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先秦哲学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之契合探微

    先秦哲学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之契合探微

    时间:2020-03-19 05:17: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对先秦哲学思想和传统武术文化进行概述,并对先秦哲学中较为典型的儒家、道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等派别的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的契合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先秦哲学思想 传统武术文化 契合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60-02

    先秦哲学是指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哲学体系,其涵盖了中国奴隶社会以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哲学,它的发展经过殷周奴隶社会的天命神权论和早期阴阳、五行观念,后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之学,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形成了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各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和哲学派别。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先秦哲学的深刻影响,无论是武术的运动形式、技术要领、训练过程,还是拳理、拳法、道德规范,都反映了先秦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先秦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完美的契合,共同促进了两者的丰润和升华。

    一、先秦哲学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概述

    (一)先秦哲学思想

    先秦哲学思想中具有代表性且与武术联系较大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和阴阳家等五家的思想。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起源,其广泛地探讨了宇宙本原和自然规律问题、天人关系问题、人性善恶问题、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等。其发展历程可分殷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两阶段。殷周之际先秦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人们开始对天命产生怀疑并肯定人的价值;春秋战国时的先秦哲学主要特征是侧重天道、心性问题,其思维更加抽象,哲学意味更加浓厚。先秦哲学体系中较为典型的思想代表如下:

    第一,儒家思想。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提倡的是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第二,墨家思想。墨家思想的特征是寻求真知、注重实践、自励自强,其是中国古文完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墨家思想从力学、光学、几何学、逻辑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去把握生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真相。墨家弟子均能文善武,且能为正义之事慷慨赴死,墨家是先秦诸子中唯一具有“侠”称号的学派。

    第三,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其讲究“天人合一”、“人天相应”、“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虚心实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等等。

    第四,兵家思想。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有孙膑、吴起等。兵家思想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其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

    第五,阴阳家思想。阴阳家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进一步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变化法则。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用“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八字括之。

    (二)传统武术文化

    中华传统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主要特征是其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而且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集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防身御敌、修身养性、悟道怡情等多种功效于一体。传统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历史文化沉淀,已经融入了古典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和文学等多种传统思想理论,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体系。古典哲学中的道家、儒家、阴阳家、兵家思想无不渗透和导向着武术的传承和发展。道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表现为习武者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从大自然中吸收营养,模拟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动作、姿态、神情,结合人体运动的规律和技击方法的要求,以创造和丰富传统武术,因此有了虎鹤双形拳、蛇拳、猴拳等;儒家思想以仁、礼为核心,亦体现在传统武术讲究承让、先礼后兵的思想框架中;传统武术的太极拳和形意拳则充分借鉴了阴阳家的思想精髓。另外,传统武术对中医推拉、针灸的运用等无不彰显出中华武术神秘的传统文化色彩。

    二、先秦哲学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的契合分析

    (一)儒家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的契合

    儒家思想对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儒家所倡导的“仁爱”观念构成了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崇尚伦理、讲究仁义忠信,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鲜明特色。这一特色直到今天仍使中国武术在世人心目中不仅是技击和健身之道,更是修身养性,人格净化的一种途径。其次,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出身于武术世家。孔子本人身材高大,文而兼武,先秦有很多典籍均有记载。如《列子》:“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淮南子》:“孔子智过长弘,勇服于孟贲,足蹑郊兔,力招城关。”作为教育家的孔子虽然主张“仁政”和“德治”,但处于战乱频发的春秋时代,其深知文武兼备的重要性。孔子弟子的军事本领和武艺,多为孔子所教授。因此,儒家思想与传统武术的契合在偶然中存在必然。

    (二)墨家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的契合

    在先秦诸家中,与武术联系较多且具有“侠”的称谓的唯有墨家。墨家弟子均精通武艺并恪守信义、重义轻生。《韩非子》称之为“侠以武犯禁”,其意指为了坚持正义而敢于置法规于不顾的行侠仗义。《淮南子》云:“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墨家弟子孟胜、徐弱效忠于阳城君,百余人均重义轻生而慷慨牺牲,成为历史典范。因此,墨家门徒的信义武勇和慷慨赴死的精神,正是中华传统武术中“武侠”的历史渊源。

    (三)道家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的契合

    在中国武术文化所蕴涵的诸多哲学思想中,道家思想也是其重要的思想源泉。道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和“以柔克刚”。庄子继承和发展了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的学说,和老子一样成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老庄思想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论方面,武术汲取了道家关于宇宙本源的“道论”、“气论”和“天人合一”的观点,并以此来解释武术的本质。二是在方法论方面,中国传统武术主要汲取了道家“物极必反”、“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和“以柔克刚”等思想,并以此作为武术技击的指导原则。后世的内家拳,如太极拳、八卦掌等拳种的技击理论,均源自道家哲学思维的方法论。至于后世的猴拳、蛇拳等拳种的创立,也与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密切关联。

    (四)兵家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的契合

    兵家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的契合是必然的。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直接手段就是两军交战,武艺的高低往往就决定战争的成败。身体素质训练和各种武艺、阵型的操练亦是古代军队必做的练习。因此,中国古代的兵家和武术如同源之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先秦时期兵家思想最主要的代表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和《六韬》等。其中《孙子兵法》博大精深,闪烁着古人智慧的光辉,直到现在亦被世界各族人们奉为行为的准则之一。兵家和传统武术的契合在于,中国传统武术的战略战术思维多直接源自《孙子兵法》,武术诸多门派多从《孙子兵法》中吸取精粹,作为重要的技击指导原则。同时,武术技能和战斗力的提高也直接为兵家带来丰厚的回报,两者相互促进和提高。

    (五)阴阳家思想与传统武术文化的契合

    战国末年,齐人邹衍把阴阳和五行结合起来,阐述五行相克的道理以解释社会政治的变化和王朝的兴衰,影响极大,邹衍因此被尊称为阴阳家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但将阴阳、五行和八卦三者结合起来的集大成者为《易经》,《易经》发源于远古,传说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易经》中《易传》写成于战国时期,把阴阳、五行和八卦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框架,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和技击发展也产生极大的影响。由阴阳对应观念, 可以演化出武术技击中的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守等一系列动作,太极拳就是集此大成者。以由五行相生相克的核心理论作为技击依据的形意拳,其系统而严密的架势和功法理论,大多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而具体运用八卦哲学于武术技击理论的, 当推武术中的八卦掌。其掌法原理、技击原则均遵循《易经》八卦哲学,将阴阳相合、奇正相生、八卦相荡的变化特点体现于八卦掌的运动之中。

    三、结语

    先秦哲学中不乏古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炼出来的真知灼见,其对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各个领域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也一直为先秦哲学所导向和指导。正是因为有了充满睿智的先秦哲学的滋润和培育,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才得以博大精深,并源远流长,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的中华武术升华为一种承载民族精神的文化,无疑是两种文化相互契合的果实。

    传统武术经过几千年发扬光大而成博大精深,其中对先秦哲学思想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一项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传统武术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丰润了先秦哲学思想。两者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参考文献】

    [1]于兆杰.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传统武术的渊源[J].搏击·武术科学,2007(4)

    [2]宋祚胤.略论先秦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J].求索,1983(4)

    [3]曲国勇,等.浅谈中国古典哲学对武术的影响[J].廊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2)

    [4]周彬,等.传统武术的哲学审思[J].体育科学,2007(3)

    [5]张耀庭.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6]张涅.春秋兵学对于先秦哲学思想的贡献[J].文史哲,2004(2)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1JGB155)

    【作者简介】周 勇,男,湖北崇阳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公共课程教学部副主任,讲师,硕士。

    (责编 王 一)

    相关热词搜索:哲学思想先秦契合武术文化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