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

    乡村振兴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

    时间:2023-02-13 09:30: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汤 婷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4)

    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可简单分为3阶段:起步阶段,明显特征是大部分都是传统的小农户经济,其生产经营活动远远不止于生产满足家庭自身需要的农产品,更多的是依托于市场抉择,农户们在基于自己的生存理性选择下,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力,政府在这一阶段的表现为一种“弱干预”,表现为一种广范围、多种类、浅层次的指导与干预;
    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产业化陆陆续续的发展起来,乡村找到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开始大规模种植,政府在这一阶段表现为一种“行政嵌入性干预”,具体为政府引进资本下乡,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乡村发展,其发展模式可以分为“政府+资本+农户”,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最典型代表,具体表现为农技专家下乡,基层干部包村包户进行宣传与指导;
    成熟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富民乡村产业,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已经成为大部分农村特点。农村整体完成整体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要求。

    在云南文山州马关县姑娘寨调研发现,目前姑娘寨的农业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达地区相比,仍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小;
    市场化程度低,农民销售成本高;
    农民组织性低;
    没有支柱产业。

    而在贵州省盘州市的农村产业化正处于发展阶段,政府通过引入资本下乡,带来大量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市场风险。在这一阶段,如果人力资源、土地、资金、技术等各要素资源之间分配均衡,则农村产业将快速平稳的发展,若其中有一要素缺乏,将给发展带来不可约束的强大弊病。

    通过对比云南村寨和贵州乡村2个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发现不论是农村自主经营,还是通过政府干预的乡村产业化发展,都不能很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是否存在中间路径,即大部分村庄都适用的、可行的比较综合的一条产业化路径,因此本文提出“新时代小农经济”这一新路径。

    2.1 新时代小农经济与传统小农经济

    在传统经济中,农户依靠天气和市场运气耕种自己的土地,这不仅收入低,而且风险高。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依托企业,激发农村市场活力,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务工创造条件。但是,这一过程需要协调政府、资本与农户三者利益。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并不一定是唯一振兴乡村的路径。根据贵州省盘州市B镇调研实际情况与文山姑娘寨实际情况做对比,贵州省盘州市B镇在政府推行“资本下乡”的产业模式下,着重推行“一乡一品一特色”的方针,但由于政府、资本与农户三主体利益难以协调,农业产业化陷入混乱的过程,其结局是陷入农民收入低,村干部公信力低,开展村集体经济工作难的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而姑娘寨是在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村干部积极探索新路径,即在多重产业的推导下,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收入的情况下,村干部积极探索转换路径,这一稳步推进过程正是本文所推崇的农业产业化变革路径。正如贺雪峰老师提出,农村产业革命切不可操之过急,过于急功近利,只会伤及农民利益。而在这一农业产业化变革过程中,小农经济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这里的小农经济并不是指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所指的“是一种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1]。”而是一种基于农民生存理性选择的,可权衡市场利弊的新时代小农经济。新时代小农经济是依靠一定的农业联合组织将小农户经济联合起来,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为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出售初级农产品提供帮助,包括统一规划种植,找到一定的销售市场,与企业签署销售合同条约等行为。

    新时代小农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小农经济,在于其不再是满足于农户自身发展的自给自足的,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而是着力于提高自身发展、经济水平,提高农业收入的一种农户经济行为;
    新时代小农经济不再依靠传统的、分散的、零碎化土地种植,而致力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种植;
    新时代小农经济不再简单依靠农户单枪匹马闯荡市场,而是以村为单位,有组织地参与农业产业种植;
    新时代小农经济意味着新时代赋予农民的不同以往的角色,农户更加追求经济收入的提高,更愿意抱团取暖,彼此之间达成合作共赢的协议,从而节省个人闯荡市场所花费的人力、物力、金钱等销售成本;
    新时代小农经济将分散的种植相同经济作物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为其找到固定的销售市场,避免单一农户进入市场,在市场波动下的被动地位。

    2.2 新时代小农经济与农业产业化

    当然,农业产业化起到了组织农户进入市场的作用,解决了分散的小农户进入“大市场”的矛盾,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只是这一过程中,部分地区过度求助于“规模收益”的概念,也会使“大市场”陷入瘫痪。现今,西南大部分地区都在追求“规模收益”与“特色打造”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陷入困境,其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资本、人力、土地、技术4个要素匹配不均衡。大部分地区在引进资本后,政府与资本之间的抗衡成为影响农业产业化推进的弊端。资本,引进资本并非易事,没有强大的产业规模效益资本不会轻易下乡,而追求规模效益又不可避免会陷入“雷同产业”的风险,导致小农户和大商业资本之间权力悬殊[2];
    人力资源,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经济能动性,产业振兴才有径可行,现今,农村中大部分青年、中年农民认为乡下种地已经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求,所以大部分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农民工”,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村人力缺失,土地荒废严重,所以发展大规模产业化所需人力不足,资本看不到收益,最终只能走向失败;
    土地资源,西南片区的农村土地大部分为山地,土地零碎化严重,不适用于机械耕种,大部分还需靠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在此基础上要发展片区种植管理非常难,山地土壤贫瘠,导致种植经济作物的种类选择非常有限,不可避免会陷入雷同产业的困境,考察土壤的因地制宜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西南片区,高山平地凹凸不平,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千差万别,所以大规模种植同一产业行不通;
    技术资源,很多地区发展新产业单靠农民传统种植方式很难成功,都需聘请农技专家下乡指导,导致种植成本高。调研发现,如果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失败的情况下会给基层政府巨大的贷款压力。

    新时代小农经济可以有效协调大规模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弊端。新时代小农经济是基层按照本村传统种植的基础之上,引进一些特色种植,增加种植多样化。种植规模不需要太大,一般3.33~6.67hm2种植某一特色经济作物。如,姑娘寨种植的有三七、柿子、中草药、百香果、李子等。这样,农民不会面临靠单一种植某一产业带来市场瘫痪的困境,而是将“鸡蛋放入不同篮子里”,即使其中某一产业失败,也会有其他产业替补,从而有效稳定了农户的不平衡心理。新时代小农经济不会花费太多的经济成本,只需要基层在每一个产业之间找到稳定市场,将村与村协同起来,也能起到扩大规模的效果。最为重要的是将农户组织起来,避免了小农户进入“大市场”的矛盾。

    所以,新时代的小农经济也在协调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农村产业变革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3.1 有效规避种植单一的市场风险

    小农户的大量存在,使得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能得到转移,维护了社会的基本稳定[3]。在平稳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起步阶段),一部分小农户退出农业劳动从事非农生产,一部分有从事农业生产意愿的小农户通过务工和农业收入结合提供生活保障。在经济波动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发展阶段),从微观层面具体到某一乡镇而言,面对声势浩荡的产业规模化经营变革带来的不可预测的产业后果,新时代小农经济由于自身经济作物种植的多样性而产生的对市场明显的包容性,由此,新时代小农经济可以有效缓冲市场压力,不至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2 还原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能动性

    新时代小农经济农户经营模式更加自由,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产业中也能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4]。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并非需要政府“一直带着走”,农民也有自己的利益向导和行动风向标。当然,若产业化过程中,政府能够遵循打造亮点逻辑,发展特色产业,为农户带来切身利益的情况下,农户毫无疑问也会积极投入产业变革之中。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一些村镇农户处于政府“牵着鼻子走”的状态,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户生产积极性。在“政府在干,农民在看”产业化过程中,农民在行动中作为旁观者却在利益分配中成为受害者或市场风险的承担者,利益权衡下更加无法吸引农村青年返乡就业。而在此次访谈的姑娘寨牛棚村小组中发现,村中大部分青年已经有明显的返乡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映射了在遵循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展小农经济给乡村经济带来了发展,农户更加倾向于可按自己意愿来种植的新时代小农经济的劳动生产中。

    3.3 选择的多样性分散了市场风险

    农户对自己农业产业种植的选择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农户生产种植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论种植经济作物还是主要粮食作物,农户总会进行一番理性计算。农户可根据个人及家庭传统种植习惯做出选择;
    也可根据对市场风险的认知、生产效益等综合因素来衡量。当然,各种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和国家支持政策也影响着农户的种植决策。市场基础设施的改进和交通设施的完善也会影响到农户的农业结构调整行为。正因为影响因素的多元导致农户种植的多样化,这些选择基于传统农业的多功能性,可以将农业功能进行延伸和扩展,实现了经济利益最大化,也发挥了分散市场风险的功能。

    4.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使得农户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自发抱团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力量进行整合,以一个整体组织进入市场,才能提高谈判地位。在姑娘寨牛棚村小组,虽然养殖牛这个产业已经以专业合作社的名义成立贷款,但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合作社的作用。无独有偶,在贵州省盘州市B镇也存在这种情况,虽然成立了以维护农民利益的专业合作社,但由于规范程度不高、运作能力不强,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能。一些合作社只是为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符合要求、带动能力较强的合作社微乎其微[5]。在其他合作社参与的模式中,由于规范程度不高、运作能力不强,合作社没有很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能,利益分配机制建立了却没有很好地执行,不规范问题突出。

    4.2 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不规范

    在“政府+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中,不同地区基层政府表现角色不同,有政府在场的行政干预,也有引进资本后无法驾驭而出现的脱控型政府,但总体情况是契约农户总是弱势的一方,3种利益主体力量的失衡使得这种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风险[6]。由于三者没有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主体违约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农户的利益受损;
    模式发展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破坏了市场秩序。

    4.3 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带动农户力度不大

    当前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很多地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龙头企业,在B镇,龙头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普遍规模较小,生产的产品品质不高、结构单一。在盘州市B镇调研发现,农户面对的是几个有限的龙头企业,选择余地很小。龙头公司可以通过自身拥有的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和带动在各方都处于劣势的农户,但由于公司是盈利的主体,其经济人的本性会使得公司存在损害农户利益以达到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可能。公司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极小规模的农户,在管理与监督中有时也显得贫乏无力,而质量控制的风险也是不可低估的,企业直接将市场风险转嫁给了农户。

    本文最后提出,农业产业化可以在寻找支柱性产业的基础上适当发展新时代小农经济,毕竟中国农村数量庞大,而想要与众不同走出特色产业并非易事,在这种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发展新时代小农经济将是不错的选择,将现代性生产要素投入小农经济生产中,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分模块式生产经营,基层政府要做的是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产业化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纺织服装周刊(2022年16期)2022-05-11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农民发展致富途径科学与财富(2016年15期)2016-11-24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纬度对比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12期)2016-07-11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商(2016年20期)2016-07-04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相关热词搜索:农业产业化振兴乡村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