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新治理耕地后续培肥技术

    新治理耕地后续培肥技术

    时间:2020-03-26 05:19:3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近年来,国家为稳定耕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搞好移民安置、刺激经济增长,在不少地区相继启动了以低丘岗改造为主的土地治理工程。从已完成的土地治理情况看,新治理耕地虽坡度变缓,地块变大,但原有的耕作层却被打乱,“熟地”变为“生地”,树根、杂草较多,土壤结构较差,肥力低下,有机质含量低,宜耕性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到农民种植的积极性。目前,加大对新治理耕地的后续培肥力度,将其快速“熟化”成高产田地,已引起各地的高度关注。根据我县的实践经验,对新治理耕地的后续培肥,可采取以下措施:

    1. 抓好化学除草 对新治理的耕地,要在尽量清除石块、树根、草根的基础上,实施化学除草。新治理耕地主要是白茅、芦苇、香附子等多年生宿根性杂草严重,其他杂草也较多,使用普通除草剂防除效果不佳。据我县试验,在作物耕种前,使用能够将杂草连根杀死且无残留的内吸性除草剂“一把手”除草效果最好。具体使用方法是,在杂草出苗后,亩用41%“一把手”水剂400毫升,对水30千克,均匀喷雾于杂草茎叶上。试验证明,杂草一般在3~5天后开始枯黄,7~10天逐渐死亡。此外,也可以使用“农达”、“泰火”等灭生性除草剂。

    2. 增施有机肥 新治理耕地基础地力差、肥力水平低,要设法广辟肥源,增施有机肥。最好能每亩增施4000千克畜禽粪,施后浅耕,将肥料翻入土中。在农家肥和畜禽粪不易运达的边远地块,最好每亩施200千克用烘干禽粪配合化学肥料制成的高效生物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活性。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配合使用生物固氮肥或生物钾肥,效果更好。

    3. 使用土壤快速熟化剂 对生土比例过大的新治理耕地,可施用土壤快速熟化剂。据试验,该产品对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有显著作用,施用当年可使作物产量提高15%~20%,土壤熟化时间由7~8年缩短到2~3年。

    4. 预先种植养地作物 对农家肥不易运达的新治理耕地,应先种植绿肥或其他豆类养地作物,如秋冬季种植蚕豆、豌豆、紫云英,春夏季种植大豆、小豆、绿豆等。种植这些养地作物时,要酌情少施氮肥、多施磷肥,促进作物生长,实现以磷增氮。也可在秋季撒播肥田油菜,待其春季开花时翻压。还可将豆类作物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或轮作换茬,这样可在养地同时增加收入。

    5. 测土配方施肥 对新治理耕地,在种植前应取样测土分析,根据土壤供肥能力与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确定需要施肥的种类、数量与施肥方法,严格按照测土配方科学施肥,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地力,提高作物产量。

    6. 坚持秸秆还田 新治理耕地种植的农作物收获后,其秸秆不宜焚烧,应粉碎后结合深翻将秸秆翻压还田,同时要适当增施氮肥。秸秆也可不粉碎,在下季作物种植时拿这些秸秆作地表覆盖,待其腐烂后再翻压还田。这样通过多年连续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土壤肥力。

    作者简介:熊 飞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发表农业科普文章数十篇。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邮编:442200。

    相关热词搜索:耕地后续治理技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