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银发打工者(上)

    银发打工者(上)

    时间:2020-03-19 05:23: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这是一位打工老人的故事,几年前写了个初稿便放下了,但是,心里边却一直放不下来。这个故事如同被岁月浸泡的酒,开始品尝是苦涩的、酸成的,可泡着泡着,却泡出了一种异样的滋味来。愈久愈浓,愈浓愈香,竟使人惊叹生存时空的变幻和命运转换的神奇。

    ——题记

    在深圳和东莞这样的城市里,早些年几乎是见不到外来的银发老人的。只有近年来,因为一些打工仔打工妹在这里发迹并完成了初期创业的艰辛,才将他们的父母从内地一一接过来。名日享受生活,实则帮助他们照顾小孩。这些老人无事可做时,会迈着一种散漫而落寞的步态,徜徉于街头巷尾,花间树下。这个时候。城市的急促节奏会像上弦不足的古老钟摆。减慢了摆动频率。而当这些苍老步履横过街道时,迅疾的汽车便会带着惊恐,将城市的节奏再度提高到紧张状态。

    但是,也有另一类老人,他们并不是因为享受子女的成功而踏上这片土地,他们完全没有闲适心情。他们出于无奈,出于生活所迫,就像年轻人一样,甚至比年轻人有着更多的负重感和压力,比年轻人更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尽管这种价值已不似年轻人那般浪漫,那般理想,仅仅为了赚钱,为了养家糊口。这一族老年人究竟有多少?无法计数,但是,我所采访到的这位老先生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那是因为他的传奇般的命运,其坎坷其波折简直耸人听闻,而他至今不曾泯灭的传奇般的性格特色更是令人惊叹不已。当然,更具阅读价值的,还有他的艳遇,就是说,他所遇到的红颜知已。

    大悲大喜,大起大落,酸甜苦辣,一个生命的传奇故事,潮水般扑过来。

    我是在一个春雨潇潇的日子里。见到崔成骏老人的。他光亮的额顶如同烈日烤熟的岩石,而稀疏的花白头发便像霜打后的荒草。

    他安然坐在沙发上,下意识地理一理霜白的“草”,开口讲他的经历。开始,他以一种平和的语调,当这种平和语调转向深沉时,突然出现了惊涛骇浪——他突然激动起来。那是讲到他的老父亲整整期盼了他十三年,却最终绝望而撒手人寰时,他哭得全身颤抖,好像积蓄了一生的泪水与悲恸在此一瞬间暴涨。汹涌地冲决了理性的长堤。

    一个69岁的老人,一个有着知识分子气质的长者,他能够在接受我这个素昧平生的人采访时,仅仅谈了不到半小时,就如此这般放声大哭,无遮无拦,让我一点准备都没有,我为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他这样一位沧桑老人。

    顿时,我惶悚着,不知该怎样去安慰他是好。无奈之中,我将目光投向窗外。那面敞亮的采光极好的大玻璃窗,此时已经被雨水溅出串串泪珠。

    一、58岁前往东莞打工

    从1995年的5月开始叙述吧。

    那一年,崔成骏从江西鄱阳湖畔,踏上了去东莞的打工之路。他衣着朴素,动作敏捷,看上去完全不像一个58岁的人。下了火车上汽车,步履匆匆,有种刻不容缓的感觉。

    妻子和儿子在门口目送他上路。对于他的南下打工抉择,妻子吴玉玲并没有说什么话,却用了一个细节,令他永远铭记。那是行前的那个傍晚。她示意他往外走。他便跟着她出了家门。然后,就拐到了他们家的一块菜地。他知道,这块菜地虽小,却在妻子眼里意义重大。因为那是她利用下班后的所有时间,开垦出的一小块菜地,这里面不仅有她的血汗,更主要的是寄予了她的希望。那么,在他将要远行的时候,妻子引他来到这块菜地旁边,其用意不言自明。

    在妻子的眼中,丈夫一生坎坷,历尽艰辛,这些年来,为了抗争命运,总是这样匆匆上路,又匆匆归来。她说不准这一次去南方打工是福是祸。儿子却没有那么多的忧虑与担心,从他的童稚的目光中,读出的只是一种离别的深情。和一种感恩戴德之意。儿子已经读初中了,心里非常清楚父亲是为了他们的读书、他们的学费,才要去南方打工的。他们还不十分明白江西的珠湖距东莞究竟有多远,但知道这位常在周末牵着他和姐姐的手,散步谈心的老父亲,这位一辈子千辛万苦不肯向命运低头的老父亲,又一次踏上了与命运拼搏的道路。

    农场门口的路并不平坦,开出去的班车,在颠簸中模糊了妻儿的视线。汽车从珠湖农场驶出,要经过长达30余里的坑洼泥路,这条乡间土路显得无比漫长。两旁要么是凌乱的土墙瓦舍,要么是参差的杂树田埂。老崔的眼睛如雾遮盖。在这段路上颠簸了不下两个小时,终于驶上了320国道。而后,他从鹰潭登上了上海至广州的火车。他没有舍得买卧铺票,也没有舍得到餐车吃顿饭。他坐在硬座上盯着窗外瞅,当列车开动时,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少许欣慰。喔,这把年纪了,还挤在硬座上,吃着方便面。但是,他已经很满足了。这比起上一次到东莞搭乘拉货的大卡车,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上一次,是在十多天前。他头一次来过东莞的塘厦,他是投石问路而来。他搭乘了一辆拉货的大卡车,一路风尘,一路颠簸,仅仅是为了节省一点路费。所幸,他找到了旧时的一位文友。他向文友诉说了自己的现状:所在的药厂效益下滑,工薪打折且不能按时支付,两个孩子的学费无处着落,无奈之下,他想到南方求得一个谋生之处。

    多年不见的这位文友,热心地通过别人,帮他找到了大朗镇文化站孙仲林站长。大朗镇是东莞的一个小镇,街面商铺兴旺,好像陈旧低矮的墙缝里都藏有商机。南来北往的想发财的人,不断朝这里拥来。镇里办有一份镇报:《荔乡》,由文化站经管。当时正缺人手,崔成骏曾在江西珠湖制药厂任当过厂报的主编,他对办报还是内行的。于是,对方爽快地同意他前来担任编辑。找到了工作,便找到了希望。他安心回到珠湖将单位和家中琐事一一安置好了之后。他才真正踏上打工之路。

    然而,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经济的地方,计划远不如变化快。当他兴致勃勃地出现在帮他找到工作的文友面前时,对方的神态让他猛然意识到说好的事情,可能有变!他的心“忽悠”一沉。

    原来。就在老崔回去这几天,文化站站长就告诉那位文友,又来了三位新人应聘编辑,已经饱和了。

    俗话说。报喜不报忧。这位文友没有将这个变化及时通知老崔。于是,老崔满腔希望等于兜头浇了一盆冰水。

    怎么办?人家已经满员了,不再需要你老崔了。你大老远的风尘仆仆,落不下脚,你岂不还得回去?!老崔被这个意外的消息几乎击垮。

    “这样吧,既然来了,你干脆还是去文化站报到。你就当全然不知道发生的这些事情。问起来,你就说没有接到张和的通知,这样他们只能怪我没有及时通知你。我想,你从大老远来了,他们也不好意思马上就将你拒之门外,只要他们能够留下你,往后的事情就会好办多了。”文友一定是被这张苍老的失望面孔吓住了,所以才如此这般劝说他。

    事到如今,也只有硬着头皮权作不知,赖上门去。明知人家不要你了,却还要硬着头皮去碰壁。

    老崔自己给自己壮胆,尽量将步子放稳,尽量将腰板挺直地进到了大朗文化站办公室。他立在那里,感觉这一间办公室非常宽阔,里

    相关热词搜索:银发打工者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