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伤感文章 > 具体而微 寓教于乐

    具体而微 寓教于乐

    时间:2020-05-07 05:21: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本文将案例教学法的学习模式引入到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对如何把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如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案例;实践;任务

    一、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实际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寻找实现途径等工作。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教师出示一个个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中提供的矛盾,参加讨论,各抒己见,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笔者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好方法。

    二、 中职学校实施案例教学法应该具备的条件

    案例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案例”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日常教学中,“案例”是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能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任务。具体地说,它应该满足下列条件:(1)该案例制作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2)能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3)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独立地在短时间内完成,遇到困难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克服;(4)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可以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综上所述,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辅助,以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为根本。

    三、 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在案例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案例的过程。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次实践,总结出案例教学法在这一门课中的实施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 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即明确要教什么内容,是案例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2. 选择案例。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案例了。案例的来源有很多,可以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自己的教学经历作为案例。

    3. 学生课前准备。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担当台上的主角,而学生只是观众。但是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也要在课前做相应的准备,如仔细地阅读案例,以便参与课上的讨论。

    (二)课堂实施阶段

    1. 案例的引入

    案例的引入关键在于巧。对于别人的案例,可以向学生指出案例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讨论的难度、要达到的目标。而对于自己编写的案例,可以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以及趣闻,目的都是引起学生的注意。

    2. 案例实施过程

    学生在独立完成案例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地引导。引导主要包括对新知识的讲解和对案例具体实施的解释。

    (1)新知识的讲解要抓重点,避重复。案例教学法的初衷是让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所以,易错易混淆的知识应该是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不是教师给予的;实践经验也应该是学生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也不是教师灌输的。因此,案例教学法的讲解应该只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讲解,其过程应该精简,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演示的方法进行。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也为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上例中教师只应精讲一种函数(如Sum函数)的应用,其他函数均应该由学生在任务实施中自己学习。

    (2)案例实施的步骤,教师要解释清楚,相关资料要及时给出。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任务是什么,还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能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任务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上例中教师应该提示学生先算总分,再排名、再做其他。

    (3)案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案例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上例中,在进行排名时,一名学生用“排序”法把学生总分由高到低排好了,但名次代号的输入,他认为1、2、3……60顺序手工输入很麻烦,可更好的办法又没有想到,于是,向老师请教。笔者了解这名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便用“类比法”进行提示:1月到12月你用什么方法输入,这里就用什么方法输入。正如所料,该学生一点即通,轻松解决了难题。笔者在实践中得出: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3. 对案例的总结评述

    总结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已基本完成任务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讲评和答疑。此时应注意:不要单就某人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而应当对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作出现场评价,指出优缺点;讲清案例中容易出错的难点,回答学生的疑问。并再次讲授案例完成过程中所用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把要求掌握的知识记牢。

    (三)巩固练习阶段

    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掌握了一定应用技巧,教师要及时布置作业,让学生及时巩固,练习。

    (四)评价阶段

    评价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教学的效果。实际上这里的评价对学生而言,应该主要从学生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和是否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对教师而言主要从案例的选取,课堂实施案例以及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评价。只有综合评价各个因素才能正确使用案例教学,从而促进案例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发展。

    实践证明,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一名向导和顾问,帮助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任务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任务,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缩短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使教学不再是一件艰苦、枯燥无味的事情。

    (安溪职业中专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具体而微寓教于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