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埃伯哈特《复仇的空中轰炸》的宗教文化解读

    埃伯哈特《复仇的空中轰炸》的宗教文化解读

    时间:2020-04-22 05:21:4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在《复仇的空中轰炸》 一诗中,美国诗人埃伯哈特借助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双重写作手法,从基督教视角对人类战争罪行进行了深刻反思。诗歌体现了诗人对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担忧。

    关键词:“二战” 科技 负面效应 圣经 宗教文化

    美国当代诗人理查德·埃伯哈特(Richard Eberhart,1904—2005),曾被他的学生称为“诗人中的迪克”{1}。他曾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也是位在商业上有成功背景的诗人。早在1932年,他就出版了一些诗集,又于1952年弃商从教,先后执教于华盛顿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晖顿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他还曾被聘为国会图书馆的顾问、美国文学荣誉顾问和国立文学艺术学会会员。{2}因作品思想积极,充满人文主义情怀,他于1966年荣获普利策诗作奖。因为在诗歌界活跃时间很长,他被称为诗界的“常青树”{3}。在上世纪90年代,已年过九旬的他,创作了《屠杀的冬天》等作品。埃伯哈特诗歌的主要特点是视角高远,内容积极,意象丰富,激情饱满。他借助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双重写作手法,使作品既带有现实主义色彩,又渗透着人文主义情怀。这些特点在诗作《复仇的空中轰炸》{4}(创作于1950年)中得到具体体现。

    你会认为空中狂炸的破坏

    会激起神的慈悲;无限空间

    仍然沉寂。神看着震惊成歪斜的脸。

    连历史也不懂这意义何在。

    你会感到这么多世纪已过

    神会使人忏悔;可是人能杀人

    一如该隐,只是无量数的决心,

    比起古代,狂度进步了好多?

    人可是自见愚蠢便是愚蠢?

    神的定义可是冷淡;高而不及?

    人的战斗灵魂可就是永恒的真理,

    其中有“兽”吞噬,由于自己的贪婪?

    我说的是梵、维特灵,还有艾夫瑞勒,

    单上的姓名,他们的面目我记不起

    可是他们夭亡了,不久前还在上课,

    还在辨别掷弹杆和扣带机。

    一、诗中蕴涵着诗人从宗教视角对人类战争起因的深邃思考

    按照基督教的观点,“罪”是人类固有的本性,起源于人内心弃绝神的欲望。{5}导致罪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出于无知犯罪{6};二是理性的犯罪,即故意犯罪{7}。罪的本质是一种有意而为的且不负责任的行为。诗人认为,“二战”的爆发正是罪的本质的体现。英国学者培根(F. Bacon, 1561—1625)说很多人都是先有欲望,然后用理性来为欲望辩护。{8}古代以色列著名国王大卫说:“作孽的都没有知识么?他们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饭一样,并不求告耶和华。”{9}在大卫看来,人其实有“知识”,明知犯罪错误,但沉湎其中。在埃伯哈特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所以爆发在欧洲文明国家之间,与人性之恶,与背叛上帝密切相关。“圣经中对罪的本质的理解是以上帝与他的子民立约为起点的。”{10}上帝与人的圣约代表了神—人之间的关系,而这个关系是以律法来维系和保证的,因此,罪的本质是违约,是在触犯诫命的行为上破坏了神—人关系。另一位古以色列著名国王所罗门祷告说:“你的民若得罪你,你向他们发怒,将他们交给仇敌,掳到仇敌之地,或远或近。”{11}由此看来,上帝惩罚人类的原因是人违背了与上帝达成的契约。上帝对人类的保护是建立在双方信守契约的基础上。人类自被造之日时,就因具有了上帝的形象,分享了上帝的品性,而拥有了智慧。这说明,人类犯罪,不是因为缺乏智慧,愚蠢所致,而恰恰相反,他们是在运用智慧掩饰自己的违约行为。

    埃伯哈特用“人可是自见愚蠢便是愚蠢”来讽刺这种智慧。战争恰恰发生在拥有知识、号称文明的欧洲国家之间。诗人用“有‘兽’吞噬,由于自己的贪婪?”进行反问,旨在强调战争爆发的原因在于人类的“贪婪”,同时说明人类的欲望如果不加以限制,会像洪水猛兽,欲壑难填。按照基督教信仰,神是正义的。令很多人感到困惑的是:既然这个世界是由神来掌管,为何其中却充满罪恶?罪恶到底是源自何处?如前所述,罪是人的本性,来自于人难以遏制的欲望。那么人为何总有犯罪的欲望?按照人文主义观点,战争的根源在于权力和利益的争夺。权力是支配他人的欲望,利益是掠夺他人的财富。按照基督教观点,支配他人的权利唯有上帝才具备。企图拥有这种权力就意味着希望与上帝平等,改变自己受造物的地位,就是违背与上帝达成的契约,这是圣经所禁止的。由于罪的产生是人的自由意志背离上帝的结果,人类相互残杀,上帝置之不理,其目的是教育人类,令其自省。

    二、诗中反映了诗人从基督教视角关注人类战争

    罪恶的人文主义情怀

    通读全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用了很多宗教性词汇:“神”“慈悲”“忏悔”“该隐”“灵魂”。仔细阅读这些字眼可以看出,诗人并非在探讨神学主题,而是在揭露人类战争的罪行。诗歌开篇,诗人以与读者对话的语气,从神、人两个视角发出反问:神竟能够无视人类这样厮杀?冷漠无情,袖手旁观!人类为了各自利益,竟然无视战争的残酷!诗人这种高昂的激情,强烈的语气颇具圣经中的先知{12}风格。“你会认为空中狂炸的破坏,会激起神的慈悲”,诗人表面是在向读者发问,实则是以先知的身份公然与上帝争辩{13},质问上帝为什么对人类的邪恶置之不理?为什么不终止战争和屠杀行为?这种质问可谓呼唤和平的最强音。稍加分析,不难看出,诗歌的框架是神学的框架,但其实质是关注人类的现实世界,即为什么人间的战争愈演愈烈,不能终止?

    诗人从基督教视角出发,以诗歌的形式反思了人类战争,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在诗歌第八行,诗人将现代战争与《圣经》中的该隐杀弟进行了对比。当时,该隐只有一种工具可以用来杀害亲生兄弟,而该隐的后代现代人类却可以用更多的手段,来宣泄他们的愤怒。圣经典故的应用,使诗歌具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诗人惊诧,人类已经饱尝了战争的创伤,为什么竟然没有悔罪。经过思考,诗人得出结论,人类本性中有劣根性,即“兽”性的一面。为了生存竞争,他们使用暴力、相互掠夺。“兽”性将使人类最终走向自我毁灭。这是诗人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人类不希望遭遇的。按照诗人的逻辑推理,人类将会不可救药。通过诗歌,诗人旨在唤醒人类的良知,启迪人类反思战争的罪恶。在诗歌的最后三行,诗人联系现实,谈及“二战”末期(1944年)自己的学生参加军训,被派往欧洲战场的一幕幕。那时诗人还以老师的身份,给他们讲授战争常识以及武器的使用方法。令诗人感到痛心的是,上了战场的他们,有去无还,抛尸疆场!他们如此年轻,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诗人悲愤之余,陷入对战争深深的思考:战争使人们失去美好家园,战争使国家间矛盾更加尖锐,战争使无辜的年轻人命丧黄泉。需要强调的是,诗人虽然是以基督教视角审视人类战争问题,却是以人为中心的。正如埃伯哈特自己所言,“他并非抱着宗教的意图来进行诗歌写作,他也不是一个完全的基督教诗人。在一定意义上他和威廉·布莱克一致,即运用基督教理念阐发自己的观点,如把耶稣基督看作社会中的人,以其理念说明自己的政治主张。”{14}

    三、诗中蕴涵着诗人对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负面

    影响的担忧

    艾伯哈特在谈及自己创作诗歌的过程时,详细介绍了该诗创作的目的和背景。{15}这首诗写作的地点是弗吉尼亚洲的■头镇,时间是1944年夏天。当时,他作为海军预备军官,给美国青年讲授“瞄准学”,教他们使用50-D口径的布朗宁机关枪。不久,这批青年被送上战场……死讯传来,诗人感到非常痛苦。这时,他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悲愤之余,对战争进行了思考,开始写作这首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文坛,到处弥漫着毁灭性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惶惑。埃伯哈特的诗歌虽然也以战争为主题,但是其风格却与其他作家不同。从写作的视角来看,具有宏观性;从写作的内容来看,强调战争的残酷性;从思维方式来看,对战争思考具有宗教性。诗歌以“轰炸”命名,并将瞄准学术语“掷弹杆和扣带机”用于其中,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现实色彩。这些战争术语能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二战”后期空袭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恐惧和深远影响。

    “你会感到这么多世纪已过,神会使人忏悔。可是人能杀人,一如该隐,只是无量数的决心,比起古代,狂度进步了好多?”这些诗行激起了读者对人类战争史和武器发展史的反思。在不同历史阶段,人类使用不同武器进行战争。武器不断更新,逐步趋向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挑起的东西方冷战,使世界不断发生危机,处于战争的边缘。“二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人们又陷入了无休止的“冷战”泥潭。科技发达的美国,在“二战”后期研制出了原子弹。这种毁灭性的超级武器,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人类必将自食其果。从20世纪的历史来看,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后,世界出现了经济大萧条。而大萧条被当时大国间逐步升级的军备竞赛而缓解,如英、法当时就加强军备,与德国展开竞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残忍程度上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士兵们在田野和草地上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堑壕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发展为水、陆、空的立体作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战争史可谓是武器的发展史。史前社会,人类赤手空拳的搏斗;进入文明时代,人类的武器发展到石器、铜器和铁器的运用;在冷兵器时代,人类的武器以弓箭、刀剑为代表;进入火器时代,武器以大炮、枪械为标志;“一战”中,人类发明了飞机和坦克,而且将之用于战争;“二战”后,出现了核武器。由此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甚至毁灭。“二战”中敌对双方轰炸的目标有柏林、伦敦、德累斯顿,还包括东京、广岛和长崎,其中不仅有军事目标,还有城市和无辜的平民。平民伤亡的人数远远超过军人。科技引发了人类战争方式的巨大变化,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升级的战争模式的负面效应将越来越大,这不得不引起人们深思。

    四、诗中体现出诗人关注人类道德沦丧的拳拳仁爱之心

    诗人认为,人类的相互杀戮,就如同《圣经·创世记》中该隐杀弟一般残酷无情。该隐杀弟,其手段是残忍的,性质是恶劣的,是人类性本恶的体现。众所周知,根据圣经,上帝在西奈山上授予摩西的“十诫”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此处隐含的意思是:人类是清楚十诫的,也清楚杀人是罪恶,却有意而为之。

    诗歌开篇描写英美轰炸的破坏力。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道“历史也不懂这意义何在?”此处诗人暗含的意思是将人类的杀戮与上帝对人类的杀戮进行比较。二者的性质是不同的:圣经记载中,上帝曾用大洪水毁灭人类,让大地寸草不生,用破坏人生存环境的办法杀戮人类,其目的在于拯救,是“至善”的;而人类之间的杀戮,其目的是为了争权夺利,具有犯罪性质。

    诗歌第三节发出了两个反问。诗人首先反问:难道人类自认为自己天生就是“愚蠢”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按照《圣经》,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因此人分享了上帝的形象,具有了神性,也因此成为了有智慧的人,怎么可能天生“愚蠢”呢?接着诗人发出第二个反问:难道上帝本是冷酷无情,目睹人类暴行而坐视不管?按照《圣经》,上帝是爱人类的,以至于派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牺牲自己来拯救人类,但是,当人类相互屠杀时,为什么上帝不出面拯救世人脱离战争的苦海呢?是上帝不再爱人类了,还是上帝违背了自己的承诺?当然不是,这个答案是留给读者的。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上帝始终是喜爱人类的,尤其不会抛弃他的“选民”。{16}那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上帝故意不出面阻止,让人类相互杀戮来惩罚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欧洲大部分国家是基督教国家,参战的双方都称得上是“上帝的选民”。上帝让自己的选民相互残杀,这太不可思议了!但这的确是事实。这样人类就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了。

    根据《圣经·新约》,耶稣一直在强调要“爱人”,甚至要求信徒要爱“仇敌”,更不用说爱上帝的选民了。基督教的核心理念是“爱”,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17}在以“爱”为核心内容的戒律中,耶稣强调对弱者的爱护就是对上帝的崇敬,对弱者的冷漠就是对上帝的损害。耶稣还提出了一系列道德准则,把爱的戒律具体化。如耶稣对他所器重的使徒彼得说:“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1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集团战败了,英美集团对战败国进行疯狂的报复,报复的对象不仅是军人,还包括平民百姓。难道这符合基督教教义吗?德意日法西斯发动战争,罪有应得。可美英法集团在战前和战争中就没有一点错误吗?作者尤其谴责美、英、法等国家在战争后期的报复行为,认为复仇是对基督教原则的违背。

    这首诗从基督教的立场出发,对战争进行反思,含蓄地谴责了美国的战争行为。因为这种战争行为不仅完全违背了基督教的戒律,更是对基督教伦理和道德的践踏。众所周知,每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仪式中都手按《圣经》,发誓要遵守基督教的伦理道德,但现实中为了“国家利益”,他们竟然一再违背圣经。道德沦丧到何种地步!

    五、诗人采用现实与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弘扬

    人文主义思想

    “二战”后,很多美国诗人如兰德·贾雷尔{19}等从亲历者的视角反思战争,描写战争,而艾伯哈特则不同,他以超然与客观的先知身份进行想象,从绝对道德准则和全人类的视角来审视战争。这样的视角,可以使诗人将战争的主题上升到善恶斗争的高度,从根本上探究战争的原因,从而撞击读者心灵最深处,起到震撼作用。从这一视角来看,轰炸是善恶冲突的现代表现,这种冲突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的。诗人旨在向读者表明,人类的劣根性在于无法遏制的贪欲。

    为了弘扬人文主义思想,警示人类反省,诗人在诗中采用了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诗歌的前三节。诗歌第一节开篇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渲染“二战”后期英、美对法西斯国家进行报复性轰炸对人们造成的恐惧心理。“无限空间仍然沉寂,神看着震惊成歪斜的脸。”广阔的天空是寂静的,似乎是一片和平安详的景象,但诗人笔锋突转,描写人们“震惊成歪斜的脸”,气氛马上急转直下,这显然增添了诗歌的戏剧性效果,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节,诗人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写道:“你会感到这么多世纪已过/神会使人忏悔;可是人能杀人/一如该隐,只是无量数的决心,/比起古代,狂度进步了好多?”这样读者被拉回到圣经时代,从而进入想象和反思的世界。同时诗人用《圣经》中该隐杀亚伯兄弟阋墙的故事作比喻,比喻欧洲的基督教国家本应是兄弟,却为争夺欧洲的霸权相互屠杀,形象深刻而生动。该隐杀弟是美国人非常熟悉的,所以该典故的使用使诗歌颇具影响力和渲染力。第三节是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交替转换。诗人首先描写人类的“拙行”,当然是现实世界,而之后诗人反问上帝为什么会对人类的屠杀采取“冷漠”的态度,是超现实主义的灵性世界。这两种手法的交替使用,可谓相宜得彰,巧妙对称。这样就最大化地吸引读者,令读者不能不深思。第三行“人的战斗灵魂可就是永恒的真理”,这里强调人的灵魂中有战争的欲念,是超现实主义的。第四行“其中有‘兽’吞噬,由于自己的贪婪?”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将人与动物进行了比较,指出战争不断的原因是,人与动物一样贪婪。此处侧面提醒人们牢记,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伦理和道德。

    通过对诗歌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对20世纪在

    人类文明最发达地区欧洲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从基督教的视角深刻阐释了

    其中的原委,并对西方国家政府在“二战”后期对法西

    斯国家进行报复性的空中轰炸进行了含蓄的谴责和

    批评,体现了战后人民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时代欲求。诗人为人类生存受到文明社会的威胁,受到人类自己创造的科技的威胁感到担忧。面对战后东、西方无休止的冷战这一尴尬局面,诗人发出了追求和平、拯救人类的呼声。

    {1} 全名为杰姆斯·迪克,1802年生于英国沙弗克的贝里。他的母亲是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因此受到宗教思想的熏陶,后来成长为一名宗教诗人。http:///

    member_pic_269/files/sjycn/html/article_5278_1.shtml.

    {2} http:///topic/richard-eberhart

    {3} Cleanth Brooks & Robert Penn Warren. Understanding

    Poetr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Thomson Learning, 2004, p.172.

    {4} [美]霍华德·奈莫洛夫编.《诗人谈诗:当代美国诗论》,香港:陈祖文译,今日世界出版社1975年版,第45—47页。(原译文为繁体字)

    {5} 梁工、丘业祥主编:《圣经关键词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386页。

    {6} 《圣经·以西结书》34:6。

    {7} 《圣经·创世记》44:16。

    {8} 齐宏伟:《心有灵犀:欧美文学与信仰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9} 《圣经·诗篇》14:4。

    {10} [加拿大]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11} 《圣经·列王纪上》8:46。

    {12} 先知是《圣经》中上帝的代言人,其话语特点是针砭时世,激情澎湃,充满忧患意识。该语言风格在圣经时代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形式,被称为先知文学。《圣经》中共有15卷先知书,著名的如《以赛亚书》《耶利米书》等。

    {13} 《圣经》中的先知有与上帝争辩的传统,但其目的在于表达人文主义思想。见刘洪一:《与上帝争辩:试论〈圣经〉中的人文精神》,《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第77—84页。

    {14} Ed.Michelle Lee,Richard Eberhart and Denis Donoghue,“An interview wit Richard Eberhart”, Poetry Criticism, Vol. 76. Detroit: Gale, 2007,p13.

    {15} [美]霍华德·奈莫洛夫编:《诗人谈诗:当代美国诗论》,陈祖文译,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5年版,第45页。

    {16} 在基督教创立之前,希伯来人(后称犹太人)被称为“上帝的选民”。基督教创立后,由于基督教的普世性,一切信仰犹太教和基督宗教的人都可以称为“上帝的选民”。

    {17} 《圣经·马太福音》22:37-39.

    {18} 《圣经·彼得后书》1:7.

    {19} 兰德尔·贾雷尔(Randall Jarrell,1914—1965),美国战后重要的诗人和评论家。

    作 者:马月兰,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圣经文化、英美文学;徐艳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讲师,主要研

    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相关热词搜索:轰炸复仇哈特解读宗教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