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大圩古镇

    大圩古镇

    时间:2020-03-27 05:19:5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大圩江上芦田寺,百尺深潭万竹围,柳店积薪晨釁后,壮人荷叶裹盐归。”——明代才子解缙曾经流放桂林,写下了著名的《大圩》诗,而他笔下盛极一时、村民赶集的繁荣情景之地,正是如今坐落在漓江东岸的大圩古镇。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于丁丑崇祯十年闰四月二十六日途经大圩熊村,在他的游记中记下了这样的话:“聚落甚盛,为甫中所仅见”,盛赞了古镇的繁荣昌盛。

    中国文化名镇

    圩,即是集市、赶场,又名“赶闹子”“逢闹子”,是农村的交易习俗。直至今日,广西壮族还保留着这种古雅的传统风俗。旧时,广西有“四大圩镇”之说,分别为宾阳的芦圩、苍梧的戎圩、贵县的桥圩,以及桂林的大圩古镇。远在600年前,大圩古镇以其之“大”,成为广西四大圩镇之首。如今,她像一位漓江河畔的古老时光守望者,在历经千年岁月的沉淀中,散发着幽静、古朴的独特气韵。

    史载,大圩古镇始建于北宋初年,中興于明清,鼎盛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她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东临潮田,南接阳朔,西与桂林城接壤,北靠灵田,是一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方。古老的母亲河——漓江,缓缓地从她的腹地流过,向下可到梧州乃至广州,溯江可上桂林甚至可以到达湖南。随着近几十年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漓江水运逐渐衰落,这里渐渐被人遗忘,不过也正因如此,古镇旧貌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古镇临江而起、商贸繁荣。因此大圩的劳动人民选择了前店后宅、前街后江的独特的居住方式。靠街的一面开设铺面,后院临江,还有石阶连接码头,这样的房屋,既方便运输货物和生活用水,又保证了居住的安静舒适。明清时期,这类建筑格局在广西乃至全国都是少见的。2005年,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授予她“中国文化名镇”的荣誉称号。

    百年商贾印记

    大圩古镇曾是岭南地区水路、陆路的交通要塞。宋代以来,岭南经济发展迅速,中原往来两广的货物日益繁多,仅靠灵渠已经不能满足当时运输的需求。由此,著名商道“湘桂古道”应运而生。

    “湘桂古道”以马帮运输为主,从湖南经广西全州、兴安、三月岭,最终到达大圩古镇,并在这里再次转为漓江水运。五百多年来,古商道人来车往,马帮铃声响彻山谷,驮着大批货物的马队由湖南进入广西,用时仅为水路的1/10。“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州”,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大圩都是湘江货物通往桂江、西江、珠江,进入广西腹地和广东必经的商品集散地。清光绪三十一年《临桂县志》称之为"水陆码头",抗日时期有"小桂林"的美誉。

    北宋时期,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商业繁荣的新兴集市。经过了元末的动荡岁月,到了明朝初年,大圩已是南北商贾云集之地,各种商行应有尽有。抗日战争时期,大圩古镇更是迎来了最繁荣的时期,当时赶圩人数最多时可达1万余人,泊船多达二三百艘,各地商人纷纷在这里修建会馆,诸如广东会馆、湖南会馆、江西会馆等,极尽繁荣。

    直至清末民初,大圩商家形成黄 、李 、廖 、高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其资本约占全镇商业资本的82%。四大家商号为黄源顺、裕和昌、廖忠源、广昌均,多经营水面行、山货、布、米、盐,体现出当时大圩的繁荣状况。

    时隔千年宛若初见

    如今的大圩,以旧时的古老作坊、老铺面为主,民居建筑大都南低北高,临江依山而建,多为三进、四进式建筑,外通码头、巷道,内通商业古街。每栋房子设计十分合理,集商、住于一身,均由门前、天井、正房、厢房、后院组成。漫步其中,可依稀体会到当年的市井生活气息,让人留连忘返。

    褪去当年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如今的大圩更多的是古色古香、安宁静谧的气韵。古城门爬满青藤小草的青瓦房舍间不时飘忽出缕缕青烟,加上忽闻的铁锤响声,偶尔远处归来的渔夫小船,以及两旁的老房子无不在诉说着古镇的千年历史沧桑,让人误以为时光倒流,仿佛回到了遥远的从前。

    这里的石板路是古镇的重要组成元素,大约由1.5万块青石组成,长2.5公里,宽2米,现保存基本完好。岭南地区天气多雨,石板路在修建时融入设计巧妙的排水系统,建成之后镇上的百姓再也没有受过内涝之苦。时至今日,居民们用了100多年的石板街排水系统,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其设计的科学性。

    石板路两旁的房子,多为青砖、青瓦的两层明清建筑,古风古韵,历史沧桑随处可见。镇上,有壮观的欧式建筑——“中华银行”,以及旁边的典当行,还有许多竹编作坊、草鞋作坊、草医诊室、老理发店等一批古老店铺,它们共同展示着古镇质朴的原始生态。闲着无事的老人或是坐在街边看些发黄的老书,或是聚集在一起喝茶打牌,还有"咕噜噜"吸着水烟的老人以及趴在老人脚边打瞌睡的黄狗,相邻的妇女在拉家常……时间在这里仿佛放慢了行进的脚步。穿行在古镇中,你会领略到古镇居民生活的悠闲而自在,平静而快乐。他们坚守着这块土地的最后古老传奇。

    古镇上还有这样一段短暂而绚烂的历史。1921年12月4日,55岁的孙中山先生以中华民国大总统兼海陆军大元帅的身份,亲率粤、桂、滇、黔、赣等军部队,从广州前往桂林,准备督师北伐。当时正值冬季,漓江水浅,船只无法直驶桂林市区,孙中山一行便选择在大圩码头登陆,尽管一路舟船劳顿,但孙中山的双脚刚刚踏上大圩镇的码头,便对前来欢迎的各界群众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演说。在接下来的四个月时间,孙中山以桂林为主阵地,发表演讲,整编军队,督师北伐,为中国民主革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灵川最早的中共组织——中共桂林东乡区委员会和中共毛村支部就是1928年8月在大圩建立的。至今,毛洲磨盘山下还有清末抗法、抗日名将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墓地。

    万寿桥边的印象《刘三姐》

    褪去历史的浓厚气息,大圩古镇还散发着壮乡生活浓郁的自然风情。

    清澈宁静的漓江上,一条小舟徐徐而来,船尾划桨的青年后生叫阿牛哥,伫立船头远眺前方的年轻姑娘叫刘三姐。船行快到一座石拱桥下,刘三姐用她美妙的歌喉唱道:“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唱罢,回过头深情地去看了看自己的心上人。这是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刘三姐》中的一个场景,镜头中的那座桥就是古镇中赫赫有名的万寿桥。

    随着《刘三姐》风靡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这座古桥也广为人知。所以,到大圩古镇,万寿桥是必游之地。这是一座石块砌起的石拱桥,桥面的石头已被磨得溜光发亮,间杂些许小草,古朴自然。400多年来它连接两岸的石板长街,固守岁月经年的沧桑,见证圩镇的繁荣兴衰。《花轿泪》《马可波罗》等十几部电影、电视剧也曾经在这里取景拍摄。

    脚踏码头,赶圩归來兮

    由于南方水路较多,码头自然就成了各个城池之间的交通重地,也是许多市民赶圩的交通转折点。码头聚集之地,向来是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

    大圩的码头比起桂北一般圩镇的码头来,显得稳重大气;若与武汉的江岸码头、北海的深水码头相比,则显得小巧玲珑,古朴秀美。码头多用料石镶砌,亦有因礁而设者。它们顺江排列,而两者之间却并不等距,具有一种错落感,富有美学价值。码头与镇区均有巷道相通,依坡砌级,石板铺路,高墙夹拥,天光一线,给码头平添一种纵深感和活力。

    而今,这些码头历经岁月,已经修旧如新,只有偶尔停泊的船只似乎还在诉说着往昔的似锦繁华。

    古老风貌习俗源远流长

    在大圩镇生产下街,有一座穆斯林群众捐资募资修建的古寺,称为清真寺,始建于1775年。原寺共有三部分,占地约2.7亩,因修桂海铁路拆除两部分。现大殿为木楼式建筑,礼拜殿在楼上,下层为大厅,厅后两侧为厨房、浴室,厅侧建有套间,为教长休息室。

    民国时期,李梅斌教长于1933年在寺内倡办儿童经文夜校,后改为回民小学,直至1958年合并于大圩小学。该寺坊教民近300户,2800余人,均属回族,每年三大节日、斋月特拉威哈拜均能在此正常进行。

    2001年,建设桂林至磨盘山码头旅游公路时,在大圩镇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古墓群,7座古墓排列成天上的北斗七星状,而且各墓封土堆的大小与星星的亮度有关联,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

    古墓群位于大圩镇俗称七星坡的马山东麓,古墓与七星的关系至今还是一个谜,但从古墓中出土的陶盒、陶罐、青铜剑、铁斧和石璧等随葬品来看,它与1974年发掘的平乐银山岭战国至西汉墓有相似之处,应属同一时期的墓葬,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这一发现,为大圩古镇增添一抹浓厚的历史色彩。

    另外,大圩古镇的风味小吃及传统的文化、娱乐和民间习俗也令人流连忘返。每年的端午节,龙舟赛是大圩古镇的传统项目,桂剧、彩调、龙船歌、送船歌等等,更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曲目。许多古老风貌与习俗如今依然存在,有的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含义,是大圩商业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如今,大圩镇商贸的繁华渐渐褪去,漓江水运渐归平静,大圩的古建筑与其背后的历史价值将源远流长,人们会一直瞭望那段斑驳却美好的旧时光。

    相关热词搜索:古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