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0-04-12 05:14: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认知策略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认知动机指导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对有效指导教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影响。本文拟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出发,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去探讨对外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习得过程,探究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学习观;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认知心理学吸收了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计算机科学等当代最新理论和科技成果的精华,用实验方法和信息加工的观点去研究心理过程。学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认知心理学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学习,试图揭示人的学习实质。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对有效指导教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汉语一直以来用其独一无二的語言魅力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法国曾经有学者经观察发现,学习汉字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十分有利,因此汉语可以作为发展儿童智力的启蒙语言之一。另外,影响学习者习得汉语的关键因素还包括与心理学交叉的部分。例如学习者在课堂中学习了20个生词,但是在课后只记住了10个生词;再如有些学生只会说汉语却不会写汉字。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着眼于心理学的方面,结合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探索认知心理学与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二、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认知心理学是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衰落以及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得以产生的。20世纪60年代末奈塞尔发表《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但与行为主义不同的是,认知心理学将学习者自身的内部心理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它认为环境因素已不再是判定人类行为的唯一要素,需要研究学习者的内部心理机制的差异。

    认知心理学一词,在普遍意义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所有研究人类内在的心理过程和行为都属于认知心理学的领域。认知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在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时也概述了认知发展理论的内容,具体解释了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这四个认知结构。

    三、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

    学习是学习者已知的、所碰到的信息和他们在学习时所做的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大多数认知心理学家对学习所持的看法。认知心理学主要考察新知识输入、存贮,最终从记忆中提取的方式。人在识别信息时,总是要分析新的知识,然后找出有用的知识,把它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编码比较后,确定其中最好匹配的信息编码,储存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自己稳固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成为学生头脑中的范型,所谓范型就是人在模板反映的基础上的抽象形式,是人独有的。当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就能在头脑中把它跟范型进行匹配,即对它进行分析、比较,作出决策,形成自己稳固的智慧。因此,学习过程也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变化与发展的过程。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学习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活动比较有效地进行。加涅把认知策略看成个人调控自己的认识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关于认知策略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根据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匹配上相应的认知策略。这种研究取向主张超越学科发展的一般认知策略。二是加涅女儿的结合学科的具体认知策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瑞等人在综合上述两种取向基础上提出根据知识分类开展认知策略的训练,这一观点十分引人注目。认知策略训练首先要教给学生 “情境化的知识”,使他们不仅掌握知识内容,而且了解这些知识的适用条件和运用范围,要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必须结合各学科教学内容来进行,这就是说“策略”和“内容”不可分。

    四、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将对外汉语知识的加工及习得的过程进行分析,并试图把认知心理学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发现并归纳认知心理学对对外汉语教学四要素带来的启示。

    1.认知心理学对语音教学的应用

    通过研究发现,对汉语语音的研究主要是从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辅音、元音、声调这几个方面归纳汉语语音的教学规律。特别是儿童对汉语声调的习得效果比辅音、元音要好,平调比曲调更加容易掌握。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日本学生学习汉语送气音p和不送气音b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日本学生在发汉语的送气音比不送气音更困难。因此如何正确教会学生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我们需要采取具体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分辨,比如常用的吹纸片法。再如声调教学可以通过手势法与自然观察法相结合对学习者的发音进行纠错。在声调教学中,理应让学生先学习用鼻音发声然后再学习汉语的音素。

    2.认知心理学对词汇教学的应用

    在汉语学习过程中,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学习中处于基础地位。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将学过的词语进行重新加工,通过联想和猜测判断词语的意义。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中,可以运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中的关于编码和记忆的观点,采用图片法、联想法等教学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词。以联想法为例,教师在词汇教学活动中可以先给出一个词语,然后让学生联想与之有关的词语。如由“天”可以联想出“白云、太阳”等常用词语。

    3.认知心理学对汉字教学的应用

    著名的心理学家刘廷芳很早就对汉语学习者在汉字学习心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此后许多心理学家对如何进行汉字教学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汉字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因此汉字信息加工基本包括字形加工、语音提取和字义理解三个方面。我们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在进行汉字教学中使学习者养成观察、比较、总结的能力。通过观察老师书写笔画的顺序,对比其中的异同,最后总结汉字在笔画、笔顺方面的特点,尤其是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

    五、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不同的类型,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不同的课程,以不同的知识为主,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为中心,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叙述学到的有关知识,以此检查他们是否具备了这种能力。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規则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要理解概念、规则,而且要能面对各种不同的概念、规则的运用情境,能顺利地进行识别、运算和操作,能够解释一些现象。教学目标不同,掌握的知识不同,运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如以掌握陈述性知识为目标,可运用教师讲授的方法。以掌握程序性知识为目标,在掌握规则阶段可运用讲授法;而要转化为技能,适宜的方法则是有指导的练习,这样才能使规则支配人的行为,才能使有些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

    结语:

    认知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分支,运用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加工及习得过程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为今天的教学实践提供了许多新的理念,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教学的影响,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一些合理的教学建议,我们应该积极加以吸收和利用。

    参考文献

    [1]黄天元.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及教学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

    [2]李黔蜀.当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4).

    [3]郎朗.心理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2014,32:160.

    [4]李韬.认知心理学与对外汉语字、词、句教学[D].吉林师范大学,2015.

    [5]刘琛.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

    [6]李成琳.对外汉字课的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1.

    [7]张晓苏.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8]刘潇潇,毛贻锋.认知心理学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5,03:188-190.

    [9]杨朝霞.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学[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古力切热木·尼加提单位: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单位所在省市:新疆乌鲁木齐。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认知心理学启示汉语教学学习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