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藏族生态伦理视角下的野生动物保护研究

    藏族生态伦理视角下的野生动物保护研究

    时间:2020-03-20 05:21:2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藏族伦理思想与道德观念能为青藏高原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及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及经验补偿。本文从青藏高原的地域及文化特点出发,旨在将传承民族生态伦理中的优良传统与现下社会形势结合起来,寻求适合的野生动物保护及生态建设方式。

    关键词:藏族生态伦理;野生动物保护

    藏族作为我国发展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多姿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气候高寒、自然环境脆弱的青藏高原地区,藏族人民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不断探索自然的规律,努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族伦理思想与道德观念,为青藏高原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及生态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及经验补偿。

    1.藏族生态伦理思想中的动物保护思想

    藏族生态伦理思想不断地对藏族人民的行为规范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藏传佛教宗教思想、藏族传统文化习俗及生活禁忌中。其中蕴含丰富的动物保护思想。

    1.1动物保护在藏族生态伦理中被重视的主要缘由

    第一,动物崇拜。藏族先民认为动物与人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性,可以说人便是从动物而来。人们不仅对这些动物崇拜且敬畏,对其中所蕴含的其他动物如蛇、鱼、青蛙、螃蟹等龙神类动物也要怀有敬畏之心,不得随意猎杀与食用。

    第二,“天人合一”的敬畏生命观和“万物有灵”思想。藏传佛教认为,人与万物均为平等关系,世间万物均有自身的存在价值,众生平等,人类并不高于其他生命,因此,要顺从自然规律,平等对待所有的生命体。同时,藏族认为世间万物具有生命,应该被保护,且动物代表着部分神灵,不仅应该受到人们的保护还应受到人们的尊敬与崇拜。

    第三,“业报”思想。在藏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业报思想起着主要的行为约束作用,业报思想认为,德行将会被赋予奖赏与运气,恶行将会承担恶果。这一思想体现在动物保护方面主要是不杀生与放生行为,认为不杀生与放生行为均会使人在死后进入善道,这一点对保护动物起到了很大作用。

    1.2动物保护在藏族生态伦理中的主要体现

    第一,禁止打猎。在藏区,打猎是被禁止的,在许多部落的法规中,明确规定禁止猎杀雪猪、狐狸、野兔、水獭等动物,如若被发现猎杀行为,将会被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以示警示。

    第二,主张不杀生与放生。藏传佛教提倡“十善”法,主张不杀生,这一思想不仅减缓了部落之间的集体杀戮,也保护了许多动物。随着不杀生思想的推进,出于众生平等思想以及对许多动物特殊性作用等方面的考虑,放生思想也逐渐出现,并在藏族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一定的道德约束作用。

    2.藏区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青藏高原的地域特殊性使其拥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行走在高原的独特风景线”。其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积极方面

    第一,积极出台系列动物保护政策,营造良好的动物保护氛围。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较高,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藏区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与地方工作紧密结合,颁布实施《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办法》、《西藏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等,结合藏区生态治理工作,紧抓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变好,藏区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均逐步增加,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第二,不断加大严抓严打力度,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各地政府纷纷开展严厉打击非法捕猎、经营濒危动物买卖及其制品违法犯罪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非法活动起到很大的震慑作用,对青藏高原各类野生动物的保护也起到较大的作用。

    第三,致力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相应管理机制。青藏高原地区现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155个,面积达到82.24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的32.35%。国家大力推动青藏高原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并通过发展总结,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使得保护区成为众多珍稀动物保护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第四,大力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群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地方政府与动物保护组织通过下乡走村入户宣讲典型案例、发放宣传单、宣讲相关法律政策,并结合当地群众信仰藏传佛教的现实基础,利用相关节点,从藏传佛教及民族信仰等方面着手向基层举办宣讲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提高藏区人民动物保护意识,树立全民生态意识,营造野生动物保护氛围。

    2.2消极方面

    第一,高利益野心驱动下的偷猎、盗猎活动仍时有发生。尽管近年来,青藏高原各地政府加大了对偷猎、盗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抓捕与惩处力度,但在高利益的诱惑与驱使下,仍有许多犯罪分子铤而走险,猎杀、猎捕野生动物。

    第三,保护区基础设施配备与人员配备仍不够完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不仅具有海拔高、气候差、温度低等高原气候特点,还存在地域广、范围大、人烟稀少等特点,出于经济、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且随着近年来野生动物数量、物种的逐步增多,保护区基础设施与人员配备仍较缺乏。

    第四,草畜失衡与藏獒崩盘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一定威胁。牦牛与羊等牲畜是牧民重要的生活与经济来源,随着这些牲畜的逐渐增多,导致了草畜失衡的问题,这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原因之一。藏獒崩盘问题导致藏区流浪狗数量剧增,给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带入传染疾病,严重威胁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当地的生态环境。

    3.对藏区动物保护的几点看法

    青藏高原各地区应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传承民族生态伦理中的优良传统,结合现下社会形势,寻求适合的野生动物保护及生态建设方式。

    第一,构建传统与现代民族生态伦理和谐发展理念,传承与发扬优良民族生态文化。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民族生态伦理在动物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传统与现代民族生态伦理和谐发展的理论体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理念,做好动物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努力提高民众生态意识,加大对偷猎、盗猎等行为的抓捕及惩处力度。藏族生态伦理具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推动宣传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的同时,要注重结合现代生态文化与党中央关于动物保护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民众动物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减少偷猎、盗猎对珍稀野生动物带来的巨大伤害。

    第三,加大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管理机制。国家与政府可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青藏高原各保护区的扶持力度,保护区内部也应对动物救治、动物疫情监测、动物迁徙交配保护等方面均应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体制,保证野生动物数量与种类呈逐年增長态势。

    第四,逐步推进减畜恢复草场工作,积极应对藏獒崩盘带来的不良后果。应在保证牧民生活的基础上减少家畜的驯养,政府应作出相应的经济补助,以实现牧民利益与野生动物生存共存的局面。同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做好流浪狗节育、防疫、收容等一系列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南文渊.论藏区自然禁忌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J].西北民族研究,2001,(3).

    [2]章克家,王小明.四川藏族地区藏传佛教与野生动物保护的关系初探[J].生物多样性,2000,(3).

    [3]斯确多吉等.藏西北地区传统与现代狩猎模式变迁与野生动物保护调查分析[J].四川动物,2011,(1).

    作者简介:朱奕瑾,女,助理研究员,现就职于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鄂鹏纲,男,初级技术员,现就职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体育旅游局。

    相关热词搜索:藏族伦理视角生态野生动物保护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