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执著于生命的意义和反抗绝望_生命的意义

    执著于生命的意义和反抗绝望_生命的意义

    时间:2019-02-11 05:44: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野草》是鲁迅先生最晦涩最难懂的作品,然而饱含着鲁迅先生的深邃思想和生命哲学。与世界上其他伟大作品一样,《野草》的思想庞杂,具有多向度的解释的可能性。其中部分篇章体现了鲁迅反抗绝望的不屈意志和追求人生本真意义价值的探索精神。本文即对此做一分析说明。
      关键词:《野草》 反抗绝望 生命价值的探索
      
      《野草》收录了1924年至1926年间的23篇散文诗,是鲁迅特殊时期下的作品。在这个时期,“五四”运动的高潮正经低落,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已经分裂,再加上周氏兄弟关系失和乃至决裂,都使鲁迅处于消沉抑郁之中。然而正是这样的境遇,才成就了这部思想性和艺术性瑰丽多姿的集子,即使鲁迅晚年也不再写如此美丽的作品。鲁迅的《野草》,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和屠格涅夫的《爱之路》堪称世界文学史上四部经典的散文诗(此观点据《世界文学首选书推荐》)。
      鲁迅曾谦虚地说:“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但《野草》艺术上的精美和思想上的深邃有目共睹,绝不是随便文字、粗糙之作。《野草》就像其他的优秀作品一样是说不完道不尽的。鲁迅受西方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尼采等存在主义先驱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受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因此鲁迅的思想具有繁杂性、多重性和分裂性。这也是鲁迅文章多取向价值解释可能性的根源。然而就《野草》的主题解释来说,反抗绝望和对生命价值的探索是非常重要的主体。
      
      一、反抗绝望
      
      (一)反抗绝望的根源:对“美”和“爱”的追求
      《好的故事》显示出作者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诗人用明朗的语句叙写故事,引人入胜。如“瘦削的一丈红”是“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再如“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进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人村女中……”这是一幅美丽而又韵味十足的田园风景画。诗人“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当梦醒时还要“趁碎影还在”,“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这正说明了鲁迅热爱“美”,追求“美”,珍视“美”。这种“美”是“希望”,是“青春”,也是“生命”……大而言之是一切“美好的东西”或“爱”。故事的破碎消失表明了美只是绚丽却易碎的梦的现实,而美梦的破碎又象征着理想的幻灭和青春的流逝,同时与鲁迅哲学里的存在的虚无感和希望如同绝望的虚妄感相印证吻合,这又证实了鲁迅哲学中的怀疑精神――虽然诗人喜爱“美”,追求“美”,但“美”却是虚幻的,难以把握。“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是对虚幻的反抗,容易让人联想到《希望》中的诗句:“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那充满“希望”的理想的反抗是不是诗人曾经的“好的故事”呢?
      鲁迅对“绝望”的反抗,是因“希望”的渺茫,而“希望”的根源是对“美”和“爱”的渴望。鲁迅思想里的存在或虚无的成分也基于此,即“爱”和“美”的幻灭感。故对“美”和“爱”的追求是鲁迅“反抗绝望”追求“青春”抛却“迟暮”的根源和动力。
      
      (二)反抗绝望的性格:独立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失恋》。”我从文本的阅读中感到了“失恋”的原因是交往的不对等性,是诗人行为的不合时宜。四节诗中双方互赠的物品分别是:百蝶巾,猫头鹰;双燕图,冰糖壶卢;金表索,发汗药;玫瑰花,赤练蛇。猫头鹰是鲁迅喜爱之物,冰糖壶卢是鲁迅爱吃的食物,发汗药是鲁迅经常用的药物,赤练蛇是鲁迅作品中时常提到的动物,而这些作为爱情交往的馈赠品却不合时宜,势必会招致不被理解,从而造成了个体生命的孤独。鲁迅从不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愿而发违心之论,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独立。正因独立的精神,才会“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影的告别》)李欧梵在《铁屋子里的声音》中指出:“‘影’的形象显然是以自喻的手法创造的诗人的另一自我的代表。”鲁迅精神上的独立及在此基础上思想本身的游弋彷徨感、内心里无所归宿的流离感和“荷戟彷徨”的孤独感,于此彰显无疑。过客说:“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这两处都有独立精神对外界奴役的反抗和无地可去的悲哀。客向西面――坟――前行,试图反抗或超越“死亡”。“影”“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要在“黑暗”和“光明”的两难的“绝境”中抉择,与“死火”在“冻灭”和“烧完”之间抉择一样。“死火”选择了“烧完”,是对积极的生命方式做出的抉择,是对崇高理想做出的抉择,这抉择的基调就是“反抗绝望”。“影”选择了“黑暗”,因为“黑暗”才是“影”除了“虚无”之外的实质。“影”希望自己的赠品“只是黑暗”或“只是虚空”,可以只赠“黑暗”而消失于“光明”或只赠“虚空”而“不占”受赠者的“心地”,之后“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独立的精神意志和享受孤独的抉择都体现着反抗者的韧性和不屈意志。
      
      (三)反抗绝望的哲学意义:“希望”与“绝望”
      社会的黑暗,新文化阵营的分裂,兄弟的反目及受过鲁迅帮助的青年的“反噬”等,无疑将鲁迅的思想认知继续甚至完全推向绝望。“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凸显了鲁迅在实有和虚无问题上的挣扎的痛苦。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这是反抗黑暗社会的青春的希望的歌声。可随着与现实的抗争,青春和希望在逝去。“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失望冲击着诗人的心灵,他终于感到“我大概老了”,“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原来的青春的希望的歌声“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这便是绝望。绝望中选择妥协还是抗争,犹如“死火”选择“冻灭”还是“烧完”。鲁迅选择了“烧完”。“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尽管这种反抗的基础不尽殷实,这种反抗的结果可能仍是没有一丝希望,但依然要悲壮且执著地反抗。
      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可是鲁迅依旧寄希望于青年,认为“身外的青春固在”,即使“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但“希望”是什么呢?“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绝望”和“希望”同为“虚妄”!否定了 “希望”,情感却没有自然地归属于“绝望”,相反“绝望”也被否定了。这种否定既不是非此即彼的二者择一,也不是两者之间的中间物,而是“虚妄”。对“希望”和“绝望”的否定建立在“虚妄”之上。“绝望”和“希望”本为很真实很确切的感觉,此时却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虚幻。真实的感觉变成了虚幻的,被认为不存在,那么“虚妄”的本身意义也同样被消解,因为“虚妄”也是一种感觉。这是世界的虚无和非理性存在。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反抗又有什么意义?身外的青春“悲凉”而又“漂渺”,这又不能不使“我的心分外地寂寞”。既然要去不抱任何希望地反抗绝望,那么悲凉漂渺的青春还需寻求,“但不妨在我的身外”。青春和迟暮都是建立在时间基础之上的,倘若青春消逝,迟暮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时间――而不能独存。作者感到了“身中的迟暮”,想必身外存在固然的“青春”。这似乎是一种希望。“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青春”确实存在,但“青年”却失去了本色。这是又一次的绝望,是对现实中“青春”的绝望,也是对中国前途的绝望。“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鲁迅在黑暗、虚无、痛苦和绝望中发出反抗的声音。对绝望的倔强的反抗毕竟是孤独的,因为缺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便是枣树的意象。被“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的细小的粉红花是被摧残的美好的事物的象征。“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说明了希望还在,然而“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则意味着绝望依旧。具有独立人格的枣树“理解这个世间的‘希望’与‘绝望’,他不去委身于哪一个,而是顽强地执著于现在”。这种反抗就需要不妥协,不屈服,执著地战斗的“这样的战士”。
      
      (四)反抗绝望的孤独行动:执著地前行
      过客不知道自己的称呼,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向哪里去,说明人生存在的虚无和荒谬及人生本身的无目的性。毫无意义地不停地机械地前行是一种救赎,也是对绝望而又无意义的人生的反抗。只有不停地前行,才能体味到自身生命的存在和这些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鲁迅在给赵其文的信中说:“《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前面究竟是什么样的所在,剧中人物有不同的认知。老翁是绝望与麻木,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灵魂低沉而黯淡;小女孩怀着美好的希望,充满了活泼和生机,显得天真却幼稚;过客明了生命的希望和绝望,仍企图在绝望中追寻希望。老翁单知道南边、北边和东边,可对西边――过客前行的坟的方向――一无所知,说明他对自己和他人的过往的熟悉而对未来的无知,且暗示着死亡的无法超越性。
      过客得到小女孩的布施时,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的话:“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像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但是我还没有这样的力量;即使有这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我想,这最稳当。”鲁迅在给赵其文的信中说:“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感激也在内――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鲁迅给许广平的信中也曾说:“我正相反,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这意思也在《过客》中说过。”正是因为得到了布施――菲薄的礼物――而心存感激,有了牵挂,势必会阻滞前行的脚步和消解反抗的行动,故才要咒诅她的灭亡或“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感激和咒诅间的矛盾又挤压着他,唯有抛却布施才能没有感激,才能没有背不动的重负,才能不至于丢失反抗绝望的勇气。然而这份感激应抛在哪儿呢?不能是绝望的坟地,只能是美丽的充满希望的野百合、野蔷薇上。“美”应当留存,却不是反抗者应享的留恋,孤独才是永恒的继续。过客在前面的声音呼唤中不停前进来反抗绝望。前方的声音来自灵魂深处,是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打破铁屋的责任意识,是超越死亡和绝望的心灵呼唤。
      
      二、对生命本真意义的探寻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鲁迅为自己生命的充实且丰富的存在而大欢喜,这是重视生命意义的人生态度。“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鲁迅渴望拥有深沉思考的人生,不想与无聊者做无意义的口舌之争。鲁迅深沉的思考形诸文字,就把这种理想外化为《野草》。“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顽强地生存“直至于死亡而腐朽”,寓意着鲁迅在生命意义上与社会和自我做顽强的抗争。《野草》是给“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的献礼,是鲁迅生命实存的目的和依据,也是它自身价值意义所在。
      
      (一)对死亡和生命形态(无聊和麻木为例)的思考
      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鲁迅深恶旁观者精神的无聊和灵魂的麻木,对此有过深刻的表达:“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噜迅对看客的描写,形象地表述了这个世界的可怕。世界的可怕并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当你认清了它时发现自己身在其中,且永在其中,不可逃离,更无法改变。鲁迅的深刻有时显得很残酷,就像用双手生生地撕开你的胸膛,挖出你的心脏,暴于太阳底下,让你看到它已经变质了一样。这无疑同时也加剧了鲁迅自身的痛苦。
      《复仇》的第一段写“相爱”(拥抱或欲望),第二段写“相杀”(杀戮或仇恨)。“爱”和“恨”是人类所具有的两种对立的极端感情,而由相杀导致的“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死亡。死亡作为人生的终点,生命共同的归宿,一直是鲁迅思考的问题。鲁迅的不懈求索追求的就是对“绝望”和“死亡”的超越。死火抉择烧完扬弃冻灭就是鲁迅认为的死亡的意义――对死亡的超越。看客所看的“拥抱”或“杀戮”都是慰藉其内心无聊和空虚的东西。“看”的本身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成为看客生命存在的无意义的意义。因为尽管为了“慰其无聊”的“看”的结果仍是无聊,但至少证明他们内心好奇的存在,由此又说明了他们生命的存在。这就是看客自身的悲剧意义。“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只是所预想的男女相爱或杀戮的结果没有发生,因为那对男女“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看客完全失望因此更觉无聊。鲁迅在给郑振铎的信中说:“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竞随而往,以为必有事 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日《复仇》,亦是此意。”看客的无聊根源于他们的无目的无意义的生存所造成生命厚度的单薄和价值取向上的畸形。看客“从四面奔来,而且拼命地伸长颈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到“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这就是男女对看客的“无血的大戮”,快意的复仇――使其用以慰藉无聊心灵的预期的希望落空,干涸的灵魂得不到满足,复归于“无聊”。可这样的复仇是有代价的,那就是自身的“干枯”。这是鲁迅向社会复仇向绝望反抗而内心异常痛苦的曲意表达,也是他认为的反抗绝望生命的必然归宿。
      
      (二)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在《墓碣文》一诗中鲁迅将自身分裂为两部分,即作为叙述者的胆小怯懦的“我”和无畏困难地探求生命本真意义的墓主――死尸。叙述者的“我”只是为了表达技巧上的需要不是鲁迅精神上的真实,死尸则是鲁迅承认且激赏的,是其精神的象征。“我”与“死尸”的对立是鲁迅从外面对自己思想和灵魂的审视和拷问,体现了鲁迅对内在精神的观照和探求生命本真意义的不断自省。“……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句碣文彰显了鲁迅悲观绝望的人生态度和反抗绝望的无畏的人生勇气。在绝望的境遇中孤独的“游魂”倘要只身反抗绝望,必须做“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的残酷自省。可如此自省导致了“终于殒颠”的悲剧命运。这正是“我”“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的原因。墓碣的阴面的文句是“……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昧又何由知?……”“……答我。否则,离开!……”鲁迅在《写在(坟>后面》中写道:“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这几句墓碣文正是鲁迅关于解剖自己的形象表达。“抉心自食,欲知本昧”,然而本昧终不可知的悖论是鲁迅解剖自己探求生命本真意义而不可得的矛盾境遇的形象写照。这种“欲知本味”而“抉心自食”的悲壮行为所体现的追求人生本真意义的精神是鲁迅“解剖自己”战胜自己的根基。“离开”是对懦弱者和不理解者的鄙视和驱逐。当“我”离开时“死尸已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待我成尘时,你将见到我的微笑!”“微笑”即彻底的毁灭,就摆脱了“欲知本味”却不可得的痛苦纠缠,带有人生虚无的悲凉。
      
      三、结语
      
      鲁迅的“绝望”来自于“希望”,而“希望”却来自于对“美”和“爱”的理解和追求。正是有了对“美”和“爱”的理解和追求这一深层的原因,鲁迅心中才产生了“希望”的光芒。然而看客的麻木、庸众的无聊、“青年的消沉”及社会的虚伪和残忍等,都将他引向了“绝望”的境地。但他深爱着民众和国家,并努力地“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如果想要摆脱绝望的束缚追求生命的超脱并对现实的责任进行担当,就必然要正视黑暗的现实且努力地“反抗绝望”。这种觉醒和“反抗”注定是一种孤独的承担,是不被理解而遭遗弃甚至遭屠戮的原因。例如送他上“十字架”的正是他所欲唤醒却仍未唤醒的愚昧且顽固的民众,甚至他们还要“庆贺他”“打他”“吐他”“拜他”“戏弄他”。这无疑是“绝望”的又一层深深的“悲凉”。
      基于绝望之上又如何选择生命方式呢?追求希望反抗绝望。过客明知前面没有路只是“坟”且又无法超越,仍要“遗弃了身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以及无知的同情(老翁)和对美丽幻想的布施心的感激(女孩),依然无畏地前行。然而对绝望的反抗的基础殷实吗?反抗的效果又如何呢?“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在绝望中寄希望于希望而反抗绝望。可他所追求的希望存在吗?不存在,剩下的只是对绝望的反抗。尽管他“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地反抗,尽管他不懈地追寻着“身外的青春”,“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胡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我身中的迟暮”固在,可是“身外的青春”却已经“凋零”。这是更彻底的绝望。因此对希望与绝望的认知达到了最痛切的哲学的顶峰:“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当绝望和希望同为“虚妄”,人的意义是什么呢?过客不息地机械而无目的地前行只是证明了自身生命的存在,充实了生命存在的无意义的意义。或许这种生命要徘徊在“明暗之间”甚至要诀别存在而奔向“无地”,但它无意义地追求意义和价值本身就是一种反抗,一种对绝望的反抗。
      在“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的社会里充满的是“铜和银”,“布和绸”,“官和民”以及“主和奴”的鲜明的区别。愚昧的民众只是在“慰藉其无聊”的“看”的过程中得到的是更极度的“无聊”中活着。想要“既不谎人,也不遭打”地生存,必须说不置可否的“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或“我想,你总会好起来……”诸如此类的话。世界便是如此“地狱”般地存在。那么居此情况之下生命的本真意义是什么呢?
      对生命本真意义的探究就必须做“自啮其身”的残酷无情的自我解剖。这种解剖得到的结果是要摒弃潜意识里的胆小怯懦的柔弱的灵魂、冷漠麻木的黯然的心智、茫然无知的畸形的知性、幻想希冀的无知的追求、不思改变的奴性的人格以及不置可否的虚假道学等,要“举起了投枪”向如此地存在于人们集体意识中的“无物之物”掷去。但是孤独的战士不能抗衡“无物之物”组成的强大的“无物之阵”,必须呼唤反抗“怯弱”的“上帝”的“叛逆的猛士”共同战斗,去做“死”的抗争。其实死亡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选择要“烧完”还是要“冻灭”。当选择了“烧完”这种抗争的方式,超越了生存的困境和绝望的存在时,就得到了生命的本真的意义。这种不妥协不畏惧的对生命本真意义的追求将用“废墟和荒坟”埋葬世间所有的黑暗和“淡淡的血痕”,将会迫使“造物主,怯弱者,羞惭”而“于是伏藏”。
      笔者认为:《野草》中鲁迅最突出的思想彰显是反抗绝望和探求生命本真意义的终极价值。鲁迅在这方面走得很深、很远,足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思想家或哲学家。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用文学向社会和自身做努力抗争的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学人们无畏地前行。
      从以上对《野草》中部分篇章的浅析可以看出,《野草》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绝佳的作品,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鲁迅十分珍视《野草》,还曾说自己的全部哲学都包含在《野草》里面,由此可知《野草》的巨大价值。若没有《野草》,鲁迅的作品便不完整。

    相关热词搜索:反抗执著绝望意义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