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以它之名

    以它之名

    时间:2020-04-03 05:25:5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美国电影《超级战舰》中,日本海军成半个主角,“金刚”级驱逐舰的“妙高”号也作为重要配角出场了。

    DDG-175“妙高”号,是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建造的第三艘“金刚”级驱逐舰。该级舰的蓝图就源于美国“伯克”级,并做了一些升级强化。目前该级舰共四艘,分别是173舰“金刚”、174舰“雾岛”、175舰“妙高”和176舰“鸟海”。

    知道点二战史的读者朋友不难发现,这些名字全是熟脸。“金刚”曾是战列舰“金刚”级的首舰,“雾岛”是该级第四艘舰,“妙高”是重巡洋舰“妙高”级的首舰,“乌海”是重巡洋舰“高雄”级的第三艘(按开工时间算)。而且除了新一代的四艘“金刚”级,现在日本海上自卫队中的不少舰艇,也沿袭了旧日本海军时代的舰名。

    那么,“金刚”也好、“雾岛”也罢,“妙高”也好、“鸟海”也罢,本身又是什么意思呢?

    旧日本军舰的命名规则

    根据旧日本海军1905年4月颁布的舰船命名规则,战列舰用日本史上的古国来命名,比如著名的“大和”、“武藏”:一等巡洋舰(即重巡洋舰,7000吨以上)用山来命名,比如“妙高”、“高雄”;二等巡洋舰(即轻巡洋舰,3500~7000吨)和三等巡洋舰(3500吨以下,1912年废除该等级)用河命名,比如“长良”、“大淀”;驱逐舰用各种天象、气象词汇来命名,比如“吹雪”、“白露”、“夕云”、“秋月”等。后来出现航空母舰后,通常用动物名,比如“瑞鹤”、“苍龙”。

    当然了,只要有规则,就一定有例外。就像“金刚”级的四艘战列舰,都是山名。这四艘舰设计、建造、竣工于1910年代,属于战列巡洋舰,便比照一等巡洋舰,以山命名。但它们可是严重超标,满载排水量都突破30000了,普通山头哪镇得住,最终用的全是发音响亮、汉字优美的名山。到了30年代,在主力舰现代化大改装中,“战列巡洋舰”这个舰种被整体废除,“金刚”级四舰也被转为更贴切的战列舰。再比如计划中的二等巡洋舰“加古”号,根据“加古川”这条河来命名,但后来其建造预算被挪用,改建为“古鹰”级一等巡洋舰,但名字还是“加古”。

    海自现在的那些舰名,又有什么规律,和旧日本海军的舰名有哪些关系?由于型级繁杂、舰名变化多端,逐艘介绍太占篇幅,所以我们在下面只是根据舰种,把海自主力舰艇(不含导弹艇、扫雷艇等小型舰艇)的舰名沿袭情况简介一番。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海自每年都要对舰艇进行新陈代谢。今年3月,2012年度的舰艇退役、转籍和新服役工作已经完成,所以下面介绍、统计的都是在役舰艇。

    向航母靠拢

    前段时间里最受国人关注的日本军舰,无疑是“日向”号(DDH-181),所谓的直升机驱逐舰,还有同级的第二艘“伊势”号(DDH-182),也已经下水服役。

    日向、伊势,是日本的古国名,1915年被用来命名两艘战列舰,“伊势”级。有意思的是,“伊势”和“日向”号战列舰在1943年改装成所谓的航空战列舰,舰桥后部的两座主炮塔换成了飞行甲板和机库。这两艘既不像战列舰又不像航母的家伙,曾在莱特湾大海战中充当诱饵,后来因为燃油匮乏趴在吴港,直到1945年7月被美机炸沉。现在日本海自把这两个名字翻出来,命名一艘长得和大型两栖攻击舰一样,被外界称为“准航母”的驱逐舰,还真是有些道理。

    日本还有两艘直升机驱逐舰,“白根”号(DDH-143)和“鞍马”号(DDH-144),基本上是机库、飞行甲板放大的驱逐舰,能载3架直升机。白根、鞍马都是山名。“鞍马”号曾是“伊吹”级重巡洋舰的301号舰,但并未完工。“白根”的历史则很清白,从来就没用过。

    有点历史的军迷可能还记得,海自以前还有两艘直升机驱逐舰,“榛名”号(DDH-141)、“比睿”号(DDH-142),现在均已退役,被新锐的“日向”号和“伊势”号所取代。榛名、比睿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发音响亮、汉字优美”的山名,都曾被拿来命名“金刚”级战列舰。

    “宙斯盾”的新高峰

    海自现役的导弹驱逐舰(DDG)有8艘,舷号正好从171到178。前两艘是“旗风”级,“旗风”号、“岛风”号。根据前面的命名规则,你会想了:风,天象词,那它们在二战中是驱逐舰?不错。“旗风”曾是“神风”级驱逐舰中的一员,被美机击沉。“岛风”号在二战中则有两艘:第一艘属于“峰风”级,被美国潜艇击沉:之后服役的第二艘属于“岛风”级(丙型驱逐舰),仅此一艘,后被美机击沉。

    另外6艘,就是“宙斯盾”舰,作战能力要比“旗风”级强得多。而且像它们用山命名一样,从“金刚”级到”爱宕”级,排水量一路拔高,已经超过了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海自还有33艘现役驱逐舰(DD),分别是“初雪”级、“岛雪”级、“朝雾”级、“村雨”级、“高波”级、“秋月”级。它们完全继承了用天象、气象词汇命名的传统,而且其中17艘继承了二战时期的驱逐舰舰名。不过要说结局,这17艘无一例外的都是“被击沉”。

    海自的现役护卫舰(DE)有6艘,都属于“阿武隈”级。它们都是以河命名,而且在二战中都有前身。

    看了这个表,你肯定有疑问:“利根”级怎么是重巡洋舰?原来,在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限制下,日本决定“预支”近5万吨的轻巡洋舰吨位,建造4艘“最上”级。反正条约1937年就失效了,届时只要再换上双联装203主炮,“轻巡”吨位造出的可就是货真价实的“重巡”。之后,2艘“利根”级也如法炮制。最后在条约失效后,6艘顶着河名的巡洋舰全换装主炮,升级为重巡洋舰,在对美开战前全部就位,可谓是一点都没耽误。

    潜龙之间的奥妙

    旧日本海军的潜艇没有艇名,只是以伊、吕、波(相当于中文的甲、乙、丙)加后缀序号,为34型184艘潜艇逐个命名(如“伊-1”、“吕-36”、“波-102”)。

    日本海自现有16艘潜艇(SS),还有2艘从现役潜艇转过来的训练潜艇(TSS)。老军迷都知道,日本潜艇原先很喜欢“潮”,都是什么“春潮”级、“亲潮”级。海潮当然还是气象词汇,二战中属于驱逐舰的舰名。14艘“春潮”级、“亲潮”级潜艇中,有4艘的艇名来自于二战中的“朝潮”级、“阳炎”级驱逐舰。

    至于另外4艘现役潜艇,也就是我们现在常听说的AIP潜艇,则全部成“龙”了。“苍龙”、“云龙”、“白龙”、“剑龙”。跟它们的动力装置一样,变化不小,改用了二战时航母的命名习惯。

    “苍龙”级,“苍龙”、“飞龙”姊妹俩,了解中途岛海战的读者肯定都知道,被美军击沉的。

    “云龙”级,则是日本海军最后建造的快速舰队航母,基本上沿用了“飞龙”号的蓝图,但舰桥改回到右舷。原计划建造15艘,可日本当时已经有心无力了,只建成了3艘,而且其中的“天城”和“葛城”都不是什么龙一般的动物。

    原来,“天城”也曾经是一级战列巡洋舰,和“金刚”级一样是因山而名。受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日本决定将该级的2艘全部改建为航母。不想次年来了关东大地震,在建的“天城”号受损报废。二战中,中型航母改用山名命名,于是1942年开建“云龙”级时,再次使用了“天城”名。至于“葛城”,也是山名,曾经是19世纪末的一级木制巡洋舰。别看排水量只有1500多吨,剩下2艘的名字可是“大和”、“武藏”。

    三艘“云龙”级完工时,日本海军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连舰载机部队都凑不出。“云龙”号只执行了一次向马尼拉运送飞机的任务,回航时被潜艇击沉。而“天城”、“葛城”号,干脆趴在军港里等着挨炸,战后被解体。这个“云龙”也算是逊到家了。

    回到现代的海自。潜艇的艇名从驱逐舰惯用的潮水,变成航母惯用的“龙”,不知有什么奥妙。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SS-599号“亲潮”级潜艇,名为“濑户潮”。其它的“满潮”、“朝潮”、“涡潮”、“黑潮”、“八重潮”等,都是在形容各种时态和形态的“潮”,而唯独“濑户”是个地名。另外在驱逐舰(DD)中,也是除了一水的“白雪”、“朝雾”、“村雨”、“高波”等比较纯的天象、气象词汇,居然有一对儿“濑户雪”和“濑户雾”。

    在林林总总的海自舰名中,这个“濑户系列”极为扎眼,“具体地名+天象/气象”的命名方式,再无第二分号。何以如此?也许是因为濑户内海上有个江田岛,江田岛上曾有个世界一流的海军兵学校吧。这所学校简称“海兵”,前后毕业学生78期,打造出了日本海军的整个精英阵容,并以忠君自省的“江田岛精神”闻名于世。山本权兵卫、伊集院五郎、斋藤实、铃木贯太郎、冈田启介、加藤宽治、大角岑生、野村吉三郎、永野修身、米内光政、及川古志郎、长谷川清、山本五十六、吉田善吾、丰田副武、古贺峰一、南云忠一……等等,这些至少是海军大将、我们也不陌生的名字,通通都是海兵的毕业生。换个说法:联合舰队全部32任25位司令官中,除了头三位太老,海兵成立时已是海军军官,其它22位司令官无一例外,海兵毕业生!因此,“海兵”、“江田岛”乃至“濑户”对日本海军意味着什么,也是不言而喻的。如今的后辈海自,对“濑户”这个意味着“旧”时代的“新”名字,相当地情有独钟,原因恐怕也正是如此吧。

    新的舰型新地方

    海自现役的两栖舰(LST),在旧日本海军没有很对应的舰种。当时只有“输送舰”,分为两等三级,都使用序号命名,比如“第7号输送舰”、“第149号输送舰”。现在的5艘两栖舰,和它们在结构、性能上已经毫无可比性。特别是3艘“大隅”级,岛式上层建筑、直通甲板,刚服役时曾引起亚洲国家的强烈关注。

    可能正是因为新旧军舰存在很大差别,海自用一种新的规则,半岛地名,来命名这5艘两栖舰。包括“大隅”、“下北”、“国东”,还有两艘“由良”级的“由良”、“能登”。

    熟悉二战日本海军史的读者可能说了:不对,旧日本海军也曾有一艘“由良”号,是“长良”级轻巡洋舰的第四艘;它在1942年秋被美机炸成重伤,被迫自沉,成为日本帝国海军第一艘战沉的轻巡洋舰。别急。日本京都府北部有条大河,叫“由良川”,所以那艘旧“由良”号,还是按照旧规则“轻巡洋舰用河命名”来办理的。而现在的“由良”号(LST-4171),取名于四国岛西部、朝向丰后水道的狭长半岛。由良川、由良半岛,一字之差,源头却完全不同。

    好了,介绍到这里,想必你已经对日本军舰命名,包括新旧海军的,都有了大致了解。简单说起来,海自的现役舰艇中,直升机护卫舰(DDH)以山、古国为名:导弹驱逐舰(DDG)中最厉害的“宙斯盾”舰用山名,普通舰用天象、气象词汇;驱逐舰(DD)完全继承了历史,全用天象、气象词:护卫舰(DE)用河名;潜艇(SS)从“潮”变“龙”,不知道今后会怎么进化:两栖舰(LST)则是半岛名,新规则配合着新战法。

    和过去相比,海自还是继承了不少舰名。上述的74艘主战舰艇中,40艘有参加过二战的“前辈”。当然,它们也很难完全继承前辈们的名字,因为旧日本海军时代,仅仅驱逐舰就有13级169艘,现在的海自舰船总数才约148艘,根本填不满。而且当时随着舰艇增加,旧日本海军最后还把植物名也抓到驱逐舰上了,比如“柳”、“枫”、“桑”、“杉”、“榆”、“椿”、“竹”、“桂”、“橘”、“柿”等,倒有点诗情画意的模样。

    [编辑/熊伟]

    相关热词搜索:之名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