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敦煌题材影视作品内容探析

    敦煌题材影视作品内容探析

    时间:2020-04-17 05:18:2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敦煌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绚丽的敦煌艺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影视艺术的传播范围及影响力不可小觑,敦煌艺术与影视艺术的融合为其多样化发展和大众传播提供了可能。《敦煌》、《大敦煌》、《张大千敦煌传奇》等影视作品展现了敦煌的独特艺术价值和人文特色,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敦煌的知名度大幅提升,敦煌也為影视剧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关键词】:敦煌;敦煌题材;影视作品;

    1900年,道士王圆箓偶然发现了敦煌莫高窟第17窟的藏经洞,这座“东方卢浮宫”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敦煌作为丝绸之路重镇,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

    2017年9月19日,“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敦煌举行。全球媒体围绕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一带一路”理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2017年9月20日,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成功举办,除了经济合作以外还推动了文化交流。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改变人们生活的今天,影视艺术的视听结合特征与其在大众生活中的巨大影响使之成为时下热门的艺术种类。敦煌和敦煌艺术为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敦煌题材影视作品也成为推广敦煌和敦煌艺术的路径之一。

    一、敦煌题材影视作品概述

    敦煌题材的影视作品种类繁多,在纪录片、电视剧、电影、动画片中都有相关作品。通过对近年来敦煌题材影视作品的整理,按照年代划分,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以敦煌题材动画片和电影为主;20世纪初,以敦煌题材纪录片为主。

    敦煌题材影视作品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型:第一种是由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改编而成的作品,如动画片《九色鹿》(1981年)便是根据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中《鹿王本生》(1981年)的经变图改编而成。第二种是根据敦煌历史改编的影视作品,其代表作《大敦煌》(2006年)讲述了敦煌在宋代、清末和民国三个历史阶段的故事,展现了敦煌在历史上的兴衰。第三种是以敦煌学者,工作者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如再现了国画大师张大千在敦煌,历经三年,临摹壁画、修复栈道的《张大千敦煌传奇》(2003年),讲述了郭元亨历经千辛万苦保护象牙佛的《象牙佛》(1996年)等。第四种是展现敦煌风貌的纪录片,代表作《敦煌》(2010年)全方位展现了敦煌在2100年中的历史变革,同时也展现出了众多敦煌学者在百年间为敦煌做出的贡献。除此之外,还有以敦煌为环境,在敦煌取景拍摄的影视作品,如《天将雄师》、《鬼吹灯之九层妖塔》、《择天记》等。但这类影视作品的艺术文本与敦煌艺术并无直接联系。

    通过对敦煌题材影视作品内容梳理发现,敦煌题材动画作品大都为敦煌壁画内容,电视剧多数以相关历史人物或敦煌背景虚构故事为选题,纪录片以敦煌艺术为主。

    敦煌给影视作品的选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使敦煌题材纪录片数量增加,逐渐成为敦煌题材影视作品的主力。近年,以《敦煌》、《河西走廊》为代表的纪录片尊重历史事实,较为完整的表现敦煌艺术的发展,兴衰,成为艺术佳作。

    纪录片《敦煌》通过十集讲述了敦煌2000多年的历史故事,每一集中以一位或多位故事主人公为线索,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事件。如第一集《探险者来了》中,故事以王圆箓、伯希和、斯坦因为故事线,展现了敦煌莫高窟的发现及惨遭抢夺的历史事件。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故事,纪录片《敦煌》在内容上进行优化处理,对于部分史实采用搬演手法。“搬演的适度存在也是对真实的支撑。”[1]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受众比单纯的依靠旁白够快速的了解传达的信息。

    纪录片《敦煌》讲述了敦煌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在真实再现敦煌莫高窟以及敦煌艺术的魅力以外,增加了人文关怀,旁白台词清晰,平实,又不失艺术色彩,信息传达准确,对敦煌艺术的展现效果显著。

    纪录片《敦煌书法》、《敦煌写生》的目标受众准确,针对目标受众的特点,此类影视作品着重展现某一题材类型,不流于表面,以深度见长。通过对此类型进行专业解读,能够让同处在相同信息圈的受众更加准确的接收信息,以专供专,充分展现所传达信息的价值。

    二、敦煌题材影视作品尚存的问题

    (一)电视剧内容选择失衡

    敦煌题材影视作品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已经成熟的敦煌舞台再生艺术相比,整体还需要完善。对敦煌题材电视剧的艺术文本分析后发现,根据敦煌历史及敦煌学者改编的影视作品当中敦煌艺术的表现很少,现有影视作品更偏向于展现娱乐化的故事内容,《大敦煌》虽然在人物塑造方面较为成功,但故事节奏拖沓,内容太散,导致整体故事性不强。更重要的是忽视了敦煌艺术中的壁画、雕塑以及人文环境的展现。从影视艺术角度算是一部合格的作品,但从敦煌影视再生艺术角度来说不尽完美。《张大千敦煌传奇》中张大千的人物塑造单一,人物性格、思想展现不够完整,整体故事矛盾不够激烈导致感官平淡。以李元昊为人物原型创作的的《沙洲王子》虽呈现了藏经洞的相关历史,但一味追求视觉冲击,致使人物塑造单一,故事节奏不协调,大大降低了艺术性。

    《大敦煌》、《张大千传奇》等影视剧追求人物冲突和故事效果也是市场化的结果。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受众更易喜欢简单、娱乐、轻松的放松方式。影视艺术作为大众传播中影响相对较大的艺术门类,受众的反馈自然会导致其做出相应调整。“一味适应存在于市场大众的某些庸俗消遣心理, 表面上看这似乎与市场要求相呼应, 其实是一种扭曲的、错位的产业化意识, 这种产业化意识引导下的所谓艺术创造其实是在无为地浪费敦煌文化资源, 同时也在白白消耗受众情感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市场的信任。”[2]

    (二)敦煌艺术的发掘不全面

    敦煌题材影视作品大都取材自敦煌壁画、敦煌历史。《大敦煌》、《敦煌》取材自敦煌历史;《张大千敦煌传奇》、《象牙佛》取材自敦煌人物;《敦煌夜谭》以《聊斋志异》为底版,融合敦煌符号讲述了瓜川节度使李怀的故事;《九色鹿》、《夹子救鹿》取材自敦煌壁画。

    敦煌莫高窟度过了千年岁月,加之旅游业的兴起,现如今已经患有各种“病症”。虽然已经采取了保护措施,但依然是“保护的速度赶不上损坏的速度”。敦煌研究院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影像技术对窟内壁画进行扫描,建立数字档案。并且为了分流入园人数,建立数字中心,并制作了影视作品《千年敦煌》和球形银幕影片《梦幻佛宫》为游客展现敦煌历史及重要洞窟,对保护莫高窟起到了一定作用。

    这些作品仅仅选取了敦煌题材中的冰山一角,敦煌艺术中还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发掘。前文提及的影视作品的内容大都是敦煌艺术中较为人知的内容。敦煌艺术除了敦煌壁画以外还有敦煌舞蹈、敦煌音乐、敦煌遗书等丰富的艺术内容可供影视作品选择参考。

    敦煌艺术还包含政治、文化、哲学、民族、医学、风土人情等众多层面,这些层面都可作为敦煌影视作品的选材范围,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敦煌题材影视作品更具传播价值,也能够给予受众全新,多角度认识敦煌艺术的通道。

    三、敦煌题材影视的发展策略

    (一)讲敦煌壁画中的故事

    在4430平方米的敦煌壁画中有众多经变故事和本生故事,如果能将其进行艺术超编码,势必创造出更多具有敦煌艺术符号的影视作品。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81年制作的动画片《九色鹿》选取的是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画的主要题材。属于本生故事画,表现佛陀“舍己救人”的品格,此故事在莫高窟壁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198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夹子救鹿》选取的莫高窟壁画上的经变故事。

    敦煌莫高窟壁画拥有佛像画、经变画、民族传统神话、供养人画、故事画等多个组成部分。这些大量的壁画都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其中的经变画和故事画中蕴含大量的故事内容,加以艺术加工可以创作很多影视作品。

    (二)紧跟一带一路,做符合全球市场的敦煌符号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相关电影节、艺术论坛相继开展,我国影视产业对外输出也有了显著成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马黎在丝绸之路影视文化发展高峰论坛中提到:“中国电视剧‘走出去’是中央国家战略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这个产业必然的一个选择。”由此可见,这为敦煌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和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敦煌艺术再生问题, 既是艺术的再创造和文化的自我增值, 是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化全球’的先聲。”[3]中国熊猫的形象,被美国的《功夫熊猫》发扬光大,无人不知“阿宝”这个胖嘟嘟的熊猫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也带来了很多启发,同样也启发了中国的影视创作。2016年,张艺谋导演的《长城》以中国长城为故事形象,以长城故事为故事背景,通过放大艺术形象的张力,突显“打怪”的特色,成功的赢得了不少赞誉,并且在世界多国上映。这些案例都说明了影视剧中故事选择,加工、处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艺术创作的去标签化。敦煌艺术中拥有许多经典的形象符号,对这一类形象符号加以影视化改变,形成新的符号,对影视艺术和敦煌艺术来说都是两全其美。如敦煌艺术中著名的反弹琵琶,飞天形象等都可以通过影视创作呈现出不同的样态。

    在2010年,吉林动画学院学生以“飞天”形象创作了动画短片《飞天》,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全球运用和网络文化的普及所带来的信息交流和文化构成与消费方式上的革命。”[4]艺术创作思想的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放眼全球,用新的思想将两种艺术进行交融,使其共同发展。

    (三)加强人文关怀

    在敦煌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辛苦奋斗并有重大成就的工作者、研究者和学者,他们除了已经公布的研究成果之外还有自己的研究经验、研究感悟,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物”。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影视艺术,将这些为敦煌艺术研究奋斗的贡献者们进行记录,通过对他们的工作历程、心路历程以及对敦煌艺术的见地进行编纂记录,整理成集,从人文角度展现敦煌研究者们的心路历程。

    结 语

    敦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珍宝,影视艺术作为时下热门的艺术种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两者的交融不仅可以催生出新的再生艺术,还能够让各自萌生出新的创新思路。敦煌艺术的传播以文字、图像传播为主,影视艺术的综合性、流动性以及视听结合的特性势必会提升敦煌艺术的传播,扩大敦煌艺术传播的范围,强化敦煌艺术表现力度。

    敦煌题材影视作品作为敦煌艺术、敦煌人文、敦煌历史的传播载体,充分利用视听语言对可用的敦煌题材进行改造。当下敦煌题材影视作品,纵向来看存在着题材老旧、缺乏创新的问题,从横向来看与敦煌艺术融合生硬、影视艺术特性不明显、影视再生作品运营不当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一带一路”大好蓝图下,更应该了解和深入挖掘敦煌,以其本身储存大大量素材为蓝本,通过影视化的加工和创作,产生新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佳作。让敦煌通过影视更好的进行大众传播的同时促进敦煌题材影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怀璞.敦煌艺术影视传播之可行途径论略[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01):34-37.

    [2]张梦阳,刘玉东.“虚构”的真实——浅谈纪录片中的搬演手法[J],艺术研究 , 2014 (01) :84-86

    [3]王建疆.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和美学[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

    版,2004.41(06):26-31.

    [4]李显杰.“空间”与“越界”——论全球化时代好莱坞电影的类型特征与叙事转向[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06):22-34.

    相关热词搜索:敦煌探析影视作品题材内容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