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日本海上自卫队预警探测能力透视

    日本海上自卫队预警探测能力透视

    时间:2020-04-04 05:22:4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美国海军航母“里根”号和日本海上自卫队重型巡洋舰“妙高”号编队航行

    由于自身固有的地理特点,保卫邻近海域和维护海上交通,对于通过海上航线获取能源的日本非常重要。日本一直重点发展海军力量。从总体作战能力而言,其实力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海军,是亚洲地区除美军第七舰队外,作战能力最强的海上力量。日本海上自卫队不断加强预警探测能力建设,以便在作战全程连续不断获得情报信息,确保“耳聪目明,知己知彼”。日本海上自卫队综合运用固定翼飞机、水面舰艇、潜艇以及技术侦察等各种手段,加强对周边的海(空)域动态进行全时、全维侦察监视,力争情报先胜。

    对空预警探测

    (一)对空预警探测兵力

    多年来,日本一直致力于构筑覆盖全国的监视警戒系统,旨在监视空中、海上及周边海域的军事活动,以便及时把握事态发展,在周边“有事”时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情况。日本海上自卫队能用于防空作战的有44艘驱逐舰和9艘护卫舰,按照远、中、近,高、中、低的配置,构成了较严密的对空防御火力网。日本海上对空预警探测主要由海上自卫6艘“宙斯盾”驱逐舰担负。该级舰装备有E/F波段、全方位、三坐标相控阵雷达SPY-1D,具有全方位侦查警戒能力。这种多功能电扫描雷达能自动搜索和跟踪多个目标,跟踪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可靠性高,对空、对海目标的最远探测距离达450公里,可同時探测和自动跟踪250个目标;能快速搜索和发现来袭目标,并自动评估目标的威胁程度、设定攻击的先后顺序;从搜索方式转为跟踪方式仅仅需要50微秒。日本将其安全保障进一步纳入美国的安全保障战略中。自卫队可以跟踪并拦截弹道导弹,但是导弹预警、跟踪和定位系统则只能依靠来自美国卫星和电子侦察机的情报,这对日本的海上作战能力影响巨大。日本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拟通过大力发展太空情报以摆脱对美依赖。

    日本海上自卫队综合运用固定翼飞机、水面舰艇、潜艇以及技术侦察等各种手段,加强对周边的海(空)域动态进行全时、全维侦察监视,力争情报先胜

    (二)对空预警探测兵力战术运用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4个“九·十舰队”各配有1艘“金刚”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单舰负责本舰承担的区域的搜索,雷达搜索值班般则根据电磁辐射管制情况,负责全方位或指定区域的搜索。海上编队通常设防空作战监视区,范围主要依据舰载对空雷达搜索预警探测距离确定。实施防空作战时,编队舰载对空搜索雷达负责对防空作战监视区实施360度全方位监视。日本海上自卫队水面舰艇对空搜索的设备主要是对空雷达和回波预警探测器,用于远程搜索的雷达有SPY-1D型相控阵雷达,主要负责搜索飞机、各种反舰导弹;用于中程搜索的雷达有OPS-24型三坐标雷达、OPS-14型对空雷达;用于近程搜索的雷达为各种对海雷达、导弹警戒雷达和火控雷达,搜索对象为反舰导弹。此外,海上自卫队P-3C反潜巡逻机以及舰载SH-60直升机也可利用机载搜索雷达为编队提供空中预警。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SH-60“海鹰”直升机

    对海预警探测

    (一)对海预警探测兵力

    海上自卫队飞机对水面目标的搜索识别主要依靠P-3C型巡逻机、EP-3/0P-3C型侦察机和SH-60K型反潜直升机机载雷达。P-3C机主要搭载APS-115型、APS-137型对海搜索雷达,SH-60直升机搭载HPS-105型对海搜索雷达。从近年日本海上自卫队队年度的实兵演习来看,探测海上目标主要依靠空中侦察兵力,舰载雷达站搜索到海上目标的情况下较少。潜艇对水面舰艇的预警探测器材有主动式、被动式声呐兵、雷达站、电子侦察系统及潜望镜(目视)等。潜艇在巡逻区搜索水面目标以声呐探测器为主,尤其是以被动式声呐探测器监听为主。

    日本海上对空预警探测主要由海上自卫6艘“宙斯盾”驱逐舰担负。图为日本海军自卫队爱宕级驱逐舰“铃谷”号
    位于日本岩国基地的海上自卫队EP-3电子战机
    P-3C型机在使用声呐浮标对水面舰艇搜索时,可在敌方武器射程外安全飞行的同时,实施隐蔽状态下的远距离预警探测

    (二)固定翼飞机对海探测战术运用

    固定翼飞机对水面舰艇搜索通常采用非水声搜索、水声搜索和使用多种预警探测同时搜索三种战术方式进行。P-3C型机机载雷达搜索水面目标时,在判明存在敌情的海区,间断使用雷达,以减少敌方预警探测时间,使其难以发射舰空导弹;在未判明存在着敌情的海区,连续使用雷达搜索,以避免误入敌方导弹拦截空域。在对水面舰艇侦察中,电子支援系统只能在敌方有辐射电波时才发挥作用。水声搜索是指P-3C型机在使用声呐浮标对水面舰艇搜索时,可在敌方武器射程外安全飞行的同时,实施隐蔽状态下的远距离预警探测。如果只使用单一的预警探测器,不大可能完全识别目标。因此,为实施对舰攻击,必须使用多种预警探测对目标进行高精度的预警探测。一般情况下,P-3C机全面使用各种预警探测器确认攻击效果,有时候还利用其它飞机、舰艇或潜艇进行打击效果评估。

    (三)水面舰艇对海预警探测战术运用

    独立对敌实施警戒时,一般以一点为圆心、一百多公里为半径范围建立水面监视区;护航美航母编队时,水面监视区域半径范围一般为三百多公里。舰艇实施搜索时,主要采取被动搜索方式,并根据威胁情报确定搜索优先顺序。当敌水面部队或属性不明的水面目标进入本方部队监视圈时,则派出舰载直升机升空实施搜索,充分利用雷达影像、回波预警探测、前视红外雷达、光学等情报,努力搜索判明目标。

    日本海上自卫队朝雾级驱逐舰“夕雾”号

    (四)潜艇对海探测战术运用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装备的预警探测装备有声呐、雷达、电子支援系统及潜望镜等。潜艇在巡逻区巡逻搜索时,一般使用主要以声呐和潜望镜为主,尤其是以被动式声呐预警探测监听为主,对水面目标搜索预警探测。潜艇预警探测到水面目标后则立即进行识别。从以往演习情况看,对目标识别距离依次是电子支援系统、被动式声呐兵、雷达、目视等。其中,目视可靠性较大,因此潜艇在进行最后攻击前大部分靠目视进行识别。

    对潜探测

    日本海军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具有较强的高技术条件下远洋综合作战能力的海上力量。尤其海上反潜侦察能力几乎与美国并驾齐驱,堪称“世界一流”,其主要特点:一是驱护舰、潜艇侦潜能力强,侦潜装备先进。二是航空侦潜兵力密度大,侦潜能力强。三是反潜作战支援系统配套。

    (一)对潜探测兵力

    日本海上自卫队对潜探测兵力主要有反潜机、驱护舰、潜艇等兵力,以及水下的固定侦潜设施、侦潜情报部队等支援部队。航空水下的预警探测兵力主要包括P-3C巡逻机。P-3C反潜巡逻机机动性强、速度快、航程远,搭载的侦潜器材和攻潜武器齐全,具有较强的海上搜索、巡逻和攻击能力,可携带84个声呐浮标,可对高速、深潜、安静型潜艇进行探测、识别、跟踪、定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最新侦察机“P1警戒机”已于最近开始配备现役部队,这款日本国产的侦察机具备很强的警戒和反潜侦查能力。配备有日本自己研发的光波探测器和红外线深海探测器,其反潜能力大大超过P3C侦察机,尤其对深海潜航的潜艇具有很强的舰艇形状与性能判别,静音跟踪等功能。

    日本海上自卫队海反潜侦察能力几乎与美国并驾齐驱,堪称“世界一流”。日本P-3C侦察机下方海面上为美国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
    日本亲潮级潜艇“卷潮”号
    对潜侦察方面,日本海上自卫队海上编队正常航渡的基本队形是:“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居前,指挥舰居中。图中居前的是装备了“宙斯盾”系统的金刚级驱逐舰“雾岛”号

    日本海上自卫队水下的预警探测兵力主要有各型驱逐舰40多艘、护卫舰6艘及音响测定舰2艘。搭载在驱逐舰上SH-60J/K型直升机可在海况复杂时对海平面进行360度远程搜索,有远程、中程和快速三种搜索模式,搜索距离最远可达到三百多公里。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部队装备“苍龙”、“亲潮”及“春潮”潜艇,均装备了ZD。系列声呐,能进行主、被动目标搜索,作用距离20多公里。该声呐将艇艏阵、舷侧阵以及日本国产拖曳基阵结合在一起,增大了基阵孔径,作用距离可达50多公里,对付“安静”型潜艇具有良好的探测效果。长期以来,日海上自卫队对马、津轻和宗谷三海峡,以及本州至冲绳、本州至硫磺岛两条岛链沿线,建有水中固定音响监视系统,从而形成了较完备的水下侦潜力。

    (二)固定翼飞机对潜探测战术运用

    P-3C机根据对潜探测作业海域实际气象条件选择最佳飞行高度,使用警戒雷达、电子侦察仪或红外预警探测仪,抵目标区上空对目标管理进行大范围搜索。一般先依靠雷达预警探测潜艇露出水面的通气管和潜望镜,如果潜艇完全潜入水下,则依靠目力观测。同时,还可以通过废气分析仪探测潜艇排放的废气来发现潜艇。P-3C机当发现潜艇活动迹象时,即布设主动声呐浮标或主、被动声呐浮标阵,飞机则在浮标阵附近飞行,监控声呐浮标信号,进一步查明潜艇。发发现目标有可疑征候时,则使用探测水文环境的声呐浮标来测定口径水文要素,以判明潜艇位置。

    裝备了“宙斯盾”系统的日本爱宕级驱逐舰“足柄”号
    美日联合军演中的一幕。照片中的两架P-3C便属于日本海上自卫队

    (三)水面舰艇对潜探测战术运用

    对潜侦察方面,日本海上自卫队海上编队正常航渡的基本队形是:“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居前,指挥舰居中,6艘多用途驱逐舰以3艘为一组呈扇形配置在左右两侧,另外2艘防空驱逐舰殿后,舰与舰之间的距离多为约三千多米,以保证舰载声呐能可靠地发现敌潜艇。一般将巡逻区划成数个小的区域,由各舰分头搜索,舰载对潜探测直升机位舰艇前方十几公里左右,组成对潜探测搜索和对空警戒幕。编队一般采用横队和梯队队形,有时也使用纵队队形。无论哪种队形,各舰间隔都保持在声呐有效作用距离内。对潜探测搜索时,驱逐舰速度为十几多节。当发现水下的目标后,各舰迅即驶向目标海区,以发现点为基准点,进行小范围的圆心搜索、区域搜索和随机搜索,以确认目标位置、国籍及运动要素,为水下的预警探测攻击做准备。日本海上自卫队通常在预警探测到水下目标后,即迅速对目标类别进行分类确认,并且在水下的预警探测作战中继续进行目标分类。

    (四)潜艇对潜探测战术运用

    一般在以潜航方式通过对马海峡和大隅海峡等海区抵达巡逻区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将按预定方案机动搜索。活动阵位多呈方形或长方形,范围根据潜艇担负的任务以及海区的地理及水声传播条件决定。如果潜艇主要是担负得起水下的预警探测任务,则巡逻区的范围内相对来说较小,一般为二千多平方公里。如果潜艇同时执行对潜探测、反舰任务,巡逻区范围则相对较大,潜艇搜索方式由巡逻区面积大小而定。

    (五)舰机联合搜潜战术运用

    当发现有潜艇威胁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编队通常采取舰机联合搜潜方式。首先,分批派出直升机(每批2~3架)到舰队前方搜索。直升机一般3机一组呈倒三角队形,在编队前方约3~10海里的区域、有敌情威胁的翼侧进行反潜搜索。进行声呐吊放作业时,反潜直升机悬停高度约13米,正常情况下悬停搜索两三分钟后即飞向下一个悬停点。每组留空搜索时间为2小时,一架直升机搜索的有效宽度为9千米,整个编队1小时内就能有效控制800千米~1000千米的海域。在获取敌潜艇信息后,编队采取“范围搜索攻击”或“圆圈搜索攻击”的方式包围敌潜艇。当敌潜艇可能散布面积较大时,采取“范围搜索攻击”法,各舰不断缩小搜索范围;当敌潜艇可能散布面积较小时,则采取“圆圈搜索攻击”法,围绕包围圈机动,不断缩小包围圈,直至发现目标。直升机先投掷声呐浮标,发现目标后立即使用拖曳声呐进行深测、定位,常常能获得准确的目标位置参数。

    电子侦察

    日本海上自卫队不仅有专门的电子情报侦察飞机,而且所属水面舰艇普遍装备了电子支援和电子对抗设备,潜艇也装备有雷达预警系统。EP-3专业电子战飞机和P-3C反潜巡逻机装备的电子情报设备,电子情报截获距离达370公里。“夕潮”级潜艇装备的ZLR系列雷达告警接收机具有较好的信号截获、分析、识别和测向能力。海上自卫队现役水面舰艇中的护卫舰和驱逐舰,装备有NOLR6系列和NOLR8侦察系统,具备较强的电子情报侦察能力。海上自卫队现役机载和舰载侦察装备频率覆盖范围广,信号截获、分析、识别和测向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综合侦察能力。传统上,由于自卫性质限制,日本在发展电子战装备方面更多的强调防御武器装备的发展。因此,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电子战装备突出防御性,进攻性电子装备相对较弱,其在电子战、信息站及战略情报方面对美国依赖较大。

    日本海上自卫队不仅有专门的电子情报侦察飞机,而且所属水面舰艇普遍装备了电子支援和电子对抗设备

    结语

    日本海上自卫队重点强化海空侦察监视力度,调派精良装备对日本附近海域实施监视。同时,强化侦察监视措施,实施不间断、接力式侦察监视,相关情报单位运用现有侦察手段,加强与美国情报之间交流,及时掌握日本附近海域动态。显然,随着日本海上自卫队侦察系统的完善和更新,日本对周边国家(地區)的情报收集能力将空前提高,势必对周边的安全环境形成挑战,乃至成为影响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量。

    编辑:戴嘉琦

    日本海上自卫队高度重视与美军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相关热词搜索:自卫队日本预警探测透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