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通州四杰,铸就百年中国电影华章

    通州四杰,铸就百年中国电影华章

    时间:2020-04-03 05:16:3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120年前的1895年12月28日,法国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宣传片《工厂大门》首次公映,此举被公认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110年前的1905年,中国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揭开了中国电影的序幕。

    2015年是中国电影110年的诞辰,也是著名南通籍电影艺术家赵丹、钱千里、顾而已和朱今明的百年诞辰。四位老乡,诞生在同一所城市,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又一同从南通走出,毕生奉献给了中国的电影事业。“酸甜苦辣极变化,地狱天堂索艺珠”,他们的从影之路,记录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苦难与辉煌,也汇聚了作为中国电影工作者的那份文化责任、艺术创造和民族精神。

    江风海韵  近代第一城

    位于苏中的南通(古称通州),东抵黄海,南望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在中国近代文教历史上,南通因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市内的濠河原是城内的护城河,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史载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即有河”。有着“翡翠项链”之誉的环城濠河,滋润着一方山水,而坐落在濠河之畔、建造于明万历四十六年的文峰塔更昭示着南通文人荟萃、地灵人杰。自塔建成后,清代通州即出了两名状元,一位是乾隆时期的胡长龄,第二位即是晚清的恩科(1894年慈禧太后60寿辰,举行恩科会试)状元张謇。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促使帝后两党矛盾激化。主战、主和两派斗争异常激烈。期间,状元张謇因父丧循例回籍守制。远离复杂的京城政治生涯,又悉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张謇痛心疾首:“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他大声疾呼:“救亡之策,莫急于教育”“谋一国之强,基于教育”,弃官投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路。他创办学校、创建南通博物苑和更俗剧院,“愿为小民尽稍有知见之心,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仅创办剧院,张謇还盛邀梅兰芳、余叔岩、王凤卿、程砚秋、谭富英、杨小楼等名角来南通演出,践行“教育以戏剧为易观感”。1919年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型戏剧艺术学校——伶工学社的创办,就是张謇与欧阳予倩携手,开中国新型戏剧教育之先风。

    同窗学友  意投小剧社

    南通市实验中学坐落在有着千年历史的濠河边上,近百年来,学校禀承张謇拟训、顾儆基校长手书的“诚恒”校训,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其中不乏各界名流、国家栋梁。著名电影人赵丹、顾而已、钱千里和朱今明这四位同龄、同乡、同道中人就是从这里的“小小剧社”走向了大银幕的艺术殿堂。

    1915年8月出生的赵丹(原名赵凤翱),从小生活在江苏南通,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少年时代便酷爱艺术。无论是第一次在家庭和表兄同演《空城计》,还是小学校庆大典饰演群众“甲”,他都乐此不疲,倾心投入。1927年,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四位同学聚在了一起,在更俗剧院、伶工学社、新新戏院看戏、看电影。不仅如此,在升入中学后,他们还创建了“小小剧社”。那时,上海有个“梅花歌舞团”来南通演《小小画家》,赵丹他们就学演这个戏。“钱千里和顾而已在台上表演,我和朱今明一个弹手风琴,一个拉小提琴当乐队”,“小小剧社”因演出《小小画家》而命名。兴趣是艺术创作的不竭动力,赵丹曾说:最有趣的是魔术团来南通,我们把顾而已父亲搞的改良磨墨机、磨棍和箱子全都拿来当道具,学着表演魔术。不仅如此,当“上海摩登剧社”和“上海艺术剧社”受邀来南通演出时,这群小演员们更像是着了魔似的观摩学习。他们看戏不花钱,排演场地不花钱,看戏、排戏、演戏都不算旷课,这些让今人也觉得非常优越的条件,得益于两位豁达的家长。顾而已的父亲顾儆基(字仲敬)早年留学日本,崇尚科学,在“国是日非”的二十世纪初,抱定“国赖民救、民赖校救”的信念,创办了“私立崇敬中学”(南通市实验中学的前身)。一校之长,任凭孩儿们放飞艺术梦想、施展艺术才华。而他们观摩、排演的“新新大戏院”则是赵丹父亲赵子超开办的。赵子超少年从军,曾参加“精武堂”军官学校培训,官至营长。他爱好京剧、墨宝,退伍后在南通建造了一所“新新大戏院”,用来放电影和戏剧演出。

    有了家长们的默许,初生牛犊的小伙伴们将田汉先生的作品《生之意志》《一致》《苏州夜话》,甚至《南归》《火之跳舞》等一一搬上了“小小剧社”的舞台。他们还邀请赵铭彝、郑君里为他们排演《父归》《小偷》。那时的赵丹被话剧迷住了,被话剧舞台迷住了,被“深刻”的郑君里迷住了:“他留着长长的头发,沉默寡言,一双凝邃的眼镜总盯住一个地方,似乎有多少沉重、忧伤在压着他”。1930年,赵丹考入上海美专,顾而已考入上海大同中学,而“小小剧社”也走上了正规。正是这期间的表演实践,开启了文艺青年对艺术的寻梦之路,也奠定了他们日后成为电影艺术大师的坚实基础。

    命运多舛  魂系大银幕

    南通市崇川区环城东路153号是顾儆基的故居。1919年5月,顾而已出生在这个富裕且有文化传统的大家庭里。因父亲喜欢戏剧,耳濡目染之下,顾而已从小就倾心于戏剧。1930年,15岁的顾而已考入上海大同中学,并与同学发起、组织了大同剧社,因在舞台上饰演《钦差大臣》市长一角,被赞誉“最能演戏的演员”。1935年,顾而已加入由左翼戏剧家联盟发起成立的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由于他的表演“稳重、沉着、挥洒自如”,被邀饰演电影《狂欢之夜》(原名《钦差大臣》)市长一角。作为儿时的伙伴,赵丹对顾而已赞誉有加:“他长得很胖,擅演喜剧,演《钦差大臣》中的市长而一举成名。悲剧、正剧也演得好。他在台上稳如泰山,有分量,嗓子洪亮,善于运用长停顿。他喜欢外国电影《蓝天使》中演教授的依密尔·杰尼斯,《钟楼怪人》中的怪人却儿斯·劳顿以及《自由万岁》中的华莱斯·比雷。这些演员扮演的角色大多粗犷善良、纯朴真诚。顾而已吸取他们的表演特点,形成他自己的表演风格。我们把他的演技叫做‘大块文章’。他不喜欢一招一式、一点一滴地刻画人物,而讲究一气呵成的浑然一体。”《大雷雨》中的提可意、《醉生梦死》中的父亲、《武则天》中的高冲、《屈原》中的楚怀王以及《貂蝉》中的董卓,顾而已在舞台和银幕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8年,顾而已在港为“永华”拍摄电影《国魂》期间,与顾也鲁、高占非、赵家瑀筹组大光明影业公司,先后拍摄《野火春风》《诗礼传家》,并独立导演《水上人家》《小二黑结婚》。1951年,大光明影业公司迁回上海,投入新中国电影事业,先后出品《和平鸽》《方珍珠》,1952年初并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顾而已先后导演《天仙配》《罗汉钱》等戏曲影片,并联合执导《天罗地网》《春天来了》和《燎原》等影片。

    四人当中,顾而已是最早离世的。1970年6月18日,顾而已因无法承受非人的折磨自杀身亡。

    相比顾而已的健硕,钱千里比较羸瘦。钱千里是四人中年龄略大且寿命最长的一位,享年94岁(1915.03-2009.07.31)。因同样热衷于表演,在崇敬中学就和赵丹他们玩在一起,也是小小剧社的创办者和活跃分子。1933年,因演出反映阶级斗争的进步话剧《五奎桥》遭当局禁演,遂离开南通来到上海。1935年,钱千里加入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翌年加入上海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活跃在上海影界。抗战爆发后,钱千里加入上海救亡演剧四队,先后在中央摄影厂、中国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他工作踏实,勤奋刻苦,一生参与过五十余部电影的拍摄。《马路天使》中的剃头司务、《十字街头》中的校对、《水上人家》中的七叔、《小二黑结婚》中的于福、《李时珍》中的老魏、《林则徐》中的林升、《枯木逢春》中的方老爹……他自嘲自己是跑龙套的命,不为大家熟悉。钱老做人低调,亦如角色的扮演,一辈子站在配角的位置,甘当绿叶。

    多才多艺的钱千里还曾任《马路天使》的场记,电影《第三次试验》和《青山恋》的编剧,1958年转任导演,先后担任《乔老爷上轿》《聂耳》《枯木逢春》的副导演,独立执导《孙安动本》《姑嫂练武》《农家宝·两垄地》《青山恋》《山城雪》等故事片和戏曲片,是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中少有的能演、善导、会编的全才。

    儿时玩伴,同窗好友,朱今明在“小小剧社”爱好的不是表演,而是摄影。朱今明出生在南通一书香世家,是家中的独子,其父朱子宾是清末的科举秀才。1927年,朱今明在崇敬附小毕业后直升崇敬中学,与赵丹、顾而已、钱千里等结成同盟好友。《五奎桥》演出风波后,朱今明来到上海,经赵丹介绍进入上海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学习摄影,业余从事话剧的舞台美术工作。1936年,作为《大雷雨》的舞台美术,年仅21岁的朱今明充分运用舞台照明原理,仅凭简陋的道具,白手起家,创造出中国舞台上的第一个天幕。1939年6月,朱今明与赵丹、王为一等前往新疆开拓进步戏剧工作,却被军阀盛世才监禁,入狱5年。狱中,朱今明想念女儿,亲手在一条围巾上绣上字作为女儿的生日礼物。出狱后,朱今明、赵丹、徐韬、王为一等参加了茅盾的新戏《清明前后》的排演。之后,朱今明加入昆仑影业公司,任技术部主任兼摄影师,陆续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等优秀影片。

    《遥远的爱》是朱今明第一次担任摄影师,和儿时伙伴赵丹的一次良好合作。解放前夕,他受命冒着生命危险真实记录了国民党溃逃前的狼狈和人民迎接解放的珍贵镜头,被编入大型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此片被文化部授予1949-1955年优秀影片长纪录片一等奖。解放后,朱今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总摄影师,先后拍摄了《上饶集中营》《南征北战》《盖叫天的舞台艺术》,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部彩色纪录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胶片试验工作。朱今明曾说“摄影创作不是工匠,要参与艺术创作,摄影师是影片的主要创作者,应对艺术负责”。在拍摄《南征北战》期间,为在一个连续性画面中,既看到我军英勇奋战的气势,又看到敌人溃不成军的惨状,他亲自设计制作了一台木制升降机,没有机械设备做车轮,就用一个大树墩代替机座,这是我国电影史上的第一台升降机。1954年,朱今明作为中国电影实习团成员赴苏联学习和掌握宽银幕的制作原理。1956年,学成归国后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总摄影师、技术委员会主任兼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相继拍摄了《风暴》《上海姑娘》及由赵丹主演的《烈火中永生》等十几部影片,还兼做导演,执导了《蔡文姬》和《孔雀公主》等影片,《孔雀公主》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5年在第十届捷克斯洛伐克国际儿童电影节获一等水晶蝴蝶杯奖。朱今明不仅在电影艺术上具有独创性,在特技、光学、洗印等方面也堪称中国电影技术发展的开拓者。

    在南通市实验中学的西南角,有幢二层楼的小红楼,原是学校创始人顾儆基的办公室,现为缅怀顾校长和纪念赵丹、顾而已、朱今明、钱千里等电影艺术家的纪念馆,取名“集贤馆”。馆内陈列着四位艺术家的生前用品:赵丹写字用过的毛笔、钱千里绘制的《十字街头》连环画、朱今明所写的《南征北战》分剧本……

    不只是小红楼,在濠河边上的南通市实验中学内,还清晰可循四位艺术家的逐梦之路:“天下都乐园”“小小剧社舞台”和安放着赵丹骨灰的“丹亭苑”。

    1950年《武训传》上映,赵丹饰演青年到老年武训,充分展现了他精湛和成熟的演技,而正是这部《武训传》,也让他遭受了一场政治风波和磨难。此后,他又先后拍摄了自称为“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李时珍》《海魂》《林则徐》《聂耳》和《在烈火中永生》。“艺术家在任何时候要给人以美、以真、以幸福。” 65年的跌宕人生,承载着一位艺术家至死不渝的艺术追求。赵丹的这句话,是他自己的准则,也是他向广大艺术工作者发出的真诚倡议。

    如今,四位前辈先后离开了我们,但他们为电影事业留下的艺术瑰宝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百年诞辰,让我们永远记着他们的名字,铭记他们为中国电影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追随他们的足迹走下去。路虽远,行更长。

    相关热词搜索:通州华章铸就中国电影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