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忆周总理为《边疆青年报》题写报头]报头

    [忆周总理为《边疆青年报》题写报头]报头

    时间:2019-02-18 05:28: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共青团云南省委主办的《青年与社会》杂志的最前身,是《云南青年报》。2002年12月16日,《青年与社会》杂志社举行该刊创刊50周年文艺晚会。我应邀在这次文艺晚会上讲述了一段幸福的回忆。
      那是1957年春天。共青团云南省委的机关报――《云南青年报》,经共青团云南省委同意,并报经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批准,决定改名为《边疆青年报》,于1957年6月1日正式创刊。当时,我担任《云南青年报》总编辑。《云南青年报》原来是分别编辑出版农村版和城市版两个版(两个版实际是读者对象不同的两张四开小报);由副总编辑林烛平同志分管农村版,副总编辑刘增羽同志分管城市版。
      原《云南青年报》的报头,“云南”两个字是从《云南日报》报头复制来的,“青年报”三个字是从《中国青年报》报头复制来的。《云南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报头字,都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我和编辑部的同志正在发愁:改名后,请谁为我们报纸题写报头?要是能请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为我们题写报头,让中央能听到我们边疆民族青年的心声,那该多好啊!
      我们真幸运。就在那个时候,恰逢周恩来总理在昆明停留。前几天,周总理在北京机场送别了以部长会议主席西伦凯维兹同志为首的波兰政府代表团,没有返回中南海,而是直接登上了另一架专机,取道成都、飞来昆明,与缅甸联邦吴努总理举行会晤;随同来昆的,还有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同志等一行。得知这一消息,我立即与编辑部同志商议,准备请总理为我们报纸题写报头。
      4月2日晨,周总理在昆明机场送别了吴努总理。那天晚上7点半,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在昆明五华山省人民委员会礼堂举行文艺晚会,请周总理观看即将赴缅甸访问演出的云南省歌舞团表演节目。我得到了晚会的入场券和记者证。我事先准备好了《边疆青年报》五字草稿,带在身边,提前到达会场,等着总理的到来。会场上鸦雀无声,大家都屏着呼吸,等待着……
      夜里快9点了,总理还在开会。我正在焦急之际,忽然,从身后传来掌声。会场里全体起立,掌声雷动。总理从礼堂正门进来,慢步穿过座位正中间的走道,几乎是与我擦肩而过。我使劲拍着掌,心“突、突、突”地跳个不停,快要蹦出来了。
      我急中生智,快步跟在周总理的随员后面;待总理落座、掌声刚息、演出还未开幕的片刻,我站立在总理面前,行了一个礼,叫声“总理好!”并说:“我是云南团省委《边疆青年报》的总编辑。我代表云南边疆各民族青年和我们报社的全体同志,请求总理给我们《边疆青年报》报头题字。谢谢总理!”
      总理问;“为什么取名《边疆青年报》?”我回答:“因为云南地处边疆,我们想通过改名,表示我们的决心,把报纸办得更有边疆、民族、地方的特点风格。”总理抬头看看我,说:“哦!你很年轻嘛。”他又看了看我呈送给他的、写有“边疆青年报”五个字的草稿。在等着总理答复的一霎那,我的心跳得越发厉害了,脸变得通红。
      想不到,总理微笑地对我说;“你这几个字不是很好吗?何必一定要我来写?”这可把我难住了。我只好用笑来坚持我们的请求。终于,总理开口了,慈祥地对我说:“那好吧,明天你们到交际处去拿。”这时,我的心像一块石头落地。看着总理慈祥的面孔,那么平易近人,我不知所措,话也不会说了,只会频频鞠躬敬礼,“谢谢总理!谢谢总理!”
      第二天(1957年4月3日)上午,我到云南省交际处。交际处的同志告诉我:“总理写了两张,还说,写得不好,你们自己去选选吧。”此时此刻,总理正坐在从昆明返回北京的专机上。
      迎来了总理的墨宝,编辑部的同志们一片欢欣鼓舞,沉浸在激情之中。从此,《边疆青年报》新生了。总理的题字,伴随着《边疆青年报》走过了那些不平凡的岁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 苗 土

    相关热词搜索:报头题写边疆青年报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