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制播分离,深层搅动影视剧市场

    制播分离,深层搅动影视剧市场

    时间:2020-04-15 05:15: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3月3日的上海,黄浦江上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一整天,但这未影响影视界大佬们的热情,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不断被涌入的人潮填满。这是SMG主办的影视剧制播年会论坛现场。每年,这里都是市场的风向标,会上所讨论的议题往往成为当年市场的主导话题。今年的议题是“制播分离”。

    王中军和于东,王鹏举和马中骏,陈梁和黄翔……一场令人期待的唇枪舌剑即将展开。在会场中心“制播分离,激荡2010”几个大大的标题版面前,每个人心里也许都在默默地问:电视台准备好了吗?民营公司准备好了吗?影视剧市场准备好了吗?

    是朋友还是对手

    2009年,SMG影视剧中心开始启动制播分离改革,新的上视传媒公司改制完成。启动这轮改革之前,SMG影视剧中心主任杨文红一行专程到北京考察了几家影视公司,华谊兄弟就是其中一家。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倾囊相授,临别时却意味深长地给上海人留下了一句“我们将来会成为竞争对手。”

    去年SMG在《十月围城》《喜羊羊》《倔强的萝卜》上坚决出手,在一系列电视剧上频频投资,今年杨文红更是宣称将拿出3个亿投资影视剧。以SMG为代表的“国家部队”正在向民营军团的阵地展开突击。即便如华谊这样的大鳄也无法忽视来自国有电视制作机构的突然发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电视台制播分离触发的市场“海啸”第一轮冲击波,首先波及的就是在“天花板”下互相挤压生存的电视剧行业。这样的效应也许会在年内立刻显现。

    天津电视台节目购销中心主任刘郡直言,随着这些电视台分离出去的大批子公司制作实力的提升,自制剧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对外购片数量缩减,进而对民营公司的生存空间形成进一步挤压。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2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度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02部12910集。而在2008年,这一统计数据为502部14498集。2009年电视剧产量几乎下降了25%,在整体生产数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市场容量势必缩减。

    刘郡表示,“很多中小公司的朋友跟我说明年要上多少项目,但我对他们说,千万别盲目扩张,一定要谨慎上项目,你们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我建议他们和电视台在定制剧、委托制作上多合作。”

    湖南电广传媒节目分公司总经理王鹏举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这一两年,民营公司刚过上点好日子,电视台又开始自己做,再加上视频网站也开始参与投资影视剧,未来一两年对民营制作公司来说生存环境并不友好。”

    与此同时,那些从电视台母体剥离出来的子公司,往往身负融资的“行政使命”,大都选择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这也导致他们从生产上游就和民营公司展开了资源争夺。

    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上视传媒就在今年签约明星,展开艺人经纪业务。“SMG不仅仅像以前那样签一些选秀明星,而是会在市场上签下一线的艺人明星。”这位人士还表示,有类似动作的不仅仅是上视传媒。

    “这个市场的资源是有限的,影视公司都在抢导演、抢编剧、抢明星,现在电视台下面的制作公司也加进来,市场竞争真是越来越惨烈了。”金英马影视集团副总经理耿双双对记者说。

    影视制作“国进民退”?

    随着制播分离的逐渐深入,“国进民退”的论调,被业内屡屡提及。如此情境,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到似曾相识。也就在前几年的电视节目市场,电视台自制能力大幅提升后,民营公司立即出局,惨遭洗牌,一大批老牌制作公司被雨打风吹去。因此一些业内人士担心,民营电视公司前几年的惨剧,很可能重演。

    不过,一些民营制作公司对此却并不担忧。王中军认为:“虽然每个台都在自己生产电视剧,单纯从产量上肯定会压缩民营公司的生存空间。但长期来看,能否生存下来,还得看产品质量。”

    SMG总裁助理陈梁也承认目前这批国有影视公司无法改变第三方制作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我给民营制作公司们吃颗定心丸,尽管制播分离大旗一挥,却不能指望我们体制内的人就有长进了。我们的市场意识还是不强,对市场的反应还不敏锐。”

    而江苏电视台电视剧购销中心主任石卫平则更乐观地判断民营公司的前景看涨。“今后三网合一,新媒体市场不断发展,各种渠道都可以进行版权销售,作为优质内容的提供商,民营公司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但从长期看,以民营公司为主要格局的当前影视剧生产市场,确实开始面临变数。此番电视台转体改制所催生出的影视制作公司,不少具备了孕育大型影视娱乐集团的条件。

    易凯资本CEO王冉判断,未来娱乐传媒市场将遵循“三五”法则,最多只能容纳3到5家大型娱乐传媒公司,剩下的将成为特种经营的单一制作公司。于是,随着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的入局,中国影视制作市场洗牌加速,中小公司会被大型公司并购,个别巨头借助兼并重组开始确立相对垄断的地位。

    作为目前这一发展模式的实践者,王中军表示,未来市场将朝这个方向走,华谊会继续整合资源。他还表示:“那些走不到最后的中小型制作公司,可以考虑和华谊在资本层面合作。”

    和资本有多远

    天津电视台节目购销中心主任刘郡,如今另一个新身份是天津影视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自从去年9月公司成立以来,融资的推进速度十分迅猛。首轮融资规模在8000万到1亿元之间,目前有四五家投资方进入,已经到签约阶段,即将完成。

    天津方面如此神速,成为其他台羡慕的榜样。不过,保利博纳CEO于东也表示:和资本市场谈判,首先自己要做好,然后才能和对方谈判,不能等钱。“这些制播分离后的公司应该先很用心地去做项目,然后再来谈融资。”但目前很多制作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表现的过于心急火燎。

    对此,一些投资人并不十分买账。王冉表示:“制播分离在我看来就像是把后海的房子当成中南海的来卖,电视台想通过所谓的制播分离形成的这些公司,来进入资本市场的视野,这种做法不是不可以,但违背了电视产业发展的规律。”他还表示这些第一方的影视剧制作公司的主营业务大多还是电视剧,而电视剧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公司很难做到规模化,“从海外来看,很难见到单一经营电视剧的公司上市。”

    电视台发起的制作公司与社会资本的频频接触,也增加了民营制作公司的危机感,使他们不得不加快融资步伐,这也带动了自2008年末开始的又一波中国影视融资热潮。

    相关热词搜索:搅动影视剧分离市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