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相声大师马三立的生死真情]马三立相声mp3在线听

    [相声大师马三立的生死真情]马三立相声mp3在线听

    时间:2019-02-20 05:44:2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4年前,当代相声宗师马三立去世了,人类一颗幽默之心停止了跳动。马老是国宝级的艺术家,就其人文价值讲,他早已属于全国人民。在已经过去的一千多个日子里,许多人常常通过他留下的笑声,不断地将他缅怀和景仰。然而,社会各界许多喜爱马老的人士,又为没能瞻仰他的遗容而扼腕痛惜,也为之不解。
      其实,马老早在19年前就为自己安排好了后事。准确地说,在老伴甄惠敏去世后不久,他便做出一个惊人之举。
      
      空穴陪妻19载
      
      那年,夏天格外的闷热,老伴的病情时轻时重,颇需人照料。但马老因为有重要演出任务,不得不暂时离开病况稍趋平稳的老伴。
      也许灵犀相通,马老离家后总是感觉心烦意乱,直到在后台化装时,他依然稳不下神来。就在马老即将登台演出时,一位年轻同事急匆匆赶来告诉他,家里有急事,赶快叫家!马老一听,顿时觉得眼前发黑,头顶轰鸣,然而大幕已经徐徐拉开。俄顷,马老稳定精神,仅稍凝视了几秒钟,便进入演出状态,又在10秒内,完全沉浸到了他相声故事的角色中……
      这是马三立从艺近80年中,最艰难、最难忘,也是最精彩的一次演出。心里藏着极度的担心,脸上却洋溢着诙谐的微笑。不愧是人民的艺术家,只要登上舞台,看见观众,他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包括自己。演出结束,他一只脚刚刚迈出欢笑的海洋,就立刻陷入了悲恸的深渊……
      原来,就在马老离家后不久,老伴的病情突然恶化。孩子们着急了,要去找父亲,却被神志尚清醒的母亲阻止了。一位年轻的同事闻讯后赶去报信,可是,等马老演出回来,老伴已命归黄泉。其后19年里,马老无数次回忆起老伴健在时的贤惠质朴,每每动情处,总是哽噎而止,以泪掩面。
      在老伴的葬礼过程中,马老不停地自言自语说:“不是我心狠,是我的职业不由人啊!”
      料理完老伴后事,马老在家守着老伴的遗像,一连数日闭门不出。尔后,马老把儿女们召集到一起,宣布自己的决定:在老伴甄惠敏的墓旁,提前做好自己的墓穴(马老是回族可土葬),而且要竖好墓碑――马三立之墓。
      马老还告诫孩子们,这也是为你们着想,日后等我有那一天――人一倒头(去世),你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我埋了,千万不要惊动任何人啊!
      看着父亲强忍悲痛,义无反顾的神情,儿女们谁也不忍出面劝解他。
      就这样,一座空墓“虚位”待了19年。
      
      相声就是马三立,马三立就是相声
      
      马三立是为相声而生的,就像卓别林是为喜剧而生的,梅兰芳是为京剧而生的一样。历经80年的锤炼,马老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闪烁着幽默诙谐的华彩。
      当艺术家的天分才气发挥到极致时,他的风格特征便被打上了独有的烙印。卓别林是这样,梅兰芳是这样,马三立也是这样。
      比较而言,相声这门语言艺术有时还要靠形象、语气、表情、举止来综合表现,因此不身临其境,你便无法体会它的精妙所在。
      一次,笔者去公寓拜见马老时,正赶上他接待“夕阳红老年骑行队”的代表。该骑行队有队员数十人。平均年龄75岁。为庆祝澳门回归,他们从天津出发,历时3个月,胜利抵达澳门。而老人们又大多是马老的相声迷,能见到马老,他们兴奋不已。
      马老不住地向老人们拱手致意,称赞老英雄们实在了不起。他说,你们寿数肯定能翻一番。你们骑到澳门是70岁,又骑回来再加70岁。马老的小儿子志良在一旁打趣道,人家都能骑车去澳门,您行不行?我给您也准备辆车?马老回答说。我肯定不行了,一辈子不会骑车。稍作停顿又接着说,要是哪位力气大,热心肠,驮我去还差不多……那也不成呵!怎么呢?弄不好在道上就把我颠散了。
      什么是相声?有人说。相声就是马三立,马三立就是相声!一点不错,马老的确是相声精灵,相声的化身,什么事到他脑子里都能转化成相声思维,什么话在他嘴里都能攒成“包袱”――一张嘴,那就是乐儿。
      那年,《今晚报》等媒体举办“马三立从艺八十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活动轰动全国。马老在艺术界的崇高威望与相声界精神领袖的号召力。为处境低迷的相声界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年近90岁的马老,众星捧月般地出现在舞台上,依然是那样舒朗,那样风趣,睿智和魅力均不减当年。
      马老首先对到场的观众表示真诚的感谢,接下来又指着满台的鲜花,像是对观众,也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我值么?多香呵!这可全是真花儿啊!什么?假花,假花咱不要,那是花圈,那东西咱不要。今天既然来了,当然要给各位说段子。什么?买猴!《买猴》说不了了,气力不够用了,我现在已经成老猴了……唱?唱我就更不行了。今天来的李光羲、郭颂都是歌唱家,人家唱的那才叫好。他们既有好嗓子又注意保养,不吃干的,光喝(稀)么,就爱喝稀的,所以叫李光羲(稀)!郭颂?郭颂那喝劲更不含糊了,端起一锅(郭)就往嘴里送(颂)……
      在接受了马季献上的条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后,不等主持人详细介绍,马老接过话茬说,马季我可太熟了,马季、马志纯、马玉涛、马大哈都是我们马家人……
      
      严于律己,执著艺术
      
      家里人和圈里人都知道,马老特别随和厚道,从不为名利之事与人抢白争辩,唯有对相声艺术的认真,那个叫劲简直是钻牛角尖。
      作为长子的马志明是目前马家儿女中唯一从事相声艺术的。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并没有给他说过多少“活”,也没有跟他合作过什么节目。马志明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对他说,要自己长能耐。当然。在志明学相声的“节骨眼”上,马老也会点拨儿子,比如人物要如何刻画才更加细腻传神:“包袱”要怎样“抖”才会更“响”更“脆”等等。而马志明说相声成名以后,马老又时常告诫他,观众是咱的衣食父母,他们爱听咱的相声,是对咱的抬爱,要对得起观众,更要对得起相声。
      马志良是马老的小儿子,自打母亲过世以后,主要由他照顾马老。马老80岁后身体欠佳,医嘱要保证休息,不宜应酬过多。几个儿女一商量,决定让马志良做父亲的监护人,全权负责马老的饮食起居。
      身上有马老幽默细胞的遗传,加上多年耳濡目染,马志良自然是能说相声,也有志愿干这一行。那年国防科委文工团挑演员就选上了他。就要穿上军装当上演员了,马志良兴奋不已。不料回家一说,马老却不同意。马老说,志良啊!爸爸一直不愿意和你明说,你长得不丑,但你脸上没“买卖”呵!说相声的脸,讲究的是“帅、怪、坏、卖”,让人一眼看见就忘不了。脸是先决条件,你的脸没特点,我不能让你糟蹋了相声艺术――你要说相声,电视观众一看,赶紧换频道。咱可别干那事。事后,马志良感慨又无奈地说:“父亲对别的事都可宽松,唯独对相声艺术,那要求太严了。”
      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对马老的艺术造诣和为人钦佩不已。高山仰止,他称马老为“中国相声的精神支柱”。可他一直不好意思登门拜访马老,害怕马老骂自己不务正业。没想到一见 面,马老不但没骂,还表扬了他。
      马老说:“我看你演的《那五》和《没事偷着乐》,这挺好,各种艺术都可以涉及,不是说演了相声,别的艺术就不可以动了。各剧种、曲种都有相通之处,都不矛盾。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喜欢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演?当初赵丽蓉唱评戏,后来又演小品,问我这样做行吗?我说演小品怎么的了,只要是大家喜欢你,你就演,不要怕别人说这说那。”
      冯巩听罢美得直搓双手:“老爷子这么理解我们小辈,我太高兴了,刚才还怕挨您骂呢!”
      最初。马老不赞成为他操办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活动,担心给方方面面带来麻烦。但事情敲定后,马老便废寝忘食,全神贯注地准备节目。
      当时,马老刚做完手术,身体还很虚弱,组织者和家人都怕累坏了老人,劝他差不多就行了。可是马老说,那可不行!我一辈子上台就玩实的,从不骗观众,这是最后一哆嗦了,我就更不能马虎了。后来在台上表演的7分钟“贯口”,马老和打板儿的师傅排练了近一个星期。因为体力不支,马老排练一会儿就得歇一歇,擦擦汗。任谁劝,他都不听,直到节目练“瓷实”了为止。他也不多解释,只是不住地重复那句老话:“观众是咱衣食父母,咱得对得起人家啊!”
      马老从不称自己是艺术家,而习惯称自己是“艺人”。作为艺人必须要有“真玩意儿”。同时也要给观众“真玩意儿”。这是大艺术家从骨子里表现出的对艺术的认真和尊重。“玩意儿”就是本领、造诣和风格。旧社会艺人没有社会地位,相声艺人处于半流浪状态,在街头卖艺叫“撂地”,有人想听什么就高喊:“说玩意儿的来一段!”后来艺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可马老没有“水涨船高”的感觉。他有一句最著名的口头禅:要奉献给观众最好、最地道的玩意儿。
      
      永远感念农食父母
      
      马老在晚年很少出门,主要怕给别人添麻烦。只要他出门上街,乘车,人家不要钱:买东西,人家不要钱;吃饭,人家也不要钱。这让马老既高兴又过意不去。他感叹道,看得出来,大家真的喜欢我马三立。可我也不能总给人家添麻烦呀!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我还是在家眯着的好。
      马老不幸罹患膀胱癌,家人想瞒着不告诉他。看过第二次病,马老就明白了,他安慰孩子们说,我都什么岁数了,要命的事都不怕了,还怕得病吗?什么歪(癌),什么正(症)的,我全不怕了。据马老的亲属粗略统计,在马老患病近两年时间内,除了出席“马三立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文艺晚会”以外,还数十次接待媒体及各界人士的来访慰问,即使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形下,他也不忍婉拒来访者,当然也包括接受笔者的采访。
      2003年春节前后,马老躺在床上基本起不来了。不断有人打来拜年、问候的电话。都是马志良替马老接的。“我父亲耳背听不见,他让我代表他向您表示感谢!”每当此时,马老总会凑近电话听筒喊一句:“我这也给您拜年了!”不管是官员、名人还是平民百姓,他一视同仁。马老说,有这么多人抬爱我、喜欢我,不正是我的福分吗?
      马老在去世前半年,就在琢磨自己遗嘱的事,遗嘱写得不多,但感人至深:
      我是一个相声演员,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按照党的要求,用相声,用笑声,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天津的父老乡亲,给予了我很多荣誉和关爱。我也曾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我心里的感谢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人总是要死的。我有一个最后的请求,就是在我过世后,请将我丧事从简办理,我不愿让各级组织再为我费心费神;同时我的朋友、学生和再传弟子也比较多。所以不搞遗体告别,不接受花篮、花圈、挽联,不接受钱物。我毕生只想把笑留给观众,而不能给大家添麻烦,给国家浪费钱财。我衷心祝愿相声繁荣,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此致
      马三立鞠躬
      二○○三年一月十日
      就在马老酝酿自己遗嘱的过程中,医院就给家属下了几次病危通知,马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马老行动、说话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他还顽强地举手作揖,向前来问候的媒体人士说:“请替我向观众问候,我在这给大家拜年了!”就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说话依然幽默。对着摄像机,他低声说:“观众新年好!我是病了,可是别害怕,不传染。还没听说过电视信号传染疾病的吧……”
      据马老家人讲,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想表达的意思是:“我……毕生……只想……把……笑声……留给……观众……”在表达完这个意思后,他就再也没有醒来。
      
      (组稿、责编 江 风)

    相关热词搜索:相声生死真情大师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