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临场不良心理表现及调节方法

    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临场不良心理表现及调节方法

    时间:2020-04-14 05:15:3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已趋于稳定或稳中提高状态,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特别是临场时的心理变化对其竞技水平的发挥起着直接而又重要的影响,即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体能和技战术的竞争,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所以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探讨影响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临场时不良心理状态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调节方法。

    关键词:高水平田径运动员 不良心理表现 成因 调节手段

    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已趋于稳定或稳中提高状态,比赛时,运动员之间的对抗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素质的较量。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临场心理状态对运动成绩的影响逐渐受到了我国专业人士的重视,各运动队加强了对有望夺取奖牌的运动员的心理辅导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以确保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稳定或超水平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临场不良心理状态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调节手段,目的在于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将临场心理情绪调节到最佳应激状态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临场不良心理状态的表现

    1. 紧张、害怕心理

    紧张、害怕情绪是许多运动员在临场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所反映出的便是想赢怕输。运动员由于对自己获胜的期望值过高,导致顾虑多,包袱重,以至于自信心减弱,对比赛没有必胜的信心,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引起运动员害怕比赛,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肌肉僵硬,结果一上赛场,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完全变形,技战术水平不能完全发挥出来,更不用说创造好成绩了。

    2. 自负心理

    体现在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身上便是抗压能力差,意志品质薄弱。因赛前对对手资料收集不充分,低估对手的同时过高地评价了自己的水平,并且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如比赛场地、天气等外界环境变化准备不充分,认为自己稳操胜券,在做准备活动练习时马虎草率,缺少赛前应有的心理准备,造成参加比赛时轻视对手或突然遭遇比自己水平高的对手或因心情太放松,使技术动作变形,结果竞赛热情很快就随着对手的出色表现而消失殆尽,比赛成绩可能会比平时的训练水平还低,临场时的自信受到打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的会影响到运动员以后的运动生涯。

    3. 以自我为中心的淡漠心理

    具体表现为求果不求因。田径运动员过多地考虑比赛后自己的利益、出路等问题,造成运动员对比赛抱着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尚未完全恢复,主观上不认真比赛,竞争意识淡薄,不想表现出自己的竞技水平,具体表现为:临场准备活动练习时情绪低落,体力下降,反应迟钝,比赛时动作不到位,斗志不强,注意力分散,始终给观众一种懒洋洋的感觉,带着应付的心理去参加比赛,没有求胜的欲望和信心。

    二、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临场不良心理状态的成因

    1. 比赛动机和对比赛的认知影响

    比赛动机是指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通过努力可实现的行为倾向。它是一把双刃剑:在高手如云的世界级比赛中,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导致比赛成绩的逆转,良好的、适宜的、正确的动机能激发运动员全力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激励运动员向高水平的对手挑战,从而创造出好成绩;反之,如果不能处理好比赛和动机需要的关系,比如为了获取金钱和利益去参加比赛,对比赛结果产生过高的期望值,则会怕输而畏首畏尾,进而削弱自己的自信心,降低了自己的实际水平,使比赛结果朝着自己意愿的反面发展。110米栏世界纪录保持者阿兰.约翰逊,在2004年5月日本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由于对比赛的期望值过高,在比赛最后冲刺阶段被我国田径新星刘翔超越,非常遗憾地输掉了比赛。

    2. 社会期望值和比赛环境的影响

    因为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特别是当运动员的水平达到世界级水平,有望夺取奖牌时,赛前制定的比赛指标和来自国家的、社会的、媒体的高期望值以及运动员自己对比赛的环境如赛场的气氛、激烈的竞赛、赛事规模的大小等的不适应性都会加深临场时运动员心理因素朝不良的方向发展,运动员带着只能赢,不能输的强大心理压力参加比赛,结果技术动作严重变形,竞技水平明显下降。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级比赛中,稍微的心理变化会让运动员想赢反而输得更快,如跳高名将朱建华在痛失奥运会金牌的二十多年后说:当时的心理压力太大,因为全国人民在赛前早就将这块跳高金牌颁给了我,我在比赛前天天失眠。

    3. 运动员个性特点的影响

    运动员的个性决定着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具有良好个性心理的高水平运动员抗干扰能力强,有着较强的自控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不会因以前比赛的失败经历而失去信心,他们会在每一次的比赛前,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实力,沉着冷静地面对比赛。反之,如果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差,或是在过去的比赛中有过紧张、焦虑的现象,则会在临场时对自己的竞技水平产生怀疑,产生消极想法,自寻压力,或易受比赛环境的影响,结果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

    三、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临场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整方法

    1. 呼吸调节法

    利用呼吸调节,这是运动员临场处理情绪波动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即通过深呼吸可以使运动员的情绪波动稳定下来。当运动员过度紧张、焦虑时,常有呼吸短促现象,这时有意识地主动改变呼吸的节奏,如用腹部缓慢的呼气和吸气,使其一呼一吸达到项目所适宜水平,并保持稳定,这样可有效地缓解精神过度紧张,调节心理状态。如1999年,被中长跑运动员称为“萨博”年,萨博在女子1 500米和5 000米比赛中,夺得了所有的冠军头衔,她的胜利与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密不可分的——她就是采用呼吸调节法消除自己的紧张与焦虑的。

    2. 有效的语言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的生理机制是通过机体内部皮层思维过程的痕迹,对自己施加影响,从而达到调节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自我暗示也属于意念的范畴,它可以进行自我说服、自我激励,使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协调一致,建立信心,鼓足勇气准备比赛。临场时运动员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语“我已经准备好了”、“我很镇静”、“我有信心成功”、“我感觉很好”、“我一定会成功”等进行自我鼓励和自我安慰的方法进行调控,以放松紧张心情,实现心理调节,保证比赛的顺利。

    3. 回忆成功比赛

    运动员可以想象动作的完美过程,临场时,头脑中清晰地回忆重现过去最成功的动作过程,如田径跨栏运动员,从起跨腿抬、伸、压动作的连贯性,摆动腿蹬、折、展、提、拉的一气呵成,体验当时的身体感觉和心理状态,将注意力集中到回顾关键动作的技术要领上去,可消除心中的紧张情绪,从中获得力量和自信。

    4. 积极的准备活动

    高水平运动员可以在临场时做一些专项准备活动,如田径短跑运动员可进行小步跑、后蹬跑、高抬腿等,并适当配以原地模仿关键技术动作,可以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临场的紧张情绪和不安心理,保持心理稳定。

    5. 主动增强自信心

    信心是运动员进行比赛的内部动力,是推动比赛顺利进行和调动身体各种潜在力量的心理基础。有了自信心,不仅能使运动员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比赛节奏,激励运动员积极地去参加比赛,争取比赛的胜利,而且能在气势上给对手施加影响,有效地避免一些外在因素对自己的不良影响。在高水平赛事中,经常可以见到运动员在临场时做些诸如面向观众有力地挥动手臂,有节奏地击掌、大喝一声等,以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配以有节奏的掌声开始比赛。

    6. 教练的积极暗示

    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中,与他朝夕相处的是教练员,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特别是临场时,教练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进而影响到比赛结果。所以运动员临场时,教练员应该站在运动员可以看到的地方,及时用肢体语言及放松的面部表情给予运动员以积极的暗示,帮助运动员树立信心。

    2008年奥运会即将来临,任何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临场时都应抛弃所有的杂念和私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情绪兴奋的最适宜程度,积极对抗各种内外干扰,有意控制自己的动作、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能力,采用积极有效的身体和心理准备活动使自己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应激,以最好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创造出优异成绩,为自己争光,为祖国争光。

    参考文献

    [1] 黄霞.高校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成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6).

    [2] 姚卫宇,周爱国,刘丽茹.对运动员赛前心理压力源的调查及调节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

    [3] 王方春.对跳远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2).

    [4] 丁赟.篮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2(增刊).

    [5] 李希水.篮球运动员竞赛心理特征及赛前心理训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4).

    [6] 郝新艳,盛忠荣.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中不良心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

    [7] 张玉泉.跳水运动员试跳时限内的心理自我控制[J].中国体育科技,1988(11).

    [8] 刘万琳,张力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定性探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1).

    [9] 黄希庭.运动心理学(全国应用心理学专业系列教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 施永凡,贝庭谊.跳远运动员赛前自我心理调节[J].体育与科学,1996(3).

    (广东商学院体育部广州体育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临场田径运动员调节不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