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浅谈当代认知心理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当代认知心理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0-04-11 05:19:3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与认知心理学一般原理,探讨了怎样将心理学规律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结合理论,总结了相关教学经验。

    关键词:对外汉语;认知心理学;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20-01

    对外汉语是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国家或民族的人为对象的汉语教学,也称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或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新中国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了四个时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新中国建立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并初步组建了一支专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这一时期内,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对象多来自苏联、朝鲜等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受众面窄。文革时期,对外汉语教学陷入停滞。文革结束后,全社会重新行驶在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轨道上,对外汉语教学也步入了恢复阶段。然而对外汉语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它必然高度依赖国家政治与经济状况,这一现实注定了它真正蓬勃发展还要等到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北京语言学院开设“现代汉语专业”,学制为四年,培养汉语教师、汉语翻译和其他汉语工作者。两年之后,全国一些主要大学也陆续开办各种短期、长期班。1983年我国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中国的经济走在康庄大道上,中国的对外汉语事业也在一步步向前稳步发展。问题总是伴随着发展的,随着对外汉语的受众越来越广,学习者来自不同语系,文化背景差异大,年龄跨度大,学习目的多样等现实状况使得对外汉语的推广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目标,我们需要将着眼点放到更宽广的领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言学范畴中,而应寻求科学化道路,突破瓶颈,摆脱对外汉语教学中遭遇的困境。

    如果我们将着眼点放在心理学领域,也许视野将开阔许多。心理学是一个兼收文理,横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性学科,它适用面广,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是心理学的用武之地。同时,心理学是研究人脑机能的科学,语言的掌握、理解、运用当然都是大脑工作的结果。人类对自身心理现象的研究历史久远,但那时心理学还隶属哲学。一直到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心理学经过了从研究意识到研究行为的转变。所谓行为主义,实际上不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而主张研究机体对刺激的反应或行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各类科学迅速发展并汇聚到一起,才在心理学领域爆发了一场“认知革命”。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类对认知科学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里程。由于对人脑机能的研究包罗万象,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牵涉到复杂的心理问题,于是心理学迅速分裂出许多分支,语言心理学就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小分支。

    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来研究知觉、注意、记忆、概念等心理学的一般问题。其中,语言能力是整个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心理学所研究的知觉、注意、记忆等问题与人类语言理解与产出的心理过程都有密切关系。下面我将分别从注意、记忆两个维度来探讨认知心理学如何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

    一、注意

    个体注意的投入程度决定了教育的成败,投入注意是教学的先决条件。一名教师,他的授课方法技巧,他讲述的内容等要想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在学习者投入注意的基础上。注意是什么,在认知心理学中是这样解释的:其一是个体意识对特定信息的选择与集中;其二是个体意识对无关信息的排除与抑制。也就是说,注意是个体对内部特定信息加工的激活与对无关刺激加工进行抑制的双重加工活动的结果。什么因素使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外界的刺激呢?大概有五点,刺激物的物理属性、刺激物的语义联系、刺激物到达时间的差异、个体内部心理因素和刺激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个体的负载水平。在布罗德本特的双耳分听实验中,他发现,被试报告双耳呈现的刺激时,一般对同一耳朵内呈现的刺激信息的报告的正确率较高。推而广之,也就是说,处于同一感觉通道中的刺激更容易被注意到。对外汉语教师在对学生做听力训练时,说出知识点比写出知识点能更好的被学习者注意到。因为它们处于同一感觉通道。此外,根据知觉负载理论,如果当前知觉负载低,其加工过程所需要的认知资源少,个体就有能力对其他刺激给予注意。应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在汉字课上,上节课教了“王”字的写法,这节课就可以教“玉”或“全”字,不可一步登天。再次,根据视听觉过滤器模型,教师可以通过将知识点加粗,变换颜色,或是言语强调的方法来引起学习者注意。

    二、记忆

    记忆在学习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有选择地储存信息,是人们思维和学习的源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开创了研究记忆的先河,他使用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对记忆进行量化研究,其研究结果对记忆的启示是人们通过短期内按照记忆曲线变化规律分周期重复记忆信息,可以达到最大程度记忆的效果。应用到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假设在汉语口语课上,我们教给学生十句日常用语,二十分钟后我们对其进行检测。之后分别在一小时、八小时、一天、两天、六天、八天几个时间段对其反复检测,使他们回忆知识。经实践检验,这样的记忆效果趋向最优。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能教条主义,而应结合具体情况,慢慢探索出最适合的学习计划。另外,还有一些实用的改善记忆策略,可供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参考:①精心组织加工。人的大脑接收的信息杂乱无章,如果没有好好加工整理,回忆起来会很困难。组织加工可以基于地点、时间、材料性质、发音等,将众多信息整理归类,从而达到有效保存在长时记忆中。对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在每堂课结束前给学生系统化知识点,并在下堂课开始前回忆,指出与这堂课要讲授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后可以大大节省学生用来记忆的精力。②强化动机,自我参与程度越高,知识记忆效果越好。记忆时,充分发挥诸如眼、耳、口、鼻、脑、手等多种分析器官的作用,产生视、听、写、嗅、触、想等心理过程,是提高自我参与程度的有效途径。假设老师教授学生“花”这个汉字,可以通过呈现花的形态,念出“花”的读音,写下“花”字等方式加深印象。尽可能多地调动起学生的感觉器官。

    本文作者作为一名本科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接触过不少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有美国的、越南的、南非的等等。其中,教学实践对象以越南留学生居多。结合上述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几点经验和偏误,希望对读者有一定借鉴作用。首先,教学应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开展,语言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科学知识的学习,它需要学习者身心愉快,情绪唤起度高,这样学习效果才好。我曾经和同学负责一个十人左右的越南中级班,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介词的概念和用法不太清楚,例如,一天和一个月,为什么“天”的前面不用冠词,他们常常会犯错。还有就是发音方面,送气音是一个难点,例如“p”、“k”、“t”,他们在发音时很难将气流从口中顺利地导出,以致说不好类似“便宜”、“开始”、“太阳”的词。另外,他们普遍不会准确使用无人称句,如“下雨了”,“出太阳了”。而常常会加上主语“我”或其他。此外,因为越南语系数拼音文字,也许是受母语影响,我在教越南学生过程中,经常需要把拼音写出来,才能沟通交流。汉字对他们来说很难,在学习汉字时也普遍存在畏难心理。怎样能使留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汉字呢?我想这有待专家学者在实践基础上深入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认知心理学当代对外汉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