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多年的研究成果_耶鲁大学5年研究成果

    多年的研究成果_耶鲁大学5年研究成果

    时间:2019-02-12 05:49: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晚照楼论文集》内容精辟,反映了一位老学者多年的研究成果      马茂元先生为桐城派“殿军”马其昶之孙,又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一贯读书刻苦认真,根基扎实。例如唐诗五万首中,他几乎能背出二万首。《晚照楼论文集》为他的文学论文选集,虽然仅只十八篇,实则选自他的百余篇学术论文,内容相当精辟。
      马茂元先生的论文,由于分析细腻深入,素为学界所重。如他写的《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论杜甫和唐代的七言律诗》一文,将杜甫七律从艺术风格上分为四类,指出了总的特点及各类间的区别,在杜诗的研究上有所突破。胡念贻在《略述一九六二年的古典文学研究和整理工作》一文中,谈论到一九六二年研究杜甫的四十多篇文章时,重点称引了冯至先生的《诗史浅论》和马先生此文,认为“在读者中是比较引起注意的”。六十年代初,作者在《新民晚报》连载《说唐诗》时,林放在一篇短评中说是“诗人论诗”。
      把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研究相结合,也是马先生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论》中,先生将李白、杜甫的诗论和创作结合起来研究,不仅阐明了杜甫《戏为六绝句》的精义所在,而且,对李白、杜甫的创作特点、艺术风格、盛唐诗歌创作承前启后的批判继承关系,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写得较为成功。所以,《文艺报》一九六二年第四期作为代社论发表。
      马先生思路敏锐,善用世人习见的材料,发前人之所未发。高在《唐诗品汇》中将盛唐诗人划为“正宗”、“大家”,两者到底如何区分,历来聚讼纷纭。先生在《从严羽的到高的》中,把高的论点与盛唐诗坛的创作风貌相联系,一语破的地指出:“‘正宗’是高认为最能代表盛唐风格的典型”,“至于‘大家’,则纯是就这一诗人的成就而言”。所以,“大家”,李、杜而外,就不容第三人分堋角立;“正宗”,则连崔国辅、祖咏、张谓、贾至、崔曙、万楚等人都可以在不同的诗体中列入。先生还认为,“以‘正宗’属李,以‘大家’属杜,而有时又并称李、杜为‘大家’,于以见两人俱臻极诣,不容轩轾;而两家诗风各异,又不容混同。”说法言之成理,令人信服。
      马先生为文特别讲究章法结构、遣字造句,所以他的文章思致密瞻,条理井然。《桐城派方、刘、姚三家文论评述》一文,理论性强,篇幅也较长,但全文结构严谨,词采雅洁,流利条畅,读起来琅琅上口。难怪国内有的学者看了后,认为此文不仅评述桐城派文论有独到之处,而且文章本身也深得桐城遗风。至于先生文章的词采绚烂,音节铿锵,则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是不难体会出来的。
      本书书名脱自宋朝宋祁《玉楼春》词:“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我们希望先生珍惜这桑榆之年,眼前岁月,用有生之年,为我国学术文化作出更多的贡献。
      
      (《晚照楼论文集》,马茂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四月第一版,0.76元)

    相关热词搜索:研究成果多年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