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千人宴_千人同吃一席宴

    千人宴_千人同吃一席宴

    时间:2019-02-25 05:32:1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农历正月十八,对于地处黄河北岸边的河南省濮阳县瑕丘村来说,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一年一度的舜帝故里庙会就要隆重开幕了。当天,瑕丘村民们又一次践行了传承千年的奇特习俗:人们拿出自家过年时留存下来的鸡、鸭、鱼、肉、五谷杂粮等,集中在村中央一块平地上,架起锅灶,摆开桌椅,到中午时分,男女老少齐上阵,美美地吃上一顿丰盛的“千人大锅饭”。
      据当地民俗专家论证和当地志史记载,濮阳是4000多年前中华始祖舜帝的出生地。目前,舜帝后裔在世界各地有2亿多人,主要涉及陈、袁、胡等姓氏。不知何时起,这里自然而然形成了纪念舜帝的庙会,并一直沿袭至今。多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八舜帝庙会这一天,来自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及海外的舜帝后裔便纷纷前来朝拜远祖,吃顿丰盛的“千人大锅饭”。
       当天一大早,瑕丘村的男女老少,就为这一年一度的吃事忙活起来了。村里几位有威望的老人将菜单一一罗列出来,记在一张大红纸上。村民自愿捐赠的肉、蛋、鱼、青菜等,与事先准备好的其他菜品汇集在做饭的案板上。经统计,仅这一顿饭,就要用去大肉230斤、豆腐70斤、白菜1200斤、海带150斤、白条鸡720斤、白馍1500个、莲菜150斤,总共筵开210桌。
       上午10时,直径约1.5米的大锅用红砖支在村中央的空地上,锅底下塞满煤,很快就燃得红通通的。十几位穿着大红棉袄的村妇在锅灶前添米、切肉、炒菜,忙得不可开交。“你看,这一锅是红烧肉,那一锅是炖粉条,还有小苏肉扣碗和排骨扣碗。”村民李兰一一掀开盖着的大锅盖,向我们透露着锅中的秘密。
      停下来的空当儿,李兰告诉我们,她自20年前嫁到这个村里,就一直参加每年一度的庙会。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她已成为“千人大锅饭”的掌勺人之一,这也是她一年中最高兴最愿意做的一件事儿。因为,操办“千人大锅饭”这个庞大的工程,会被大伙儿公认为是个能干的“巧媳妇”,也预示着来年有个好兆头。
      还不到晌午,村里的老老少少就把自家的桌子、板凳搬到了村中的空地上,一一摆开。从周边来赶庙会的人们也带着碗筷、酒水,只要交上10元钱,就能吃上一顿美餐了。
      “开饭喽!”中午12时整,村中掌事儿的老人一声吆喝,热闹红火的吃事便开了场。只见李兰和其他掌勺人揭开炖肉的大锅盖,顿时热气冲天,香气扑鼻。坐成一溜儿的人们,待盛上饭,又急不可待地给自己盛碗红烧肉和粉条海带炖豆腐,掏出自带的白酒狂吃痛饮起来。
      被家人搀扶过来的71岁老人李连生乐呵呵地说:“俺是连着23年赶庙会了。这民间的老习俗有好处哩,比如,村邻不团结,闹矛盾,一年不说话、不来往,可一到庙会上,大家都会坐在一起,同吃一锅饭,拉拉家常,举酒碰杯,所有的磕磕绊绊都化解开了,多好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热闹的饭事还在继续着,空气中到处都飘荡着香味,弥漫着快乐。按照老规矩,村民们吃完这顿“盛宴”,还要将剩下的“一锅饭”撒在田埂和黄河滩上,让南来北往的鸟儿也来分享人们的欢乐,并以此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CQ

    相关热词搜索:千人同吃一席宴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