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小战船,重火力

    小战船,重火力

    时间:2020-04-04 05:24:3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传统的苏式小型作战舰艇职能过于单一,信息化程度落后、船体和舰载设备日益老化。因此,90年代俄罗斯试图以成熟的苏式舰艇平台为基础研制新型近海作战舰艇,比如金刚石设计局以12411“闪电”型导弹艇(毒蜘蛛级)平台为基础开发了隐身性能好、火力强、信息化程度较高的12300“蝎子”型导弹艇。然而平台本身的局限性使它难以担负多样化的任务,其柴燃联合动力系统无法国产化,受制于人。因此12300型导弹艇并未被俄军看重。即使作为外贸型号也因其用途单一而不受欢迎。

    时间进入21世纪,俄罗斯舰艇设计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80年代后期开始在苏联初步运用的雷达隐身设计将进一步得到落实,模块化、信息化也成为了新的追求。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推动了舰载设备的更新换代。经历了90年代的沉寂,新一代的俄罗斯水面舰艇终于出现在世人面前。21630型炮舰和由此发展而来的各型小型导弹舰便是俄海军新式近海作战舰艇的代表。

    扛大炮的小战船:2P630型炮舰

    21630型炮舰是俄罗斯全新设计的第一型小型近海作战舰艇。该项目立项于2002年,由国防部第一中央科学研究院提供研发与技术支持,泽廖诺多尔斯克设计局负责总体设计,由库什尼尔担任总设计师,金刚石设计局则承担了动力系统的设计工作。

    泽廖诺多尔斯克设计局在苏联时期主要负责设计护卫舰、小型反潜舰等遂行近海作战任务的三级舰艇,俄国防部和国防工业各部门选定泽廖诺多尔斯克设计局,而非专攻小型导弹舰、导弹艇的金刚石设计局来负责21630型舰的总体设计。可见21630型及其衍生的型号更加强调对近海作战和非军事任务的适应性,而非突击能力。该舰专为里海舰队设计,能够在河流以及各种近海环境下遂行巡逻、反恐、对岸火力支援等低烈度作战任务。

    总体参数

    21630型炮舰全长61.8米,宽10.3米,最大吃水3米,满载排水量520吨,舰员编制34人(军官6人)。该舰大胆地采用了钢制船体和复合材料上层建筑的新颖设计,以阻燃玻璃纤维为主的复合材料上层建筑具有重量轻、生存能力强、对电磁波的反射能力弱等优点,已经成为21世纪初俄罗斯新建中小型舰艇的一大亮点。该舰外形上也考虑了雷达、红外隐身要求,船体折线以上和上层建筑侧壁融合成一个平整的斜面,舰桥、桅杆等结构也全部为倾斜的平面,另外还采用了俄驾轻就熟的水线排气设计。

    考虑到21630型炮舰的任务,对其动力系统变速能力和经济性的要求比较高。它更看重能否在浅水中畅行无阻,而不是单纯追求高速性。传统苏式小型舰艇倾向于采用功率澎湃但低速性能一般的柴燃联合动力系统以及吃水较大的螺旋桨推进方式,这对21630型来说并不合适。泽廖诺多利斯克设计局为21630型炮舰专门设计了全新的M507Ⅱ型柴柴联合动力喷水推进系统,在2005年首舰的海试中通过了国家测试。该系统由2719.5千瓦的MTU16V4000M90型柴油机联合驱动1部由金刚石设计局研制的喷水推进器,每艘配两套M507Ⅱ。其最大航速28节,经济航速12节,续航力1500海里。此外还有2台3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21630型的船体缺选择了兼顾大航速和适航性的高速排水型设计,这不仅是为了减小吃水,而且便于在其基础上研制能够高速突击的小型导弹舰。

    观瞄与武器系统

    21630型舰的主要侦搜设备是桅杆顶部半球型雷达罩内的“正像-M1”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这是一款将三坐标雷达和二坐标雷天线达背靠背布置的组合雷达,探测距离150千米,能够精确跟踪低空和水面的小型目标,非常适合小型舰艇。该舰还配备了一部M P-231“系船柱”型导航雷达、一部5Ⅱ-10-03“银鼠”炮瞄火控雷达以及一套光电探测系统。21630型虽小,却是俄军信息化作战体系的重要节点,因此配备了海军通用的“西格玛”作战指挥控制系统。

    21630型的舰尾可以选择不同的武器模块,常见的是一门用于执行对岸火力支援任务的A-215“冰雹-M”型40管122毫米火箭炮。“冰雹-M”原型为陆军型EM-21“冰雹”,1966年苏联海军提出要在“冰雹”基础上研制舰载火箭炮用于对陆火力支援。为了适应装舰要求,海军型采用了旋转发射架左右各安装一组20联装发射管的设计。“冰雹-M”最初于1972年在1171型大型登陆舰(短吻鳄级)EⅡK104号上进行了发射试验,1978年又加装了带有ⅡB y-2型激光测距-瞄准仪的“雷雨”火控系统,随后正式装备于1174型大型登陆舰(伊万·罗戈夫级)。该炮主要使用MC-73M型122毫米无控火箭弹,弹重66千克,战斗部重6.4千克,射程2-20.7千米。

    21630型采用“主权”A-190型59倍口径100毫米自动舰炮,是主要的对海攻击武器,也可以用于防空作战和对岸火力支援。500吨级艇装备100毫米舰炮,是典型的“小船扛大炮”,体现出了A-190优越的适装性。复合材料的应用、结构的改进以及弹药基数的减少,使得A-190的重量比上一代A K-100型减轻了一半以上,只有15吨,仅比80年代苏联导弹艇艇普遍装备的A K-176型76毫米舰炮重2吨左右,比法国100毫米紧凑型舰炮轻2吨。该炮继承了AK-100型舰炮优良的弹道性能和高度的可靠性,对海/对空射程分别为21千米和15千米,射速提高到了80发/分,由于射程远、弹丸重、射速稳定,其实际火力可以超过最高射速90发/分的法国100毫米紧凑型舰炮,甚至能与射速较低的美制54倍口径127毫米舰炮相抗衡。俄罗斯海军非常看好A-190舰炮优良的火力和适装性,将成为各型新式中小型作战舰艇的主炮,而AK-176的深度改进型A K-176M则前途渺茫。

    由于在里海、内河作战环境中防空压力较小,21630型炮舰的防空武器只有1套3M47“弯曲”轻型防空导弹系统和2门AK-306型机关炮。3M47是一款自动化的轻型防空导弹系统,其发射装置带有光电跟踪系统和6枚红外制导的“针-1M”型便携式防空导弹。导弹发射重量10.6千克,作战斜距5200米,射高10-3500米,可拦截速度不大于400米/秒的低空和超低空目标。AK-306则是一款廉价的舰载机炮,与AK-630的主要区别是炮管直接裸露在外,取消了水冷套筒,其采用的AO-18Ⅱ型6管30毫米电动加特林炮射速仅1000发/分,弹道性能也比AK-630M略差,因此主要用于近距离对海射击,防空能力非常有限,难以拦截掠海反舰导弹。21630型还装备了一套nK-10“勇敢”电子战系统作为防空作战的软杀伤手段。它以被动方式侦测来袭的导弹,并配有4部KⅡ-121型发射干扰弹发射装置,可发射不同类型的干扰弹。

    21630型舰在舰艉配有一个多功能舱,目前安装了一部能够对潜艇目标精确定位的“阿帕纳-M”型吊放声纳,必要时可以进入黑海海域,在近海反潜作战中支援其它小型反潜舰。为了满足边防巡逻、缉毒、反恐等任务需求,21630型装有2挺带有防盾的14.5毫米“海军基座式机枪”,另外还能安装3挺7.62毫米机枪。

    21630型应用了大量高新技术,却没有过分追求技战术性能。它的价值在于加速新一代模块化小型舰艇设计和建造技术的成熟,同时又能够验证新技术、新装备的可靠性,为设计更强大的小型舰艇奠定了基础,并推动了大量前沿技术和装备的普及。21630型仅获得了3艘订单,均由位于圣彼得堡的金刚石造船厂建。首舰“阿斯特拉罕”号于2006年交付海军,后续舰“卡斯皮斯克”号和“马哈奇卡拉”因为拨款不足,分别到2011年和2012年才完工交付,其中2号舰在2007年被改名为“伏尔加顿斯克”号。3艘21630型全部经由俄内陆运河转入伏尔加河,然后前往里海区舰队服役,隶属里海区舰队近卫第83炮艇大队。

    近海卫士:21631型小型导弹舰

    21631型小型导弹舰与21630型炮舰同时立项,同样由泽廖诺多尔斯克设计局负责总体设计。除了执行低烈度作战任务外,21631型还将装备通用垂直发射系统以满足未来日益多样化的作战需求。除了装备导弹外,21631型的战术、技术要求和21630型非常相似,部署范围也和21630型一样。因此21631型在总体设计和具体技术上和21630型高度相似。

    总体参数

    21631型长74.1米,宽11米,吃水2.6米,满载排水量达到949吨,更大的船体承载了更复杂的武器和电子系统,舰员编制也增加到了52人。由于船体尺寸的增加,21631型舰配备了2套使用2台3750千瓦柴油机的M507A型柴柴联合喷水推进动力系统,最大航速25节,续航力2500海里。

    3C14垂直发射系统

    21631型上最核心的舰载武器的被俄军称为通用舰载发射系统(YKCK)的3C14垂直发射系统。该舰装备有一套8单元的3C14-21631型。这套系统并不是勉强安装到900吨级小型导弹舰上的,其适装性非常好,不会对小型舰艇的总体设计产生很大压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它才会被俄罗斯海军全面推广于各种不同吨位的新一代作战舰艇上。

    3C14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现冷热共架的通用型垂发装置,能够兼容不同用途的“口径-HK”系列导弹和“缟玛瑙”超音速反舰导弹,未来还可以兼容各种体积合适的导弹。根据战术任务要求,21631型可以配备“口径-HK”系列中的3M14远程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和3M54反舰导弹。

    俄罗斯将小型导弹舰与通用发射系统结合的初衷,应该追溯到80年代美苏《中导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不得部署陆基中远程导弹。这导致冷战后期美苏双方都竭力发展各自的海基远程导弹。美国海军原来在大型战舰(战列舰等)上布置“战斧”导弹发射箱的做法显然代价高昂。于是美苏双方不约而同地研制了适用于潜艇发射的导弹,美国还率先研制了可以垂直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Mk41型通用垂直发射系统,获得了明显的优势。

    不甘落后的苏联也开始研发通用化的舰载导弹发射系统。然而苏联解体打断了其追赶美军的进度。俄罗斯因无力添置大型战舰而不得不另辟蹊径,将体积紧凑、高度通用化的发射系统布置在机动灵活的小型舰艇上,以弥补海基陆攻巡航导弹发射平台不足的劣势。因为小型舰艇具造价低廉,能在近海和内河部署等特点,从而获得了发射阵地灵活、隐蔽性和生存能力更强的优势。

    80年代后期,苏联在研制通用舰载发射系统时并没有追求将发射装置完全统一,而是同时研制了倾斜发射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布置在甲板表面的倾斜发射装置由于不需要解决燃气排导问题,所以研制相对顺利,装备2座CM-316型6联装倾斜发射系统的12347型大型导弹艇“涌浪”号于1987年交付北方舰队,随后进行了“缟玛瑙”反舰导弹的试射。垂直发射导弹的3C14则需要严格控制体积并解决燃气排导的难题,苏联解体前并未完成研制。

    导弹垂直发射更符合现代战舰对模块化设计和雷达隐身的要求,被新生的俄罗斯海军以及印度海军看好。在印度客户需求的刺激下,快马加鞭地完成了研制,率先装备于出口的11356型护卫舰上。俄罗斯为“口径/俱乐部”系列导弹选择了同心筒式热发射方式,发射装置不需要设计燃气排导通道和冷却系统,而尺寸略大的“缟玛瑙”反舰导弹则直接采用了传统的提拉活塞杆冷发射方式,最终修成了冷热共架的正果。正是凭借其优良的通用性和适装性,3C14几乎成为了21世纪初俄式主战舰艇的标配,21631型自然不能例外。

    现役的3艘21631型都隶属于里海区舰队,按俄罗斯海军的计划,21631型舰的4至9号舰都将配属黑海舰队,其中4号舰“泽廖内多尔”号和和5号舰“谢尔普霍夫”已经在2015年9月交付黑海舰队并在新罗西斯克附近海域完成海试,计划在年内正式服役。许多人就此认为它也是为里海作战环境设计的小型导弹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21631型最大的价值是充当部署在黑海、里海以及沟通两者的伏尔加河、顿河水系的导弹机动发射平台,能够神出鬼没地打击西亚和东欧、北非地区的敌方目标,而岸防力量(岸炮、岸基反舰导弹)和空中掩护也可以保证这些发射平台的安全。2015年10月7日凌晨,里海区舰队4艘新式舰艇对叙利亚境内的恐怖组织目标发动导弹打击,3艘21631型小型导弹舰“斯维亚日斯克城”号、“乌格里奇”号和“大乌斯秋格”号,以及11661K型护卫舰“达吉斯坦”号,用所装备的3C14垂发系统和3M14远程导弹首次展示了威力,一鸣惊人。

    其它武器系统

    为了实时接收作战指令和目标参数,21631型配备了一套天线直径为1.2米的“半人马座-HM”无线电战术通信系统,能够以每秒4.8-512千字节的速度传输信息。虽然21631型也能发射3M54反舰导弹打击水面舰艇,但它并不像传统的小型导弹舰一样将反舰突击作为主要作战任务,所以它没有装备能够超地平线探测的“矿物质”对海搜索雷达,在打击地平线外的水面目标时需要从其他侦察平台获得目标参数。

    如果投入高强度作战,21631型也可能成为敌人重点打击的对象,而有限预算却使其无法配备3M89“弯刀”弹炮结合防空系统等高端火力配置,因此设计局为其选择了高性价比的自卫火力配置,尤其是多种精干的点防空武器,并合辅以电子对抗手段。21631型也装备有“正像-M”雷达、A-190舰炮,并装备了两套3M47“弯曲”轻型防空导弹系统。近防炮则选用了1门射速超过每分万发射速的AK-630M-2型双联装6管30毫米炮,可以拦截反舰导弹。电子战系统在21630型的ⅡK-10基础上换装了新型的被动探测雷达,并且增加了一对主动干扰装置。

    里海龙卷风:21632型炮舰

    据泽廖诺多尔斯克船厂官网2015年4月10日的报道,将向哈萨克斯坦提供21632型炮舰,绰号“龙卷风”,这也是该系列舰艇的首次对外出口。

    总体参数

    21632型舰也由库什尼尔担任总设计师,采用了流行的模块化设计。该型舰长61.45米,宽9.6米,吃水2米,满载排水量560吨。21632型沿用了21630型的动力系统,为了应付北约对俄实行的禁运,俄方用国产柴油机替代了原先的德国柴油机。该舰最高航速26节,续航力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而设定在1500-2300海里,自持力10天,能够满足在里海或其他相对封闭海域内的巡逻和作战任务需求。

    泽廖诺多尔斯克设计局一共完成了4套方案,基本沿用21630型的布局。方案一与21630型置几乎相同;方案二装备1套“天王星”型反舰导弹系统(2座4联装KT-184型发射装置);方案三采用倾斜发射的“宝石”反舰导弹;方案四則是带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和一架卡226轻型直升机。前3个方案都装有1门A-190炮及2门AK-306近防炮。第4个方案的主要武器只有1门AK-630。所有方案都配备了2挺14.5毫米和3挺7.62毫米机枪,用于在执行缉毒、边防和护渔等任务时发挥较强的近程火力。

    用户需求与竞标过程

    哈萨克斯坦虽是一个中亚的内陆国家,但该国西濒里海,海岸线长达1730千米,且在本国所属的里海大陆架上拥有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五的卡沙甘油田。但此地受恐怖主义威胁严重,伊朗和阿塞拜疆还对里海主权存在争端,这对卡沙甘油田以及通往伊朗、阿塞拜疆的石油运输航线构成了威胁,因此哈萨克斯坦需要一支精干且训练有素的海军。同时作为俄罗斯传统盟友(俄至今仍在使用该国境内的科努拜尔航天发射中心,哈萨克斯坦也是世界第一大铀矿开采国),哈国从俄订购武器是情理之中的。

    从2010年哈海军就公布了采购3艘轻型护卫舰的计划,并邀请了多国的公司参与竞标。2014年有报道称哈萨克斯坦海军将在俄罗斯的21632型和中国的056型轻型护卫舰之间做出最终选择。中国方面建议在里海港口城市阿克套援建一个造船厂,并将哈版056型护卫舰的分段和配套设备运至该厂完成组装。然而这个方案因成本过高、周期太长而被放弃。21632型则可以由泽廖诺多尔斯克造船厂建造后,经伏尔加河直接进入里海交付哈萨克斯坦,非常方便。

    哈萨克斯坦于2015年4月签署了3艘21632型的采购意向合同。根据俄《商务在线》的报道,哈萨克斯坦海军最后看中的是方案二。在相对狭小的里海环境下,该型艇的火力极为强大,将给一度以快艇为主体的哈萨克斯坦海军实力带来质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北约国家和乌克兰停止对俄供应柴油机和燃气轮机,导致泽廖诺多尔斯克造船厂的多型舰艇无法及时获得动力装置。虽然俄方最终为这些舰艇找到了能提供替代品,但期间出现的工期拖延已经导致泽廖诺多尔斯克造船厂从2013年开始陷入亏损(收入121亿卢布,净亏损490万卢布,总债务达171亿卢布),2015年初该厂甚至被俄阿尔法银行迫讨47亿卢布欠款。此时获得哈萨克斯坦的21632型舰订单,将为该厂渡过难关创造良好的机遇。目前船厂主要生产21980型“白嘴鸦”型快艇(其上的柴油机系从中国采购)、21631型小型导弹舰和出口给越南的11661型“猎豹-3.9”级轻型护卫舰。

    未来的22800型

    随着苏联时期建造的小型导弹舰不断老化,俄罗斯海军也需要订购能高速冲刺、超地平线打击的新型小型导弹舰,以免近海反舰作战能力严重衰退,21631型显然无法胜任这一要求。金刚石设计局已经在2015年7月完成了定位类似苏联海军小型导弹舰的轻型护卫舰项目22800型的设计工作,其基本参数和效果图在2015年6月于莫斯科举办的“军队-2015”防务展上公开亮相。作为装备一套8单元3C14垂发系统的800吨级轻型护卫舰,22800型在总体设计和动力系统上很大程度上参考了21631型。据俄罗斯海军司令奇尔科夫上将透露,俄罗斯海军计划采购至少18艘22800型。

    相关热词搜索:战船火力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