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作文大全 > 2023年度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8篇(完整)

    2023年度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8篇(完整)

    时间:2023-08-11 17:5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8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8篇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篇1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

    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3)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三、社会关系的差异

    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新中国虽已建立了近六十年,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

    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四、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过饭了么)?” “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儿啊)?”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嗨)!” “How do you do(你好)!”“Nice day, isn"t it(今天天气很好,不是么)?”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

    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 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 “Good night(晚安)!”

    五、社会习俗的差异——对女性的态度

    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传统的骑士习俗,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外侧,女士走内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女士进餐厅时,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请她就坐。 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如“妖、奸、奴、妒”等。

    1、价值观差异

    (1)性恶与性善:西方古代哲人,尤其古代宗教先知是明确的人性本恶论观点的代表者。基督教主张原罪说,他们的罪先天地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The sins of the fathers are visited upon the chil-dren.”(父辈的罪孽会殃及子孙。)说明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与西方古代哲人相反,中国古代圣人都是“性善论”的代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同的人性论观点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文化发展的道路。西方国家从“性本恶”出发,强调法治,注重管理。中国传统文化从“性善论”出发,注重人治,强调以德治理。

    (2)张扬与谦虚:西方人比较崇尚独立、自主和个人奋斗,喜欢张扬个性。当取得成就或荣誉时,一般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喜悦。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主张内敛,提倡谦虚。中国人常常避免锋芒毕露,强调中庸,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听到外国人夸耀自己某方面做得好时,中国人常用“哪里哪里”、“一般一般”等谦虚的回答。这种中国式的谦虚经常使西方人迷惑不解。

    (3)个人与集体:西方人比较推崇个人自由,认为“天赋人权”,保护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是非常重要的,而个人作为集体和组织中成员的重要性和意义是次要的。因此,他们把自我放在了高于一切的地位,崇尚为争取个人自由而奋斗,较少因为考虑集体而牺牲个人的自由、权利与利益。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推崇无私奉献,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及先人后己与公而忘私的精神。 2.、思维方式的差异

    (1)思考问题逻辑顺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从大到小,地址从国家、省、市、县、乡、村等顺序,这体现了中国人的整体思维,即自然与人处于一个整体(天人合一),先整体后部分。而西方人则恰好相反,他们是由小到大,由点到面,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这可以从信封的地址和日期的写法上得到证明。如:“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是中国的写法,而外国人写法则是Changan District,Xi"an,ShaanxiProvince,China.

    (2)模糊性与准确性:模糊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大特点,而准确性是西方思维的一大特点。西方人将一日三餐breakfast、lunch、supper按照时间分得清清楚楚。中国人则不习惯于精确地确定一个词或概念的所指,而是习惯于在一种动态过程中,根据上下文等语境来确定其所指,例如“:你吃饭了没有?”“饭”可以指三餐中的任何一餐,但人们往往无须指明,因为从说话

    时间就可推知“饭”的具体所指。

    (3)直接性与间接性: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对于别人的邀请或问候通

    常不直接的回答,而是采用间接的方法给予回应。尤其是在作否定回答时,通常不给予直截了当的否定回答,因为中国人认为这有伤人的感情。如:A:“Will you have dinner with metonight?”B:“Maybe I will./I"ll try to.”但是西方人则不同,西方人要是不能参加,他的回答则可能是“I"msorry,but I have already had dinner plans.”[1]

    3、社会关系的差异

    (1)等级观念:西方人平等意识比较强而中国人等级观念比较强。西方的平等意识强调个人竞争之上的平等,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并且不允许任何人侵犯自己的权利。他们相信只要自己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这一点可以从一则英语谚语中证实“:Ifworkinghard,even a cowboycan be a presi-dent.”(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中国人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比较强,家长制、一言堂等封建主义的特权思想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2)家庭结构:中国人重视家庭,血缘关系、亲情观念强。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三、四代同堂是中国传统的幸福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子女年幼时依赖父母,成年后则对父母负有赡养的义务。哪怕成家立业,另设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美国式的家庭主要由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构成,家庭结构比较简单。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太多的依赖性。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一般也不会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疏远。

    4、生活礼仪的差异

    (1)打招呼:中国人的问候语常用:“吃饭了吗?”、“上哪儿去?”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是这类招呼语不适合用于与西方人打招呼。他们以为你要邀请他们吃饭或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西方人的招呼用语很简单,如,“Goodmorning!”、“How are you?”、“How are things going withyou?”或者“What"s up?”等。[2]

    (2)赞美与批评:西方人喜欢赞扬别人,被赞扬者总是坦然接受。而中国人受到表扬时总是给予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西方人对别人的批评总是直截了当,中国人批评别人用婉转、含蓄等间接的方式进行。 (3)劝告和建议:在中国,对别人的婚姻和家庭状况表示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而言,婚姻是私生活,别人不应干涉。如果一个中国人得知其一位美国朋友到了婚嫁年龄而没有结婚,关心地说“You reach the age of marriage and you should find apartner.”(你到了结婚的年龄,应该找个女朋友。)这句关心和建议的话反而使这位朋友很不高兴。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建议干涉了自己的私事。

    5、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1)习语、典故:英语典故、习语除了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外,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英国文学宝库,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如“green-eyed”,许多学生翻译为“绿眼睛”,其实该词相当于汉语的“红眼病(嫉妒)”,它来源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奥赛罗》。奥赛罗由于受人间的挑唆,杀害了自己美丽的妻子,制造该惨剧的凶手是绿眼妖魔(green-eyed monster)。再如,中国人以自己为“龙的传人”而自豪,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吉祥、高贵、权利和繁荣的象征,而在英语中的“dragon”则表示凶残的动物。 (2)颜色词:红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它代表着热情、喜庆、吉利。例如,中国人在其传统的婚庆日子中就钟情于红色,都会贴上红色的对联,喜字来庆祝。“红白

    喜事”,“红运”等词汇也是褒义词。另外,红是汉语中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是革命、进步的象征。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了不同的与红色搭配的词语,如红军,红卫兵,红色政权等。红色还可以表示顺利、成功等意思,例如,得到老板赏识的人称作“红人”;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红极一时”。但是外国人认为红色是危险的信号,所有的交通信号灯的红灯都是警告行人及车辆亮灯时不能穿越马路的,例如,“be red with anger”(愤怒),“red alert”(紧急警报)。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中西国家历史、地理位置、生活方式、人文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不同文化渊源所造成的。[4]但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首先要承认这种差异,理解认识这种差异,不能用中国的文化思维去理解学习西方的语言以及背后的文化。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把文化教育作为基础来对待,而且也要把能否能理解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检验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篇2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

    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3)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三、社会关系的差异

    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新中国虽已建立了近六十年,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

    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四、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过饭了么)?” “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儿啊)?”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嗨)!” “How do you do(你好)!”“Nice day, isn"t it(今天天气很好,不是么)?”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

    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 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 “Good night(晚安)!”

    五、社会习俗的差异——对女性的态度

    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传统的骑士习俗,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外侧,女士走内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女士进餐厅时,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请她就坐。 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如“妖、奸、奴、妒”等。

    1、价值观差异

    (1)性恶与性善:西方古代哲人,尤其古代宗教先知是明确的人性本恶论观点的代表者。基督教主张原罪说,他们的罪先天地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The sins of the fathers are visited upon the chil-dren.”(父辈的罪孽会殃及子孙。)说明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与西方古代哲人相反,中国古代圣人都是“性善论”的代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同的人性论观点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文化发展的道路。西方国家从“性本恶”出发,强调法治,注重管理。中国传统文化从“性善论”出发,注重人治,强调以德治理。

    (2)张扬与谦虚:西方人比较崇尚独立、自主和个人奋斗,喜欢张扬个性。当取得成就或荣誉时,一般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喜悦。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主张内敛,提倡谦虚。中国人常常避免锋芒毕露,强调中庸,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听到外国人夸耀自己某方面做得好时,中国人常用“哪里哪里”、“一般一般”等谦虚的回答。这种中国式的谦虚经常使西方人迷惑不解。

    (3)个人与集体:西方人比较推崇个人自由,认为“天赋人权”,保护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是非常重要的,而个人作为集体和组织中成员的重要性和意义是次要的。因此,他们把自我放在了高于一切的地位,崇尚为争取个人自由而奋斗,较少因为考虑集体而牺牲个人的自由、权利与利益。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推崇无私奉献,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以及先人后己与公而忘私的精神。 2.、思维方式的差异

    (1)思考问题逻辑顺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从大到小,地址从国家、省、市、县、乡、村等顺序,这体现了中国人的整体思维,即自然与人处于一个整体(天人合一),先整体后部分。而西方人则恰好相反,他们是由小到大,由点到面,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这可以从信封的地址和日期的写法上得到证明。如:“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是中国的写法,而外国人写法则是Changan District,Xi"an,ShaanxiProvince,China.

    (2)模糊性与准确性:模糊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大特点,而准确性是西方思维的一大特点。西方人将一日三餐breakfast、lunch、supper按照时间分得清清楚楚。中国人则不习惯于精确地确定一个词或概念的所指,而是习惯于在一种动态过程中,根据上下文等语境来确定其所指,例如“:你吃饭了没有?”“饭”可以指三餐中的任何一餐,但人们往往无须指明,因为从说话

    时间就可推知“饭”的具体所指。

    (3)直接性与间接性: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对于别人的邀请或问候通

    常不直接的回答,而是采用间接的方法给予回应。尤其是在作否定回答时,通常不给予直截了当的否定回答,因为中国人认为这有伤人的感情。如:A:“Will you have dinner with metonight?”B:“Maybe I will./I"ll try to.”但是西方人则不同,西方人要是不能参加,他的回答则可能是“I"msorry,but I have already had dinner plans.”[1]

    3、社会关系的差异

    (1)等级观念:西方人平等意识比较强而中国人等级观念比较强。西方的平等意识强调个人竞争之上的平等,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并且不允许任何人侵犯自己的权利。他们相信只要自己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这一点可以从一则英语谚语中证实“:Ifworkinghard,even a cowboycan be a presi-dent.”(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中国人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比较强,家长制、一言堂等封建主义的特权思想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2)家庭结构:中国人重视家庭,血缘关系、亲情观念强。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三、四代同堂是中国传统的幸福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子女年幼时依赖父母,成年后则对父母负有赡养的义务。哪怕成家立业,另设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美国式的家庭主要由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构成,家庭结构比较简单。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太多的依赖性。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一般也不会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疏远。

    4、生活礼仪的差异

    (1)打招呼:中国人的问候语常用:“吃饭了吗?”、“上哪儿去?”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是这类招呼语不适合用于与西方人打招呼。他们以为你要邀请他们吃饭或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西方人的招呼用语很简单,如,“Goodmorning!”、“How are you?”、“How are things going withyou?”或者“What"s up?”等。[2]

    (2)赞美与批评:西方人喜欢赞扬别人,被赞扬者总是坦然接受。而中国人受到表扬时总是给予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西方人对别人的批评总是直截了当,中国人批评别人用婉转、含蓄等间接的方式进行。 (3)劝告和建议:在中国,对别人的婚姻和家庭状况表示关心是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而言,婚姻是私生活,别人不应干涉。如果一个中国人得知其一位美国朋友到了婚嫁年龄而没有结婚,关心地说“You reach the age of marriage and you should find apartner.”(你到了结婚的年龄,应该找个女朋友。)这句关心和建议的话反而使这位朋友很不高兴。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建议干涉了自己的私事。

    5、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1)习语、典故:英语典故、习语除了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外,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英国文学宝库,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如“green-eyed”,许多学生翻译为“绿眼睛”,其实该词相当于汉语的“红眼病(嫉妒)”,它来源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奥赛罗》。奥赛罗由于受人间的挑唆,杀害了自己美丽的妻子,制造该惨剧的凶手是绿眼妖魔(green-eyed monster)。再如,中国人以自己为“龙的传人”而自豪,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吉祥、高贵、权利和繁荣的象征,而在英语中的“dragon”则表示凶残的动物。 (2)颜色词:红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它代表着热情、喜庆、吉利。例如,中国人在其传统的婚庆日子中就钟情于红色,都会贴上红色的对联,喜字来庆祝。“红白

    喜事”,“红运”等词汇也是褒义词。另外,红是汉语中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是革命、进步的象征。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了不同的与红色搭配的词语,如红军,红卫兵,红色政权等。红色还可以表示顺利、成功等意思,例如,得到老板赏识的人称作“红人”;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红极一时”。但是外国人认为红色是危险的信号,所有的交通信号灯的红灯都是警告行人及车辆亮灯时不能穿越马路的,例如,“be red with anger”(愤怒),“red alert”(紧急警报)。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中西国家历史、地理位置、生活方式、人文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不同文化渊源所造成的。[4]但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首先要承认这种差异,理解认识这种差异,不能用中国的文化思维去理解学习西方的语言以及背后的文化。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把文化教育作为基础来对待,而且也要把能否能理解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检验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篇3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 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各有各的特点,也在社会礼仪、社会关系、社会风俗、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

    文化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差异

    一、关于中西方文化

    1、 文化的定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2、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3、 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1、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 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2、社会关系的差异 (1) 等级观念

    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在社会上, 还是在家庭里, 等级意识的氛围都十分浓厚。 “上下有等、亲疏有间、 长幼有序、男女有别 贫富有差” 就是等级观念的具体表现。虽然封建制度早已被废除, 但等级观念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年轻人很少被委以重任, 他的经验是遭到质疑的首要原因。在西方, 大多数国家都提倡平等, 尤其是在美国, 机会面前, 人人平等, 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无论贫富、贵贱, 都不允许别人侵犯并充分尊重他人。在家里, 西方人也不讲究等级, 子女甚至可直呼父母的名字; 在中国, 这恐怕要被看作大逆不道了。 (2)家庭观念

    中国与西方的家庭结构迥然不同。在中国,四代同堂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结构。在四世同堂之家, 儿孙满堂, 成员和睦。但是, 这种家庭方式对培养年轻人的独立精神非常不利, 他们的童年、少年、成人、成家甚至生儿育女都是在大家庭里进行的, 无论做什么, 都有其他家庭成员的参与或影响, 在充分体验亲情的同时, 也丧失了体验独立的机会。当代中国, 一种新的家庭模式——“421”模式出现了。“4”即4 位老人,“2”即小两口, “1”即独生子女。这7个人构成了一个大家庭, 可谓当下中国家庭模式的缩影。“421”家庭问题不少, 如双方老人对照看( 外) 孙子( 女) 的争夺、小两口对公平对待双方父母的争执, 等等, 都会形成家庭的矛盾或冲突。而西方国家家庭观念淡薄, 家庭结构简单。美国的“核心家庭”由两代人组成, 成员是夫妻二人及其未婚孩子。子女18岁以后, 经济上必须独立; 结婚后搬出去单独住, 不再依赖父母。这种做法在中国人眼中是缺少人情味儿的表现。可换一个角度看, 这给年轻人提供了最大空间的自由, 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的自我担当精神。

    3、社会风俗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的社会风俗迥然不同, 尤其在女性地位、婚姻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1) 女性地位

    女士优先是西方国家交际中的第一准则, 其具体表现随处可见: 男士为女士开门、拿包; 出电梯时, 女士先行; 穿过马路时, 男士走在汽车驶来方向的一侧。尽管上述细节尽显西方国家男性的绅士风度和女士所受到的尊重, 但我们应该知道,“女士优先”是男权社会的产物, 是建立在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基础上的。在古代西方, 女人必须服从男人; 男人有将自己妻子处死的权利; 女性只是繁育后代的工具。相对来说, 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比较高, 对女性有一定尊重: “诰命夫人”等尊称在西方国家从没出现过;在中国古代神话中, 创造人的神是女性而不是男性。但总的来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男性的地位远远高于女性, 这主要是受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影响。20 世纪初, 中国开始提倡男女平等, 但多数时候, 男性的地位仍高于女性,女性仍然会遭受到性别歧视。当代社会,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步加深和社会的进步, 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 都真正实现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可见, 中西方文化日趋融合, 取长补短,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2) 婚姻习俗

    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婚姻观存在着种种差异。西方人认为, 每个人有选择或者放弃婚姻的权利,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中国人的婚姻观讲究“百年好合”、“一定终身”, 喜新厌旧是极不道德的。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首先是思维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较保守、内向, 西方人开放、外向。造成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还有宗教原因。西方人多数信奉基督教, 所以婚礼在教堂中举行, 由神父主婚。中国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环节是拜天地、拜高堂, 然后才能送入洞房, 体现出中国人敬天法祖” 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婚礼要有“六礼”, 才算“明媒正娶”。在西方国家, 举行婚礼前并没有繁琐的礼仪。在西方的结婚典礼上, 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 目的是为保护新娘; 而在中国婚礼上, 新娘站在新郎右侧, 这是由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发展而来的。在服装方面, 中国传统婚礼上, 新郎和新娘要穿红色礼服, 象征吉祥如意、日子红红火火; 西方婚礼上, 新娘则穿白色礼服, 代表欢庆、童贞。另外, 中国喜欢热闹, 所以传统中国婚礼要敲锣打鼓、放鞭炮, 还有“ 闹洞房”、“吃喜宴”等环节; 而西方人注重婚礼的庄严、圣洁、浪漫。 (3) 宗教信仰

    随着世界一体化脚步的加快, 中西方宗教文化了解西方人, 同时也可避免产生误会。中国宗教总体特点是: 关注现实的此岸性; 而西方宗教总体特点是: 超越现实的彼岸性。西方宗教体系的核心是基督教。基督教信奉上帝。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 并融合了佛教、道教。从神与人的关系可看到, 中西方的宗教精神迥然有别。西方宗教关注的中心是神。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他亲生儿子的血为人类赎罪, 故人类应服从上帝。因为这样的神人关系, 犯罪感与忏悔成了神人对话的主题。神高高在上, 人类带着犯罪感向其虔诚忏悔。人类要靠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 才能重回上帝身边, 即彼岸性。与基督教不同,中国宗教注重世俗生活和现实功利, 即此岸性。人祭拜神充满了功利, 神只是人为了实现某些目的而临时讨好的对象, 这时, 虔诚的宗教信仰变成了世俗的功利主义。

    4、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 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 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2) 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 主要表现在: 第一, 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 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因此, 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不习惯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不过问他人的事情。正由于以上两点, 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情。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 对社会是否有用”, 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 主动关心别人, 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 因此, 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 家事私事都愿意主动关心, 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

    (3) 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 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 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 更愿意维护现状, 保持和谐。

    (4)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P78-81 [2]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P101-105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P69-72 [4]关士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57-59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篇4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餐饮论坛这里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餐饮论坛是餐饮创业者交流的地方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餐饮论坛是餐饮创业者交流的地方! ER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餐饮论坛是餐饮创业者交流的地方!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餐饮论坛是餐饮创业者交流的地方!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 1 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 2 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三、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 3 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摩擦也随之增多。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来说,熟悉不同国家的礼仪,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一、称呼方式大相径庭

    双方商务人士会面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称呼习惯,就有可能出师不利。一方面,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讲求“上下有别、贵贱有分、长幼有序”,并且“贬己尊人”。对自己就是鄙人、拙见、寒舍等,对他人则称作:贵、您、某某经理,某某局长等。在西方称呼规则简单明确,“你”就是you,“我”就是me,而且很少用头衔来称呼别人,即使有也仅限于对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比如Prince William(威廉王子)、President Obama(奥巴马总统)、Father White(怀特神父)等。普通陌生人之间用Mr.(先生)、Mrs.(太太)、Miss(小姐)即可,熟人之间则以名相称,这是关系密切、彼此熟悉的表现,就连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可以直呼其名。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敬老尊老,长者是智慧的象征。汉语习语中就有很多体现了这一价值观念,如“宝刀未老、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等。对待年长者在称呼前面或在姓氏后面加上一个“老”字以示尊敬,如“老领导、老同志、刘老、张老”等。西方人一切着眼于未来,一切向前看,“老”是虚弱、不中用的代名词,会阻碍社会的进步,称别人为“老”是一种无礼的表现。因此和年老者谈话时应尽量避免提及或以委婉的形式出现,如用senior、elderly,advanced来代替old。

    二、时间观截然不同

    西方人奉行线形时间观,认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因此,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做任何事都应有严格的日程安排,并且将交往对象是否遵守时间当作判断其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安排商务会晤至少要提前两个星期,如果遇到特别重要的事情则至少在2个月前进行预约,到最后一分钟才联系被认为是制造麻烦、甚至是侮辱,并且一般都会遭到拒绝。在商务会谈中,他们喜欢开门见山,不喜欢停下来或保持沉默,习惯速战速决。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推崇环形时间观,认为时间像圆环一样能不断轮回、重复。因此,中国人安排时间比较随意,不太重视预约。并且,中国人经商注重关系,喜好感情投资,慢慢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更看重长远的相互信任,故中国人的商业活动时间周期较长。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下,急于进入谈判正题的西方人显示出的无奈和焦虑往往被中方误认为缺乏诚意;而寒暄的中国人被认为东拉西扯、不务正业。如果不理解这些时间观念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商务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另外,西方人对于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有严格的区分。如果是工作交往,应选择在对方的工作时间里进行;如果是私人交往,就要选择在对方下班的时间里进行。而中国人在时间分配上往往公私不分,下班以后谈公事或是上班时间谈私事都是寻常 4 之事。

    三、饮食各有特色

    宴请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东西方的商务人士都乐于此道。但是,中国主人和西方东道主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首先,饮食习惯的差异。

    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中华饮食文化以五谷杂粮等素食为主,夹取蔬菜、米饭的长筷形成了共餐制;西方国家发达的畜牧业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品,切割肉食的刀叉带来分食制。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中方喜欢安排圆桌筵席,与客人说说笑笑、热闹非凡;而各吃各的西方人则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甚至喝汤或咀嚼食物都不发出声音。

    其次,中国人宴客讲究排场,美味佳肴琳琅满目,并且不断劝酒、代客夹菜,只有才能体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而富有的西方人却崇尚节俭,即使是正式的大型宴会,菜肴道数也不多,而且要尽量吃完,不能浪费。主人也决不会勉强别人,“help yourself(请随意)”,客人吃多少、吃什么完全由自己决定,若像在中国一样客套那只能饿肚子。另外,在安排菜肴时,必须考虑到西方人的饮食禁忌,他们不吃宠物、动物内脏、头部、脚爪和无鳞无鳍的鱼。而中国人这方面的禁忌要少很多。

    再次,在宴请礼仪方面,中国以左为尊,西方以右为贵。另外,受旧社会陋习的影响,女性地位总体上低于男性,所坐位置一般不显著;而崇尚骑士精神的西方时刻讲究“女士优先”,男士要替身边的女宾拉开椅子以示尊重。进餐结束后,要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

    最后,地位重要或是关系亲密的人士会被邀请到家中赴宴。在西方,上门做客不可早到,因为主人可能还没有准备好,早到会使主人忙乱不堪。而在中国,客人有时会提前几个小时到主人家,女士们忙着准备饭菜,男士们则在一起聊天,看电视。席间,西方人会热情洋溢地说:“这是我的拿手好菜!”或“这道菜是精心为你准备的。”而视谦虚为美德的中国人佳肴满桌还不停地说:“菜做的不好,请随便吃点”。初来乍到的西方人会很反感:“菜烧的不好,何必请我呢,难道是不重视我吗?”另外,中国人请客时若食物被吃光,会感觉没面子,因为这表明饭菜不够丰盛;而西方女主人见此情景,定会感到欢欣鼓舞。若还剩下不少菜,反而会垂头丧气,因为这说明其烹饪水平有待提高。由于中西方宴客有较多的差异,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习俗,用恰当的礼仪去招待他们。

    四、送礼方式天壤之别

    送礼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外商务人士都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然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及馈赠礼仪上却各有千秋。在中国,虽然嘴上说着:“礼轻情义重”,但通常都认为礼物越贵重越好,过于简单或廉价的礼物不仅起不到增进感情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会得罪人。西方人送礼比较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如:献给女主人一束美丽的鲜花,送给朋友一瓶名酒或小工艺品。总的来说,他们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但却相当重视礼品的包装,以此表示深情厚谊。

    各国人们在受礼时使用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中国人会推辞再三,盛情难却收下礼物后,也会说“让你破费了”,并且不会当面拆开礼物;恰恰相反,西方人总是非常爽快地收下礼品,当面拆开且表示惊喜和感谢。他们认为,赞扬礼物宛如赞扬送礼者。如果不了解这方面的差异,西方人会认为中国冷淡、虚伪,收了他的礼品就放在一边置之不理,让送礼人很尴尬,会认为是你不重视他送的礼物,甚至是不尊重他;而中国人会觉得西方人迫不急待,甚而是贪婪,举止粗野。

    五、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日趋密切的中西交往中,我们必须正视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同时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这必然要求高校向社会输送既通晓国际商务规则、又能用英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涉外活动的人才。要实现该目的,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结构,将跨文化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拓展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培养其跨文化交际实力,从而提高商务交流的效率,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篇5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 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各有各的特点,也在社会礼仪、社会关系、社会风俗、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

    文化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差异

    一、关于中西方文化

    1、 文化的定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2、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3、 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1、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 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2、社会关系的差异 (1) 等级观念

    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在社会上, 还是在家庭里, 等级意识的氛围都十分浓厚。 “上下有等、亲疏有间、 长幼有序、男女有别 贫富有差” 就是等级观念的具体表现。虽然封建制度早已被废除, 但等级观念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年轻人很少被委以重任, 他的经验是遭到质疑的首要原因。在西方, 大多数国家都提倡平等, 尤其是在美国, 机会面前, 人人平等, 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无论贫富、贵贱, 都不允许别人侵犯并充分尊重他人。在家里, 西方人也不讲究等级, 子女甚至可直呼父母的名字; 在中国, 这恐怕要被看作大逆不道了。 (2)家庭观念

    中国与西方的家庭结构迥然不同。在中国,四代同堂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结构。在四世同堂之家, 儿孙满堂, 成员和睦。但是, 这种家庭方式对培养年轻人的独立精神非常不利, 他们的童年、少年、成人、成家甚至生儿育女都是在大家庭里进行的, 无论做什么, 都有其他家庭成员的参与或影响, 在充分体验亲情的同时, 也丧失了体验独立的机会。当代中国, 一种新的家庭模式——“421”模式出现了。“4”即4 位老人,“2”即小两口, “1”即独生子女。这7个人构成了一个大家庭, 可谓当下中国家庭模式的缩影。“421”家庭问题不少, 如双方老人对照看( 外) 孙子( 女) 的争夺、小两口对公平对待双方父母的争执, 等等, 都会形成家庭的矛盾或冲突。而西方国家家庭观念淡薄, 家庭结构简单。美国的“核心家庭”由两代人组成, 成员是夫妻二人及其未婚孩子。子女18岁以后, 经济上必须独立; 结婚后搬出去单独住, 不再依赖父母。这种做法在中国人眼中是缺少人情味儿的表现。可换一个角度看, 这给年轻人提供了最大空间的自由, 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的自我担当精神。

    3、社会风俗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的社会风俗迥然不同, 尤其在女性地位、婚姻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1) 女性地位

    女士优先是西方国家交际中的第一准则, 其具体表现随处可见: 男士为女士开门、拿包; 出电梯时, 女士先行; 穿过马路时, 男士走在汽车驶来方向的一侧。尽管上述细节尽显西方国家男性的绅士风度和女士所受到的尊重, 但我们应该知道,“女士优先”是男权社会的产物, 是建立在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基础上的。在古代西方, 女人必须服从男人; 男人有将自己妻子处死的权利; 女性只是繁育后代的工具。相对来说, 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比较高, 对女性有一定尊重: “诰命夫人”等尊称在西方国家从没出现过;在中国古代神话中, 创造人的神是女性而不是男性。但总的来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男性的地位远远高于女性, 这主要是受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影响。20 世纪初, 中国开始提倡男女平等, 但多数时候, 男性的地位仍高于女性,女性仍然会遭受到性别歧视。当代社会,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步加深和社会的进步, 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 都真正实现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可见, 中西方文化日趋融合, 取长补短,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2) 婚姻习俗

    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婚姻观存在着种种差异。西方人认为, 每个人有选择或者放弃婚姻的权利,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中国人的婚姻观讲究“百年好合”、“一定终身”, 喜新厌旧是极不道德的。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首先是思维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较保守、内向, 西方人开放、外向。造成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还有宗教原因。西方人多数信奉基督教, 所以婚礼在教堂中举行, 由神父主婚。中国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环节是拜天地、拜高堂, 然后才能送入洞房, 体现出中国人敬天法祖” 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婚礼要有“六礼”, 才算“明媒正娶”。在西方国家, 举行婚礼前并没有繁琐的礼仪。在西方的结婚典礼上, 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 目的是为保护新娘; 而在中国婚礼上, 新娘站在新郎右侧, 这是由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发展而来的。在服装方面, 中国传统婚礼上, 新郎和新娘要穿红色礼服, 象征吉祥如意、日子红红火火; 西方婚礼上, 新娘则穿白色礼服, 代表欢庆、童贞。另外, 中国喜欢热闹, 所以传统中国婚礼要敲锣打鼓、放鞭炮, 还有“ 闹洞房”、“吃喜宴”等环节; 而西方人注重婚礼的庄严、圣洁、浪漫。 (3) 宗教信仰

    随着世界一体化脚步的加快, 中西方宗教文化了解西方人, 同时也可避免产生误会。中国宗教总体特点是: 关注现实的此岸性; 而西方宗教总体特点是: 超越现实的彼岸性。西方宗教体系的核心是基督教。基督教信奉上帝。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 并融合了佛教、道教。从神与人的关系可看到, 中西方的宗教精神迥然有别。西方宗教关注的中心是神。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他亲生儿子的血为人类赎罪, 故人类应服从上帝。因为这样的神人关系, 犯罪感与忏悔成了神人对话的主题。神高高在上, 人类带着犯罪感向其虔诚忏悔。人类要靠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 才能重回上帝身边, 即彼岸性。与基督教不同,中国宗教注重世俗生活和现实功利, 即此岸性。人祭拜神充满了功利, 神只是人为了实现某些目的而临时讨好的对象, 这时, 虔诚的宗教信仰变成了世俗的功利主义。

    4、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 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 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2) 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 主要表现在: 第一, 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 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因此, 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不习惯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不过问他人的事情。正由于以上两点, 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情。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 对社会是否有用”, 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 主动关心别人, 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 因此, 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 家事私事都愿意主动关心, 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

    (3) 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 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 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 更愿意维护现状, 保持和谐。

    (4)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P78-81 [2]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P101-105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P69-72 [4]关士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57-59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篇6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餐饮论坛这里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餐饮论坛是餐饮创业者交流的地方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餐饮论坛是餐饮创业者交流的地方! ER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餐饮论坛是餐饮创业者交流的地方!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餐饮论坛是餐饮创业者交流的地方!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 1 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 2 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三、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 3 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摩擦也随之增多。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来说,熟悉不同国家的礼仪,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一、称呼方式大相径庭

    双方商务人士会面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称呼习惯,就有可能出师不利。一方面,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讲求“上下有别、贵贱有分、长幼有序”,并且“贬己尊人”。对自己就是鄙人、拙见、寒舍等,对他人则称作:贵、您、某某经理,某某局长等。在西方称呼规则简单明确,“你”就是you,“我”就是me,而且很少用头衔来称呼别人,即使有也仅限于对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比如Prince William(威廉王子)、President Obama(奥巴马总统)、Father White(怀特神父)等。普通陌生人之间用Mr.(先生)、Mrs.(太太)、Miss(小姐)即可,熟人之间则以名相称,这是关系密切、彼此熟悉的表现,就连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可以直呼其名。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敬老尊老,长者是智慧的象征。汉语习语中就有很多体现了这一价值观念,如“宝刀未老、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等。对待年长者在称呼前面或在姓氏后面加上一个“老”字以示尊敬,如“老领导、老同志、刘老、张老”等。西方人一切着眼于未来,一切向前看,“老”是虚弱、不中用的代名词,会阻碍社会的进步,称别人为“老”是一种无礼的表现。因此和年老者谈话时应尽量避免提及或以委婉的形式出现,如用senior、elderly,advanced来代替old。

    二、时间观截然不同

    西方人奉行线形时间观,认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因此,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做任何事都应有严格的日程安排,并且将交往对象是否遵守时间当作判断其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安排商务会晤至少要提前两个星期,如果遇到特别重要的事情则至少在2个月前进行预约,到最后一分钟才联系被认为是制造麻烦、甚至是侮辱,并且一般都会遭到拒绝。在商务会谈中,他们喜欢开门见山,不喜欢停下来或保持沉默,习惯速战速决。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推崇环形时间观,认为时间像圆环一样能不断轮回、重复。因此,中国人安排时间比较随意,不太重视预约。并且,中国人经商注重关系,喜好感情投资,慢慢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更看重长远的相互信任,故中国人的商业活动时间周期较长。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下,急于进入谈判正题的西方人显示出的无奈和焦虑往往被中方误认为缺乏诚意;而寒暄的中国人被认为东拉西扯、不务正业。如果不理解这些时间观念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商务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另外,西方人对于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有严格的区分。如果是工作交往,应选择在对方的工作时间里进行;如果是私人交往,就要选择在对方下班的时间里进行。而中国人在时间分配上往往公私不分,下班以后谈公事或是上班时间谈私事都是寻常 4 之事。

    三、饮食各有特色

    宴请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东西方的商务人士都乐于此道。但是,中国主人和西方东道主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首先,饮食习惯的差异。

    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中华饮食文化以五谷杂粮等素食为主,夹取蔬菜、米饭的长筷形成了共餐制;西方国家发达的畜牧业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品,切割肉食的刀叉带来分食制。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中方喜欢安排圆桌筵席,与客人说说笑笑、热闹非凡;而各吃各的西方人则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甚至喝汤或咀嚼食物都不发出声音。

    其次,中国人宴客讲究排场,美味佳肴琳琅满目,并且不断劝酒、代客夹菜,只有才能体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而富有的西方人却崇尚节俭,即使是正式的大型宴会,菜肴道数也不多,而且要尽量吃完,不能浪费。主人也决不会勉强别人,“help yourself(请随意)”,客人吃多少、吃什么完全由自己决定,若像在中国一样客套那只能饿肚子。另外,在安排菜肴时,必须考虑到西方人的饮食禁忌,他们不吃宠物、动物内脏、头部、脚爪和无鳞无鳍的鱼。而中国人这方面的禁忌要少很多。

    再次,在宴请礼仪方面,中国以左为尊,西方以右为贵。另外,受旧社会陋习的影响,女性地位总体上低于男性,所坐位置一般不显著;而崇尚骑士精神的西方时刻讲究“女士优先”,男士要替身边的女宾拉开椅子以示尊重。进餐结束后,要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

    最后,地位重要或是关系亲密的人士会被邀请到家中赴宴。在西方,上门做客不可早到,因为主人可能还没有准备好,早到会使主人忙乱不堪。而在中国,客人有时会提前几个小时到主人家,女士们忙着准备饭菜,男士们则在一起聊天,看电视。席间,西方人会热情洋溢地说:“这是我的拿手好菜!”或“这道菜是精心为你准备的。”而视谦虚为美德的中国人佳肴满桌还不停地说:“菜做的不好,请随便吃点”。初来乍到的西方人会很反感:“菜烧的不好,何必请我呢,难道是不重视我吗?”另外,中国人请客时若食物被吃光,会感觉没面子,因为这表明饭菜不够丰盛;而西方女主人见此情景,定会感到欢欣鼓舞。若还剩下不少菜,反而会垂头丧气,因为这说明其烹饪水平有待提高。由于中西方宴客有较多的差异,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习俗,用恰当的礼仪去招待他们。

    四、送礼方式天壤之别

    送礼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外商务人士都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然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及馈赠礼仪上却各有千秋。在中国,虽然嘴上说着:“礼轻情义重”,但通常都认为礼物越贵重越好,过于简单或廉价的礼物不仅起不到增进感情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会得罪人。西方人送礼比较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如:献给女主人一束美丽的鲜花,送给朋友一瓶名酒或小工艺品。总的来说,他们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但却相当重视礼品的包装,以此表示深情厚谊。

    各国人们在受礼时使用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中国人会推辞再三,盛情难却收下礼物后,也会说“让你破费了”,并且不会当面拆开礼物;恰恰相反,西方人总是非常爽快地收下礼品,当面拆开且表示惊喜和感谢。他们认为,赞扬礼物宛如赞扬送礼者。如果不了解这方面的差异,西方人会认为中国冷淡、虚伪,收了他的礼品就放在一边置之不理,让送礼人很尴尬,会认为是你不重视他送的礼物,甚至是不尊重他;而中国人会觉得西方人迫不急待,甚而是贪婪,举止粗野。

    五、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日趋密切的中西交往中,我们必须正视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同时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这必然要求高校向社会输送既通晓国际商务规则、又能用英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涉外活动的人才。要实现该目的,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结构,将跨文化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拓展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培养其跨文化交际实力,从而提高商务交流的效率,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篇7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

    随着“地球村”的逐步实现,各国文化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引发了跨文化研究的高潮。本文在研究文化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西文化的总体差异,目的是促进中西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以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 中西 比较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产物,本身就具有很多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共同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交通、通讯、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及影响之深为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增多、差异减少将是必然的大趋势。尽管如此,千年的文化积淀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文化传统有着强劲的连续性,从总体上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依然十分明显,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比较仍然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研究。

    一、文化的定义

    诚如西哲所言,越熟悉的存在人类越陌生。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的人们的交往不断紧密,“文化”这个词汇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泛,其内涵和外延也越来越丰富,其定义也就越来越难以界定。据有人统计,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数百种,人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定义文化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化”是这样解释的: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定义2和3主要用于特定领域,在这里略去不谈,定义1应用广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泛指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另一方面又特指文学、艺术、科学等精神财富。在英语中,culture也是一个难以解释的词,它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在英文中为culture,原义是指农耕以及对植物的培育,从15世纪以来,逐渐引申为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RaymondWilliams认为:culture是英语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Chastain认为,文化可划分为大写C和小写c文化。大写C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是狭义文化,即文学艺术以及学术方向的文化。小写c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是广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包括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传统等。根据Chastain对文化的界定,广义内容包括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大众体育、流行音乐、习语、幽默、笑话、教育、大众电影、体态语、节假日、信仰等社会文化或语言现象;狭义内容包括文学、历史、政治、地理、经济、建筑、艺术、科技、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

    二、文化的特征

    第一,文化是人类的、社会的、后天的。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出来的物品才是文化。文化,尤其是作为精神财富的文化,不是人们先天遗传的本能,是经过学习得到的知识和经验,是后天习得的。人类个体遗传来的是学习文化的能力,但文化本身必须通过学习的实践才能获得。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都是说文化是学来的,是受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的。人一生下来,就受到其所处的人群和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开始了文化化的过程。第二,文化是历史的、动态的。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等对文化产生影响,形成它的发展变化。具体地讲,有许多原因能引起文化的动态变化。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发明创造、新的观念的出现是文化历史的、动态的变化的原因之

    一。其次,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是文化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有,政治上的风云突变和经济上的全球化趋势也使文化不断变化第三,文化具有共享性与相对性。文化是一个群体共同创造的社会性的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所有的成员所共同接受和遵循,即它具有共享性,才能成为文化。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例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在同一社会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世代都可享受同一文化;不同的阶级,既有其不同的亚文化,也有共同文化。第四,文化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形式。文化由人们的内隐和外显的行为组成,这当然包括人们的交际行为。

    三 、中西文化差异举例——饮食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篇8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

    随着“地球村”的逐步实现,各国文化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引发了跨文化研究的高潮。本文在研究文化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西文化的总体差异,目的是促进中西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以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 中西 比较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产物,本身就具有很多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共同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交通、通讯、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及影响之深为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增多、差异减少将是必然的大趋势。尽管如此,千年的文化积淀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文化传统有着强劲的连续性,从总体上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依然十分明显,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比较仍然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研究。

    一、文化的定义

    诚如西哲所言,越熟悉的存在人类越陌生。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的人们的交往不断紧密,“文化”这个词汇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泛,其内涵和外延也越来越丰富,其定义也就越来越难以界定。据有人统计,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数百种,人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定义文化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化”是这样解释的: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定义2和3主要用于特定领域,在这里略去不谈,定义1应用广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泛指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另一方面又特指文学、艺术、科学等精神财富。在英语中,culture也是一个难以解释的词,它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在英文中为culture,原义是指农耕以及对植物的培育,从15世纪以来,逐渐引申为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RaymondWilliams认为:culture是英语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Chastain认为,文化可划分为大写C和小写c文化。大写C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是狭义文化,即文学艺术以及学术方向的文化。小写c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是广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包括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传统等。根据Chastain对文化的界定,广义内容包括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大众体育、流行音乐、习语、幽默、笑话、教育、大众电影、体态语、节假日、信仰等社会文化或语言现象;狭义内容包括文学、历史、政治、地理、经济、建筑、艺术、科技、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

    二、文化的特征

    第一,文化是人类的、社会的、后天的。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出来的物品才是文化。文化,尤其是作为精神财富的文化,不是人们先天遗传的本能,是经过学习得到的知识和经验,是后天习得的。人类个体遗传来的是学习文化的能力,但文化本身必须通过学习的实践才能获得。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都是说文化是学来的,是受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的。人一生下来,就受到其所处的人群和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开始了文化化的过程。第二,文化是历史的、动态的。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等对文化产生影响,形成它的发展变化。具体地讲,有许多原因能引起文化的动态变化。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发明创造、新的观念的出现是文化历史的、动态的变化的原因之

    一。其次,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是文化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有,政治上的风云突变和经济上的全球化趋势也使文化不断变化第三,文化具有共享性与相对性。文化是一个群体共同创造的社会性的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所有的成员所共同接受和遵循,即它具有共享性,才能成为文化。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例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在同一社会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世代都可享受同一文化;不同的阶级,既有其不同的亚文化,也有共同文化。第四,文化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形式。文化由人们的内隐和外显的行为组成,这当然包括人们的交际行为。

    三 、中西文化差异举例——饮食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

    相关热词搜索: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英语翻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的英语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中西方文化差异具体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哪里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哪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