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沉沦与自赎的心灵之旅]心灵的自赎

    [沉沦与自赎的心灵之旅]心灵的自赎

    时间:2019-02-11 05:43: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 作者以细腻深入的笔触剖析了纷繁复杂而又孤独疏离的20世纪西方社会,刻画出个体生命的复杂和丰富,揭示了在人们道貌岸然的社会角色表象之下,潜伏着的精神的罪与罚。   关键词:恋童癖 人性的弱点 沉沦与救赎
      
      小说《洛丽塔》的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生于1899年,是俄罗斯出生的美国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文体家,曾被公认的20世纪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一生的创作极其丰富多样,包括诗歌、剧作、小说、传记、翻译、象棋与昆虫学方面的论文,但他主要以小说闻名于世,《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阿达》《透明物体》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早在创作《洛丽塔》之前,纳博科夫就已经开始酝酿写一部女童恋故事,他用俄文所作的自传性小说《天资》(The Gift)中就有《洛丽塔》的苗头,而在1939年巴黎出版的俄文的《魅人者》(the Encllanter),应该说是《洛丽塔》的前身,包含了《洛丽塔》的所有元素:一个中年的欧洲男子,一个幼稚的女童,一个追求母亲以便得到女儿的主题。所不同的是,《魅人者》最后被卡车撞死的是那个中年色鬼,而《洛丽塔》的丧生者是女童的母亲,他对这类故事情节的专注和痴迷令人不得不怀疑他本人对幼小女孩是不是也含有垂涎觊觎的遐想。在《洛丽塔》中,作者的恋女童倾向表露无遗,他将自己输入故事,将文本写作的过程与躯体、情感欲望和潜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获得了一种与个人身心相融合的欢快愉悦甚至极乐狂喜的感觉,同时又借主人公金蝉脱壳,轻易地摆脱了社会道德伦理的禁锢和谴责。
      由于这部小说过于晦涩越轨的内容,其出版过程充满了曲折。纳博科夫于1954年春季完稿,立即将稿件投寄出版商。而1954年的美国,遵循的是中世纪清教徒的道德伦理观念,关于性描写的书籍都在禁书之列,如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亨利・密勒的自传小说,因此,另类的《洛丽塔》立刻就被四个纽约大书局先后拒绝。当编辑们看到中年色鬼垂涎觊觎女童的另类故事后,感到不知所措,但他们又深知这本文字优美充满深刻人性哲思的原稿富含文学价值。当《洛丽塔》的初版终于在巴黎由奥林比亚书局出书时,仅有五千本,并且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但是,1958年在美国由普特南书局出版后,《洛丽塔》峰回路转,一举成为畅销书,并于1959年攀升至《纽约时报》畅销书目第一位,评论界也好评如潮:“这是我所阅读过的严肃小说中之最风趣者”(《大西洋月刊》)、“该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不仅如此,其体裁、特性、光辉皆足以为美国文学家创造一个新的传统”(《自由天主教联邦周刊》)、“《洛丽塔》是一本好书,一本杰出的书――是的―― 一本伟大的书”(《绅士杂志》)、“《洛丽塔》是一部最有趣、最哀伤的书”(《纽约时报》)、“作者纳博科夫是第一流的艺术家,一位具有伟大传统的著作家……《洛丽塔》可能是出现于这个国家的最佳小说……自从福克纳崛起于30年代以来,纳博科夫可能是本国最重要的作家”(《新共和杂志》)、“《洛丽塔》是一本充满惊人机智和活力的小说,写美国社会中的粗俗面,谁都比不上纳博科夫,比如说美国汽车旅馆的肮脏和荒谬,是一个非常丰富的题材,最后总算找到一个诗人兼社会学家的纳博科夫,把它写得淋漓尽致”(马库斯・坎利夫:《美国文学简史》)……铺天盖地的评论,使得《洛丽塔》获得巨大的成功,也使得六十岁的作者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摇身一变而为国际知名人物。其实一切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深知,近百年来有多少部世界文学杰作吸引读者都出于不同寻常的理由,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爱瑞卡・钟的《惧怕飞行》等,都是在声名狼藉和声名鹊起的两极博弈,最终获得了读者的认可。所以,在一次被访问中,纳博科夫坦率地回答:“出名的是洛丽塔,不是我。”
      《洛丽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让人在褒与贬、爱与恨的两端如此纠结?其实小说的故事情节颇为简单,主人公是一个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子杭柏特(Humbert),他以囚徒的口吻描述了他对一个小女孩的不伦之恋,作者试图经由这个故事探讨关于性欲的混乱与迷惑的主题,其中弥漫着阴郁、绝望和晦暗的情绪,读之令人产生一种类似恶心的呕吐和晕眩,好奇和不忍并存,怜悯与憎恶交织。杭柏特在少年时期,曾与十四岁的少女安娜贝儿一见钟情,不久后安娜贝儿因伤寒而早逝,这段刻骨铭心的童年恋情使得杭柏特一生都陷入了恋童癖(The child love)。在一个小镇,他迷恋上女房东Charlotte Haze的十二岁女儿洛丽塔(Lolita)。天真而又魅惑的洛丽塔恣意地挑逗着杭伯特,使得杭伯特无法自拔,为了亲近这位早熟、热情的小女孩,杭柏特娶女房东为妻,成为洛丽塔的继父,他利用零用钱、美丽的衣饰等小女孩会喜欢的东西来控制洛丽塔。女房东在发现丈夫与女儿的不伦之恋后,痛苦地冲出家门,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失去了约束的杭柏特将洛丽塔从夏令营接出来一起旅行,两人从此陷入疯狂迷乱的肉欲。杭柏特时而像一个温柔体贴、无微不至的父亲,时而又像一个因嫉妒而变态的情人。他担负着多重的身份,又具有多重复杂的个性,他的内心充满了疯狂、痛苦、爱恋和负疚的情感纠结,在享乐和罪恶的风暴中癫狂、错乱。为了不让洛丽塔从孩童的蒙昧中觉醒,杭柏特甚至残酷地剥夺了洛丽塔读书和与同龄人交往的权利,剥夺了她正常成长的健康环境,将她软禁在一个封闭的令人窒息的罐子里,造成了她精神和人格的畸形,成了一个以虐待为乐,以身体换取零用钱而丝毫不觉羞耻的女孩。但随着洛丽塔的长大,她开始厌恶这样暗昧淫乱的生活,她意识到“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这种乱伦状况好”。于是她开始尝试跟年纪相当的男孩子交往,并凭借一次旅行的机会摆脱了杭柏特的掌握。很久之后,一直在疯狂寻觅中的杭柏特收到洛丽塔的来信,信上说她已经结婚,并且怀孕了,需要继父的金钱援助。杭柏特怀着一丝重温旧梦的幻想迅速前往,当他看到由于缺乏教育而陷入经济困顿、憔悴丑陋的洛丽塔,内心被巨大的痛悔和悲悯所笼罩。他给了洛丽塔一笔可观的现金和支票,希望洛丽塔跟他一起走,但是,已经成熟了的洛丽塔不愿意再过那种畸形混乱的生活,断然拒绝了杭柏特的要求。杭柏特是一个患有时代孤独病症,又沉溺于幻想中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空中楼阁”,而洛丽塔则是他幻想的对象、理想的寄托。当鸳梦破灭后,他便深深陷入绝望,生命就成了他不能承受的沉重负担,死亡则成为另一种生命的形式。于是,他决定报复,枪杀了带走洛丽塔的同为恋童癖的剧作家奎尔弟,严惩奎尔弟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沉沦和罪孽的清算。故事的结局是陷入不伦之恋的主人公两败俱伤,杭柏特因血栓病死于狱中,而十七岁的洛丽塔则因难产死于非命。作者有意安排了这样的结尾,借以表达对陷入罪孽而无法自拔的软弱人性的批判,在这里,死亡成了一切沉沦的救赎,杭柏特在死亡中幡然悔悟,完成了精神的最后救赎,洛丽塔在死亡中解脱了肉体的痛苦和未曾开放就已凋零的委顿人生。
      这个故事显然涉及了当时十分敏感的社会话题,让我们洞见了人性中隐藏着的不为人知的罪孽和阴暗,揭示了个体生命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在人们道貌岸然的社会角色表象之下,潜伏着沉沦和堕落的真相。小说意味深长,我们不能将其简单视为剖析人性弱点、揭露丑恶的严肃小说,或者一部充斥着“色情”、“淫猥”内容的糟粕,它“从根本上不是社会学、神话学、生理学等研究的样品,但是它却处处闪烁着出人意料的光彩”①。尤其是他笔下的主人公杭柏特,是那个时代人们精神荒芜的见证。20世纪的西方社会,是一个人性异化,非理性对理性彻底颠覆的时代,传统文学作品中光彩夺目的英雄人物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平凡的小人物,他们有着各式各样的性格缺陷和精神创伤,孤独地游走在社会的边缘地带,而杭柏特就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小人物之一。童年时期的悲剧在他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创伤,而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又被忽略掉了,一直没能得到释放和慰藉,造成了他精神世界的荒芜和怪癖。成年后的杭柏特精神纠结迷狂,孤独感伤,充满理想,却又逃避现实;追求完美和圣洁,却又沦落不洁的泥淖。他看似平静的外表下经历着巨大的精神风暴,最终将他引入万劫不复的死亡之路。
      纳博科夫是个艺术至上的作家,他否认自己的创作有政治或道德的目的,对他来说,文学创作是运用语言进行的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因为“艺术的创造蕴含着比生活现实更多的真实”,他只是想描述一个真实的艺术化了的故事,其中的男女主人公也是臆造出来的艺术品。他在小说中曾引用一位诗人的话说,“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则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当然,在《洛丽塔》中,这种所谓的“美感”既有艺术华丽的诗意,也充满了堕落者阴暗的罪恶感。
      纳博科夫作品的中心主题是以各种象征手段表达艺术本身的问题,他认为艺术最了不起的境界应具有异常的复杂性和迷惑性,因此《洛丽塔》致力于用语言制造扑朔迷离的时空迷宫,制造个性化的有别于“早已界定”的生活与现实。除了继承发扬乔伊斯的互文性的传统,纳博科夫在小说中还杂糅了碎片拼贴、形式主义、解构和接受美学等诸般手段,登峰造极地炫耀文学格调和艺术技巧,可谓集后现代主义之大成。它充满诗性魅力的语言,隐晦的思想,深沉的愁思和缠绵的情感,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唯美和迷幻色彩,显示出一种华美玄奥的风格,令读者产生战栗的阅读快感。
      
      ①史成芳:《诗学中的时间概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段继红,文学博士,上海电机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及研究工作。
      编辑:古卫红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相关热词搜索:之旅沉沦心灵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