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让心灵飞翔

    让心灵飞翔

    时间:2020-04-11 05:17:4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种重要手段,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关键在于真正触动学生心灵。适当的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语文教学自身特点,让语文教学的的情感真正富有活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必备技巧。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语文教师重新定位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目标和概念,同时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心理学中包括观察力、创造力甚至动机、兴趣、意志等方面在内的因素,从而实现心理教育对语文课堂的渗透,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学目标,心理特质,心理因素

    在一次市级创新课活动中,作为语文老师居然意外地听了一堂心理辅导课。课题是《载着理想远航》。执教老师在背景音乐下亲自朗诵了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作为引子。不知是教师朗诵的优美还是背景音乐的感染。才开始,课堂气氛便进入高潮。学生们的情绪被勾起了,大家兴趣盎然,整堂课真切而热烈,最终博得了与课专家一致好评。对《我有一个梦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是相当熟悉的,作为语文校本扩展教材,我还在课堂上对其进行了讲析,但学生们普遍反应冷淡。面对这个现象不由的令人深思,课后我向执教老师单独请教,希望能解除谜团。

    执教老师的回答多少给了我点启悟。她说,“我在选用这篇文本的时候,并不是将其简单的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来看待,而是将其作为心理辅导中的一个工具。在运用该文时,充分运用心理学上的感知、认识、情绪等各种因素,目的就是要勾起学生的心理波动,心理学上称之为‘共鸣’”。显然,从心理学角度讲的“共鸣”与语文学科中的“共鸣”是有异曲同工之效的,但为什么在语文课上,教师们费尽心思,企图达到一种情感的共鸣,但却总是失败告终为多,而在心理学上却能成功为多呢?

    究其原因,在语文课上,教师刻意安排的情感教育虽说也是一种情感,但这种情感更多的是立足于教材,而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使得语文课的情感教育变成了“无本之木”,变成了没有活力的呻吟,成了一种“煽情”,难免有矫揉造作之嫌。所以很难真正激起学生的情绪。而心理学则是充分考虑的学生心理基础,再对症下药,所以能屡试屡成。从而本人想,能不能撇开传统的职高语文教学的视角,而从心理学的视角把职高语文进行重新定位和组织,把语文课的情感教育当成心理辅导这样来定位和实践?

    带着这个思考,我在后来的语文课堂上进行了尝试。在校心理教师的帮助和指引下,在《邂逅霍金》的课文学习中我并没有开课直奔课文,而是举行了一次心理学上称之为“生命度量”的实验。让学生们准备一张纸条,然后根据学生们所能认知的人生感悟,进行自我度量。依次扣除幼年、老年、睡觉、生病、休闲等等不同因素下失去的生命时光来估算真正用于实现人生真正价值的时间。看着小纸条一截一截的变短,到后来很多学生到最后几乎是颤抖着撕剩下的纸条。有的女同学几乎用哀求的眼光看着老师,似乎在期盼,老师这次解说后,不再撕下代表自己人生的已经是很短的纸条了。但,我没有停止的意思。直到学生们手上的纸条只有短短一截的时候,我引入课文了。整个活动化去了我20来分钟时间,但在剩下的时间中,同学已经进入状态,自己开始阅读课文。我没有做过多的字词解说,也没有分层解说,更没有中心概括和文意解析。但在学生们课堂结束后的作业里,我已经看到学生已经把握了霍金的人物形象,明白了文章的主旨。

    严格上讲这不是一堂规范的语文课,更象是一次心理活动课。但却圆满地完成了我的语文教学计划,达到了教学目标。既避免了拖沓冗长的课堂说教,也避免了死气沉沉的课堂压力。

    通过几次实践,我明白想要摆脱目前职高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活力的现象,恰当的运用心理学上的原理,让职高语文的情感教育真正的能触动学生心灵,是一个有效手段。

    也是在实践中,让我明白,语文课上恰当的渗透心理学原理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它的能否真正落实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下面就根据我的实践谈谈,如何在心理学教育的视角下看待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在心理学视角下,职高语文情感教学的重新定义和目标的重新确立。

    心理学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认识、情绪与意志活动不是彼此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的情绪活动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就说明认识对情绪的影响作用;而“知识就是力量”则说明认识对意志活动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人的情绪活动和意志也影响认知活动。积极的情感,锐意进取的意志品质能推动人的认知活动,。相反,消极的情绪,萎靡不振,畏难苟安就会阻碍人的认知活动。再者,情绪和意志两者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

    而职高语文的情感教育正如《文心雕龙》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语文的情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在“情”的熏陶、冲击、融会之中,身临其境,方能“沿波讨源”,达到“其言皆出丁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这一点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是情感信息的传递,情感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引起学生的共鸣,乃至是情感扩散、泛化,实现情感的迁移” ,即让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应伴随着种种情感活动,感之愈深,知之愈多。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中洋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同志亲友、对大自然的深挚情谊,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在这些文字作品中,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阿拉伯数字和x、Y无论经过怎样巧妙的组合,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语文课的情感教学过程在心理学上讲其实就是一次心理过程。(心理学上把认知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语文教师依据一定的心理活动规律,让学生保持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情感,就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引起积极思维的特定情境。通过各种文章的阅读和教学,从字里行间,人物言行,事物经过,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在心理上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接受前途理想、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等教育,体现文道统一的实质。

    因此说,即使在心理学视角下,职高语文的情感教育的本质仍旧以触动学生的心灵为最终出发点,所不同的是,在心理学视角下的语文情感教育应该是一次心理过程,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因素,充分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心理学手段拨动学生心灵,从而达到情感教育中“以情动人”的目的,如运用图片、音乐或场景等元素,哪怕这些元素与课文没有任何关系,但只要对学生的心理情绪能起作用。在一次课堂上,我为了调整学生的课堂情绪,专门化了30多分钟时间给学生欣赏了与课文没有任何关系的图片,就象一次纯粹的疲劳心理理疗过程,一张张诙谐生动的图片赶走了学生的课堂心理疲劳,在留下的10分钟内上课收到了比45分钟还要好的效果。有时候有些老师也采用了听音乐等手段,其实是异曲同工的。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学科,是语言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综合。无论是从工具性还是从人文角度考虑,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情感教育。古今中外教育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教学中情感的心理作用。情感和态度教学不只是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或心理教育课的任务,因为学生在学校内学习的任何知识、技能或行为、习惯都不能离开一定的价值标准。因此,心理学视角下,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应实现如下两个目标:一是吸引并引导学生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即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二是在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同时要达到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和培养任务,即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在对社会的思想和道德标准认识的过程中,产生包括感知、情绪、意志等因素,使学生产生自觉的态度和积极的动机,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评价,并转化为情感体验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个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影响心理学视角下语文情感教育的因素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意识到要真正实现心理学视角下的情感教育,对语文教师是一个相当高的要求,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要有丰富的自身情感体验同时,更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各方面知识和手段。整理起来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心理特质

    1.教师的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是语文教师心理的主要成分。语文教师的一切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智力的积极参与,特别是依赖智力结构的整体功能。语文教师的智力结构是多种智力因素以不同方式的有机结合,其中可以找到一些优良品质。

    (1)观察的敏锐性。语文教师的观察力,应当具有敏锐、全面、深入和客观的特点。须从学生细微的表现中,洞察到他们的知识、智力和个性发展等情况,以及通过学生的神态、动作、语言、作业等方面获得反馈信息,及时掌握学习情况,了解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教师敏锐的观察力还应体现在教师应深入解刻作品,进入角色,竭尽全力挖掘作品创作时的匠心,找到心理教育渗透的突破口。

    (2)思维的创造性。创造性思维是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的见解,解决新的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将语文学科与心理教育更好地融合对语文教师的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本人,更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找到两者相互渗透的最佳揉合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本身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理教育,并且借此发现学生的创造思维,有效地培养创造型人才。

    (3)想像的丰富性。想像是一种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创造性因素。语文教师应当兼具再造想像与创造想像的品质,有极为丰富的想像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文中所记叙的事物和描绘的人物形象进行再造想像,获得鲜明的印象、亲切的体验,然后才能见诸外部语言,通过绘声绘色地朗读,形象生动的讲述,引导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跃然于纸上的形象跃然于脑中,从而更好地体会课文的内容及其深厚的意蕴。

    2.教师的非智力因素

    在心理学上的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的活动的智力操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的活动的动力调节系统。非智力因素对语文教师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能调节整个智力活动。比如其中的“情感”因素。要在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的语文教师本身应当具有美好的情感,特别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在语文教材中有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对邪恶的抨击,对英雄的赞美,对山河的爱恋,对友情的讴歌。语文教师在阅读和讲授这些课文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心理情感,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感情色彩,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用。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态度

    心理学认为要调动一个人的的情感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必须是与对方架起心灵的桥梁进行情感交流。以炽热的情感、成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打动对方,所以语文学科中想要实现真正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以上的共识。语文教师随时要把每个学生的价值、尊严、自由、创造潜力置于重要的位置。关心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感受这个内心世界,并用学生的内在参照标准去感知他们看到的外在世界,还要能传达出学生的感受,即用一份童心去领会他们,而不是用成人的思想。语文教师在运用心理学知识将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进行良好的渗透的同时,还必须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注意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并鼓励他们。对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责怪,不呵斥,不宣扬,而是循循善诱,使学生心悦诚服、主动改正,不断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的点滴成功都给予真诚的鼓励,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满足自尊、爱的归属心理需要,增强自信。此外,教师还应本着教师是教育者而不是命令者的原则,在人格、权利上与学生享有同等地位,自己的观点不能强加给学生,这样,才能创造更加和谐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

    (三)课堂形式与教学模式

    把心理教育原理运用于指导职高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不仅表现在思想内容上的渗透,对于课堂形式等外在条件也有所要求。心理教育讲究的是主体参与性原则,不再是教师在讲台前一味地讲授,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知。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理情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真正得以体现,才能使学生逐渐地认识自己,更全面地把握自己的情感、意志。而现阶段的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仍停留在讲授式的方法之上,主要以讲授的形式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为严重的是一种过于重视实用主义的思想影响下,职高语文的教学重训练轻教育,重工具性而轻文学性,使原本应该是内容丰富多彩,以形象见长的语文学科在学生眼中变的索然寡味,从而受到学生的冷落。

    因此打破传统的课堂形式,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沟通的课堂形式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按照心理学的原则来说,教师不是主体,也不是活动中心,而是跟学生一样的仅仅是整堂课中的一个积极参与者。只不过这个“参与者”在期间起到的作用是是心理情绪上的“推波助澜”。如我在前面提到的图片理疗过程中,教师在播放图片时并不刻意的企图引导些什么,而是任凭学生自由理解和发挥,只要达到心理放松,情感显露就可以了。然后教师顺着学生的情感表现,适时的完成教学任务。

    笔者真的希望,心理学能更多的渗透进职高语文的教学。能给语文教学带来一丝新的气息,能真正触动学生心灵,使学生尽在其中,乐在其中,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真正实现职高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使得职高语文课不再是老师闻之叹息,学生闻之皱眉的学科。

    参考文献:

    [1]钱妤,《心理教育对中学语文学科的渗透初探》,中国大学生毕业论文精选精评 心理学卷,2002-10-17 (J-02)。

    [2]尤桂荣,《语文情感教育浅析》 , 教育科学(小学教育),2011.05

    [3]李铃,《浅谈影响语文教师心理教育的因素及语文教学探讨》, 环球人文地理,2011年12月下半月刊。

    相关热词搜索:飞翔心灵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