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陶瓷设计艺术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陶瓷设计艺术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时间:2020-03-18 05:08:3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国陶瓷艺术之美,并且就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元素在服装设计艺术中的呈现与融合进行了分析,意在表明振兴中国服装设计,需要从中国本土文化中汲取养分。中国陶瓷艺术是代表中国优势文化的符号之一,值得中国服装设计师研究借鉴,同时,通过服装设计与中国陶瓷艺术元素的结合,亦可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陶瓷;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志码:A

    Artistic Elements of Ceramic Design Reflected in Fashion Design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eauty of China’s ceramic art and the artistic elements of China’s ceramic art reflected in fashion design, aimed at underlining that Chinese fashion design should draw nutrients from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ceramic art is one of the symbols that represent dominant culture in China and it is worthwhile for Chinese fashion designers to study and use for reference. Meanwhile, combining fashion design with artistic elements of China’s ceramic art ca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with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world.

    Key words: ceramic; fashion; design

    服装业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服装设计更是处在时尚浪潮的风头浪尖之上,面对当代人的文化视野不断开阔,消费格调和品味不断攀升,如何在服装设计上进一步增加文化的包容度,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的深度,成了当今服装设计界重要的命题。

    纵观当代国际服装设计界,中国服装设计整体水平较之那些主导国际时尚潮流的国家的整体服装设计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仍处于普遍较为被动地追随如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时尚界引领的时尚潮流的状态。要想改变这种态势,中国的服装设计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更加富有文化感召力的设计语言和表达符号。那么我们应该到哪里去寻找具有文化感召力的文化元素呢?这就需要从中国本土文化中寻找我们民族的根,需要跨学科研究来实现。本文就是对服装设计艺术和中国陶瓷设计艺术这两个不同的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力求体悟出中国陶瓷艺术中的民族情怀,提炼概括出其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分析这些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艺术的体现。

    1 中国陶瓷艺术之美

    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风格迥异、精彩纷呈,其中,作为陶瓷艺术鼻祖的中国陶瓷,以其宁静安详、高贵大气的清雅韵味在世界陶瓷之林中一直屹立不倒。陶瓷发明于中国,中国陶瓷的存在早于欧洲陶瓷约有1 000多年,陶瓷艺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在中国的陶瓷艺术中积淀着这个泱泱大国上下5 000年的历史,凝结着中国人世代传承的文化情怀。正因为如此,中国陶瓷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中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单纯的陶瓷艺术风格存在,更成为了代表中国本土优势文化的符号之一。

    中国文化精神非常符合当今这个后现代主义思潮风靡时代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观,这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世界瞩目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较之西方传统文化的“物化”和理性更趋“情化”和感性,注重追求“情”、“境”、“意”等,同时体现出一种中国文化人格所特有的从容大气,那儒雅的宁静、含蓄的矜持彰显出中国文化不容小觑的尊严感和包容乃大的宽宏气度。“中国古典艺术美学博大精深。其特点表现为对宇宙与生命的一种超强的感性体悟。”纵观中国文化,无论是传统哲学、文学、医学、音乐、绘画、工艺美术、建筑、戏曲等,无一不体现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终极求索的境界,这种虚空神秘的境界体现出清雅俗的诗意和禅性,如兰花的味道般沁人心脾,幽香四溢,正是这种诗境和禅意赋予了中国陶瓷艺术感动世界的魅力。

    中国陶瓷的意境主要通过其造型、质感和装饰图案体现出来。常见的中国传统陶瓷的造型圆浑有致。无论造型简洁或复杂,其用线都极富美感。无论曼妙轻柔,或遒劲挺拔,线的起承转合间塑造出的体量感和空间感都韵感十足。

    中国传统陶瓷的质感美中体现着中国文化讲求和谐交融的内涵。陶瓷的制作从开始到完成体现出五行的运转规律。如制陶材料是土,成泥需土与水和,以木求火,所用釉料取材金属等,在制陶的过程中,若要一气呵成,还需在每一步骤控制各元素间的和谐平衡,这又要求制陶者必须达到身心的平衡,并与陶器之魂融为一体,如此制出的陶器质感才能传神。

    中国传统陶瓷装饰风格里有写意风格的瓷画还有讲求精致细腻风格的工笔瓷画,写意风格瓷画往往狂放、随性,惜墨如金,点到为止,在陶瓷造型立体空间中经营出虚实相和且意蕴流畅的美景。工笔瓷画则见长于精细逼真的表现生活,其需要制陶者具有高度审美素养来对往往是繁杂的装饰元素进行组织掌控使之相和于陶瓷造型质感的气韵并最终完成对陶器灵魂的塑造。

    2 中国陶瓷艺术元素在服装设计艺术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元素与服装设计艺术结合的杰出范例有很多,最为著名,也最为国人所称道感动的当属2008年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礼仪服装《融》的设计(图 1),这一系列的服装款型是中西合璧式的,装饰纹样是服装的亮点,取材于中国传统青花瓷图案。

    “‘移我情’、‘移世界’,是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条件。”中国传统青花瓷就具备了这样的底蕴和力量。青花瓷那如凝脂般的质感,葱翠鲜亮而不妖娆的釉色花纹使得它由内而外的散发出素雅、宁静、内敛的气质,然这种悠然的静雅却是经过1 300 ℃的高温炼就的,且每件青花瓷只能一次烧制成功。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了一种坚韧的精神,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这高温炼就的铮铮铁骨隐然于青花瓷外在的素洁柔美之中,内敛儒雅如一位腹有诗书气韵华的谦谦君子。中国奥运会礼仪服装《融》中凸显青花瓷设计元素,正是因为青花瓷这一文化符号的高贵内涵能够体现出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它满载着中国文化的历史荣誉感和民族尊严感,在向世界昭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与世界文化不断交融的美好愿景。

    第二个例子是意大利设计师Karisia Paponi为容祖儿的EP《2010空港》封套形象设计的陶瓷概念装(图 2)。整款服装风格简洁、朴拙、大气,把欧式服装的典雅造型与配饰与中国传统白瓷瓶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较为凸显的是对于白瓷的造型和质感的借鉴表现上。设计师用洗练的线条勾勒出裙身,如一个亭亭玉立的优雅白瓷瓶,那灵动的曲线柔美中暗含力道,含蓄的散发出东方美的韵味。面料质感控制得恰到好处,那质感模拟之传神,不仅在视觉和触觉上让人感觉到白瓷那如玉如雪般的至简、至纯、至净,同时还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仿佛敲击它就能够如当年进献给杨贵妃的著名德化白瓷编磬一样发出空灵的乐音。在这个范例中装饰图案着墨不多,设计师生动且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白瓷图案的立体感,堪称点睛之笔。最富有意趣的要数用雕塑手法制作的相当于长手套的白色假手臂的配饰设计,这是一个与整款服装传统白瓷风格的优雅含蓄格调较为对立的元素,然而,正是它的加入使得整款服装更加具有艺术的张力和感染力,使得传统白瓷风格的古典美愈显鲜活。

    至此,前两个范例中所例举的服装款型走的是经典路线,接下来例举的这款服装则是要在借鉴青花瓷的装饰元素的同时进行一种造型上的颠覆,这就是著名服装设计师郭培在2010年《一千零二夜》高级时装秀上发布的青花瓷礼服裙(图 3)。该礼服裙通体装饰借鉴的是青花瓷图案元素,然而,在服装造型上却大胆进行了解构重组处理,颇具中国古建筑的美感,线的回转,面的交叠,充满动感,却没有破坏青花瓷元素宁静的美,反而能够让人感到仿佛进入了一处中国古典园林,那庭院深深的幽静神秘,曲径通幽处的暗香袭来,让人品味出一种极静与极动转换间的混沌之美。

    文行至此,似乎更多的是在描绘中国陶瓷文化元素里的含蓄和静美,然而当它从遥远的古代穿越到当代后,却也可以拥有野性之美、性感之媚。在意大利著名设计师Roberto Cavalli于2013年推出的春夏系列里,长于表现奔放性感之美的Roberto Cavalli把大面积的青花瓷图案与性感的服装款型及暗示性感的黑色蕾丝巧妙结合,使得整款服装散发出蛊惑人心的另类妖娆魅力(图 4)。对比矛盾元素的并存永远是婆娑世界和艺术能够产生恒久魅力的重要因素,在这款服装中青花瓷元素欲掩还怯的清纯美遭遇了黑色蕾丝的神秘诱惑,加上款型的大胆外露,向人们展示出充满异域风情的柔美和火辣。

    最后一个例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陶瓷被当作材质直接用来制成了服装。中国艺术家李晓峰用皮革内衣把中国古典陶瓷碎片缝制连缀起来制成各种款型的时装(图 5)。这是服装选材上的创新。而且运用的是碎的古典陶瓷片,这颠覆了古典陶瓷追求完美的审美标准。每一件古典陶瓷作品都需要一次高温炼就成功,否则就成为废弃的碎片,陶瓷成品与废碎片间的天壤之别,犹如远在庙堂之上的精英文化不屑于混与市井的下里巴人的草根文化。然时至今日,世界文化的后现代特征之一即是草根文化的崛起与盛行,李晓峰的这些服装化腐朽为神奇,让这些陶瓷碎片焕发出异彩。它触碰了大众心底的希望和一种励志情怀,即一切皆有可能!

    3 结语

    如今,中国传统陶瓷元素为很多服装设计大师和服装品牌所青睐,如上的例子在当今国际服装设计界屡见不鲜。然中国传统文化之精深,沉淀之厚重,使它与当代文化结合后必将变幻万千,释放无穷能量。因此,现在服装设计界对中国陶瓷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是远远不够的。钻研中国陶瓷艺术文化元素并把其应用与当代服装设计中这条科研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在这条路上,作为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更应该感到责任之重,应该意识到要振兴中国服装设计艺术,使其成为引领世界潮流文化的一条主流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吸取养分,积淀文化底蕴这一途径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还要通过对中国陶瓷文化元素的借鉴和表现,把中国文化内涵向世界更好的展示,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

    参考文献

    [1] 吴风. 艺术符号美学—苏珊?朗格美学思想研究[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 宗白华.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别集)[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热词搜索:服装设计元素陶瓷体现设计艺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