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智慧人生 > 从教学展评活动引发的思考

    从教学展评活动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0-05-08 05:20:4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音乐是“听”的艺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音乐带给他们的艺术享受就是满足听觉感官。所以关注音乐欣赏教学,关注孩子们“听”的训练,是为他们今后的艺术生活质量奠定基础。

    我区的音乐教学与时俱进,在对歌唱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探究后,课堂教学调整研究重点,开始了欣赏教学的探究之旅。2013年4月我区举办的“世纪杯”教学展评活动就把重点放在了“开启了音乐欣赏课的大门”。

    本届展评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学设计的撰写,二是说课。两个部分的内容均为欣赏。作为两场比赛的评委,通过现象看本质,对本区的音乐欣赏教学有了一些简单的、初步的印象与思考。

    欣赏课一直被教师们认为比较难上,教师不仅对音乐的本体分析需要具备较深厚的功底,聆听音乐亦需要大量的时间,还要为乐曲编配律动、器乐、歌词、图形谱等等,让很多老师望而却步。加上近几年全国上下掀起了研究“歌唱教学”的大潮,所以一段时间以来,欣赏教学的探究被无情地忽略。我区的同行亦是如此,笔者从2006年调入本区以来在参加的各类教学展评、研究课、观摩课中,欣赏教学则寥寥无几。

    本次展评活动,参赛选手们一听说都是欣赏课,都感觉有点力不从心,驾驭不了。由此可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欣赏课已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一、从教学设计中看欣赏教学

    本次参加第一轮教学设计展评的音乐教师有105位,其中一、二年级的选手58人,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教学设计为现场给题,现场撰写,时间为3个小时,其中还包含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是根据北京市教学设计评比的格式要求进行的。包括有: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技术准备、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方式;教学设计特点。教学设计不同于教案,它对教师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要求都比较高,要求教师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掌握课标要求、整体把握教材、了解学生认知、教学经验丰富等等。所以,各个学校推荐上来的选手应该说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从展评情况看,教学设计中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教学背景分析”这两大部分都大同小异,形式、格式大致相同,基本上看不出什么特点来。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老师在学情分析中做得比较细,对学生进行了真正的调研活动,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能力,为后面的过程设计奠定了基础;还有的老师教学分析独辟蹊径,完全脱离教参进行了规范的音乐本体分析,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但是做得好的教师很少。从这两部分中能感受到绝大多数教师对欣赏课的教学还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对教材的欣赏内容缺乏有效的整合;对音乐本体的分析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乐曲的聆听体验不足;对学生欣赏音乐应具备的能力没有衡量的标准;学情分析注重整体,缺少对个体的关注等等。从中可以看出,欣赏课在平时教学中不被重视的程度较为普遍。

    教学设计中发现的最大问题是,千篇一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过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学重点基本都是——“乐曲《XXXX》的感受与体验”。这个重点看似没有什么问题,欣赏教学就是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但是千篇一律就有问题了。老师们没有认真地去分析音乐,每一首作品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我们课上应该给孩子们哪些音乐知识与技能?是记住这首作品,还是掌握结构;是认识乐器感受音色,还是体验变化;是了解节奏特点,还是感受旋律走向等等,一节课中这些内容不可能都涉及,是应该有侧重点的,那么这个侧重点是什么,是值得老师们去思考探索的,不应该千篇一律。

    关于教学过程,让评委老师们很头疼的是,虽不相同但都相似,也有千篇一律之嫌。每篇设计基本都是完整聆听、划分结构、演唱主题、分段聆听、动静结合;低年级都加律动,高年级都是分析,教学内容不同,教学过程却惊人的一致。这一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反思。音乐欣赏教学真的就只能是这样的模式吗?许多教学设计中都提到,学生的听辨能力较弱,对结构认识比较模糊、不能够很好地记忆主题,不能分辨乐器、不会画旋律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就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抹上一笔,看似难点解决了,其实不然,只是“水过地皮湿而已。”由此不难看出,欣赏教学还是多年前的老套路,没有优化,没有创新。

    二、从说课中看欣赏教学

    参加笔试的老师有40%进入了第二轮的评比——说课环节,每个选手20分钟,其中有5分钟的答辩。教师们提前两天抽签决定课题。我被分到了一、二年级评委组。

    低年级段所涉及的乐曲有:一年级《牧童短笛》、《火车波尔卡》;二年级《霍拉舞曲》、《出发》、《狮王进行曲》、《加伏特舞曲》。

    “说课”这种展评形式有它的优势,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做到构思设计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要合情合理,适合学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认知能力发展。

    在说课中,能够感受到教师们对欣赏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部分教学设计能够基于对学生的学情研究进行设计,使内容更趋于完整化、合理化;重视对音乐的本体分析,能够把握住音乐的特色与风格;对教材的分析做到从宏观到微观;大部分教师的学情分析能从授课班级实际出发,真实可信。但在低年级的20多位老师的说课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模式化、统一化。课题不一样,内容过程非常相似。有几点提出来以供思考。

    1.所有的作品都要“唱主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演唱乐曲主题旋律变成了欣赏课中的固定模式,每一位教师都有这个环节。我们不能否认,演唱主题便于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对乐曲从感性到理性有一个较好的认知过程。许多作品的音乐主题短小鲜明,如《狮王进行曲》、《加伏特舞曲》的主题就非常适合孩子们演唱。但是,也有部分乐曲的主题旋律是比较难的,音域过宽或节奏、旋律很难,如《火车波尔卡》、《出发》、《霍拉舞曲》,这些乐曲的主题老师们准确演唱都很困难,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们来说,大大超出了他们音乐的发展能力。即使马马虎虎地模唱下来,意义也不大,旋律不会植根于心中。展评现场评委让参赛选手现场演唱乐曲主题时,场面一度很尴尬。由此反映出,大家都跟着欣赏课的固定模式在走,没有真正地去分析音乐、了解学情。

    2.所有的授课难点均设为“划分音乐结构”

    在本次说课中,大多数教师都强调学生们不会划分乐曲的结构,把这一点设为本课的难点。有一半的老师都是让学生听乐曲分辨乐曲结构,或者从乐曲的演奏顺序了解乐曲结构,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难点却惊人的相同。这种现象折射出的是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欣赏教学关注得太少。划分结构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了解音乐的结构?乐曲的结构对于提升学生们的欣赏能力有多大的意义?我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思索。在这里我还想说的是音乐结构很简单,如果教师能为乐曲设计一个图形谱,这个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为什么非要低年级学生艰难地从听中去划分呢?由此看出,教师在聆听音乐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音乐知识与技能,还处于茫然的阶段。

    3.低年级欣赏课上大量分析音乐

    选手们在说课时普遍出现的一句话是“低年级学生不能够长时间聆听音乐”,然后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时间来分析作品,这显然事与愿违了。如一位选手在说《火车波尔卡》一课时,欣赏第一乐段的环节目标是这样说的:“能够模唱本段乐曲的音乐主题,听辨并说出本乐段在情绪、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变化。”孩子们听了后,还要艰难地模唱,然后还得说音乐,难怪他们坐不住。都说音乐是无语义的,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它有着无限的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但是我们每节欣赏课都让孩子们说老师想要的答案,显然违背了聆听音乐的美好感觉与体验。还有一个教师要求学生熟悉记忆《火车波尔卡》A、B乐段的主题,用“dang”对A主题进行模唱。我们来看一下A主题的旋律,一年级的孩子能完成吗?还有《加伏特舞曲》的教学,教师把装饰音作为本课的难点,让学生说有装饰音和没有装饰音的区别,然后再演唱有装饰音的和没有装饰音的感觉。再来看看她的教学过程:演唱不同乐段的主题;把钢琴伴奏部分拿出来让学生单独听辨,介绍跳动的伴奏型;找出乐谱中的“顿音”和“跳音”……还有一位教师《牧童短笛》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设定的:“使学生深刻认识、感知民族调式与西洋大小调式的区别;通过对民族五声调式的了解,深刻体会乐曲的写作手法。”这可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呀,这不荒唐吗!

    尽管教师们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想把一首作品中涉及的知识、技能都教给学生,但是却忽略了孩子们的认知能力与年龄特点,给低年级的孩子灌输这么多的知识,他们能接受、理解与掌握吗?这样的音乐学习一点都不快乐、一点都不好玩,怎么能够吸引他们喜欢上音乐课呢?

    由此可见,我们的欣赏课没有创新,教学过程设计太难,音乐性不强,趣味性不强,知识技能过多、过杂,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与规范性,由此也映射出教师们在欣赏教学中的盲目与随意。

    三、几点疏理

    通过本次的展评活动,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反映出我区欣赏教学的现状。从现象中窥看本质,我们的欣赏教学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现梳理分析几点以供参考:

    1.教师音乐听得太少

    记得在第三届音乐名师大讲堂中,有一位讲“贝九”的教师说过,这首乐曲他听了不下一千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一个多小时的音乐作品,即使一天听三遍,也得听将近一年的时间。这说明一首乐曲只有老师完全融进去了才能够取其精华、提炼精髓,才知道该怎样去教这首作品。

    在“说课”中就出现了教师对作品不熟、聆听不够的现象,教材分析抄教参,主题哼唱不准确,抓不住旋律特点,甚至有的老师对复三部曲式的概念都模糊不清等现象。

    我们不能否定客观因素的存在,在现实工作中,音乐教师们的时间被大量非音乐的工作充斥着,没有时间静下心去听音乐、分析音乐、研究音乐,但也不能容忍有的老师根本没有听过这首乐曲,课上就直接放给学生听,随意地问问情绪、速度、力度、结构等简单音乐要素就过去了。这样的音乐欣赏课即使学生们听了一千首乐曲,他们也记不住一首,更别提学会欣赏音乐了。这是不是我们音乐教育的悲哀呢!

    2.怪圈中徘徊

    千篇一律的教学过程背后隐藏着教师们对欣赏课的盲从,教学中没有有效的方法与策略。大家都按基本套路出牌,殊不知每一首作品都是独特的,每一首作品的体裁、风格、乐思都各不相同。教学中只完整与分段听听,说说音乐要素,划分一下结构、唱唱主题,是不是太单一也太形式化了?一年级分析结构,六年级还在分析结构;一年级就涉及音乐本体分析,如情绪、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等,到了六年级还是这些。我们欣赏课一直都在一个怪圈里徘徊,学生们学了六年的音乐,最后什么都没掌握,是不是很奇怪呢?

    3.知识、文化气息太重

    不可否认音乐欣赏课是包含一定的音乐文化内容的,如作者的时代背景与他们的小故事,作品产生的背景,音乐的风格、体裁,作品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等。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是不是所有这些因素必须向学生们介绍呢?知道了这些知识孩子们就听懂音乐了吗?曾经听过达尔克罗兹专家Rein Hard Ring大师的音乐欣赏课,他从来不向学生介绍这些,只是告诉孩子们这首乐曲的名字和体裁,孩子们在音乐中玩得不亦乐乎!而我们的欣赏课呢?如在《出发》的说课中,教师就给学生一项一项地展示乐器、介绍乐器,让学生听出每个乐段所使用的乐器,是不是有点难为二年级的小学生了?还有:在《狮王进行曲》中,老师很详细地介绍作者以及《动物狂欢节》中包含的所有乐曲;《牧童短笛》曾获得国际一等奖被老师反复介绍;对一年级的孩子详细讲解“加花变奏”……不一而是。整体感觉,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对知识与文化的讲解与介绍,孩子们的音乐体验太少,他们能获得快乐吗?

    4.环节设计过多

    教学环节设计过多是我们音乐教学中又一奇怪现象,仿佛没有那么多的环节,孩子们就不能很好地感受与体验音乐。来看看《火车波尔卡》这篇教学设计:

    这么多的教学环节,一年级的孩子,一会儿要聆听、一会儿要视唱、一会儿要分析要素、一会儿要设计动作,一会儿要表现音乐……40分钟18个环节,孩子们跟着老师热热闹闹地忙了一节课,但是反思一下,这节课中音乐、音响在孩子们大脑中留存了多少?音乐要素掌握了多少?我们的教学活动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就是“环节”越多越好,殊不知,简单与有效、简洁与高效才是成正比的。

    5.关注常态教学不够,不知道如何去建构学生的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的问题还归结于教师们对常态教学关注不够,对学生的音乐能力的增长与发展没有科学有效的方法与策略。在常态的教学中不去建构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体系,导致对不同教材、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教学模式雷同化。欣赏课中孩子们应该感受、体验、掌握、理解哪些知识、技能与文化,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不同的年级都有不同的层次与要求,应让欣赏教学科学化、规范化。

    听音乐是一种快乐的体验,我们应该做的是让所有的孩子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让他们爱听音乐,会听音乐,听懂音乐。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我认为欣赏教学中要做到:明确欣赏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音乐,做好充足的案头工作,引导学生用心聆听,鼓励学生在音乐中表达自我;通过欣赏与聆听,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与音乐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这是欣赏教学神圣而充满魅力的境界追求。

    展评活动是教师深入研究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做深入的思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40分钟的课堂更有效果。我从评委的角度审视我区的欣赏教学现状,虽然感到还有不少的问题,但总的来看,通过这次展评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们对音乐欣赏教学的探究热情。我们将力争在今后的教学中歌唱教学与欣赏教学能够并驾齐驱,让孩子们真正获得走进音乐、融入音乐、体验音乐的乐趣。

    田 雨 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

    相关热词搜索:展评引发思考教学活动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