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中国近代音乐思潮影响下的合唱艺术发展(一)】近代启蒙思潮的特征

    【中国近代音乐思潮影响下的合唱艺术发展(一)】近代启蒙思潮的特征

    时间:2019-02-03 05:33:2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不同时代的音乐思潮引导着不同时代的音乐表演、音乐创作以及创作体裁的方向。就单一的一种音乐体裁而言,在其历史发展中,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并每次都以新的形式为这个变革服务。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的近代合唱艺术这一音乐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着我国近代历史生活的外观,表现着近代历史生活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规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近代音乐思潮,梳理我国近代合唱艺术的发展轨迹,为21世纪的音乐文化实践提供更明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使合唱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近代 音乐思潮 合唱艺术
      
      前言
      
      何谓思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思潮的解释是“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音乐思潮是文化艺术思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与思想、文化、政治及社会有多种多重关系,音乐本身也存在古、今、雅、俗等多种多重关系。在这多种多重关系或矛盾运动当中,起着引领风气、掀动潮流,甚至是“呼风唤雨,,作用的,就是音乐思潮。用一句话总结:“音乐思潮是指某一历史时期内在音乐实践中发生重要影响的思想潮流。”音乐思潮研究是音乐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近现代及当代音乐思潮的研究,对于我国当代音乐文化建设及未来发展具有更直接、更显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同时期的音乐思潮引导着不同时期的音乐表演、音乐创作以及创作体裁的方向。在近代音乐思潮中研究我国近代新生的受西式文化影响的合唱艺术发展轨迹,会相对客观、准确,也为21世纪的音乐文化实践提供更明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近代音乐思潮。梳理在其影响下的近代合唱艺术发展脉络,深化人们对合唱艺术内涵的新认识,加快合唱艺术的发展进程,宏扬民族文化,大力推广合唱艺术在群众中的普及,使合唱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长期以来是我国史学界争论颇多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史学界一般把中国近代史的时限界定为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而把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为中国现代史。有学者提出,应以生产方式的变迁和社会性质的改变为依据,把1840年至1949年这110年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称为中国近代史。目前,这种观点已广为学人接受。本文也以此时间观点的划分,对中国近代合唱艺术的发展进行梳理。
      一种音乐体裁的产生,是有其阶级原因的,不同音乐体裁的特性,是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定形的。“就单一的一种音乐体裁而言,在其历史发展中,都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并每次都以新的形式为这个变革服务。”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的近代合唱艺术这一音乐体裁,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明显的时代意识形态变革的痕迹。它生长在特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中,同时又以具体的实践内容直接反映出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与生长在大自然中的万物一样,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会刻下环境的烙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的尤为鲜明。在其发展的这一百多年的进程,处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政治斗争、社会变动最为激烈的时期。近现代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变革的曲折反应,与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联系密切。因此,若想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合唱艺术发展的走向,则必须从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的更迭着手,在不同时期音乐思潮的影响下,探索不同时期合唱艺术的发展。本章以1949年之前,不同音乐思潮的形成、发展为导引,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脉络。
      
      (一)清末民初音乐新思潮
      新思潮的崛起是社会思想发生激烈变革的结果。18世纪中叶,中国的大门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军事、政治侵略下被迫打开,自此,中国历经清王朝晚期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历经苦难的一段时期。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由此激起中国各阶层人民迫切要求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实行变革,广大知识阶层对参照西欧体制实现革新的要求日益增长,这种要求也推动着我国音乐的新生和迅速向前发展。
      在救亡图存的民族形势下,文化范围中的音乐被人们赋予了砥砺社会风气、提升国民素质的重大社会责任,音乐启民思潮逐渐兴起。同时,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影响下,学习西乐思潮也迅速形成。
      1.音乐启民思潮的兴起
      洋务运动的“自强”之声,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维新组织的鼓吹民权,提倡“西学”等等,对国人精神的巨大冲击与影响日益凸显。音乐启民思潮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为了救亡图存,对新的国民精神进行锻造,对新的国家人才进行培养,启蒙新民,启发民智。以音乐为工具进行国民启蒙,是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最终目的而采取的必要手段。
      音乐启民思潮的主要内容由两大方面组成。一方面,是以音乐塑造新的国民性。所谓“国民性”,是指一国之民的整体精神面貌及深层的民族性格与文化心理。“裒其不幸,怒其不争”是清末国民性的部分写照。为了改造那一时期暮气沉沉的国民性,“乐歌”则成为塑造新民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文评论“欲变化之,则亦莫乐歌若”。曾志�是音乐启民思潮中的代表人物,是“音乐改良社会、塑造新民”这一重要认识的代表人物。他在《乐典教科书?自序》中写到“然则音乐有利于国也何如?日:音乐之于学校改良儿童性质尚小,音乐之于社会改良一般人民性质更大。”新的国民性的塑造,主要体现在爱国精神、团结精神和尚武精神的培养。
      音乐启民思潮主要内容的第二个方面是以音乐为载体的精神教育。它与作为第一方面的“以音乐塑造新的国民性”这一内容相辅相成,是指音乐中所负载的与培养新民、塑造新的国民性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文化思想内容。对国民进行新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精神面貌等多方面的启蒙教育。使国民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和欣赏得到爱国、团结、尚武、奋发图强的精神体验。
      通过以音乐为载体的精神教育,塑造新的国民性,进而达到救亡图存与音乐救国的目的。“中国人在步入近代历史之际,蒙上了浓厚的民族感情和正义理性的道德因素,救亡图存成为中国人直接自觉的需要。”音乐启民思潮影响下的音乐改革、求变均体现了在音乐文化这一方面爱国、救国以强种保国的思想。
      2.学习西乐思潮的形成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列强“文化殖民’,进入中国,随着西方基督教在我国各地的输入以及新式军乐队的设立,西方音乐开始在军队、在中国的教会学校中得以传播。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影响下,人们开始接受并主动学习西方音乐。创办“新学堂”、开设“乐歌”课,以及在新军中演奏军乐、唱军歌等等,都已成为当时中国新音乐最初的萌芽。我国新型学校音乐教育逐步建立和发展,“学堂乐歌”就是这一时期新型学校音乐教育的“代言者”,也是学习西乐思潮的载体与表现 形式。
      “所谓学习西乐思潮,是指这一时期在学习西方文明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主张以谣为师,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的思潮”。在我国,学习西乐思潮的主要观点有三方面。其一,全盘西化。这是一个带有激进主义色彩的观点,主张西方音乐全盘代替传统音乐,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应当摈弃,以顺应潮流发展的西方音乐取而代之。同盟会成员匪石曾在《中国音乐改良说》一文中写道“使圣人作,制定乐律,上则求之帝释,其次亦当博采东西乐经,以为中乐革新之先导。……故吾对于音乐改良问题,而不得不出一改弦更张之辞,则曰:西乐哉,西乐哉。”其二,复古与袭西。这一词汇的出现,是在1915年1月的《科学》杂志的附录里,“附录”中说“胡琴、京腔未尝不可歌可泣,而咿语嘈杂,急促无序,亡国之声,靡靡之音也……欲救今乐之失,复古袭西当并进。”全盘西化与复古袭西这两种观点在学习西乐思潮中均处于次要地位。学习西乐思潮的主要观点为其三,西乐为主,改造中乐。这是一个相对温和的改良观。主张在学习西乐的基础上,改良中国音乐,最终目的是建设中国新音乐。音乐教育家曾志态在《乐科教典书?自序》中写道“欲改良中国社会者,盍特造一种20世纪之新中国歌。”他首次提出创造中国新音乐这一概念,认为应以西乐为主,改造中乐,创造新音乐。张静蔚先生对这一时期提出的新音乐,做了一个详细的注释:一以新的表现形式反映新的思想内容、具有新的风格和新的气质的音乐。这种音乐,就其本质来讲,应当是不同于当时的封建主义旧思想,而能够体现出可以‘改良社会’,感动当时社会腐败的新思想的音乐,”曾志�的这一主张代表了当时多数有志于发展中国音乐的知识分子的共识,同时也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音乐发展的萌芽。
      清末民初的学习西乐思潮,仅仅是一个开端,通过主张引进西方乐器、学习西方音乐教育形式、学习西方音乐的基本知识,对西乐有一个大致的、表层的了解。这一思潮的形成,在五四运动后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清末民初音乐新思潮影响下的合唱艺术发展
      近现代的中国合唱艺术发展,是在清末民初,音乐启民思潮与学习西乐思潮影响下,伴随着西方基督教音乐在中国的流传和20世纪初“新学”兴起而形成的“乐歌”运动的进行下慢慢发展起来的。
      合唱是和声魅力展示的声乐艺术。欧洲的和声学理论,在清初康熙年间已传入我国。《律吕正义续篇》载:“西洋波尔都哈尔儿国徐日升,精于音乐,其法专以弦音清浊,二均递转。和声为本”。处于闭关锁国的清朝时期,对此学说并未采用。传入我国的西洋音乐,在此时期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并没产生巨大影响。但它却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点点滴滴的输入着异文化的血液。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丧失独立主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在反对封建腐败统治、反对闭关自守的形势下,音乐启民思潮与学习西乐思潮迅速形成与发展。一批首先“睁眼看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士大夫主张学习欧美的科学文化,要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富国强兵,救亡图存。
      那些在鸦片战争前后随西方列强军舰进入我国的事物,除鸦片、圣经外,还有由西方传教士带来的作为西方文化一部分的西洋音乐,带来了配合其传教用的宗教音乐以及生活用的“沙龙音乐”。通过这些音乐的传播,和声性的音乐开始在我国流传。随着广大知识阶层对参照西欧体制实行革新的要求日益增长,为西方音乐文化的加速传入中国提供了新的条件。这一时期的西方音乐文化,主要是通过基督教会的宗教歌咏、新式军乐队的建立、新制学堂唱歌课的开设这几种途径,不断深入到中国各阶层人民的音乐生活中,不断增强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近代合唱音乐也是在这三种主要途径下发展起来的。
      宗教歌咏是基督教传教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而编译印制赞美诗则是到中国传教的人士必然面临的一个课题。据现有史料记载,在中国编译的圣咏先后有:马礼逊传教士于1818年独立编译出版的《养心神诗》,以及他与中国传教士梁发合作编印的《祈祷文赞神诗》;杨?威廉用厦门方言编印的《养心神诗》:宾・威廉用福州方言编译的《榕腔神诗》,用潮汕方言编译的《潮腔神诗》,厦门方言编印的《厦腔神诗》;以及伯?汉理和富善在北京编印的《颂主诗歌》等。这些基督教圣诗的演唱,均是采用集体歌咏的演唱形式进行的。虽然这些集体歌咏在当时大多采取齐唱的方式,但它正是多声部合唱得以发展的最主要的基础。这种情况的出现说踞在这一时期受欧洲中心主义影响的合唱艺术已在某一范围或领域传入了中国。在此期间,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中,西方群众集体歌咏的方式也被运用在其制定的宗教性仪式和音乐中。
      甲午战争后,我国西式军乐队建立,随着军乐队的发展,在军队内习唱军歌也由此开始,例如冯玉祥所带领的西北军部队,特别重视士兵集体歌咏军歌,通过军歌的习唱,以达到练兵的目的。
      在音乐启民思潮与学习西乐思潮影响下的新式人才的培养、新的国民精神的陶铸,必然要求新式学校教育的施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倡言废科举,办新学。梁启超极力主张在新兴学堂中开设“乐歌”课程,他说“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迫于形势,不得不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确定新兴学堂开设“乐歌”一科。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曲调远仿欧洲,近采日本。晟初全教西方曲,后来开始创作。在教习的过程中,将西洋记谱法、乐器、乐理以及集体歌唱的形式传入中国音乐教育中并普及。
      在学堂乐歌中,最先有意识采取多声部合唱及重唱形式的突出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音乐教育家李叔同。他曾编写了混声四部合唱《大中华》、《归燕》,男声四部合唱《朝阳》,三部合唱《人与自然界》、《西湖》,《晚钟》,二部合唱《丰年》等合唱作品。除此之外,李叔同还打破了当时选曲填词的创作手法,自己作词作曲,完成了我国第一首按照西洋多声合唱技法创作的三声部合唱曲《春游》。《春游》的问世,成为我国开始运用带专业性合唱和伴奏形式的代表作品。此作品所用的和声,属于欧洲基督教圣歌中的通俗、简单的和声法。合唱以其旋律的优美、曲调与歌词结合得贴切,以及合唱效果的清晰丰满深受当时知识青年所喜爱。因此长期以来成为学校合唱歌曲的典范,一直广泛传唱,历久不衰。1992年11月16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系列活动艺术委员会通过入选《春游》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第一首合唱曲。
      合唱艺术在这一阶段虽然仅以集体歌唱的形式存在于基督教会的宗教歌咏、军乐队的习唱军歌、新制学堂唱歌课。但在清末民初启民思潮和学习西乐思潮的影响下,学堂乐歌运动的开展使近代合唱艺术在我国的发展跳出了西方宗教音乐这一狭小的范围,使集体歌唱这一形式深入人心,为五四运动以后合唱的蓬勃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冯长春.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2]彭吉象张瑞麟著,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3]林崇德主编.音体美教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4]莫纪纲.歌唱艺术欣赏[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5]周远清.季羡林.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1).
      [6]李 凌.歌唱艺术漫谈[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7]许讲真,歌唱语言艺术[M].大连出版社,1992.
      [8]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杜,1993
      [9]孙丛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10]吴承篪.合唱与指挥教程[M].吉林音像出版社,2005.
      [11]蔡仲德.音乐与文化的人本主义思考[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2]王次熠.音乐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相关热词搜索:思潮合唱中国近代影响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