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_高职院校《设计艺术概论》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_高职院校《设计艺术概论》教学模式的探讨

    时间:2019-02-28 05:43:2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艺术概论》是设计学专业必修的理论基础课程,掌握好一定的设计理论知识对学生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以及职业生涯都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就怎样才能建构这门课程科学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设计 理论 教学
      
      现代设计教育在我国起步虽然比较晚,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非常迅猛。其中突出的是各高校纷纷开办设计专业,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作为后起之秀的高职院校亦是如此。目前,高职院校乃至整个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是跳跃式的、超常规的,一直处于模仿和经验型的状态,人才积累薄弱,多少带有一点盲目性和急功近利的色彩。我们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其所导致的弊病乃至恶果将会越来越严重。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设计艺术概论》是设计学专业必修的理论基础课程,掌握好一定的设计理论知识对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以及职业生涯都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事实是,设计学专业学生的普遍通病是重技法轻理论,重结果轻过程,重图形轻文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且很多同学文化底子薄,对《设计艺术概论》这门理论课程提不起兴趣,甚至达到厌恶的程度,这是值得我们忧思和探讨的问题。
      纵观不同版本的《设计艺术概论》教材,基本上将其内容分为两大部分:设计基本理论与设计史。设计史包括中国及外国设计史,而设计基本理论则包括:设计的类别、设计思维与创意、设计艺术教育、设计批评等内容。怎样在有限的课时之内将这些看似晦涩的知识点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甚至乐于接受的可指导实践的理论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馈来看,本人认为其教学模式要从以下几点来努力:
      
      1、注重设计艺术概论知识性的训练
      
      知识性的训练包括基础理论的概念知识,如设计与艺术、形式与功能、传统与现代、材料与美感等;设计的流变与发展规律,如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西方现代设计思想、人机工程学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发展等。通过设计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和知识水平,研究中国现代设计现状与国际设计界的落差和症结,寻找当代设计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在进入设计学习的最初阶段获得良好的专业基础训练。
      
      2、以设计史为主线,将其他知识点融会贯通
      
      以史为鉴,溯本求源。通过设计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人类创造的优秀设计艺术,并获得启示和借鉴。在对史论部分的讲授中应摄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避免课程内容的枯燥乏味。并可将历史中优秀的设计作品作为案例结合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进行知识性的训练,又可以很好的理解史论知识,一举两得。
      
      3、设计理论课和专业课应互相渗透,不能“各自为政”
      
      设计理论课的讲授应与学生的设计专业课建立紧密的联系并互相渗透,切勿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如讲到“设计批评”这~章节的时候,就可结合学生现阶段的专业课程作业进行评析,这才能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再者,针对不同的专业其教学方式和内容要有所侧重和区别,如室内设计专业,在讲到设计史的时候可以侧重建筑史的介绍。
      
      4、材料的收集和利用
      
      理论课程的讲授不是照本宣科,教师应多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辅助教学。这些资料包括其他院校精品课程的借鉴,以及一些优秀的视频等。如《筑梦天下》、《discovery》、《探索-发现》、《超星名师讲坛》以及《交换空间》等都是不错的辅助视频材料。这些视频能从视觉、听觉上生动地给学生传达相关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枯燥的理论课来说无疑是一味好的调节剂。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书籍、杂志、网站、设计师及作品等,使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5、作业的设置和评价
      
      作业布置可分为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现在很多学生习惯了在键盘上的敲击,文字功底薄弱,所以进行小论文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环节要求要比较严格,要让学生严格遵守论文的写作规范,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作风。而对于随堂作业来说要比较灵活,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和作品充分地表达出来。如可设置对有争议的设计作品进行评议,也可让学生用学习过的某一历史风格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去。同时可让学生对某一产品进行市场调研,从而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同时作业的评价要改变以前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主体的、重过程的质性评价方式。
      《设计艺术概论》课程在设计学专业中开设的时间不长,其教学模式还值得探讨,为社会培养合格且优秀的设计人才,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相关热词搜索:概论教学模式探讨设计艺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