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田径运动员应重视心理战术

    田径运动员应重视心理战术

    时间:2020-04-14 05:15: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心理战是比赛之前或比赛过程中,利用心理手段给对手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和错觉从而出现失误,而使我方占有优势或取得优势的一种战术。第21届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B·詹纳认为“对于优秀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较量,80%是心理上的挑战”。由此可见,当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心理战往往是提高胜算的关键。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战术,希望能对田径运动员有所帮助。

    一、威吓战术

    威吓战术是指运动员通过外在表现,给对手施加强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心理失常,不能正常发挥水平,从而取得比赛胜利的一种心理战术。

    我们可以清楚地记得,美国著名男子100米运动员格林在赛场上那不可一世、傲视群雄的神态,他之所以在激烈的“飞人大战”中屡屡获胜,除了具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外,稳定的心理和对对手的心理威吓更是他取胜的法宝。再如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达真在1979年亚洲田径冠军赛中,为了战胜比自己实力略强的日本运动员八木,有意在赛前训练中安排1.80米和1.85米的高度进行练习,而且每次都是轻松过杆。这对在旁边观看的八木产生了极大的压力效应。当八木准备开始练习时,郑达真却在教练员的带领下离场而去。结果在第二天比赛时,八木的精神状态不佳,郑达真轻松取胜。教练员在总结经验时说:“从亚运会之后,郑达真与八木比了多次,每次都战胜了她,主要就是在赛前利用心理战,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以取得心理优势。”

    在田径赛场上,我们的运动员应该学会运用威吓战术,给对手心理施加影响,使其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反应迟钝,难以发挥出应有水平,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二、迷惑战术

    迷惑战术是指运动员以假象迷惑对手,造成对手判断失误,盲目乐观,从而取得比赛胜利的一种心理战术。

    第十届全运会上,当重庆女子链球运动员刘瑛慧打着绷带来到赛场时,亚洲纪录保持者张文秀盲目乐观地认为她在比赛中已没有对手,可以稳操胜券。但比赛的结果却是刘瑛慧夺得金牌,张文秀屈居第二。赛后许多教练员认为张文秀对对手缺乏正确的判断,其实刘瑛慧在全运会前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训练中多次掷出72米以上的优异成绩,已经具备了冲击十运会金牌的实力,能带伤参赛,说明她是有备而来,张文秀不应产生轻敌思想。再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美国短跑名将伯勒尔,没有人看好32岁的英国老将克里斯蒂。伯勒尔在半决赛中,轻松跑出了9秒97,再次领先同组的克里斯蒂,第一个到达终点。可以说,伯勒尔根本没有把克里斯蒂放在眼里,但是克里斯蒂却在决赛中笑到了最后,获得了分量最重的男子100米金牌。赛后克里斯蒂说,我的目标就是要拿金牌,就是要战胜伯勒尔,我先稳住伯勒尔,让他连胜两场,在决赛中再与他决一雌雄。

    俗话讲,兵不厌诈。我们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应该学会先示弱稳敌、骄敌,在对手不备的情况下,突下杀手,夺取胜利。

    三、扰乱战术

    扰乱战术是指运动员(或运动员团体)通过扰乱对手赛前制定的作战方案,破坏对手既定的比赛节奏,从而取得比赛胜利的一种心理战术。

    我国著名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梁学仁在与后起之秀葛蕴的比赛中,年龄和实力已处下风,他深知靠稳扎稳打无法取胜,因此在认真分析自身和对手的情况后,决定采用5米的起跳高度去打乱葛蕴的升高计划,此招果然奏效,令葛蕴方寸大乱,败下阵来。再如,在国际大赛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中长跑强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的运动员依靠团体作战的优势,交替领跑,一会儿加速,一会儿匀速,几番变速之后,就使对手节奏大乱,过早地退出了争夺奖牌的行列。

    “扰其心志,乱其方寸”是我们的运动员应该掌握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战术,如果运用得当,就可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变弱为强,变不利为有利。

    四、“避锐击惰”战术

    “避锐击惰”战术是指运动员有意避开对手的锋芒,当对手锐气削弱时,再奋力一搏,取得最后胜利的一种心理战术。

    第九届全运会女子10000米决赛中,董艳梅、刘敏等几名辽宁运动员一直跑在第一集团里面,但都没有领跑。广东的任秀娟、解放军的魏亚楠交替领先。比赛一直在比较平和的状态下进行着。8000米过后,轮流领跑的几名运动员体力逐渐不支,运动员之间也拉开了距离。剩下最后两圈时,董艳梅开始发力,迅速超越领跑的火车头运动员孙英杰,一骑绝尘,将孙英杰落下50多米,第一个冲过终点。赛后,董艳梅的教练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赛前布置,今天不管前边跑得多快多慢,我们都不领跑,保存实力,到后程开始发力,把对手拖垮。再如,我国跳高名将朱建华在第五届全运会上,以2.37米和238米两次打破世界纪录,被认为是奥运会夺金的热门人选。他的主要对手德国的默根堡,有意施用了一些心理战手段,诱导和促使朱建华的竞技高潮过早出现。奥运会前,在6月份埃伯斯塔特国际跳高比赛中,朱建华以2.39米成绩第三次打破了世界纪录。在这之后,默根堡接二连三地邀请朱建华参加美国的几场热身赛,而他自己却一般不参战,偶尔参加最高也只跳2.25米左右,一直避开与朱建华正面交锋。结果,朱建华的兴奋过早地出现了。默根堡的教练员说:“默根堡对赢得奥运金牌的信心很足,理由是赛前已经发现朱建华犯了参加比赛过多的错误”。果然到奥运会决赛时,朱建华感到精神状态不佳,兴奋不起来,心理压力沉重,而默根堡则又采用紧逼战术,朱建华跳什么高度,他跟着跳什么高度,朱建华不跳,他也不跳,这种尾随紧逼的战术更加重了朱建华情绪的不稳。最后朱建华只取得铜牌,而默根堡采用以逸待劳的战术取得了金牌。

    “避锐击惰”是一种聪明的心理战术,我们的运动员只有懂得如何消耗对手,诱敌以疲,乘乱紧逼,才能战胜对手。

    田径比赛不但是体能、技术的较量,更是心理、智力的较量。一个运动员如果不能在心理上战胜对手,就像他缺乏运动才能一样存在着弱点。当今,“智取对手”已成为体育界的一个流行术语,这就要求我们的运动员要学习和掌握心理战的有关知识,并在大赛中灵活运用,真正成为“智勇双全型”的运动员。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田径运动员战术重视心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