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元叙事的“新长征”之路

    元叙事的“新长征”之路

    时间:2020-03-24 05:17: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作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献礼影片、“建国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建军大业》以其重大题材的特殊性,以及筹拍阶段一些演员遴选的“不按常理出牌”,在公映之初成为热点话题。

    《建军大业》中,几位重要历史人物大胆起用了“自带话题和流量”的年轻演员。身兼历史人物后代与电影导演双重身份的叶大鹰曾愤怒指责电影团队:“革命历史被严重娱乐化,是对革命历史的羞辱和歪曲”,这是“别有用心地想借重大历史事件来发娱乐财”,“腿都站不直女里女气的小鲜肉来演叶挺,你们在羞辱谁呢?”

    不论是作为商业片还是献礼片,《建军大业》本质上还是一部故事片,就属于艺术创作范畴。因此,影片中的人物就不单单是分毫不差的历史人物,还要承担塑造一个艺术形象、传达一定主旨的重任,势必要在尊重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

    早在2007年建军80周年之际,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八月一日》中,叶挺将军一角就别出心裁地选用了香港演员吕良伟,在当时亦是众说纷纭。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叶挺将军还算不过不失。

    在更早的1998年,叶大鹰导演在自己的电影《红色恋人》中选用香港演员张国荣来饰演革命者“靳”。而张国荣对于众多内地观众来说,其深入人心的角色是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一个人戏不分的乾旦和一个九死不悔的共产党员之间,乍看也没有多少共通。但张国荣还是演活了与众不同又充满了革命斗志的我党早期革命者,由此成为佳话。

    合格的演员应该具备塑造古往今来各色人物的素质和功底。而刻画观众熟悉的历史人物格外考验功力,因为大多数人都会对早已熟知的人物有自己的预期。从多方记载中可得知,作为北伐铁军将领、南昌起义的领率人物之一,叶挺将军极具职业军人气质。《建军大业》中欧豪所饰演的叶挺,其举止颇意气风发,其情感颇快意恩仇,但任性有余沉稳不足,确有耍帅之嫌。

    显然,“欧豪版”叶挺没有符合叶导心目中军神祖父的“那一个”。而能否成为叶挺将军众多影视角色中的“这一个”,就等待广大观众的品评了。

    不单单是叶大鹰导演,诸多有识之士也忧心忡忡,认为《建军大业》是一群无信仰、不真诚、追逐名利的“外籍人士”和“小鲜肉”戏说并扭曲中国革命的无聊作品。“尽管主创团队的政治倾向与中国革命背道而驰,但并不影响他们以此谋划名利。这是当今中国庸俗而严峻的现实!”甚至,早在电影刚刚曝光演员表时,就有网友调侃:看到这些人,感觉革命不会成功的样子。

    笔者有幸看了《建军大业》的首映。初步观感就是,太多历史人物一晃而过,如果对那些所谓“流量”“鲜肉”“谐星”认知度不高的话,对瞿秋白、陈毅、聂荣臻等角色并不会产生多大的突兀感。

    马天宇、刘昊然分别饰演林彪和粟裕两大“战神”,承担了影片中大量的动作戏份。两年前,刘昊然曾和欧豪一道,在湖南卫视《真正男子汉》节目中接受过炮兵、侦察兵部队杨根思连的军事训练,为扮演革命军人打下基础。影片监制黄建新说,革命者当年都很年轻,平均年龄才20出头,而那种年轻态是演技演不出来的。以此来回应起用“小鲜肉”的质疑。

    诚然,年轻感是演不出来的。但即便有相同的年轮,和平年代里的温室冬青与山河凋敝中的茕茕苍柏,仍有本质上的区别。演绎战争年代中胸怀革命理想的青年军人,无论是方法派或体验派还是祖师爷赏饭,演员还是要悉心揣摩角色,提升表演技能,融入历史背景,塑造好典型人物。

    比如斯皮尔伯格打造的一战背景的战争片《战马》,也基本是全明星阵容,但其大受欢迎是建立在故事构架圆熟,演员表演到位上。就后一点来说,我们部分青年演员的演技还须奋起直追,让历史人物真正“立起来”。

    幸赖朱亚文塑造的周恩来形神兼备,王景春扮演的贺龙游刃有余,刘烨的毛润之比照《建党伟业》时有了收放自如,作为对立面出现的周一围(饰陈峰)、杨祐宁(饰钱大钧)戏份也颇吃重,使得《建军大业》在文戏上保证了基本水准。

    在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四个自信”的当下,如何把爱国主义做到寓教于乐,如何呈现个体命运与历史洪流的碰撞与交织,势必考验着每一位创作者。广电总局的副局长张宏森对《建军大业》率先持肯定态度:艺术的完美呈现才是电影的政治正确。“叙述、叙述、叙述!打破前两部的碎片化组合,让故事的流淌一气呵成,保全电影的完整时态,让电影更像电影。”

    的确,对历史题材电影,是不存在剧透的。历史就摆在那里。而如何对史料和战例进行梳理和取舍,才是創作的重中之重。

    比之《建国大业》的走马灯数星星,《建党伟业》的三段式呈现,《建军大业》在叙事节奏上可谓水银泻地,给不太熟悉那段历史的观众捋顺理清了我党我军革命武装初创的大脉络,尽可能地呈现了:从“四一二”血泊中反省到中共五大路线交锋,从城市暴动南昌起义到农民运动秋收起义,从“支部建在连上”三湾改编到三河坝战役保存起义有生力量,再到井冈山朱毛胜利会师,以及“彩蛋”古田会议。“党指挥枪”这条红线虽未浓墨重彩,却也通过声画和对话来点出,让普通观众直观感受到这支人民的军队为何与任何旧式军队相比有了质的升华。

    几位主角各司其职:毛泽东的高瞻远瞩力抓枪杆子,周恩来的力排众议一锤定音,朱德的定海神针率部千里转战,叶挺的铁军干城,贺龙的火线入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表现共产党人为救人民于水火、解社稷于倒悬而进行不屈的抗争。

    而对红军之父朱德,特别喜欢影片一处:恶战之前,朱德细致地传授战士们如何挖战壕,要求战壕前沿必须挖沟(既能排水又收纳掉落的手榴弹起到掩护作用)——这个在你死我活中防御保命的小细节,使得朱老总的形象更加丰富。

    那些“倒在革命道路上的年轻人”的牺牲尤其令人动容。比如,秋收起义的卢德铭,三河坝战役的蔡晴川,二者都为了掩护有生力量撤退而英勇牺牲。卢德铭、蔡晴川,正是为了革命理想献出宝贵生命的千千万万个志士的缩影。这种对年轻烈士的加权配比,应是出于编导为引发和平环境下安逸生活的同龄人的共鸣与感恩的考量,值得称道。

    为了制造戏剧性,影片还特意编排某些段落,或能点燃军迷观众的兴趣。在许多军事论坛,对于林彪元帅和粟裕大将“谁最能打”这个话题,双方支持者单单从军事指挥艺术的角度便能引发几天几夜的口水仗。不知《建军大业》的编导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林彪和粟裕的初次亮相是在中共五大会议上一同做警卫哨兵。粟裕时任警卫班长,林彪已是正规部队连长。其后“南昌城内粟裕当先,三河坝上林彪争雄”,颇似大宗师初出江湖便有了惺惺相惜肝胆相照……

    元叙事,通常也叫“大叙事”。在批判理论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理论中,指的是完整解释,即对历史的意义、经历和知识的叙述。其通过预期实现,对一个主导思想赋予社会合法性。

    对于建党建军这样的新中国元叙事,不乏好看又激励人的电影经典,《南征北战》《上甘岭》《开天辟地》《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大决战》等;也有《决战之后》这样的豁达自信,也有《战争子午线》这样的人文反思,也偶有《三毛从军记》这样的黑色幽默,禁得起再三品味。但一段时间以来,这类电影因题材之囿,在说教或某些方面用力过猛,失之灵活。

    多年前,俄罗斯电影《我们来自未来》(又译《古墓迷途》)中,四个投机倒把的现代小青年穿越到二战东线战场,亲身感受到苏联红军的普通战士如何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前辈先烈用坚忍和骨气狠狠教育了轻浮的彼得堡新人类,让他们自觉洗心革面。可见,娱乐化的形式和手段,一样达到直击心灵的震撼效果。对重大历史题材的书写,可以文艺腔,可以重口味,但不能轻佻,更不能颠倒黑白。

    自从冯小刚拍摄抗美援朝背景的《集结号》拿下2亿多票房后,不少军事题材电影开始转型,刻意淡化意识形态,将历史“个人化”,加重战争本身的元素,让双方士兵一齐血肉横飞。这些看上去不再是从前那种战无不胜的政治片,而更像好莱坞式的战争片。由此,“个人化”渐渐对新中国元叙事进行解构。

    “建国三部曲”,当之无愧属于构造元叙事的主旋律。同样是建军大业,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1981年刚刚改革开放,汤晓丹导演的《南昌起义》,力求全面呈现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建立革命武装,走的是宏大叙事的路子。2007年的《八月一日》,从片名即可看出,这种以某个时间点来指代事件的影片命名,借鉴了西方电影的惯常手法。它不单注重建军的战斗大场面,注重视听效果,还加入了虚构人物的情感线,试图对冲钢铁血腥的革命氛围,以期赢得观众。

    珠玉在前。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如何把历史元素和目标对象熟悉的话语结合起来,让有丰富观影经验同时有能力进影院消費的主体人群接受主旋律,是很不容易的。对于香港导演刘伟强用他擅长的拍摄警匪类型片的凌厉剪辑来带动那段沉重历史的表现手法,我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适(作战场面仍摆脱不掉人海冲锋),或许感到有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某些历史人物的演员形神皆不备),或许引发必要或不必要的话题,《建军大业》仍不失为对新中国“正统”元叙事的想象和补充。

    元叙事文艺作品的创新就像戴着枷锁起舞,其创作诉求的矛盾性也无往而不在——是坚持艺术真理的纯粹,还是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在舆论环境尊崇“小确幸”而对宏大叙事极力排斥的当下,往革命历史题材中“凑鲜肉”“刷流量”,把远离炮火的年轻人吸引到电影院,让他们从埋头“王者荣耀”中去百度一下牺牲的先烈事迹,能够震撼并感恩,或为信息时代一种不得已的交换。

    责任编辑:曹舒雅

    相关热词搜索:之路叙事新长征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