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四位一体”的影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论证

    “四位一体”的影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论证

    时间:2020-04-15 05:21:2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内容摘要】影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过硬的实践能力。很多高校都配套了实践教学体系以提升学生此方面的素质。但是,这些体系往往存在着单门课程实践要求单一、实践教学手段过于落后、实践场地和情景脱离业界、缺乏对学生精气神的培养等问题。本文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设计了综合认知实践、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出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壮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推行项目化教学四个实施策略,以保障体系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四位一体;影视专业;实践教学

    以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为代表的影视专业方兴未艾,而这些应用型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熟悉中外文学、影视艺术概论、传播学概论等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摄影摄像、图文设计、音视频编辑等实践技能,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或考研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这些实操能力的习得,单靠课堂上老师的讲授演示、学生的同步操作,受教育者很难深入地领会和理解,在日后面对变化多端的应用场景时,难免难以应对。所以,开设影视专业的每所高校一般都有成文的实践教学体系(有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部分),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是,笔者搜集翻阅了开设影视专业的各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手册,发现很多开设影视专业历史较短的普通本科院校多参考老牌名校,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验室配置、学校发展定位、地区人才需求等主客观条件去确立合适的方案,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如老牌名校,实践技能又不如高职院校。本文将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进行分析,力图找出目前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一、影视专业历史相对较短的普通本科院校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单门课程实践要求单一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很多实践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前后逻辑关系,比如“摄影基础”是“电脑图文”(很多学校直接叫作Photoshop)的先修课程,“影视剪辑艺术”就是“电视节目制作”或“影视作品创作”的先修课程。

    但或是由于这些课程由不同老师承担,或是由于相关课程的学期安排不够紧凑,或是由于实验设备的到位率和利用率不高,很多课程囿于对学生单一技能的重复操练,缺乏前后整合。如很多学校的编导专业普遍开设的“影视视听语言”只是在课堂上教授摄像机的常用按钮识别和基本操作,“动画基础”只是带学生演练教材附带的光盘提供的素材,“影视色彩学”只是由学生完成几幅孤立的素描速写作品……这些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能力有比较综合的要求,而现在却很遗憾地出现了1+1<2的情况。

    (二)实践教学手段过于落后

    有些学校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还是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作讲授和演示,学生照着葫芦画瓢,重复老师的操作。由于其他课程和活动的穿插,学生又疏于复习,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曲线,下节课的时候学生很可能就已经忘了上节课所学。

    另外,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很多实验设备和训练项目未能紧跟行业发展,导致学生刚踏上工作岗位时不能很快地上手。比如非線性编辑软件,业界用得比较多的是大洋、Edius、Final Cut等,但很多高校还在教授Premiere。当然,笔者不否认很多软件都是举一反三的,但是用一款在业内不太用的软件来教学,确实有些脱离实际。再比如,3D摄像机、大疆飞行器、虚拟演播室等行业的前端器材和装置,由于学校经费情况和实验室建设进度,没有办法及时地让学生接触到。

    (三)实践场地和情景脱离业界

    由于上课时间的限制、设备管理的约束和经济实力的缺失,学生实践的场景大多集中在校园甚至只是局促在课堂。好处当然是教学容易集中展开,学生监管轻松,设备发放回收也方便。但弊端也显而易见:脱离业界第一线,局限了选题范围,创作视野狭窄,学生的新鲜感和主动性不强,更体会不到真正的工作氛围和节奏,甚至流于“放羊式”的管理和自娱自乐式的课堂教学。

    仅以“影视作品创作”课举例。学生在写剧本时首先要考虑空间上的可行性,这就无形中扼杀了很多选题,导致很多剧本只能立足于大学生活的流水账记录、青春爱情的各式呈现、校园典型的专题报道,社会关怀和思想深度很不到位。而优秀的学生作品在拍摄场地的选择上大多突破了地域限制,环境营造更加贴合作品需要,甚至走入山区、草原等本身就可以呈现视觉奇观的场景。如北京电影学院2012届毕业作品、获得第49届电影金马奖的《拾荒少年》,在福建厦门、安徽阜阳取景,将繁华喧嚣的大城市、人来人往的火车站等地串联在一起,一老一少两个拾荒者闪转腾挪于这些空间。这种场景的多样化和陌生化,要比宿舍、食堂、自习室开阔很多。

    (四)缺乏对学生精气神的培养

    各院校现有的实践教学更加偏重对机器的操作技能、软件的熟识程度和视听作品的创作水平等的提升。这些当然是需要培养的真功夫和硬实力,但是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也需要言传身教。

    从事影视行业需要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要训练学生“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①最后,影视作品的创作是一个集导演、编剧、摄像、演员、灯光等多个工种为一体的集体活动,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尤为重要。

    二、“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针对以上列出的若干问题,综合开设相关专业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笔者认为,可以采用 “四位一体”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细化其实施方案,并加以论证。

    (一)认知实践

    大一新生入学伊始,应该先让其从感性上知晓要学的专业是什么模样。可以组织每一届编导学生在一年级赴业界第一线——电视台、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单位观摩。各省会高校有丰富的选择,可去省台、省会市台或全省有影响的同类机构;各地方高校可去地市台,也可带学生赴省会城市开拓视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带领学生赴中央电视台等顶尖传媒机构观摩学习。

    设置认知实践环节,目的有三:一是在入学伊始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其浓厚的专业兴趣,强化学习的原动力;二是观摩业界正在使用的摄像机、编辑机、灯光、音响等设备;三是初步了解电视节目导演、主持、摄像等工种的工作流程。

    具体操作上可先由专业老师联系观摩单位,然后向学生讲明观摩的时间、地点、流程等注意事项。观摩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上交实践报告,总结心得体会,并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交流所思所想。

    (二)课程实践

    即每一门实践性强(有实践学时和学分)的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如“摄影基础”“影视视听语言”“影视剪辑艺术”等。比如“摄影基础”可以选择风景优美、花费不多、适于创作的景区采风拍摄,如很多高校频繁去过的安徽宏村、江西婺源、河北张家口坝上草原等。

    因为每门课程都对应着需要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所以通过课内实践,可以分头强化诸如摄影摄像、图片处理、后期剪辑、特效制作等专项技术,为未来综合性项目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鉴于每门课程的实践学时和学分不尽相同,这些课的授课老师也不是一人,因而可以采取定期召开教研会议、撰写实践教学大纲、研读实践教学手册等形式,规范和统一每门课程的实践目标,并要求相关老师在单门课程授课的时候聯系前后勾连的知识点,做到课程和课程之间、局部和整体之间的有机结合。

    (三)专业实习实践

    学生进入大四,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和诉求。如何让学生从学校顺利过渡到社会,实现学生生涯和职业生涯的顺畅衔接,是一个问题。所以,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安排,可以在大四的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开展一个学期的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的安排,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知晓业界的工作流程和设备情况,也可以让他们提前适应工作岗位所需的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

    在操作流程上,由学校介绍推荐或者学生自己找寻业界的实习单位,然后赴实习单位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专业顶岗实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实习指导老师。实习结束之后,学生撰写实习报告,由实习单位给出评价或分数,指导老师给出综合评定,然后折算一定的学分,计入教务系统。

    (四)创新创业实践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②所以应该动员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专业比赛,如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等,并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支持学生开设各种类型的创业工作室。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所学理论有用武之地,并在参加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的过程中夯实基础、完善自我;让学生凭借作品获得地市、省部、国家各级比赛的名次、奖状和证书,不仅为学校赢得荣誉,也为他们自己将来的考研深造、寻找工作积累资本和信心。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专业比赛,学生可以根据获奖层次申请创新学分,能折合1到5个课程学分。在此过程中,学校和老师提供物质保障、调控监管和专业指导,“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③

    三、“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何将想法落实到实践中去,需要可行的方法和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保证“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行之有效。

    (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理论的来源,也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编导专业的一些视听理论和美学规律可以从实验中获得,如景别、构图、焦距等知识,就可以通过摄像机的操作得出。这要比死记硬背来得更加形象生动、方便快捷,也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正确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诚然,编导学生需要具备高超的采、编、播、写等实践技能,但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出众的审美品位,最终将会沦为流水线上可替代的高级技工,而不能成为制作精品的业界高手。所以,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并不能忽视史论、文学、写作等课程的修习,反而要以这些课程为基础,指导和辅助实践教学。

    (二)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

    影视传媒专业必须建设齐全演播厅、视音频工作室、非线编实训室,购置单反相机、高清摄像机等实验器材,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度执行提供物质保障。也应该为相关实践课程的开设配备电脑图文软件、非线性编辑软件、动画软件、特效软件。

    还应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包括借还机器的制度、实验室门禁制度、媒资管理制度等。据了解,由于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呆板保守,有些高校的学生并不能顺畅地借到摄录像设备,不能经常进到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剪辑作品,不能及时地去录音棚为作品配音,这就阻碍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推行。

    (三)壮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专业到位的师资是实践教学体系顺利推进的人才保证。建议由编导专业所属二级学院的院长(也可以是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挂帅,把握实践教学大方向;由教研室主任(或专业负责人)具体负责;具体参与其中的不仅有每一门实践课程的老师,还要有一些理论功底深厚、实操能力高超的“双师型”老师,还可以外聘或邀请传媒一线的实战经验丰富的记者、编导、摄像兼任实践教学指导老师。这样既高屋建瓴,又贴近实际。

    (四)推行项目化教学

    在每一门课程对应的专项技能(如摄像、剪辑、动画等)操练的同时,要通过一些高要求、实战型、有时限的项目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横向联系各门课程,使学生不仅是精通一门技能的专才,也是采编播一体的全能型的通才。因为,影视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将影视理论知识融入到作品策划、脚本写作、现场拍摄、后期剪辑等创作过程,在复杂的创作现场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④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比赛,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符合标准的参赛作品;积极为学生联络来自电视台、广告公司、网络公司等传媒机构的节目外包业务和实习机会;要求学生提交艺术性过关、技术性达标的毕业作品,让他们策划组织自己的毕业汇报演出。

    四、结论

    “四位一体”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经过每位师生的深度参与,历经专业教研室、二级院系、学校从下到上的严密论证、部署实施、效果反馈、完善优化,相信会取得上佳的效果。

    “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从编导专业新生入学开始实施。其中认知实践于每届学生的第一学年(即大一)落实,课程实践分布于第一至第三学年(大一至大三)有实践学时和学分的专业课,专业实习实践于第四学年(即大四)落实,创新创业实践则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大学生涯。

    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始实施,可横向推广至类似的影视专业,如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此举不仅将切实提升这些应用型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其更符合当今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高要求;又可以更新相对老旧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其更加适应“互联网+”时代和媒介融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建设应用型大学和特色专业的要求。

    注释:

    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2页。

    ②③高文兵:《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人民日报》2015年5月28日。

    ④王虎:《基于社交网络的影视创作课程协作平台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10期。

    (作者系泰山学院讲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负责人)

    【特约编辑:吴婧;责任编辑:陈小希】

    相关热词搜索:四位论证实践体系教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