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从思政教育主题与中国文化传统角度看《集结号》的热映及其启示

    从思政教育主题与中国文化传统角度看《集结号》的热映及其启示

    时间:2020-03-24 05:19:2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电影《集结号》最具创意之处或许是以中国文化传统来表达思政教育主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集结号》把爱国主义、牺牲精神等思政教育主题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内容来诠释;二是《集结号》中的“泛家族”叙事模式其实暗合了中国人传统的集体主义心理。由于上述原因,《集结号》中的思政教育主题才被广大中国观众所认同,与之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树立了极其正面的形象。

    [关键词] 思政教育主题;主旋律;中国文化传统

    2007年底电影《集结号》上映之后,引来各方如潮般的好评。在一片褒扬声中,《集结号》的上映俨然成了一个文化“事件”,在这个“事件”中,主流媒体相继报道《集结号》的放映,无数观众被影片感动,专业的电影研究者对该片也大加赞赏。大家都在纷纷诉说自己的感受,表述该影片所取得的成就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取得的突破。此间虽不乏真诚的感动和精准客观的评价,但却少有人置身事外对此事件之所以成为一个事件进行冷峻的分析和思考,也即是说,这样一个问题被忽略了:《集结号》为何能引起中国观众的感动和认同?如今,《集结号》掀起的文化热潮也已经渐渐回归平静,该是时候对此问题进行思考了。

    一、辩证的思政教育主题

    先从《集结号》上央视《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后引发的争议说起。①在许多观众心目中,《新闻联播》的内容应该是注重党和国家的政治民生大事,形式是严肃甚至是古板的。能上《新闻联播》的应该都是弘扬国家意志的主旋律电影,但像《集结号》这样的商业片一举登陆央视《新闻联播》,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一争议折射出在大众的心目中,主旋律片与商业片之间存在着泾渭分明的界限。这一界限的形成和长期以来的主旋律影片在观众心目当中引起的逆反心理有关。不少主旋律片已经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刻板、僵硬、情节概念化、人物脸谱化的印象,这是因为主旋律片担负着弘扬主导意识形态、密切配合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广大人民群众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而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没有找到合适的艺术方式,从而留下了过于急切生硬的痕迹。而商业大片则主要是追求票房收入,以获得商业利润为最高原则,因而它必须要想方设法吸引观众,它常常抛弃或者绕开那些已经让观众产生厌倦、抵触情绪的思政教育主题。因此,主旋律片和商业大片留给观众的印象是截然不同的,观众一般也就认为“主旋律”因素和“商业”因素是不可调和的,不可能统一在一部影片当中。由于《集结号》的融资方式,“贺岁片”“大片”的称号,观众便可认定这是一部商业片,因此便可认定这部影片和主旋律不可能是一致的。这或许是《集结号》上央视栏目后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但《集结号》上《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却提示我们:《集结号》这部商业大片可能同时具有“主旋律”的因素,这或许是它能上央视的原因所在。不妨看一下央视《新闻联播》是如何概括《集结号》的内容和题旨的:“《集结号》讲述了一个幸存的连长,为了告慰牺牲的战友,不懈地寻找,直到英灵被追认为烈士为止。这部故事片以全新的艺术手法告诉我们,每一个牺牲者都是永垂不朽的,不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不经过牺牲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这番话的后半部分是典型的思政教育语言,和许多的思政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经常讲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非常相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央视《新闻联播》其实是把《集结号》当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绝佳教材。其实,尽管《集结号》的导演冯小刚说:“传统的战争片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个电影,还是从市场切入,希望在市场上能够赢得大部分观众。”[1]这话看似表明他是想走纯粹市场化的道路,但这部影片无可避免地出现了主旋律的因素,出现了思政教育的主题。而且在这部影片中,主旋律因素和商业化因素得到了高度的统一,也即是说,影片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上的广大消费者,影片中所包含的思政教育主题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而没有像之前的一些主旋律影片那样在观众内心遭到有意无意地拒斥。

    如果以上的分析和判断大体无误的话,那我们就有必要仔细分析一下《集结号》中的思政教育主题,看一看它到底是凭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观众并且得到他们的认同了。其实“思政教育主题”是一个笼统的、不具体的说法,它大约可以被认为是泛指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对大众进行教育和引导时所采用的一些相对稳定的叙事模式。如果进行更为细致和深入的分类,《集结号》中的思政教育主题至少有这样一些:个人与集体、对生命的尊重与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执著追寻与宽容精神等等,如果耐心寻找,一定还会发现很多“XX与XX”的主题,笔者无意去寻找出《集结号》中所有的思政教育主题,但却想指出这部影片中这些主题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就体现在“XX与XX”这样的语词组合方式中,“与”字所连接的前后两个词语(或词组)都具有意思上的相对性,而“与”字又把它们统一起来了,似乎预示着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些主题都具有“辩证”的特征。事实上也如此,《集结号》在处理这些主题时,都避免了站在某一方反对另一方的做法,而是在两者之间表现出了辩证的思考。比如在处理个人与集体这一主题时,影片既没有简单地站在尊重个人生命的立场上批判“集体”对“个体”的戕害,也没有站在集体利益的立场上批判个人主义,而是表现出了对两者的辩证思考。首先,影片确实表达了对“个人”的尊重。影片的前半部分运用各种手法使得战争中残酷的一面最大限度地被展示出来了,大量广角镜头的运用使得观众对战争的残酷身临其境,在这种感受中很容易激发起观众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只要对《集结号》所叙述故事的历史背景稍有了解就会知道,《集结号》在此并没有把局部的牺牲原因归结到中国内战双方的某一方,这是它和以前许多在国家主导意识形态支配下产生的战争片的不同之处,也因此而避开了观众的逆反心理,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了纯粹的战争空间当中,在这个空间中只有生命、死亡等词汇,意识形态在这个空间里是缺席的,而以往被意识形态遮蔽的个人生命被凸显出来了。观众便会产生强烈的对个人生命的尊重感,央视《新闻联播》所说的“每一个牺牲者都是永垂不朽的”正是在观众的这种感受的基础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共鸣。影片接下来的叙述似乎使得它的立场偏向了“个人”一方,甚至批判组织为了“集体”而不惜牺牲“个人”。而影片在48名战士牺牲后安排的情节则更加容易激起观众对“个体”的同情和对“集体”的不满:48名战士牺牲后却因找不到尸体,被认定为失踪而不能获得“烈士”的称号,谷子地幸存后,以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去为死去的战友正名。但是影片并没有真正进行对“集体”强有力的批判:对战争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集体”让局部的生命牺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这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在残酷的战争当中常常会被认为有相当的合理性。影片的后半部分中,谷子地遇见了当年团长身边的号兵后得知,原来部队首长本来就是准备牺牲掉九连的48名战士,因此,根本没有下命令吹响让九连撤退的集结号。在这里,观众无疑会感受到这是集体为了全局而不惜牺牲局部的那些个人生命。但是就在影片中号兵告诉谷子地团长根本没有下令吹响集结号之前,他还告诉谷子地,团长也不幸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了,团长牺牲的原因是为了掩护战友撤退,后来电台被打烂了,得不到撤退的命令,一直在阵地上坚持到牺牲。这个情节一定是《集结号》主创人员精心设计出来的。因为在影片的原著:杨金远的短篇小说《官司》中并没有交代团长的死因。②影片有意把团长牺牲的原因和当年九连的战士牺牲的原因设计得非常相像:都是掩护其他人撤退而没有听到撤退的命令最后牺牲在阻击阵地上。这种相像正预示着,九连牺牲的战士并不是单独的个案,在中国军队作战的历史上,有无数像九连战士那样的英雄,正是无数个这样的个体、局部构成了整个大的“集体”,这样一来,个体和集体之间的那道界限就被打破了,“集体牺牲个人”的感受在观众心目中就不复存在,而反倒激起了观众对牺牲的个体生命的尊重。影片放映后观众的反应就证明了这一点。

    从以上的分析应该可以基本得出这样的结论,《集结号》中思政教育主题的表达不像有些主旋律片那样,在意识形态的主导之下,采取一种宏观的叙事,遮蔽个体生命的存在,一味地宣扬意识形态内容,而是让个体生命在战争中出场,让人感受到了震撼的力量,并同时成功地处理好了“个体生命”和“集体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避开了个体和集体二元对立的叙述模式,因而成功地在符合主旋律的同时,获得了广泛的观众认同。但是,对《集结号》热映原因的探讨不应该到此为止,因为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集结号》对“个体生命”和“集体利益”的思考能够做出辩证的处理?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这和《集结号》中的中国文化传统有关,和中国文化传统中关于集体的价值观有关。

    二、中国文化传统

    或许我们应该注意到《集结号》中的中国文化传统。《集结号》中有很多西化的因素,比如这部影片刚一开始时的战争场面就给人以非常西化的感觉:一上来就大量使用广角镜头,让观众仿佛感到置身于战场前沿;强烈的动作设计、逼人的视觉效果、震耳欲聋的声响,应该说这些都很像好莱坞大片带给人们的感觉。但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西化因素,如果我们对比《拯救大兵瑞恩》《第一滴血》等这些美国大片,就很容易发现《集结号》和西方战争片在文化层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这种差异我们可以认为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在价值观上的显现。《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影片的题旨很清楚,就是要表达个人生命高于一切这个主题,为了保住一个普通士兵的生命,其他的一切都可以牺牲。这是西方典型的以个人为核心的价值观在特殊环境当中的极端表现。而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却与此迥然有异,中国文化崇尚“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个人生命并非是最重要的,能够为了国家、集体的利益牺牲个人生命才能获得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可。很明显,《集结号》中也存在着“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主题。这足以提示我们注意《集结号》与西方战争片在文化层面上的差异。《集结号》与西方战争片的一个明显的差异是,《集结号》较多地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传统当中的集体观念和国家观念。在《集结号》的前半部分,也就是九连的48位英雄阻击敌军的那些情节当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中国式的“集体”的存在。那48名战士就像是一个大家族,连长谷子地就像是家长。我们看谷子地在阻击战开始之前在阻击阵地上布置全连战士做好防御准备工作时的言行话语、举止神态,更像是一位大哥在向兄弟们交代事务,而不太像领导在指挥下属、军官在命令士兵。尤其是谷子地对王金存的关照,更让人感觉到是一种大哥对兄弟的关照。阻击战间隙,一名战士冒着生命危险爬到死人堆里去找手表给连长谷子地,结果被流弹击中殒命,这份情谊应该也可以归属到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兄弟情义:是弟对兄的义,是家族成员对家长的忠。

    其实这里提到的“忠”和“义”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个人物的这个行为当中,“忠”和“义”也体现在影片的主角谷子地这个人物身上,并且构成了整部影片的内在结构。粗略地讲,《集结号》前半部分的是以“忠”为核心展开叙述,后半部分是以“义”为核心展开叙述的。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叙述阻击战的故事,谷子地和全连战士奉命坚守阵地,没有听到命令(集结号)绝不撤退,即使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是非常典型的“忠”;而影片的后半部分,谷子地不顾一切,排除万难,用自己的后半生去为九连的兄弟们正名,这是非常典型的“义”。影片的片尾曲《兄弟》:“ 兄弟你在哪里/天空又飘起了雨/我要你像黎明一样出现在我眼里/兄弟你在哪里/听不见你的呼吸/只感觉我在哭泣泪像血一样在滴/我一个人独自在继续/走在伤痛里闭着眼回忆/岁月锋利那是最最致命的武器/谁也无法把曾经都抹去/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容易/还有什么比倒下更有力/没有火炬我只有勇敢点燃我自己/用牺牲证明我们的勇气/还有什么比死亡更恐惧/还有什么比子弹更无敌/没有躲避是因为我们永远在一起/用牺牲证明我们没放弃/从未分离每个夜晚都是同样的梦呓/自言自语来世还要做兄弟”是对这种中国式的兄弟之义的绝好诠释。这种兄弟之义在影片的许多细节当中都存在。比如在影片刚开始的部分,谷子地为了给指导员报仇而枪杀俘虏这一情节,谷子地不仅违反了组织纪律,而且也有背道德准则,但相信绝大多数观众都不会因此而谴责谷子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谷子地枪杀俘虏是为给指导员报仇,带有为兄弟报仇的色彩,由于对中国传统的兄弟之义的认同,所以枪杀俘虏这一行为在观众心目当中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又如,谷子地在朝鲜战场上为保护“兄弟”几乎被炸瞎了双眼、热心帮助“兄弟”解决婚姻问题等一系列的情节背后都透露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兄弟之义,无怪乎许多观众都表示喜欢谷子地这个人物,因谷子地而感动,因谷子地身上的责任、奉献、牺牲精神而感动,实际上对谷子地的感动是源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对“忠”和“义”的认同。

    以上还只是非常简单且随意地分析了一下《集结号》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即便只做这样简单的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集结号》中不仅大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而且传统文化还构成了《集结号》的内在结构。其实,传统文化还帮助了思政教育主题获得中国观众的认同,说得直截了当些就是,《集结号》之所以感动了那么多的中国观众,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就来进一步分析这一点。

    众所周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主旋律片表达爱国主义等一些思政教育主题时许多都没有什么感染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遮蔽了个体生命的存在以及战争的残酷,而《集结号》刻意凸显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环境中的生命存在,因而给观众造成了极大的震撼,这固然是《集结号》获得大众好评的原因。但更为隐蔽或许也是更为深层次的一个原因是文化的认同,也就是中国观众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这一点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中国观众在观看《集结号》时很可能在无意中认同了影片的“泛家族”叙事模式。③这一叙事模式在本文前面的文字中其实也提到过了,就是影片中的人物其实很像一个大家族中的成员,有家长、大哥、兄弟等,这其实是中国文化中的“集体”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其实一直以来中国那些被大众广泛接受的通俗文学作品大都不是单纯地描写“个人”,即使重点刻画一个主要人物,也要把他放到一个群体当中去描写、刻画。因而,在中国的通俗文学作品中,有许多都存在着“泛家族”的叙事模式,比如《三言两拍》中的《卖油郎独占花魁》、近年来的《士兵突击》《奋斗》等当中。这些作品都不是一个人物独闯天下,不是像《阿甘正传》等西方电影那样讲述一个独立的个体人物,而是把人物放置在一个有形或无形的集体当中,而这个集体当中的人物关系大都可以用家族当中的“父子”“兄弟”去分析。在这样的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前文提到过的一位观众看完《集结号》后接受采访时说过的话:感动是因为喜欢谷子地这个人物。这一方面当然是像前文分析过的因为谷子地身上包含了诸多中国文化传统因素,比如“忠”“义”等等。而且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谷子地在影片当中恰恰就是一个家长式、大哥式的人物,(这一点在前文当中已经分析过了)那位观众喜欢谷子地的深层原因很可能是在无意当中对“泛家族”的叙事模式产生了认同。在这种认同当中,影片所包含的一些思政教育主题如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等也就随之深入人心了。第二个方面,《集结号》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帮助引导观众离开那种简单的“个人生命/国家利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一段时间内,随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加速推进,许多中国人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尊重、崇尚个人生命这一积极因素,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完全可以视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积极成果。但是如果因此而将个人生命和国家利益简单地对立起来,对一切造成个人牺牲的因素都加以批判,则也会违背辩证法的规律走上极端。近些年来,爱国主义教育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有部分即源出于此。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为国家、集体做出牺牲的个人是高度认可的,这样的文化传统当然有导致轻视个人生命的可能,但也可能引发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思考,从而避免走上另一个极端:只关心个人、忽视集体和国家,如能因此而正确看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则爱国主义教育就有了可行的基础。此即为《集结号》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位观众看完《集结号》后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关键的时刻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让人感动的。”这应该可以说明,中国的观众是认同中国文化当中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并因此而对个人与国家有了辩证的认识,爱国主义也悄悄突破极端个人主义设下的阻隔来到中国观众心中。

    如果以上的分析大致不错的话,那就可以说,《集结号》热映现象的背后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政教育主题成功地运用了中国文化传统从而深入人心。而这足以说明《集结号》的放映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已经有许多研究者指出过《集结号》的重要意义,本文想着重指出的是《集结号》在中西文化较量当中的意义。

    三、意义和启示

    只要有中外文化交流,就必定会有中外文化的较量。这种文化的交流和较量在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当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可以说,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的背后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历史。④但如果离开文学的角度,转而从国际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学、影视等文化产品背后都有一场无形的文化战争。尤其是全球化步伐加快后,我国在文化领域当中一直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压力,近年来,我国在这场文化战争中一直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文化因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自由、民主、尊重个性、尊重个人生命等印象而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追捧,而中国文化则被某些力量刻意描述成专制、集权而遭到了许多知识分子和民众强烈且愤怒的批判。其实,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多样性和内部的异质性,也就是说,美国文化不可能只是自由、民主这些好的方面,它也一定有其消极、不足的方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久不衰,一定有其积极、优秀的方面。这本是最基本的常识,可惜这样简单的常识似乎竟被很多人遗忘了。许多知识分子本意是为了批判中国文化当中的阴暗面,以促进中国文化祛除消极因素,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这样的动机无可非议,可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文化在同美国文化的较量当中长期处于下风,从而也给爱国主义教育制造了不小的阻力。中美文化争夺最为激烈的领域不在我国主流文学研究者所关注的纯文学作品当中,而在通俗文学、影视作品当中。这也是非常浅显的事实:后者的读者或观众远远超过前者,其文化影响力和影响范围自然也就大于前者。这些年,美国大片一部接一部打入中国市场,且不一一细说那些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好莱坞大片,就仅说说《野战排》《第一滴血》《拯救大兵瑞恩》这些战争题材的影片吧,它们把美国文化中对个人生命的看重这一面刻意呈现出来送到中国观众的眼前,而且在它们的映衬下,中国以往的战争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如《南征北战》等不仅显得黯然失色,且给观众造成了遮蔽战争的残酷、忽视战争中的个体生命的印象,美国文化重个人、中国文化轻个人这样的错误印象便留在了一些中国观众的心目当中。这场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文化争夺战孰高孰低显而易见。然而,《集结号》的出现,扭转了长期以来影视剧中中国文化的不利局面。《集结号》不仅感动了无数中国观众,也必定会引发中国观众重新思考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超越某些别有用心的力量所制造的“个人/国家”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中国观众一旦识破了这个思维陷阱,就不会再对美国文化顶礼膜拜,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文化争夺战的局面或许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就如前文提到观众所说的“关键时刻能为国家牺牲生命是让人感动的”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观众已经不再一边倒向片面强调个人生命的美国式价值观了,而是能够被舍身为国的中国式壮举所感动了。

    最后还想再说的一点是,《集结号》的思政教育主题是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较量中展开的,因而可以说它的叙事策略,也即是它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是相当成功的。简言之,《集结号》是运用了中国文化传统感动了中国观众,这提示广大的思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到你的教育对象是中国人,中国人永远有着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中国式的审美习惯,因而会对中国式的叙事方式产生认同。如果能在进行思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注意到这一点,或许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日趋激烈的争夺中,我们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 《集结号》在北京放映的第二天,即2007年12月21日,央视《新闻联播》就以1分零9秒的时间对《集结号》进行了介绍。之前《新闻联播》很少有关于电影的新闻,即便有也大多是以几十秒的简讯形式报道。2008年1月11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又以“国产影片新探索”为题,播出了10余分钟的关于《集结号》的报道,并称《集结号》“为国产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值得借鉴的有益探索”。

    ② 电影《集结号》的故事情节是根据杨金远的短篇小说《官司》改编的。杨金远是福建莆田《侨乡时报》的总编,他在2002年4月的《福建文学》上发表了一篇约一万三千字的小说《官司》,并于当年被《小说月报》转载。

    ③ “泛家族”叙事模式的说法是参考了其他研究者所使用的说法,请参阅周英雄的著作《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王一川的论文《励志偶像与中国家族成人传统》(发表于《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等。

    ④ 这一点是我在撰写博士论文《本土文学资源的诸种形态及其现代意义》时感受到的,也许会有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此处只是提出这样的一个看法,由于这个看法并非本论文的核心论点,所以对此不做具体论证。

    [参考文献]

    [1] 郭松民.集结号:对战争的解读也是政治[J].记者观察,2008(02).

    [作者简介] 刘子杰(1980— ),男,江西都昌人,文学博士,上海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及思政教育;张国龙(1974— ),男,江西都昌人,本科,江西省都昌县第三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集结角度看中国文化启示传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