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杨修之死教会做人【由《杨修之死》一课所想到的】

    杨修之死教会做人【由《杨修之死》一课所想到的】

    时间:2019-02-20 05:29:3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教学效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优劣的唯一标准。多年来,教师同仁们围绕着语文教学效果这一主题,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探索。那些在教学中颇有成就的教育名家,他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体现着不同的个性和风格。他们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教无定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吕淑湘先生关于“教无定法的教育理论,都有过精僻的论述。叶先生写到“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人,熟善熟寡效,贵能验诸身。”其意思是: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学方法的优劣,要在实践中检验。吕淑湘也说过:“教学法,允许不同,可以是教法不同而效果都好。”两位大师都强调了教师教学,要根据个人实际和教学来选择适合于自己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优劣,由教学效果来衡量。
      那么,怎么做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并能达到和实现我们预期目的的教学方法呢?
      
      一.知己
      
      就是要求老师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性格爱好,习惯兴趣等,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准确地界定自我,寻找与自己的个性特色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然而,在教学中,对别人的方法不能一刀切,那些遵循教学原则,符合自己实际的方法,也可以借为己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我们反对的是“东施效颦”似的抄袭。
      
      二.知彼
      
      是指了解学生的实际。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写道:“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实际,决定着老师的施教之法。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学生因其生活的环境,受教育的程度等不同,而反映出千姿百态的个性,老师要综合其个性差异,找出学生的共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即有学生个性的针对性,又有学生共性的普适性,使教学效果达到目标最大化。
      
      三.教辅工具要适当
      
      现在教学中,教辅工具当属多媒体教学。它因其直观性、生动性很受老师们的青睐。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在具体教学中,为了推动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在评价教师授课的标准中,多媒体的运用成了加分的硬件,这样,教师的公开课上,多媒体辅助工具的运用,就被不问实际地硬性地展示在课堂上。曾经参加了一次听公开课的教研活动。有一节课上的《杨修之死》。讲课老师简单地说了说曹操之后,就开始播放《三国演义》中有关《杨修之死》的剧情,剧情看完了,下课的时间也快到了,老师匆忙地让学生归纳了文中的几件事后,一节课就这样完了。我感到怅然。这是在学习语文吗?看电视与语文学习是两回事呀!学习本课文,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概括事件(拟小标题)的能力,复述故事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深入思考的能力。曹操杀修,表面是杨修恃才放旷,不拘小节,实则是操恶修,妨碍了操为曹氏江山鉴定接班人的政治大事。杨修死在政治斗争的泥沼中。这些内容,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抓住细节来发现的。可电视剧一看,哪有时间呀!
      语文教材,它的知识含量和能力含量是极其丰富的,知识含量有:语文知识、写作知识;能力含量有: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面对这些要求,在同一种教学模式中,都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是多种教法的灵活使用,多媒体教辅工具的适量使用,才能使教学卓有成效。
      (作者通联433008湖北省仙桃市毛嘴二中)

    相关热词搜索:之死一课想到杨修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