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评“蓉城之秋”音乐会的得与失

    评“蓉城之秋”音乐会的得与失

    时间:2020-04-02 05:21:2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蓉城之秋”音乐会是四川省从1981年开始举办的大型音乐活动,之后每三年举办一次。文章通过分析和思考,从中总结了所取得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通过本文引起四川音乐界对“蓉城之秋”音乐会的重新关注和重视,并使其能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蓉城之秋”;音乐会;音乐活动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1)01-0135-05

    前言

    “蓉城之秋”音乐会是继 “上海之春”、“哈尔滨之夏”等地区性大型专业音乐活动之后,在巴蜀大地上崛起的又一支乐坛之花。虽名为音乐会,但实际上它是“经过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大型音乐周,每届都历时数日,旨在展示、检阅、交流四川省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新成果, 促进四川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1]。

    首届“蓉城之秋”音乐会于1981年10月举行,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并赴京汇报演出,得到首都各方人士的肯定和赞誉,之后每3年举办1次。

    作为巴蜀大地的艺术品牌,“蓉城之秋”音乐会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对此,本文试就“蓉城之秋”音乐会举行数届以来的得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 “蓉城之秋”音乐会带来的收获

    如同现在中国颇负盛名的“上海之春”、“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一样,“蓉城之秋”音乐会同样是一个繁荣音乐创作,选拔音乐人才,弘扬巴蜀文化,提高市民音乐素养和凝聚四川音乐力量的重要平台。因此,它的举办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带来的是种种属于四川、属于蓉城的“秋的硕果”。

    (一)繁荣音乐创作

    从第一届“蓉城之秋”开始,音乐会的主要内容都是演出这3年来新创作的作品,主办单位也会组织省内主要创作力量,同时在全省开展作品征集活动,为音乐会提供演出的新作品。为了将每场音乐会办得更好,也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很多音乐团体和音乐家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积极准备。28年来,四川音乐界的艺术家们为历届“蓉城之秋”音乐会创作的音乐作品难以计数,其中有上百首作品是经过专家评定获得奖项而得到推广的,它们以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获得了社会普遍的好评,并传遍全国。仅器乐曲就有在“全国第一届交响音乐创作评奖”中获得一等奖的交响音画《云岭写生》,获得二等奖的交响叙事曲《草地往事》和管弦乐曲《打双麻窝子送给你》;在“全国第三届音乐创作(民族器乐)评奖”中获得一等奖的民族管弦乐曲《蜀宫夜宴》和大型民族管弦乐曲《达勃河随想曲》;在“全国第三届音乐创作(民族器乐)评奖”中获得二等奖的管弦乐曲《阿诗玛叙事诗》;在“全国第十届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中获得优秀作品奖的管弦乐《羌山风情》,以及展现四川康巴地区藏族人民新生活与精神面貌的管弦乐作品《康巴音诗》等等。除此之外,二胡协奏曲《满江红》、《江河云梦》,扬琴协奏曲《忠魂颂》,小提琴协奏曲《川江》,钢琴协奏曲《青年——祖国的春天》,大型民族管弦乐《南诏乐舞》,民乐合奏《大渡河狂想曲》,箫、琵琶与管弦乐曲《水月芙蓉》,二胡与琵琶乐队曲《读<长恨歌>感怀》,管乐合奏《草地掠影》、《月光下》,管弦乐曲《摩梭土风》,钢琴曲《欢乐的牧童》,歌舞音画《七彩西南》,交响音诗《黑纳米-泸沽湖印象》,大型民族歌剧《风雨送春归》等等,也都在音乐会上大放异彩,成为蓉城音乐界所熟知的作品。而通过“蓉城之秋”音乐会问世的歌曲则更是不胜枚举。其中值得一提的莫过于在第二届“蓉城之秋”音乐会上获得声乐创作奖的歌曲《我爱你,中华》。这首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挚爱和自豪感的声乐曲,是由著名世界语诗人苏阿芒作词,四川音乐学院敖昌群教授作曲,曾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获得第四届“晨钟奖”,还同期发表在1985年第1期的《音乐世界》、《歌曲》、《上海歌声》3家刊物上;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更是凭借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在央视第一届青年歌手大赛上一举成名。除此之外,很多歌曲都是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受到专业人士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也激发了艺术家们更多的创作热情。

    有的作品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在音乐会上获得奖项,但是却给了创作者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励他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蓉城之秋”音乐会为繁荣四川音乐创作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选拔音乐人才

    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表演者,都需要一个展示自我、评价自我、磨练自我的平台,而“蓉城之秋”音乐会正好给四川音乐人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四川音乐界通过“蓉城之秋”的选拔,哺育了成百上千的音乐人才。他们带着家乡给予的历练和荣誉从四川走出去,扬名全国,甚至远涉重洋,蜚声海外。

    年轻的新人们在这里锻炼自己的能力,初露锋芒;小有名气的演员们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技艺,不断提高。如独唱演员范竞马、德西美朵、兰卡卓玛、张琳娜、曲比阿乌、姜代康、罗丽岷、练正华、唐竹雅、甘国农、丁晓云、谭小平、段厚英、肖霞、郑玉华、古幼玲……其中除了大家熟知的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范竞马之外,还有在首届“蓉城之秋”音乐会上备受好评的藏族歌手德西美朵。她不仅在1989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唱法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现今已是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一系副系主任的女高音歌唱家张琳娜教授,也曾是首届“蓉城之秋”音乐会上的获奖者;彝族女高音歌唱家曲比阿乌已被推选为“德艺双馨”艺术家代表,同时也是国家一级演员。而甘国农、姜代康、兰卡卓玛、唐竹雅等等则已成为四川音乐学院教学骨干,各有建树且桃李满天下。

    又如演奏家易加义、陈音、张燕、周钰、杜长松、朱玲、张小静、樊三立、童卫东、周天丽、舒希、杜静、许辰阳等,也同样在音乐会上展示了自己的演奏才华,从而奠定了走向中国、走向国际的基础。正是如此,才会有作为大陆唯一的音乐家参加为美国自由女神落成一百周年纪念演出的琵琶名家陈音;才会有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音乐学院易加义教授;才会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理事,在中国、英国举办10余场独奏音乐会的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周钰。

    再如音乐创作者朱舟、俞抒、高为杰、敖昌群、易柯、石小涛、廖纲源、梁云江、邹向平、杨宝智、毛青南等人,都凭借着“蓉城之秋”音乐会上那令人惊叹的乐章,在蓉城、在四川、在中国,乃至在国际的音乐界中,占得了一席之地。

    (三)弘扬巴蜀文化

    蓉城,是一个有着悠久巴蜀文化传统和良好音乐氛围的城市,也是作曲家们吟咏的主题。“蓉城之秋”音乐会作为巴蜀地区影响力最大、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活动,自然而然地表现了巴蜀大地独有的文化、生活气息。如受到成都西郊五代蜀王王建墓的24幅乐舞石刻所启发而创作出的大型民族管弦乐《蜀宫夜宴》,就具有浓郁的巴蜀特色。事实上,在“蓉城之秋”音乐会上的很多节目,都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着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示着天府之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反映着四川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中央音乐学院何乾三老师,曾评价首届的“蓉城之秋”音乐会是“歌颂四川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歌颂四川人民精神文明的很有代表性的‘橱窗’”[2]。例如,在首届“蓉城之秋”音乐会上的歌曲《灾害中我们挺起腰》,正是反映了四川人民在1981年的抗洪救灾中敢于斗争的乐观精神。由我省著名词作家胡笳、杨笑影作词, 敖昌群、宋名筑、郭元、胡晓作曲的《水的丰碑—府南河大合唱》, “热情讴歌了‘ 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的成都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府南河改建工程”[3],从而获得第六届“蓉城之秋”音乐会特别创作奖。除此之外,大量的声乐作品同样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如《草原上的格桑拉》、《采山珍的姑娘》、《川江行》、《我们的九寨沟》、《幺姑娘赶鸡》、《芙蓉秋小唱》等等。这些带着巴蜀文化色彩的优秀作品,正是通过“蓉城之秋”展示给人们别样的风采。

    (四)提高市民音乐修养

    众所周知,“蓉城之秋”音乐会是在刚刚粉碎“四人帮”,社会上充斥着各种样板戏,艺术氛围淡漠的情况下举办起来的。它的出现,冲破了极左思潮对音乐艺术的长期束缚,净化了蓉城的音乐氛围,也让喜爱音乐的群众眼前一亮。从1981年至今,“蓉城之秋”音乐会带来的艺术气息已经深深植根于蓉城人民的心中,凝练成这座城市精神的音符。同时,音乐会的举办也丰富了四川群众的文化生活,让他们能在学习工作之余接受音乐的熏陶,听新歌、看新舞、赏新作,感受音乐的魅力,不仅能放松心情,也能提升修养,陶冶情操。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通过感染身边的人,为城市带来好的文化氛围,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市民素质,进而提升城市品位,推动成都向全国音乐名城、文化名城迈进的目标。

    (五)凝聚四川音乐力量

    “蓉城之秋”音乐会不仅仅是展示新人新作的平台和追求音乐梦想的舞台,更是四川音乐界的一个凝聚点。它是凝聚了四川省音乐家们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晶;凝聚了四川省各个文艺团体齐心协力地去打造属于四川的音乐品牌的心力,使四川的音乐在全国崭露头角;凝聚了四川音乐人对四川这片土地的感受与热爱。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凝聚点,才能吸引四川省的音乐家们努力学习、积极创作,将自己最高水平的歌、舞、演、作能力发挥出来,为四川音乐界的崛起贡献自己的能量。同时,也证明了四川省的绝大多数音乐家仍然能保持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对高品质音乐的追求,对正确艺术道路的追求。这是十分可贵的,令人欣慰,使人鼓舞。可以说,“蓉城之秋”音乐会推动了四川音乐界的繁荣与发展。

    从首届到第九届,“蓉城之秋”音乐会为四川、为蓉城带来的收获可能还远不止上述几点,它在提高四川音乐界的知名度,促进四川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广大音乐爱好者等方面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 “蓉城之秋”音乐会存在的问题

    尽管“蓉城之秋”音乐会给四川带来了上述收获,但它在举办过程中,却仍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也使得第四届之后的“蓉城之秋”开始慢慢呈现出萧条之势,虽然第五届曾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蓉城音乐会”命名,但却也无法力挽狂澜,阻止它的衰败之势。报刊、杂志等及新闻媒体中对于它的报道已是凤毛麟角,曾经开辟、引领四川音乐新时尚的辉煌已然不复存在。虽然也有新作新人的推出,它却慢慢演变成了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例行的内部活动,逐渐脱离市场、远离观众,渐渐陷入到不得不办,却又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而这样的局面竟然持续了12年之久,直到2002年第八届才让这个曾经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音乐节重新振作起来。然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却让人深思,也让我们看到了“蓉城之秋”音乐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知名度不高

    作为代表整个四川的一个大型音乐活动,无疑,现在的“蓉城之秋”音乐会,其知名度还远远不如 “上海之春”、“哈尔滨之夏”等同样的专业大型音乐会。笔者曾在一个热门网站成都板块上做了一个关于“蓉城之秋”音乐会的简单调查,10天时间却只有65人次的访问量,而其中只有8名访客表示听说过,但也只是在报纸上看过报道,并不关注。除此之外,笔者还随机抽查了四川音乐学院的20名学生,竟然只有1名钢琴系的学生表示听说过,其余的都对其一无所知。一个曾经如此专业的、大型的音乐盛会,到今天不仅蓉城大众不甚知晓,就连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都未曾听闻,这不得不说是“蓉城之秋”音乐会的悲哀。然而,和它同时代诞生的“上海之春”、“哈尔滨之夏”、“羊城音乐花会”,甚至稍晚一些的“北京音乐节”却都茁壮成长,成为了全国有影响力的音乐节而享誉海外。同为地区性大型专业音乐活动的“蓉城之秋”,却由盛转衰,几乎沦落为无名之辈,不得不让人扼腕痛惜。

    (二)影响力不大

    一个音乐会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它的影响力。它是否能营造这个地区的音乐氛围?是否能传播本地区的音乐精神?是否能代表这里的音乐潮流?而作为四川地区的音乐会,“蓉城之秋”音乐会无疑应当具有影响力。尽管它一度满足了一代人的音乐需求,代表过四川的音乐潮流。但在后来,它的影响范围却在逐渐缩小,仅仅局限于四川盆地,甚至成都平原。这对于一个大型音乐节而言,显然过于狭窄。现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不少城市都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打造群众音乐文化,目的就是建立一块能叫响一座城市名气的“音乐金字招牌”,如北京的“国际音乐节”,广州的“羊城音乐花会”,甚至英国的“爱丁堡音乐节”,德国的“萨尔茨堡音乐节”等等,无一不是将本地的音乐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们去聆听、去感受它们的氛围、它们的精神、它们的潮流,让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去仰慕、追求、向往。然而,这是现在的“蓉城之秋”音乐会很难做到的了。

    (三)宣传面不广

    当首届“蓉城之秋”音乐会即将召开时,“成都街头,出现了迎接‘蓉城之秋’音乐会在蓉隆重举行的巨幅广告牌、红色横幅标语和彩色宣传招贴画。两公分见方的会徽,红底白色字母,三千余枚两三天被一抢而空”[4],各大报刊、杂志都争相发表各种消息、报道、评论,足见当时群众对其热衷程度不下于现在的明星演唱会。可渐渐这种宣传攻势减弱并停止了,不仅没有广告牌、招贴画,连报刊杂志也不热衷于对它报道了,这种情况在第五、第六届时尤为明显。当年的报刊杂志很难找到关于“蓉城之秋”音乐会的新闻,甚至连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内部刊物《乐苑》也仅仅以简短的消息一带而过。也就是说,“蓉城之秋”音乐会已经走入了一个单一的、封闭的音乐空间,而不再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了。这样的情况虽然在第八届时有所好转,却仍赶不上之前的热情与辉煌,就更不能和“上海之春”、“哈尔滨之夏”这些同类的地方音乐会相提并论了。这也是为什么“蓉城之秋”音乐会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群众性不够

    一场音乐会,除了专业演员的参与以外,群众的参与也是十分重要的。四川的地域特色怎样突显出来,除了借助一定的艺术载体,群众的积极参与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因素。可以想象,没有群众积极参与的音乐会,容易开成圈里人自娱自乐的音乐会,其生命力自然不会太强。对于一个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甚至连宣传都已陷入瓶颈的音乐会,我们实在无法期待有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显然,除了部分对音乐相当敏感的爱乐人士之外,“蓉城之秋”音乐会的观众基础已算是十分薄弱的了。

    (五)专业性改变

    从1981年的首届到2002年第八届,“蓉城之秋”音乐会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音乐节,但2006年的第九届“蓉城之秋”却已不再用音乐会命名,而是改为“‘蓉城之秋•成都风情’——2006国庆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再细看活动内容“有好戏看、好歌唱、好书读、好讲座听、好展览赏、好地方去”[5],就可发现,“蓉城之秋”音乐会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众所周知,首届“蓉城之秋”的宗旨是推出本省新人新作,而第九届的“蓉城之秋•成都风情”的性质却彻底的变成了单纯的群众文化活动,并带有较浓的商业气息。诚然,这样的转变虽然带动了一部分群众参与,但群众参与的却是“少儿游泳比赛、‘成都故事百家谈’系列讲坛、群众广场舞大赛、美术书法摄影展览……群众看的是京剧、川剧的经典剧目、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亚洲跳伞锦标赛暨国际跳伞公开赛、舞龙比赛、奇石盆景展、西班牙文化周……”[6]很显然,这样的“蓉城之秋”,已经根本不能算是原来意义上的“蓉城之秋”音乐会了。一个大型的地方音乐活动节变成了纯粹的群众娱乐活动的大杂烩。这样的改变,与“蓉城之秋”音乐会最初的办会宗旨已相去甚远,令人遗憾。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资金的短缺,场地的限制,主办力量的薄弱,演出水平的降低,参演人员的减少等一系列不尽人意之处,都是“蓉城之秋”音乐会所存在的问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也许会更加明显,甚至还会有一些新的问题产生。也许到那时,曾经享誉一时繁荣一方文化的“蓉城之秋”音乐会将真正地从四川艺术活动的舞台上消失,留下巨大的遗憾。

    三、对“蓉城之秋”音乐会的思考与建议

    “蓉城之秋”音乐会是西部惟一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仍坚持不断举行的综合性音乐节,我们应珍惜它。在西部大开发和建设文化强省的今天,我们需要它,应进一步打造它、发扬它,使之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舞台。然而,作为一个曾经在国内有过一定影响力,承载着四川音乐家梦想的大型音乐活动,目前,无论在知名度、影响力、宣传面、群众性以及专业性等方面的状况都令人堪忧。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第一,如何扩大其宣传面?

    第二,如何提高其知名度及影响力?

    第三,如何加强其群众性和包容性?

    第四,如何使其具有世界性?

    第五,如何保持其应有特色?

    针对以上思考,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今后“蓉城之秋”音乐会的再次举办建言献策。

    (一)强化媒体宣传

    对于任何活动而言,媒体的宣传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可以设定一个属于“蓉城之秋”音乐会的会徽,虽然在首届提到过“两公分见方的红底白色字母会徽”,但是它却从没有出现在我们视野之内,因此,再次设定并确定一个固定的会徽是十分必要的。甚至还可以学习“哈尔滨之夏”音乐节,设立“蓉城之秋”音乐会的吉祥物,让音乐会更有吸引力。

    其次,可以为“蓉城之秋”音乐会建立一个专属网页。包括音乐会的简介、动态,每届音乐会的演出情况、获奖情况,以及音乐会的照片,参演人员的介绍,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网页上添加报名指南、订票项目等等,让“蓉城之秋”音乐会充满现代、商业、快捷的气息。

    此外,在音乐会举办之前,要加强各种媒体的宣传攻势,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户外海报、剧场展板等媒介,使大众能通过各种渠道感知音乐会。全方位、多侧面的宣传“蓉城之秋”音乐会的内容与形式,让音乐会的宣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以此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力争政府投入

    现任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原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敖昌群教授曾在接受《四川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四川并不缺乏人才,缺乏的是供人才展示的舞台。为什么李云迪去了深圳?为什么四川歌手在全国比赛中屡屡受创?为什么‘蓉城之秋’会走下坡路?”他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少强有力的支持,四川音乐要发展仅仅依靠音乐界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资金、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张文治也曾对《四川日报》记者举例说:“刚刚闭幕的云南全国舞蹈节、广西国际民歌节等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这些活动已经成为了当地政府向世界打出的一张品牌”[7]。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界有识之士已经深深意识到了政府支持和投入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指解决场地甚至是资金的问题,还指政府对“蓉城之秋”音乐会的规格、目标确立上的介入和指导,以及实现所定目标的全程关注。更重要的是,一个被政府重视的音乐会才能得到足够规模的宣传,才能吸引大量的参赛人员,才能让音乐会办得更好更强,才能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才能增强“蓉城之秋”音乐会的生命力,才能使它逐渐由省级提升为国家级,才能加深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蓉城之秋”音乐会想要成为和“北京音乐节”、“哈尔滨之夏”一样的国内外知名音乐会,寻求政府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

    (三)面向世界舞台

    新的世纪里,如何将蓉城之美展示给世界?文化辐射也许比任何宣传更有影响力、更有说服力。一部电影影响中国人形象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我们应懂得利用文化。因此举办“蓉城之秋”音乐会这一文化活动,不只是单纯地让本省音乐家展现它的风采,更应该邀请国内甚至国外知名的音乐表演者、音乐教育者、音乐评论者来进行演、教、评、论。不仅能给热爱蓉城的音乐爱好者提供学习机会,还能通过这种形式将“蓉城之秋”的名片散发到世界各地。这样既可以提高城市文化文明水平,又可以扩大蓉城的知名度,为四川打开又一扇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也使蓉城的新人新作有更多的机会面向全国、面向世界。

    (四)引导群众参与

    一场好的音乐活动,不仅要走向国际、贴近世界,更要走近市民、贴近大众。因此,在未来的举办中,“蓉城之秋”音乐会应该坚持群众参与的原则。所谓群众参与,一方面体现在要吸引更多的市民、民间团体参与其间,另一方面也需要群众积极关注的良好氛围。能否将音乐会的票价定在市民更接受的范围内?能否给最容易、最乐意接近音乐会的学生群体以更多票价的优惠?室内的尤其是专业团体演出能不能尽量多来到广场,来到市民中间?总之,只有真正调动起群众参与“蓉城之秋”音乐会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实现“百万群众闹蓉城”的热闹局面,“蓉城之秋”音乐会才会时刻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五)保持音乐特色

    针对“蓉城之秋•成都风情” ——2006国庆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即意义上的第九届“蓉城之秋”音乐会的举办内容,笔者认为并不可取。因为它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意义上“蓉城之秋”音乐会的性质,甚至已经不能被称为音乐会了。我们需要的是能推出新人新作的平台和追求音乐梦想的舞台,一个能展现四川音乐亮点的音乐会。这个平台、这个舞台、这个亮点,不是单一的普通的群众文化活动所能取代的。诚然,我们要市场化、要大众化,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味的追求这些而放弃初衷,放弃应该属于蓉城人民的音乐梦想。其实要做到专业性与群众性兼顾和结合并不难,我们可以借鉴已经成功举办的“哈尔滨之夏”、“北京国际音乐节”甚至是国外音乐节的经验。比如在音乐会期间开设多个专场,可供专业、业余以及群众比赛表演,甚至还可以举办音乐讲座,开展社区音乐活动等等。这样不仅丰富了音乐节的活动,还可以在群众中选拔出优秀的音乐人才,为四川的音乐事业添砖加瓦。除此之外,还可以推出面向大学生和儿童的低价音乐会、大师课,培养他们的兴趣,增长他们的见识。也就是说,要把“蓉城之秋”音乐会办成既有专业性、又有群众性,既有艺术性,又有通俗性的音乐活动。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形式,前提必须与音乐有关,否则又怎么能称其为“音乐会”呢?

    以上,是笔者针对“蓉城之秋”音乐会在举办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而引出一些思考与提出的建议,只是一家之言,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四川音乐界的艺术家们为它的繁荣与发展出谋划策。

    结语

    作为一个繁荣音乐创作、积累优秀曲目、提高表演艺术和发现表演人才的盛会;作为一个集中展示四川音乐表演、激发创作热情的盛会;作为弘扬巴蜀音乐文化、检阅我省近年来音乐工作成绩、推进音乐艺术进一步繁荣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盛会,“蓉城之秋”音乐会理应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与重视,面对它的长处我们应该继续发扬,面对它的问题我们应该主动反思。毕竟,四川乃至整个西部,能够如此大规模集中地介绍现代音乐,尤其是新作品的机会并不多。同时,作为成都这座城市的形象品牌,这样的音乐节往往体现出整个城市的音乐艺术水准和文化综合素质。做“蓉城之秋”音乐会是一项为了明天的事业,因为文化能够给后人以持久的、超越历史的影响。我们在对“蓉城之秋”音乐会的判断上也应该具有战略的眼光 ,它将是一件对蓉城、对四川、对整个西部的经济建设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而我们四川音乐界的每个人,都应该为展示一个健康的、优秀的、充满生机的“蓉城之秋”音乐会而努力!

    指导教师:甘绍成教授

    责任编辑:郭爽

    参考文献:

    [1] “蓉城之秋”音乐会简介[J].音乐探索,1996(4).

    [2]邱仲彭.乐坛花似锦 金秋蓉城开——记首届“蓉城之秋”音乐会[J].音乐世界,1981(12).

    [3]蓉音.四川音乐学院在“蓉城之秋”音乐周上献演大型综合音乐会[J].音乐探索,1996(4).

    [4]邱仲彭.蓉城金秋百花放 群星灿烂映乐坛——记首届“蓉城之秋”音乐会[J].人民音乐,1981(12).

    [5]王嘉.蓉城之秋:串起散珍珠造金字招牌[N].成都日报,2006,9,25:16.

    [6]“蓉城之秋•成都风情”活动内容,http:///glamorchengdu/detail.jsp?id=94169/2006-9-2/2009-4-21.

    [7]傅耕,张珏娟.“蓉城之秋”要变招[N].四川日报,2002,7,2:6.

    On the Accomplishment and Problems of the Concert of “Autumn of Chengdu”

    Wang Lujie

    Abstract:Concert of “Autumn of Chengdu” has been a large-scale music activity held in Sichuan province since 1981, taking place in every three years. This article gives an overview of its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and puts forth several suggestions, in hope of getting more attention from music circle in Sichuan and for better development.

    Key words:Concert of Autumn of Chengdu; concert; music activity

    相关热词搜索:音乐会蓉城得与失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