的那一类人”。也就是说,作为符合“大众性”的明星秀只不过是电视行业商业逻辑的产物,是“大众性”娱乐工业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杨旦修,湖北省三峡大学文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2] 隋岩:《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3]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74页-第275页。

    相关热词搜索:平民明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