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一个不平凡的聋盲人】不平凡聋盲人读后感

    【一个不平凡的聋盲人】不平凡聋盲人读后感

    时间:2019-02-13 05:29: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介绍《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曾说过,十九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对海伦作这么高的评价,可能有人并不信服。但是当你了解了她的生平事迹,你就不能不承认马克・吐温的评价是有道理的。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她于一八八○年出生,一九六八年逝世,活了八十八岁,经历了两个世纪。她出生后十九个月便患了一场猩红热,重病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视力,变成又聋又瞎,同时嘴巴也发不出声了。看来这么一个五官三废的一岁半的幼儿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希望了。可是世界上也真有奇迹,后来由于她的顽强不屈,刻苦奋斗和她的老师安妮・苏利文小姐教导有方,当然还由于她有出众的天赋(美国的电话发明家、语言研究专家亚・格・贝尔说:“我感到在这个孩子身上具有比我以前所见过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更为出众的天赋。”),因此她从七岁开始受教育,经过了几年的努力,终于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她学懂的文字有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之多,而且知识渊博。她从二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到她逝世这六十多年的期间,她的主要职务是写作和讲演,她跑遍美国各地,周游世界各国,全心全意为聋盲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贡献一生,曾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人民和高等院校的赞扬和嘉奖。一九五九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去年在海伦・凯勒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北京盲文出版社出版了谢维嘉编译的一本《海伦・凯勒》(定价0.25元)。这是一本九十多个页码的小册子,文笔生动流畅,拿起来一口气就可读完。这本书写海伦的幼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比较详细、有趣,而写她大学毕业后投身社会活动的六十多年却过于简略,使人有不足之感。
      书中写她的儿时生活和对周围环境的描写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但是读者更关心的还是海伦的老师安妮究竟用什么法子去打开她的心扉,带她走出黑暗,而与世界接触。要想法让她识字,这是突破难关的第一步。安妮教海伦认字的故事十分有趣。
      一天上午,安妮教海伦写“mug”(杯子)和“water”(水),无论怎么做手势,海伦始终分不清这两个字的意思。最后安妮把海伦领到水井旁,让海伦的手放在水管口上,然后开始压水。当一股清凉的水从海伦的手上流过时,安妮便在她的另一只手上写了“water”(水)。蓦地,海伦呆住了。她全神贯注地感觉着安妮手指的动作,一遍、两遍,突然她领悟到“water”(水)正是从自己手中流过的那种东西。安妮注意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表情正愈来愈明显地浮现在海伦的脸上。果然,海伦马上用手指写了几遍“water”(水),而后又指指地面。这是她第一次有意识地问字。安妮就在她手上拼出“ground”(地面)。“划来划去”的奥秘到底被她揭晓了。她终于明白了: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名称。
      “水”的力量冲开了海伦紧紧关闭着的心扉。具体事物的名词比较容易教会,但要教会她懂得抽象的词如“爱”“想”就困难得多。
      一天海伦从花园里摘了几朵新蕾初绽的紫罗兰送给老师。安妮非常高兴,就在她手上写:“我爱海伦”。海伦不懂爱是什么,安妮便把她的小手捂在胸口上写道:“这就是爱。爱就在这里边。”可海伦还是不明白。
      “这是爱吗?”她皱皱鼻子,闻着幽香的紫罗兰,把它高举到安妮面前。
      安妮拉起她的手摆了摆。
      “是正温暖地照着我们的太阳吗?”安妮又摇了摇头。海伦失望了。
      过了两天安妮教海伦穿珠子,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边穿边数。海伦老是穿错,安妮便在她手上写:“想想”,并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聪明的海伦豁然醒悟,原来百思不解的“想”字,就表示自己头脑中正在进行的事。这是海伦第一次对抽象的词有了理解,从这里她又联想到“爱”。
      再来看看海伦是怎样冲开哑巴的静默这一关的。海伦十岁时,有位老师从挪威请假回国,她告诉海伦说在那个国度里也有个象她这样又聋又瞎的小姑娘,她已经学会了讲话。海伦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她马上要求安妮答应教她学习用嘴说话。安妮把波士顿霍勒斯・曼聋人学校的教师萨拉・富勒小姐请来给她上发音课。在富勒说话时,海伦就用手去摸她的脸,探索她的口形和舌头如何动作。然后自己模仿着做。经过刻苦用心的练习,一小时后她竟能大体准确地发出A.I.M.P.S.T六个字母的音。每节课后,海伦和安妮一起练习,不断练,反复练,数不清练过多少次,终于来到一天,她第一次说出安妮能听懂的完整句子。
      海伦十六岁时考进坎布里奇女校,她第一次同生理健全的学生一起上课。第一学年的课程有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英国史和数学。海伦在安妮的帮助下听课,成绩显著。考试时七门课不仅全部及格,而且其中的英语和德语都考在八十五分以上。第二学年以数理为主,开设了代数、几何、物理、天文、拉丁语和希腊语。其中几何给海伦带来的困难最大,课本没有盲文的,图形无法用凸点表示。聪明的老师安妮想法用细铁丝制成各种几何形体,让海伦用手指“看”。
      常人想象不出海伦的学习是何等艰苦。每天她都要比别的同学多花成倍的时间做作业。
      二十岁那年海伦正式上大学学习。大学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海伦不能象别的同学那样方便,有眼能看,有耳能听。她听不见,看不到。人家在宽阔的大道上行进,而她只能在荆棘丛生的小径上跋涉。她在一篇作文中写道:“一个人要求得真正的知识,就必须独自爬上困难的山峰。既然没有平坦的路途到达知识的顶峰,那么我就要用我自己的方法盘旋而上。我碰到了不可胜数的障碍,跌倒了,然而我一次次坚强地爬起来,迈步上去。每前进一步,我的勇气便增加一分;每爬得高一点,我的眼界就开阔一些。次次奋斗的结果都是一个胜利,而沿着这胜利连接起来的云梯,我就一定能达到那光辉的云端、碧天的深处――我希望的绝顶。”这一段话很象马克思的警句:“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一九○四年,也就是海伦二十四岁的那年,她以优等成绩通过大学毕业考试。
      海伦大学毕业之后,投身于为聋盲人服务的事业,她跑遍全国为聋盲人学校的筹建募集基金。同时她笔不停挥地从事写作。还在大学时代她就写作了著名的《我的生活故事》。以后她陆续写出了《我生活的世界》、《石墙之歌》、《走出黑暗》、《我的老师安妮・苏利文・麦西》、《乐观》、《海伦・凯勒在苏格兰》、《海伦・凯勒:她的社会主义年代》等十四部著作。
      书中提到的《倘若我能看见三天》是海伦给《大西洋月刊》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我去年才读到,读了以后很受感动,找了一位青年同志翻译成中文,由我校改了一次,投寄《散文》月刊,在去年十二期上也发表出来了。这篇抒情散文很能发人深思。想象那样丰富,文笔那样流畅,特别是她对生活那种热爱、执着的态度,谁能不被感动?文章结尾的一段话句句扣人心弦,她说:“我,一个盲人,向你们有视力的人作一个提示,给那些愿意使用眼睛的人提一个忠告:想到你明天有可能变成瞎子,你就会好好使用你的眼睛。这样的办法也可使用于别的官能。……让每一种官能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为世界通过大自然提供的各种接触的途径向你展示的多种多样的欢乐和美的享受而自豪吧。不过在所有的官能中,我相信视力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
      
      海伦的一生经历丰富,除了见于她本人的著作之外,别人研究她的著作数以百计。去年美国出版了著名的传记作家约瑟夫・拉希的一部八百多页的巨著《海伦和老师》,材料最丰富,图片也很多。拉希把老师与学生写在一本书里是很有道理的。安妮当海伦的老师达五十年之久,和海伦结成不解之缘,赢得了“海伦的另一半”的美名。马克・吐温称赞这师徒二人“组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海伦自己也说:“要是没有老师,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海伦的著作在我国介绍很少,解放前只有商务印书馆出过《盲聋女子克勒氏自传》(即《我的生活故事》)。我以为海伦的作品应当多介绍一些给中国读者。这个人的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的那种惊人的毅力不仅对五官有残疾的人有鼓舞的作用,就是对我们所有的人也有教育意义。
      
      一月十日

    相关热词搜索:盲人不平凡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