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日记大全 > 繁荣剧本原创须靠制度创新

    繁荣剧本原创须靠制度创新

    时间:2020-04-16 05:19:4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好剧本的匮乏成的制约我国影视剧发展的瓶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相关制度改革创新。

    [关键词]剧本 制度 创新

    我国影视剧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剧本饥荒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已成为制约影视质量提升和行业发展的瓶颈。作为影视文化生产力的基础环节,剧本创作质量的优劣、贮备的多寡,编剧队伍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影视制作的成败与未来前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国家影视文化原创力的盛衰。实事上,我们的情况不容盲目乐观。

    一、一高一低现状令人担忧

    我国的影视剧产量之高无可匹敌。由于影视拍摄回报高见效快的产业特征吸引了诸多有实力的大公司和企业家纷纷下水分一杯羹,短短数年,国内经正式批准的影视制作机构由原来的几十家迅速激增至1300多家,经历了超常规爆发式的跳跃发展。2006年,我国的电视剧生产更是再攀新高峰,达到创纪录的12247集,电影达到260部,两项之合堪称世界第一。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低,即制成作品的总体质量水平低。每年有数百个剧组四处奔忙,动用了浩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了几十亿资金,结果却难遂人愿,拍出来的好作品不多,叫得响的精品更是凤毛麟角,寥若星辰,剩下大多数除了故事老套千篇一律,就是平庸无聊胡编乱造。尽管在宣传炒作上制作方挖空心思、各出妙招,不遗余力,但连自己都不上眼的东西想博得观众的叫好实在是难。难怪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作品,各电视台依然大叹无米下锅,很多被反复播放的老片子如《渴望》《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仍能在黄金时段轻易地击败新片子,夺走观众的眼球就是最好的例证。一度深受观众追捧,占尽天时、地理、人和的国产影视剧何以到了这步田地’缺乏好剧本是根本原因!整个国产影视剧质量的滑坡与原创力衰退造成的剧本饥荒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千金悬赏难觅剧本佳作

    为解决剧本困境,很多影视公司不惜重金四处寻购,有的还在网上公开悬赏,盼望得到一部能一炮打响的剧本佳作,但期望每每落空。北京人艺副院长任鸣感叹道“我们愿意出100万元买一个最好的剧本,但好剧本又在哪里?”去年的电视金鹰节举办了“首届影视剧本交易大全”,500多个剧本报名参加了交易。全国各地影视机构的负责人、老总们从四面八方风尘仆仆地赶赴长沙,满怀期望地想淘到金子。大会经过初评、复评、优中选优挑选了30个剧本(包括25部电视剧本,5部电影剧本)供人们观摩选择。结果令人失望,除个别剧本获得认可,最终成交外,大多数剧本遭到冷遇。老总们最终发现,真正得到自己想要的剧本难上加难。西安一家影视公司的代表一语中的:“这些剧本中大部分的情节、题材都是较为老套,都是官场戏、商战加爱情的戏,我们很难提起兴趣。”剧本佳作的、匮乏已让众多的影视制作机构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要么就去粗制滥造,这也使得整个国产影视剧的发展陷入到欲上不能,欲下不忍的无奈之中。

    三、良莠不齐快餐难出好活

    好剧本要靠优秀编剧创作出来,而编剧属于较为特殊的职业,对从业者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一个优秀专业编剧的培养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练才能逐渐成熟。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电影厂都设有文学部,从事剧本的专业创作和专门人才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剧本创作的质量和创作队伍的稳定发展,但自从影视产业走上市场化道路后,很多电影厂都取消了文学部,转而向社会寻求帮助,长期过分追求市场化的负面效应逐步显现出来:严肃认真从事创作的影视剧作家越来越少,趋利而上的“快枪手”取代了原来专业剧作家的位置、遍地开花,这是导致编剧队伍专业水准降低、后继乏力、好剧本闹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现有的专业、半专业及其他类的剧本作者已接近三万人,队伍不可谓不庞大,表面上看已供过于求,但真正高素质,符合编剧要求的极少。许多职业写手在利益驱使下将创作视为拼装游戏,全然不顾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随心所欲,瞎编乱造,在编剧界掀起一股将作品快餐化、游戏化的浮躁风潮。笔者认识的一位朋友在影视圈里已小有名气,一部四十集的电视剧从构思到完稿居然只用了一个半月,基本上是每天一集,所创作出来的剧本全是凭空想象,天马行空,根本谈不上什么质量与深度,自然很难具有感人的力量。近些年,影视业界盛行的“流水作业”创作模式更让业内人士担忧几个策划人先侃出一个故事提纲,然后找来一批“枪手”,按提纲或导演的意图分工合作,各负责一段剧情的案头写作,最后再由策划者汇总成剧本,交给剧组投拍,如此拼接生产出来的剧本,能拍出好作品才叫怪。

    四、轻视编剧削弱原创动能

    许多人喜欢韩剧,因为它的确好看。韩剧近年来风靡亚洲,一枝独秀,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其文化产业链中最具有价值的支柱性产业。纵观其成功经验,除政府部门充分放手,积极扶植,采取不干预政策外,韩国影视体制中对编剧的高度重视和依赖从而形成强大的原创动能是重要因素之一。韩剧实行的是编剧中心制,编剧在创作拍摄制作过程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除了稿酬的优厚外,他们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决定对导演、演员的选择使用,以确保影视作品质量达到一流水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我国的编剧地位十分低下,人微言轻。国产影视剧生产过去长期实行以导演为创作核心的导演中心制,久而久之形成7导演独大、演员、制片人独大等运作惯例,编剧反被边缘化,被视作可有可无的差使,扮演着受气小媳妇的角色。一部戏从开始到最终完成往往会经过数次修改,但不论怎样修改都得依照导演、制片人策划甚至演员的要求进行,大多数编剧没有最终发言权和决定权,除非你是知名作家。许多剧本拍摄中被篡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最后作品受到观众指责诟病,承担骂名的往往还是编剧。我国的编剧实际上处于影视文化价值链的低端,其待遇地位、稿酬收入与劳动付出根本不成比例,一些资历浅的编剧甚至连署名权都没有。如此被轻视被不公平对待,许多应有的基本权益都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又怎能指望编剧潜心创作,提升水平,让好剧本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呢,

    五、消除饥荒需要制度创新

    一边需要好剧本,求之若渴,一边忽视作者,严重挫伤其创作积极性,是我国影视界积蓄已久的顽疾。要走出这个怪圈,从根本上解决创作水平偏低、剧本佳作匮乏的难题,只在原来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小打小闹已于事无补,必须进行相关制度的改革创新。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提高编剧的地位。应将编剧视为影视剧制作的创作核心之一,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发挥其创造才能,将实行多年单一的导演中心制或制片人中心制向综合式的编剧导演中心制转变,让编剧在参与从剧

    本写作到实地拍摄的全过程中负起责任,增强自信,激发灵感,确保影视剧制作质量的优良。其次,应提高稿酬待遇。我国编剧获得的稿酬收益实在太低。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例,他们对剧本作者支付的稿酬一般要占总投资的10%~20%,甚至更高。若以每部电视剧投资1000万计算,用于剧本创作的投资就高达100—200~-元,《哈利·波特》每集投资1.5亿美金,原作者罗琳的收入就达0.75亿。而我国编剧作者能得到的稿酬仅占一部剧投资额的2%~8%不等(个别大腕级作者除外)大大低于国际通行的标准。~部影视剧中,编剧的收入比起导演、制片人、演员的收入往往相差数倍乃至数十倍,严重的不公平,对提高创作质量非常的不利。应该相应提高编剧稿酬支付水准,至少应达到国际通行标准,让编剧们劳有所值,创作水平越高收入越高,如此他们才肯潜心投入、精雕细琢,好剧本才会层出不穷。其三,国家应设立影视剧本专项大奖,鼓励作者创造精品。现有的金鸡、百花、金鹰、华表等影视奖项往往只设最佳编剧奖,少有最佳剧本奖。最佳编剧奖只是在作品完成后获得了专家、评委及观众的认可所授予编剧的荣誉,它实际上已不是单纯意义上对剧本水平的认可,而是已添加了导演、演员、摄影、美工等各个环节的再创作因素。专门的影视剧本大奖应当只对优秀的原创剧本进行专项的重金奖励,类似小说界的茅盾文学奖、新闻界的韬奋奖,它会成为剧本精品的标杆,成为一面奋进的旗帜,鼓舞着作者不断向着创作高峰迈进。最后一点,应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为更多有志于编剧工作的青少年和中青年人群提供成长的土壤和成才的空间。要做到这一点,单靠社会或民间的力量远远不够,国家必须作出努力。现今国内数百所院校中仅有少数的戏剧、电影、传媒、艺术类院校设置有影视编剧专业,每年培养的编剧人才十分有限,且大多为初级人才,带有研究、升级提高类的高端人才极少,这与我国急剧增长的剧本创作需求相距甚远,从客观上制约了国产影视剧向高层次发展的脚步。国家应当考虑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此类专业的增设调整,比如,在综合类大学的文学院或中文系增设影视剧,编剧专业课程,开设高端的影视创作研习班,作家班,聘请有实际经验的著名作家授课交流等,这对逐渐缓解影视编剧需求压力,积蓄后备人才,增强影视原创动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剧本繁荣制度创新原创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