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死亡窒息下那不屈的人性亮光

    死亡窒息下那不屈的人性亮光

    时间:2020-03-24 05:14: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4亿欧元的庞大投资,不惜从博物馆搬出“二战”时代的飞机、坦克、反坦克炮等兵器,还有每隔几分钟便接连而至的猛烈爆炸,不停充塞垒积的尸体和废墟……

    如果对布列斯特要塞的“二战”历史不够熟悉,那么你只能在《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中这种刺耳的音响和强烈冲击力的画面中,感到战争的残酷;如果你熟悉这段历史,那么这里面除了残酷,你还会从高节奏的画面中,深深感受到窒息下那人性不屈的亮光。

    相较于好莱坞战争影片惯于凸现个人英雄主义,本片里的英雄更像是一幅幅群雕。面对突然而至的战争,慌乱的人群中,那些最先觉醒的军官们,面对炮火迅速组织收拢队伍,包括认识和不认识的。他们并非一些历史描绘的那样,对于德军长期的进攻准备一无所知。事实上,即便在战争特别紧张的关键时刻,面对德军扮演的假少校,内务部中尉与他的士兵还是敏锐地察觉,并成功将其击毙。他们的坚强不仅仅体现在枪林弹雨,比如那位至死都在试图与上级沟通的发报员,还有一位一直手摇发电机的伤员。镜头一闪而过,内涵却极其丰富,几乎在高速转换的画面中来不及一个特写,更多时候只是一种看似不经意地声音或画面的旁衬。

    毫无疑问,本片里对于好莱坞战争片有着诸多借鉴,但作品也保留了俄罗斯传统影片画面宏伟而又硬朗的一面。除了对那个事关全片线索的红军小学员有过稍微突出的戏份,三个堡垒的战斗戏份难分伯仲,独立而又鲜活。无论是在阻击、逆袭、冲击、反冲击、突围等战斗中,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画面少之又少。那个电影放映员从抱定视死如归,到最后与德军军官一起粉身碎骨,前后也不过一两分钟的剧情。

    如此安排的剧情,更像是历史再现的一部战争纪录片,而这恰恰吻合历史的真实面貌。除了战争的突然性,当时身处要塞的苏军官兵在没有“英明领导”的情况下,迅速投入战斗。虽然德军投入了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动用了坦克、大炮、飞机等诸种强大装备,但主要战争仍旧持续了一个多月,此要塞战争的全面结束则在一年后。从本次战役来看,苏军无疑是完败,但从迟滞德军进攻,为友军争取突围时间角度看,则又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从一次完败的战争中,看到整个战争的未来,这或是本片的最终指向。

    正是怀着这样的宗旨,本片最大限度呈现了那个时代最现代化武器的强大。当唯一的苏军飞机出现在天空时,很快便被德军干净力落地“揍”了下来。至于坦克、炮火更是不在话下。透过那无尽的硝烟,让观众感受到战争中强烈的金属感。在这些金属面前,除了血液的鲜红,几乎再看不到别的鲜艳色调。堡垒里到处都是四散的肢体,在战争机器面前,肉体就是这般脆弱。

    电影最后,红军小学员带着军旗冲出了包围圈。现实中的情况是,德军在此地战斗中,没有缴获一面军旗。直到15年后即1956年,人们从那里的废墟中挖出了一面军旗。如果本片能保留这样真实的桥段,会更有震撼力,也会更有效割裂与俄罗斯传统战争片的高、大、全陈规。

    【责编/九月】

    相关热词搜索:不屈亮光窒息人性死亡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