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作文大全 >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8篇【完整版】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8篇【完整版】

    时间:2023-08-20 08:5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精选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8篇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精选篇1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编委:

    六、实施过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多方合力,共同协作。教导处负责制定整体方案,审议课程纲要、教材、学科评价体系,负责过程管理、分期工作计划、检查实施、培训指导等工作;总务处负责课程开展所需的物质保障,协调资料的征集和保养、场地的建设,场地活动的设施供应等;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取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挖掘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使校本课程融于生活、融于社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认真落实课程目标

    1、校本教师针对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资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思,不断完善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2、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3、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至少开展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一次,活动要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实效;每学期末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评比一次,全面参与,形式灵活。

    4、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分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起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三)完成课程实施水平评价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课程评价由任课教师拟定学科评价方案,教导处具体负责方案的指导审核及校本课程教师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评价注重多元化和个体化

    1、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过程性

    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师的课程方案(附件1)、课堂教学(附件2)进行评价。学校采用调查问卷(10%)、听课记录(20%)、检查教师教学方案计划及教案(20%)、博客(每月)总结(20%)、教学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实。

    2、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按A、B、C、D分四个等级

    为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态度,采取观察、考查、现场汇报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进课程有效实施。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阶段性作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校内学生作品展览,如,学习笔记、手抄报、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

    二是要有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期结束,教师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地参与的情况,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与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合理的等级成绩。(见附件4、5)

    以上课程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同时呈现合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走进威海》《名曲名画欣赏》等重视人文熏陶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田小学子因此洋溢着书香高雅气质、自强创新品质和模范小主人风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分年级选修的橡皮泥、陶艺、折纸、剪纸等课程,遵循了由易到难,渐入内涵的规律,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兴趣、有悟性的小艺术家;而在此基础上,补充开设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引领孩子发展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飞翔。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精选篇2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地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科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

    2、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获取新知识、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3、加强学科整合,促进艺术类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

    4、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制定名师培养计划,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引导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从而培养-支高水平、有影响的教师队伍。

    5、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构建与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

    四、工作措施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⑴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组成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刘玉红

    副组长:任建军罗金霞

    成员:宋长玲杜红李俊杰徐志宏封淑君

    2、抓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1)、各教研组在学期初,认真分析研究本组本学科的学习情况,制订完整的教研工作计划,在第二周内交教务处,批阅后能较好地执行计划,期末有实事求是的教研组工作总结。

    (2)、每周四定为教研组活动时间。单周教研组长主持,教研活动做到三定五有: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有效果,有教研组活动总结。双周学科主任主持,经常地开展教育理论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小型多样的活动,形成"随时平时研,隔周重点研"的教研氛围,使教研活动做到目标明确,研究深入,扎实有效。

    (3)、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每周进行二次集体备课。继续试行"先个人备课-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性化使用"的备课模式,。平时课前共同探讨教材教法,课后认真反思得失,通过"对话、交流、互动",使互动式、参与式教研成为主流。

    (4)、扎实开展"三段两反思"的"行动教育"模式。要求每个备课组的教师参与三轮听"课"。凡是外出作课和参加学校研究课的教师,各组教师为了充分了解授课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风格,第一轮课让授课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上,这是教师的"原行为阶段",全组教师进行第一次反思,帮他寻找自身经验与理念的差距。第二阶段是新设计阶段,关注新教学理念的课例设计和实施,授课教师上完后,全组教师进行第二次反思,主要寻找设计与课堂实际之间的差距,以便再进行新设计。第三阶段是新行为阶段,授课教师展示"两反思"后的教学成果,实现理念与经验的整合。

    (5)、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专题讲座、观看教学录像、集体备课,认真组织开展研究课、示范课、履职汇报课、优质课等课堂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听课评课机会。学校领导深入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一起分析研究新的课程标准,使教师对当前实施的新课程理念有新的认识,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针对教师最感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会,有意识地让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事先做好发言准备,讨论时重点发言,使大家受益。

    (6)、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打破以往"少数人说了算"的评课方式,让所有听课的教师把自己的所思、所悟进行反馈,互相帮助,不断提高。

    (7)、抓好"七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好书;上一节优质课;写一篇优秀论文;40岁以下教师自制一个多媒体课件;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每年订一份教育刊物;承担一次讨论的中心发言人。

    (8)、科学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学科培训和电子备课,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并收集、分析、处理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信息。

    (9)、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采用互动式,讲授与研讨、教学观摩、方案设计、说课等有机结合,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逐步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先进带后进,最终达到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目的。

    (10)、继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以"三生教育"为切入点,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与生活教育,根据学生遇到的实际情况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

    3、认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课题研究的规划、指导、督促和协调,认真开展国家、省、市、区、校四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将课题研究的成果真正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精选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新课程理念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培训对象

    全县小学教师。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内容及有关政策,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使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四、培训原则

    1、全员培训原则。

    学校所有一线教师人人参加培训。起始年级专任教师的培训先行,并逐步扩展到其他专任教师。

    2、学研结合的原则。

    针对新课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确定研究专题,以研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得,以得促教。

    3、主体性原则。

    在培训中积极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反思。

    五、培训内容

    1、新教材培训。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

    2、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培训。重点学习和研究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

    3、通识性培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为重点,学习新一轮课改的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措施等。

    总之,把以上内容归纳为三个题目:《新教材培训》(35学时)、《学科课程标准培训》(35学时)、《新课程通识性培训》(50学时)。

    六、培训时间

    8月27日~1月15日

    七、培训形式与管理

    以集中培训为辐射点(实验教师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

    1、“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原则上按进入新课程的进度实施,即承担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进入一批,培训一批。培训时坚持专题辅导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应用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在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时,把备课、说课、做课、评课、教学设计作为活动载体。“通识性培训”原则上是全员一次性实施,于xx年12月前完成。

    2、考核基本要求。

    (1)《新教材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写好笔记,对一些主要问题写出自己的心得。

    (2)《新课程标准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并做一节新教材研究课。

    (3)《新课程通识性培训》基本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写好笔记;撰写一篇反思性文章;进行一次课程改革通识性知识考试。

    3、通过培训,考核合格,记相应学分。此学分既作为“十五”继续教育学分,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上岗必备条件。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精选篇4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且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以学校为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它是作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

    (一)校本课程的性质:

    1、以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前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3、开发的场所是具体学校能拥有自主权。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1、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学校的发展上来说,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断开发,才会体现学校特色。

    3、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也很有必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4、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1)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社会变化和学生需要。

    (2)校本课程开发更贴近实际,具有更多的适应性。

    (3)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反映课程多元化的趋势。

    (4)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标准

    1、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关注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1)关注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关注学校科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我们紧紧抓住了我校足球、阅读的学科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龙头。

    (3)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最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学生需求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

    第二部分校本课程的目标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是以足球、阅读为主要内容,根据我们的初步设想,目标确定为: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树立健康第一,终生健身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三部分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办法

    按照我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评价设想: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并作为“十佳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二、实施建议

    (一)总体思路:

    1、编写教材或讲义

    2、制定计划(课时)

    3、落实教师

    4、分段实施

    5、考试考核。

    (二)校本课程的课时

    阅读每周1课时足球每周1课时

    三、组织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全体语文教师、体育教师

    四、组织管理

    1、学科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学生可根据不同爱好参加不同课程学习。

    2、学科根据不同年级讲授不同的内容。可以单独开班授课,也可以上大课。

    3、每个学生参加1门以上课程的学习。

    4、学分的记录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负责。

    5、教研组负责编写教材和汇集资料。教务处负责安排教师授课及负责检查和管理,教研组长负责管理记录授课情况。

    第四部分

    一、师资建设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根据我校在职教师的现状,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二、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1、《足球》体育组

    2、《阅读》语文组

    三、相应措施

    1、教科室、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精选篇5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且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以学校为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它是作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

    (一)校本课程的性质:

    1、以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前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3、开发的场所是具体学校能拥有自主权。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1、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学校的发展上来说,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断开发,才会体现学校特色。

    3、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也很有必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4、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1)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社会变化和学生需要。

    (2)校本课程开发更贴近实际,具有更多的适应性。

    (3)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反映课程多元化的趋势。

    (4)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标准

    1、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关注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1)关注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关注学校科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我们紧紧抓住了我校足球、阅读的学科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龙头。

    (3)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最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学生需求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

    第二部分校本课程的目标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是以足球、阅读为主要内容,根据我们的初步设想,目标确定为: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树立健康第一,终生健身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三部分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办法

    按照我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评价设想: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并作为“十佳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二、实施建议

    (一)总体思路:

    1、编写教材或讲义

    2、制定计划(课时)

    3、落实教师

    4、分段实施

    5、考试考核。

    (二)校本课程的课时

    阅读每周1课时足球每周1课时

    三、组织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全体语文教师、体育教师

    四、组织管理

    1、学科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学生可根据不同爱好参加不同课程学习。

    2、学科根据不同年级讲授不同的内容。可以单独开班授课,也可以上大课。

    3、每个学生参加1门以上课程的学习。

    4、学分的记录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负责。

    5、教研组负责编写教材和汇集资料。教务处负责安排教师授课及负责检查和管理,教研组长负责管理记录授课情况。

    第四部分

    一、师资建设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根据我校在职教师的现状,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二、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1、《足球》体育组

    2、《阅读》语文组

    三、相应措施

    1、教科室、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精选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新课程理念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培训对象

    全县小学教师。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内容及有关政策,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使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四、培训原则

    1、全员培训原则。

    学校所有一线教师人人参加培训。起始年级专任教师的培训先行,并逐步扩展到其他专任教师。

    2、学研结合的原则。

    针对新课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确定研究专题,以研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得,以得促教。

    3、主体性原则。

    在培训中积极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反思。

    五、培训内容

    1、新教材培训。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

    2、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培训。重点学习和研究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

    3、通识性培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为重点,学习新一轮课改的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措施等。

    总之,把以上内容归纳为三个题目:《新教材培训》(35学时)、《学科课程标准培训》(35学时)、《新课程通识性培训》(50学时)。

    六、培训时间

    8月27日~1月15日

    七、培训形式与管理

    以集中培训为辐射点(实验教师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

    1、“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原则上按进入新课程的进度实施,即承担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进入一批,培训一批。培训时坚持专题辅导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应用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在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时,把备课、说课、做课、评课、教学设计作为活动载体。“通识性培训”原则上是全员一次性实施,于xx年12月前完成。

    2、考核基本要求。

    (1)《新教材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写好笔记,对一些主要问题写出自己的心得。

    (2)《新课程标准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并做一节新教材研究课。

    (3)《新课程通识性培训》基本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写好笔记;撰写一篇反思性文章;进行一次课程改革通识性知识考试。

    3、通过培训,考核合格,记相应学分。此学分既作为“十五”继续教育学分,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上岗必备条件。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精选篇7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编委:

    六、实施过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多方合力,共同协作。教导处负责制定整体方案,审议课程纲要、教材、学科评价体系,负责过程管理、分期工作计划、检查实施、培训指导等工作;总务处负责课程开展所需的物质保障,协调资料的征集和保养、场地的建设,场地活动的设施供应等;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取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挖掘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使校本课程融于生活、融于社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认真落实课程目标

    1、校本教师针对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资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思,不断完善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2、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3、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至少开展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一次,活动要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实效;每学期末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评比一次,全面参与,形式灵活。

    4、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分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起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三)完成课程实施水平评价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课程评价由任课教师拟定学科评价方案,教导处具体负责方案的指导审核及校本课程教师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评价注重多元化和个体化

    1、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过程性

    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师的课程方案(附件1)、课堂教学(附件2)进行评价。学校采用调查问卷(10%)、听课记录(20%)、检查教师教学方案计划及教案(20%)、博客(每月)总结(20%)、教学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实。

    2、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按A、B、C、D分四个等级

    为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态度,采取观察、考查、现场汇报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进课程有效实施。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阶段性作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校内学生作品展览,如,学习笔记、手抄报、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

    二是要有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期结束,教师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地参与的情况,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与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合理的等级成绩。(见附件4、5)

    以上课程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同时呈现合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走进威海》《名曲名画欣赏》等重视人文熏陶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田小学子因此洋溢着书香高雅气质、自强创新品质和模范小主人风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分年级选修的橡皮泥、陶艺、折纸、剪纸等课程,遵循了由易到难,渐入内涵的规律,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兴趣、有悟性的小艺术家;而在此基础上,补充开设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引领孩子发展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飞翔。

    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精选篇8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地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科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

    2、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获取新知识、收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3、加强学科整合,促进艺术类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

    4、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制定名师培养计划,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引导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从而培养-支高水平、有影响的教师队伍。

    5、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构建与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

    四、工作措施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⑴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参加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组成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刘玉红

    副组长:任建军罗金霞

    成员:宋长玲杜红李俊杰徐志宏封淑君

    2、抓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1)、各教研组在学期初,认真分析研究本组本学科的学习情况,制订完整的教研工作计划,在第二周内交教务处,批阅后能较好地执行计划,期末有实事求是的教研组工作总结。

    (2)、每周四定为教研组活动时间。单周教研组长主持,教研活动做到三定五有: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有效果,有教研组活动总结。双周学科主任主持,经常地开展教育理论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小型多样的活动,形成"随时平时研,隔周重点研"的教研氛围,使教研活动做到目标明确,研究深入,扎实有效。

    (3)、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每周进行二次集体备课。继续试行"先个人备课-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性化使用"的备课模式,。平时课前共同探讨教材教法,课后认真反思得失,通过"对话、交流、互动",使互动式、参与式教研成为主流。

    (4)、扎实开展"三段两反思"的"行动教育"模式。要求每个备课组的教师参与三轮听"课"。凡是外出作课和参加学校研究课的教师,各组教师为了充分了解授课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风格,第一轮课让授课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上,这是教师的"原行为阶段",全组教师进行第一次反思,帮他寻找自身经验与理念的差距。第二阶段是新设计阶段,关注新教学理念的课例设计和实施,授课教师上完后,全组教师进行第二次反思,主要寻找设计与课堂实际之间的差距,以便再进行新设计。第三阶段是新行为阶段,授课教师展示"两反思"后的教学成果,实现理念与经验的整合。

    (5)、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专题讲座、观看教学录像、集体备课,认真组织开展研究课、示范课、履职汇报课、优质课等课堂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听课评课机会。学校领导深入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一起分析研究新的课程标准,使教师对当前实施的新课程理念有新的认识,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针对教师最感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会,有意识地让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事先做好发言准备,讨论时重点发言,使大家受益。

    (6)、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打破以往"少数人说了算"的评课方式,让所有听课的教师把自己的所思、所悟进行反馈,互相帮助,不断提高。

    (7)、抓好"七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好书;上一节优质课;写一篇优秀论文;40岁以下教师自制一个多媒体课件;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每年订一份教育刊物;承担一次讨论的中心发言人。

    (8)、科学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学科培训和电子备课,使每个教师都能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并收集、分析、处理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信息。

    (9)、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采用互动式,讲授与研讨、教学观摩、方案设计、说课等有机结合,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逐步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先进带后进,最终达到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目的。

    (10)、继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以"三生教育"为切入点,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与生活教育,根据学生遇到的实际情况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

    3、认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课题研究的规划、指导、督促和协调,认真开展国家、省、市、区、校四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将课题研究的成果真正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相关热词搜索: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小学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精选版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精选题目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义务教育小学课程安排要求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小学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方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小学综合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课程标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