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从林黛玉教香菱作诗谈起

    从林黛玉教香菱作诗谈起

    时间:2020-04-12 05:16:3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位女诗人,但从她教香菱作诗的过程来看出,她不仅是个才女,更是一个好老师,其中涵盖了教育心理学、教学与方法论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实践,值得大家去体会和借鉴。

    关键词:林黛玉;教学;作诗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372-02

    林黛玉是美女加才女的可人儿,《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在海棠诗社举行的菊花诗会中,以一首《咏菊》诗技压群芳,李纨评为其诗“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可见她诗做得很好。但是从她的短短的教学生涯来看,她也是一位好老师,虽然教学生涯只有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教学模式是“一对一”的个人辅导,那位受益者正是香菱。能够把一位“呆头呆脑”的一个女子培养成大观园的诗人,林黛玉的教学真值得玩味。

    一、 了解教学对象

    “ 因材施教”是由孔子传承下来的优秀的教学方式。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一定得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结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式,提供给学生恰当的感知材料,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促进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兵法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林黛玉深谙其道。香菱曾经也是一位官宦女子,但是因为被拐卖,沦为奴仆。趁着呆霸王薛蟠出外经商,陪薛宝钗在大观园小住一阵子,她学诗的目的也不过是一种消遣,一种雅兴。香菱的基础薄弱,学习时间短促,不能像贾雨村教自己那样从《诗经》“关雎”和“云对雨,雾对风”一直讲下去,否则达不到教学目标。林黛玉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女子,很会揣摩对方心理,所以林黛玉针对香菱的特点,制定了一套适合香菱的教学模式。

    二、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对教学对象有教育作用的材料,精心的选择教材也是一门学问。传统的诗歌教学是由现成的教材的,教材大多是从《诗经》“关雎”开始讲下来,而出生于诗书之家的林黛玉,受业于贾雨村时,贾先生大概也是这样讲下来的。但是香菱是有其特殊性的,她即不同于一般的男学生,也不同于林黛玉。怎样才能让香菱有所得,就必须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下足功夫。所以她没有选择四书五经,也不用旧有的教材,而是自选教材。什么是好的教材?适用的就是好教材。林黛玉选择的教材的标准就是速成的,故教材要高度典范。在瀚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选择,并非简单之事。林黛玉针对初学者香菱首先选择精读的教材:《王摩诘全集》中的五言律诗一百首,要求“细心揣摩透了”,再读老杜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然后再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把三位大家的诗作作为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一“读”一“看”,就把教材主次分明了。不管是读的还是看的作品都是经过几千年的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精读名家作品提高文化素养。

    三、着力设计第一节课

    从教者往往比较重视首堂课的设计,皆为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但是林黛玉设计的第一节课目的并非完全在乎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而是针对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情况,在于消除香菱学诗的神秘感,从而坚定其学作诗的信心。香菱没有受多的教育,对诗书略知一二。《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道: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还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香菱很有学诗的兴趣,她也是主动拜黛玉为师,只是缺乏学好的信心。为了增强香菱学诗的信心,黛玉首先告诉香菱作诗并不神秘,其实很简单,“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幅对子,平声的对仄声,需的对实的,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仔细分析林黛玉这段话,很有深意:“不过”一词说明诗歌很容易学,诗歌的形式也很简单,“若是”后的语句告诉香菱诗歌的内容决定了形式,这些都符合文学的创作规律。为师者说得是漫不经心,从而增强了香菱学诗的兴趣和信心,一扫以前学诗的阴霾:“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还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在香菱自信大增的情况黛玉又补充了不能“以词害意”的观点。由于有了前面语句的铺垫,香菱对于“不以词害意”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把深奥的诗论深入浅出的讲出来,也是为师者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

    四、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还得受之学习者好的方法。黛玉根据自己学诗的经验再结合香菱的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记诵法

    记诵法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特别实在诗歌教学中,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对一些经典的、文质兼美的诗文不花点工夫记诵,会收效甚微。相反,大量记诵经典作品,包括作品的语言、艺术技巧、思想内容等将会逐渐内化为你自己的东西。所以黛玉要求香菱记诵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熟读杜甫李白诗两百首四十首,并且予以检查。这些要求不仅考虑到学习者的自觉性,还要为师者起到督促的作用,双管齐下,极其有效的培养了香菱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二)领悟法

    所谓“悟”就是要思考,常言道“学而不思则罔”。领悟也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庄子》“语有贵也,语之所随者,意也,意有所随,不可言传。”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观点,对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影响深渊。不管现代教学方法如何的先进,但是在诗文教学中,学生在读中领悟的方法绝对不能抛弃。

    香菱在记诵了几百首唐诗的基础上,潜心思考,领悟到了诗歌的妙境。她得出了“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的结论。并且结合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谈了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是领悟。怪不得宝玉称赞香菱已得诗歌“三昧”。

    (三)讨论法

    现代教育学认为: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切磋”,就是师生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相互精进。香菱评说王维诗中用词精当的时候,黛玉补充道王维是套用了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

    (四)练习法

    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在香菱领悟到诗歌妙境之际,黛玉及时布置作业,巩固所学。要求写“昨夜的月,用十四寒的韵,押那几个字的韵不限”,仔细领悟这作业,降低了难度,可以增强信息,且香菱还能即景生情。作业完成后,黛玉及时讲评,真心评出诗歌的不足是“意思却有,措辞不雅”,优点是不落窠臼。再鼓励 “放开胆子再做一首”,再评,再布置作业,终于第三首诗歌成功了“这首不但好,而且新而有趣”。

    黛玉终于把一个呆头呆脑的香菱培养成海棠诗社的诗人,无疑她的教学效果极好。

    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把对诗书略知一二的香菱教成一位诗人,林黛玉的教学生涯是成功:传统教学中又有创新。归纳起来有一下几点:

    一是教学选材上适用,不沿袭旧有的教材,二是懂得教学对象的心理,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师只是其中起到引导作用,四是注重学生文学鉴赏感悟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等。

    林黛玉教香菱作诗的过程为当今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岳麓书社,湖南长沙,1987.

    [2]唐媛媛,教学对象的调查与了解 [J],中国教育科学,2012.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岳麓书社,湖南长沙,1987.

    [4]同[3].

    作者简介:

    沈明煊(1970-),女,汉族,四川大竹人,所在院校: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谈起林黛玉作诗教香菱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