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下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中的童趣性原则

    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下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中的童趣性原则

    时间:2019-02-26 05:41: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 作者简介: 高俊梅(1986.7)女,陕西榆林人,在读研究生,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方向   �孙建中,(1955.7),男,西安市人,副教授,英语翻译方向   � (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 儿童文学不同于成人文学作品,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其独特性之一就是充满童趣,因此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要从期待视野的角度充分考虑到童趣的再现,翻译时要注意故事情节要结构单纯,情节紧凑、生动。语言要浅显精练充满趣味性,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将儿童的生活,心理等特点描写出来。本文通过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分析研究,对童趣再现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能有一定的指引。
      � 关键词: 儿童文学;期待视野;童趣性
      �� 一、引言
      �儿童文学在题材、主题、故事结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诸多方面都不同于成人文学作品。翻译儿童作品时,译者应该从儿童期待视野的角度出发,考虑到蕴含在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这些因素是否能被本国儿童比较容易地理解并产生理想的效果。此外现代儿童教育,儿童观与审美需求受到格外的重视,因此我们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要结合这些因素,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童趣性是儿童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儿童情趣的再现是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本质问题(徐德荣,2004),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应遵循童趣性原则,用风趣幽默的笔调及富于儿童特色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将儿童生活、心理的各种特点描写出来,使小读者通过阅读译文能得到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启发和教育。
      � 二、期待视野关照下的童趣性翻译原则
      �期待视野是接受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期待视野是指在阅读作品之前和阅读过程中,因个人思想观念、道德倾向、审美情趣、直觉能力、接受水平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存在,接受主体――读者往往形成了许多即成的心理图式,即各种生活经验,这些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Jauss,Hans Robert,1983)。期待视野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及时代的不停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即读者,需要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负责,需要预测译文读者的接受水平和美学品位,尤其还要重视原作的童趣再现。
      � 1.采用恰当的词汇来创造童趣
      �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感兴趣,比如颜色、形状、声音等。儿童文学的语言不但要求要充满意义,而且要听起来悦耳,读起来愉快顺畅,而韵律和节奏会给儿童一种审美愉悦,能够激发他们的情绪。(M.H.Arbuthnot,1964:18)。儿童文学翻译作为一种特定的交际活动,应该遵循这一特点,立足儿童读者,采用简单生动、体现儿童色彩的语言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达到享受阅读的目的。例如,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
      �例:So she was considering in her own mind(as well as she could, for the hot day made her feel very sleepy and stupid),whether the pleasure of making a daisy-chain would be worth the trouble of getting up and picking the daisies,…(Carroll,1865:1)
      �赵元任译文:所以她就无精打采地自己在心里盘算――(她也不过勉强地醒着,因为这热天热得她昏昏地要睡)――到底还是做一枝野菊花圈儿好呢?还是为着这种玩意儿不值得站起来去找花的麻烦呢?……
      �陈复庵译文:所以她在心里琢磨着(她也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琢磨着,因为这天热得她昏昏沉沉地发困又发呆),做一只野菊花圈儿到挺好玩,可是值不值得为它费事,起身去采花呢?…
      �王永年译文:她独自考虑,(她尽可能用心,因为炎热的天气使她十分困倦,头脑迟钝),编一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消站起来采摘雏菊的麻烦?…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发现赵元任和陈复庵的翻译都接近儿话,比如“心里盘算”、“心里琢磨着”、“昏昏”、“昏昏沉沉”、“菊花圈儿”、“玩意儿”、“挺好玩”等等,这些词汇即口语化又应用了叠词,生动而简单地再现出了儿童天真而活勃的特点,而王永年的译文相比来说语气更正式,如“考虑”、“困倦”、“头脑迟钝”、“抵消”、“邹菊”、“采摘”等。应用这些词表述一个小女孩的口吻,有点欠妥,因此在翻译时要恰当地选择词汇,注重口语话形式,适当的用一些儿话能使译文更生动。
      � 2.应用修辞手法再现童趣
      �例:“But they were in the well,”Alice said to the Dormouse,not choosing to notice this last remark.”
      �“Of course they were,”said the Dormouse:“well in”(Carroll,1865:104)
      �赵元任译文:阿丽思故意当没听见这末了一句话,她又对那惰儿鼠问道:“但是他们自己已经在井里头嘞,怎么还吸得出来?”
      �那惰儿鼠道:“自然他们在井里头,――尽尽里头。
      �陈复庵译文:“可是他们是在井里呀,”阿丽丝对睡鼠说,她不想理睬最后那句话。
      �“他们当然在井里,”睡鼠说,“在尽里头。”
      �王永年译文:“但是她们还在井里呀!”爱丽丝只当没听见最后的称呼,对睡鼠说。
      �“她们当然是在井里。”睡鼠说,“并且待得很舒服”
      �在原著里,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双关语,使原文充满了幽默诙谐的趣味性,比如原文通过“in the well”和“well in”这样的文字游戏,体现儿童文学幽默的特点,使原文富有童趣。赵译文用“井里头”和“尽尽里头”对应原文,稍微牺牲点了准确的标准,在译文里增加了原文所没有的问话内容,但把文字游戏译了出来。通过巧妙地再现双关语及其内容,传递原文幽默的含义,在译文中再现了原文的童趣。陈复庵在译文中用“在井里呀”和“在尽里头”而王永年译文中用“在井里”和“并且待得很舒服”传译了原文双关语“in the well”和“well in”的信息内容。译文准确再现原文内容,但原文双关语所特有的幽默滑稽趣味却荡然无存了,没有再现原文的童趣。
      � 三、结语
      �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为了抓住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儿童文学译者应该坚持一项重要的翻译策略即童趣性。本文结合了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及童趣性翻译原则来分析这几个译本中选取出来的若干译例。希望能为儿童文学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个研究儿童文学汉译的新思路或新视野,帮助他们在进行儿童文学汉译工作时寻找或拓宽儿童文学的翻译标准。
      �
      � 参考文献
      � [1] 陈复庵.阿丽思漫游奇境记[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2] 赵元任.阿丽思漫游奇境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
      �[3]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4] 王永年.爱丽丝漫游奇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相关热词搜索:儿童文学童趣视野原则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