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近代基督教中学的教师生活

    近代基督教中学的教师生活

    时间:2020-04-24 05:17:4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基督教中学作为传教的派生品,一方面为宗教服务,一方面又以它良好的办学质量,为近代中国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不仅如此,与当时的官办中学相比,学校教师的生活也别具特色。除了最常规的教学生活之外,学校教师还会广泛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生活,同时也会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开展研究生活。工作之余,他们还会参加各种各样的交往活动,以加强与其他师生的联系。

    关键词:基督教中学;教师生活;铭贤学校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118-03

    鸦片战争以来,出于布道的需要,许多教会都把创办基督教学校作为在中国传教的重要手段。基督教学校虽有着鲜明的宗教性质,但在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铭贤学校(今山西农业大学)创办于1907年,是山西教案的产物。为了纪念“为传道殉难的先贤”(即传教士),即将毕业归国的孔祥熙接收到一笔来自美国欧柏林大学的巨额捐款——要他在他的太谷老家创办一所纪念学校,弘扬基督教精神。铭贤虽地处偏僻,但它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国内外一流名校,所以教学质量亦很高。教师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为教师的生活带来一丝神秘感,也使教师生活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从教师生活的微观视角出发,以一所办学质量较高的地方基督教中学——铭贤学校为例,力图还原教师的日常生活,探寻教师的生活规律,以期为当代教师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山西铭贤学校教师的基本概况

    (一)学校教师的聘任理念——中西汇通,男女兼收

    铭贤校长孔祥熙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自幼接受儒家传统文化教育,本应与西方文化水火不容。然而年少时期的一次大病却让他初步建立起对于传教士的信任,并一步一步走向了与孔圣人后裔完全不同的人生。在他的骨子里始终存在着中西两种异质文化,这一点在学校教师的聘任上也有所体现。

    铭贤学校是欧柏林大学的分校,学校成立后,“最初由欧柏林大学每三年选送一位毕业或未毕业的单身男性代表来山西铭贤担任教师职务,每人任期三年。以后改为每年选派一人,每人任期二年,同时有二人在铭贤。最后又改为每年选派一男一女(均单身的),每人任期两年,同时有四人在铭贤(两男两女)……历任的男性代表共约二十余人,女性代表亦有十余人。”[1]孔祥熙受西方文化影响,教学理念超前,不仅在太谷县这个未经开化的小县城聘任洋教员,还大胆聘任女性洋教员,这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山西是难以想象的。由于洋教员年纪较轻、没有什么教学经验,服务期又短,只能教英语、体育、音乐等科目。为了弥补洋教员教学的不足,孔祥熙还聘请了国内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大多毕业于国内外一流大学,如在1926年任职的学校教员中,有1人毕业于协和医学,2人毕业于齐鲁大学,2人毕业于山西大学,2人毕业于国内专门学校,3人毕业于燕京大学,4人毕业于高中及师范,7人毕业于国外大学及专门学校,总体上来看教师学历水平较高。

    除了聘请国内优秀毕业生外,学校的教员还有前清廪生,这和孔祥熙中西交融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其实早在学校成立之初,他就邀请他的父亲孔繁慈来学校讲授经史。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他还在1930年聘请武术大师布学宽到学校担任国术教员,教授形意拳。总的来说,铭贤学校的教员不仅学历水平高,而且来源广泛,在教师聘请上讲究中西汇通、男女兼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极具特色。

    (二)学校教师的待遇水平——高额的薪资和优厚的福利

    1934年铭贤学校教职员的薪金以学历为基准分为4个级别,“凡高中以下毕业者,每月以15元至20元起薪,每续聘时得酌量情形增薪,每次增薪每月至多不得过5元,增至月薪40元止”[2]318。高中及高中以上毕业者的起薪是20元,大学及专科学校毕业者起薪是50元,得有硕士学位者起薪是100元。由于铭贤学校的教师大多是名牌大学毕业,起薪一般是50元,就太谷当时的物价水平来说工资还是很高的。除此以外,教师的其他福利待遇也非常优厚,如学校为单身教师免费解决住宿问题、教师及其家属在看病时免收诊费、在校服务三年以上的教师子女免收学费、教师被派遣出外考察费用由学校补贴等等。这些都是地理位置偏僻的铭贤能留住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在今天看来仍不过时。

    二、铭贤学校教师的工作生活

    作为铭贤学校的教师,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生活就是他们的教学生活了。他们对教学充满热忱、对学生充满关怀,他们治学严谨,认真对待教学生活,完满的彰显了教师身上所应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除了教学活动外,学校教师还广泛参与学校的各种管理决策活动,成为学校真正的管理者和当家人。

    (一)热忱与严谨:认真负责的教学生活

    作为一名学校教师,他們的本职工作便是教书育人。学校的教师对待教学亦充满热忱,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他们总是煞费苦心。贾毓英等人上初中时,完全没有接触过英语,教授英语的老师又都是从国外派来的,不懂汉语。面对这样的课堂,英语教师丝毫没有气馁,他们充满耐心、抛却教科书,从最简单的词语开始、对学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听力训练,“老师用英语说‘请站起来’,我们就站起来,老师用英语说‘坐下’,我们就坐下。老师用英语说‘把门指给我看’,我们就指一下门”[3]119。慢慢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可以基本听懂教师的讲课,回归到正常的课本学习上了。

    与此同时,他们还都有严谨负责的教学态度。铭贤学校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国内外一流大学,具备优秀的教师素质。他们往往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待教学严肃认真,在上课之前都要经过认真的备课。如化学老师臧惠泉在备课时“总是查阅大量科技资料与参考书,然后以他惊人的组织能力融汇提炼,一丝不苟的写出讲稿。由于老师理解深刻,业务娴熟,上课时就很少看讲稿”[3]61。在教材使用上,有许多高中教材用的都是大学课本,如臧惠泉老师就用Black Catent的Practicalchemistry英文原著去教高中学生,这在当时的其他中学是根本无法企及的。在教学方法上,他们善于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对于像化学和劳作这种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往往采取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做实验和学工、学农的过程中,形成对所学知识的形象认识,加深对于知识的了解。由于教师专业水平高、英文修养好,再加上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成绩普遍较好,也都在升入大学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二)讨论与决策:学校事务的管理生活

    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余,教师还负有管理学校教学的重任。铭贤学校每年召开一次职教员退休会,就本校教学及管理的一些重大事情进行讨论。“非基督教运动”后,学校专门针对其宗教教育问题开了一次退休大会。会议围绕《如何发展宗教之精神》进行了讨论,经过激烈的争论后,最终达成了三点意见:可以立案;如不得已需要立案,可以牺牲宗教课程及仪式;立案后仍能保持宗教的精神。这场会议的讨论结果直接推动了铭贤学校向教育部立案的进程。在经过了漫长的审批过程之后,学校最终于1927年立案,是立案較早的基督教中学之一。

    除了像职教员退休会这种教师全员参与的活动外,学校还有各种各样的教师代表大会。比如教务会议由校长、委员长、教务主任、高中教务主任、初中主任、各科会议主席等人组成,每月召开一次,就全校教学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安排,包括拟定教学方针、制定各部课程大纲、鉴定各科课本等等。此外还有在学期始末举行的各科分科会议(包括国文科、英文科、商科、教育科等),由各科主席参加,负责讨论该科的教学方法、拟定入学升级标准、选定教科书、筹划参考书籍及应用教具等重大事项[2]293。

    总的来说,铭贤学校的教师大多受过国外的专业训练,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高,学生在山西历次会考中都高居榜首,学校的教学质量由此可见一斑。除此以外,学校还定期组织例会,针对学校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充分参与其中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成为真正的当家人,这对教师效能感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铭贤学校教师的学术生活

    铭贤是一所中等程度的基督教学校,虽有过短暂的大学预科,但预科在实质上来说也属于中学阶段。一般来说,研究只会出现在大学阶段。然而铭贤学校的教师却把“研究”当做己任,意图通过发展农业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现状。

    铭贤学校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农业科技的研究推广上。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以及“非基督教运动”后,基督教学校对于传教策略的调整,学校将社会服务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1928年,前任铭贤学校英文教员的穆懿尔学成归来,创办农科,聘任一批优秀的大专毕业生开展农作物、家畜的育种、引种工作,当时在华北地区赫赫有名的金皇后玉米以及高产的169小麦品种就是铭贤农科率先引进的。穆懿尔团队还利用引进的细毛羊和山西本省的粗毛羊进行杂交改造,大大提高了羊的产毛量,极大地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此外,穆懿尔还亲自跑遍山西全省,对收集到的土壤样本进行分析检测,做出了非常细致的土壤分类,这对于指导山西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贾麟厚先生同样为铭贤农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中学时曾就读于铭贤,1934年从金陵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创建了山西省第一个苹果园,开创了山西省果树栽培的历史。然而苹果种植的研究和试验过程却是相当不易的,因为山西本没有大苹果品种,也没有先人的经验可以依靠,贾麟厚先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巨大难题。在进行此项试验之前,他就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从理论上论证了山西大苹果种植的可能性。实验的每一个过程他都亲力亲为,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选取果园地址时,贾麟厚坚决选择最适宜苹果生长的山区地形,将果园设立在太谷南山的桃树岩。但是由于山区地形闭塞、生活条件艰苦,贾麟厚与工友们的饭菜基本上每天都是小米饭就咸菜,就连用来取暖的煤也是一挑一挑担到山上去的。即使是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也丝毫没有浇灭贾麟厚的试验热情,他头戴皮帽、身穿棉袄、脚蹬草鞋,穿梭于农场之中,与农民同吃同睡,细心的捕捉果树的每一个变化。有一天,一个果园工人突然发现树上结了一个小果,就兴奋地跑去告诉贾麟厚。贾麟厚随即命令工人认真看护这个果实,“从今天开始,你的任务就是看住这一个苹果,什么也不用干,果子要是丢了,拿你是问”。从此以后,工人就认真看护那个苹果,一分一秒也不离开。直到八月中旬的一天,苹果自行脱落,果园工人慌了神,急忙去告诉贾先生。他原以为会受到责备,不料贾先生突然面露喜色,说到“苹果自落说明它成熟了”,并当场切割赠予众人品尝。贾麟厚先生的研究精神于此可见一斑。

    铭贤作为一所程度只有中学的基督教学校,却有着非常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在试验之后还将成果大规模推广到太谷当地的实际发展当中,极大地增进了农民的收入。铭贤俨然已经成为地方科技文化的中心,它的发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优秀的教师。他们抱着救国的情怀,抱着对于学术的热情,乐此不疲,日夜奔波于实验室和农场当中,为一点一滴的小收获而欢呼雀跃。

    四、铭贤学校教师的日常交往生活

    在繁忙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学校教师还会参与丰富多样的交往活动。学校会为教师举办一些联谊活动,以增进教师之间的情感和学问交流。与此同时,教师之间也会进行一些私下的联系,他们经常聚在一起相互切磋学问,调节了枯燥的教学生活。师生之间的交往也密切而频繁,教师与学生相互关怀、相互帮助,形成了一种上下亲爱、家庭化的师生联系。

    (一)切磋与交流:教师之间的交往生活

    “教职员的家属与英文教员们大部住在南园,也有少数住到校外民房内。单身的教职员则散住在学生宿舍楼内,一人一室”[4]27。由于铭贤学校的教师大多住在校内或者学校附近,学校会经常举办一些活动来联络教师之间的感情。如“职教员携有眷属,在校之附近住者,其有七家,本季成立家庭会,每周一次,在各家轮流,以期社交亲密,互相切琢有利于家庭”[4]106。为了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学校组织教授批评会,使教师在团体内相互切磋争鸣,形成各自独特的研究见解。学校还成立了职教员俱乐部,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包括旅行、交际会等,用于增进教师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会在会上讨论一些重大事情,比如在会上讨论制服的材料、决定捐款的数额等等。除此以外,学校之间还会经常性的互派教师进行参观实习,增加校际联系和交流。

    教师之间也会常常进行私下的联系,孔祥熙就与学校的两位老师交好。第一位是侯寿千先生,他的国学知识渊博精深,孔祥熙十分仰仗他的学问,专程聘请他来学校担任国学教师。“孔祥熙平时最喜欢和他讨论学问,义理之辩,往往争得面红耳赤,让学生听了连忙呼朋牵侣,相携偷听孔老师和侯老师抬杠去”。即便如此,孔祥熙对侯老师仍十分敬重,他们之间亦师亦友,相携而行。第二位是赵昌燮先生,也是一位通儒,他们三人经常坐在一起切磋学问,自得其乐。这可以说是教师闲暇之余的大乐趣了,他们既可以在相互切磋中增长学问,又可以在交流过程中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调节枯燥的教学生活。

    (二)关怀与互助:师生之间的交往生活

    除了丰富的教师活动外,师生之间也有着亲密如间的关系。孔祥熙作为一校之长,成为教师们的表率,关怀学生的生活,“他和全校师生同起同居,共作息,一块儿郊游,一块儿运动,一块儿谈天说地,一块儿讨论问题,他只要看得见铭贤的学生,便不肯好静独处,而且还要掀起热烈的讨论,越是师生相互激辩,越能使他高兴”[5]109。他还经常邀请学生到他家里做客吃饭,学生非常感动,集资买了一只金手镯送给了师母宋霭龄。孔祥熙走上仕途后,回校次数日少,全校师生都殷切盼望他能早日回校、莅临教导,由此可见铭贤师生对于孔祥熙的深厚感情。

    学校还会不定期地举行师生球类比赛,既有教师之间的比赛,也有师生之间的比赛,同时还有师生共组球队的比赛。这种师生共组球队的队员不分年龄、不分国籍、不分种族,单纯根据兴趣爱好组建在一起,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相互挟持,团体气氛十分和谐。球队所到之处无不所向披靡,学校的红黄排球队曾还代表学校远征太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丰富多样的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平台,不仅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也使得原本烦闷的教学生活多了一层趣味。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增进了双方对于彼此之间的理解,形成了家庭化的校园氛围。在这种校园环境下工作的教师,会用爱去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爱岗敬业、爱护学生,学生也会以此为榜样,尊重老师、关心同学,不仅人格得到了很好的陶冶,学习成绩更是不在话下。

    总而言之,铭贤学校的教师生活在当时看来别具特色。作为一所中等程度的基督教学校,却有着可以与大学阶段相匹敌的师资。学校教师大多来自国内外的一流高校,他们治学严谨、教学方法独当,使得学校教学成绩蜚声在外,成为基督教中学中的佼佼者。学校还会定期组织一些教研会议,教师可以在会上各抒己见、真正参与学校管理。在忙碌的工作之外,教师还会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从事科学研究,研究成熟后还会将成果推广到实际当中,为农民增产增收,这在当时的其他中学是不可想象的。闲余时间,教师还会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形成了家庭化的校园氛围,这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铭贤学校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它遗留的精神还在,我们只有以史为鉴,关怀当前的教育问题,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

    参考文献:

    [1]寿充一.孔祥熙其人其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1987:39.

    [2]信德检,温永峰,方亮,芦盛,薛巨珍编著.学以事人,真知力行——山西铭贤学校办学述评[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委员会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铭贤校友忆铭贤[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委员会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

    [4]山西農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百年回眸:校友回忆录(第一辑)[M].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07:100,27,106.

    [5]孟天祯.孔祥熙前传[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相关热词搜索:基督教近代教师中学生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